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扬:事业是我的现在,闺女是我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扬:事业是我的现在,闺女是我的未来
作者:王亚红
来源:《职业女性》2014年第05期
主人公:姜扬,“80后”,北京,自由职业者
“姜扬,看看现在大学生工作多难找,放着二十多万年薪不要,还辞职,你有病
吧?!”2012年,姜扬决定放弃培训经理职位,离开戴尔时,朋友们纷纷质疑。
在工作比对象还难找的现在,做这种决定,简直是“拉仇恨”。
但她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认为这个决定做得及时且必要——即便“拉仇恨”,也要当好“姜妈”。
2009年,姜扬的女儿出生了。
因为忙于工作,女儿从出生到两岁半,都一直住在姥姥家。
姜扬每周只能见女儿一次,周末不忙的时候才能把女儿接回自己家,跟孩子短暂的相聚后,周日晚上再送回姥姥家。
“在女儿八个月的时候,每次我要离开,她都紧紧的抓着我的脖子,不让我走。
”无声却强力的刺痛,让姜扬暗下决心,一定要再买一套离母亲家近的房子,这样就可以和女儿经常在一起了。
姜扬拼命工作,只为实现“能和女儿住在一起”的愿望,但也因此错过了女儿成长中很多宝贵的第一次。
“我错过了她第一次开口叫妈妈”,女儿十八个月才开始学会说话,而她教孩子的第一句话是“爸爸”,理由是“妈妈很忙,有困难找爸爸”。
为了女儿,姜扬不得不打破原有的思路,重构自己的职业生涯。
其中的压力和无奈,恐怕已是不胜枚举。
姜扬说:“我希望工作和生活是互不影响的平行线。
如果二者发生冲突,我一定会尽一切可能平衡。
因此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对待家人,我都会付出最大努力。
”
姜扬说,自己常常把每天当做末日来度过,因而倍感充实。
“走在事业的路上,面对种种未知,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但是,有一种强大的希望支撑着我,那就是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女儿,有更多的物质去帮她铺就一个想要的未来。
”
因此,在面对事业和家庭的冲突时,姜扬的选择并非简而化之的偏废其一,而是付出最大的努力平衡,哪怕是在职业日趋成熟的而立之年重新规划。
姜扬先后在IBM、三星、戴尔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过。
在女儿降生前,姜扬在三星负责IT产品的培训工作,出差频率极高。
而宝宝出生后,和女儿的聚少离多让姜扬难以忍受,迫于无奈,她离开了三星。
“其实我的职业规划不是我自己能想象、能控制的,我去戴尔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我不想出差。
”
2012年,姜扬在戴尔工作一年后发现女儿的成长极需要自己的帮助,而固定的工作时间让姜扬有心无力。
要选择一份时间相对自由的工作,就意味着从此告别世界五百强这样的企业。
因此,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离开戴尔。
又一次旁人难懂的决断,但姜扬却很高兴:“可以随时陪女儿做她想做的事。
”
“我是个特没正形的妈。
”姜扬和女儿常常直呼姓名或互赠昵称。
女儿会在清晨跑去姜扬的卧室喊一句:“姜扬,你怎么还不起床!”用“放养”式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勇气和创造力是姜扬的本色使然——女儿把天和地都画成绿色的,她认可;女儿把女人画成男人,她鼓励;女儿的思维常常天马行空,不按招出牌,她也赞赏。
与女儿相伴的日子,让她更有信心憧憬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