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考题选(图象题).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考题选(图象题)
1.(09年安徽理综·11)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1
2
N2(g)+CO2(g) Δ
H=-373.4kJ·mol-1。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答案:C
2.(09年广东化学·15)取5等份NO2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ΔH<0。
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量(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
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答案:BD
3.(09年江苏化学·14)I 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
(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
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BC
A.反应 I2(aq)+I-(aq)I-3 (aq)的ΔH>0
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4.(2010天津卷)6.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答案:B
A .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 ·L -1
盐酸滴定20 mL 0.1 mol ·L -1
NaOH 溶液,溶液的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 2(g) + O 2(g) 2SO 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随温度的变化
C .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 ·L -1 KMnO 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 ·L -1 H 2C 2O 4溶液混合时,n (Mn 2+
) 随时间的变化
D .图④中a 、b 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 2=CH 2 (g) + H 2(g)―→C H 3C H 3(g);ΔH <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5.(2010福建卷)12.化合物Bilirubin 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 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 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答案:B A .2.5μmol ·L -1·min -1和2.0μmol ·L -1
B .2.5μmol ·L -1·min -1和2.5μmol ·L -1
C .3.0μmol ·L -1·min -1和3.0μmol ·L -1
D .5.0μmol ·L -1·min -1和3.0μmol ·L -1
6.(2010四川理综卷)13.反应aM(g)+bN(g) cP(g)+dQ(g)达到平衡时。
M 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Z 表示反应开始时N 的物质的量与M 的物质的量之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B
A.同温同压Z 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 的体积分数增加
B.同压同Z 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 的体积分数增加
C.同温同Z 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 的体积分数增加
D.同温同压时,增加Z ,平衡时Q 的体积分数增加。
7.(09全国卷Ⅰ13)下图表示反应X(g) 4Y(g)+Z(g),ΔH < 0,在某温度时X 的浓度随时间变
反应时间/min 0 2 4 6 8 10
40
0 5
20 30 35 25
15
10
[B i l i r u b i n ]/ μm o l ·L -
1
650 700 750 800 850 900
5
10 15
20
25
30 35 温度/℃
y (M )/
%
650 700 750 800 850 900
5
10 15 20
25 30 35 温度/℃
y (M )/
%
Z=2.0 Z=2.0 Z=4.0
Z=4.0 Z=6.0 Z=6.0
(1)1.4MPa
(2)2.1MPa
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B
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
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
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
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少
8.(2010全国卷1)27.(15分)在溶液中,反应A+2B 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 及c(C)=0mol/L。
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
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
③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40%(或0.4);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0.06mol/L;
(3)该反应的ΔH﹥0,判断其理由是升高温度向正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
=0.014mol(L·min)-1;
实验②:v
B
=0.008mol(L·min)-1。
实验③:v
C
9.(08年广东化学·20)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 g。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T/K 大理石规格HNO3浓度/mol·L-1实验目的
①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298 粗颗粒 1.00
(Ⅱ)实验①和探究温度
③ 308 粗颗粒 2.00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 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④ 298 细颗粒 2.00
(2)实验①中CO 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
依据反应方程式12CaCO 3+HNO 3=12Ca(NO 3)2+12CO 2↑+1
2H 2O ,计算实验①在70-90 s 范围内HNO 3的平均反
应速率(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70至90s 内,CO 2生成的质量为:m (CO 2)=0.95 g-0.84 g=0.11g ,其物质的量为n (CO 2)=0.11g ÷44g ·mol -1
=0.0025mol ,
根据方程式比例,可知消耗HNO 3的物质的量为:n (HNO 3)=0.0025mol ×2==0.005mol , 溶液体积为25mL=0.025L ,所以HNO 3减少的浓度Δc (HNO 3)=
L
mol 025.0005.0=0.2mol ·L -1
,
所以HNO 3在70-90S 范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 (HNO 3)=△c (HNO 3)t =s s L mol 70902.01
-⋅-=0.01mol ·L -1·s -1。
(3)请在答题卡的框图中,画出实验②、③和④中CO 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作图要点:因为实验①HNO 3与大理石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②中,HNO 3不足量,纵坐标对应的每一个值均为原来的1/2;实验③④的图象类似,恰好完全反应,但反应条件改变,升高温度与大理石细颗粒增大表面积可加快反应速率。
所以图象曲线斜率变大,平衡位置纵坐标与实验①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