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有:
一、武力征服。

唐王朝建立之初,东有稽胡的扰边,西有吐谷浑的威胁,北有突厥的侵袭,尤以奴隶主贵族统治的突厥武装曾直逼唐廷首都长安(今西安)的近郊,成为当时的主要威胁。

李世民即位后,经过三、四年的认真努力,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好转,政权得到一定的巩固,便对突厥的骚扰从防御转入反击。

但是同时对它周边的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

二、实施羁縻政策,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

贞观四年(630年),唐朝灭亡东突厥汗国后,没有采取历史上惯用的分离肢解措施,而是采取了“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之策,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在东起幽州(今北京市)西至灵州(今属宁夏)一带,设置了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妥善安置归附突厥降户,又在突厥原居地设置了定襄、云中两都督府对突厥留居民众实施管理。

这些都督府的都督均由突厥本族首领担任,可以世袭,创立了新的羁縻府州制度。

开明友善的政策很快就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联姻和亲。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赞普(即君长)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答应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公主入藏。

松赞干布闻讯大喜,亲自从首都逻些(今西藏拉萨)来到河源(今青海省鄂陵县湖西),以子婿之礼接见李道宗。

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相互学习,友好相处。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被回纥等族拥戴为“天可汗”,成为各族的共主和最高首领,各族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建立了一条“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各有马及酒肉,以供过使”。

从此以后,“以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

诸蕃渠帅死亡者,必诏册立其后嗣焉”,形成了少数民族政权首领例由唐廷册封的制度。

唐太宗还实行了与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政策,以婚姻亲情的方式协调强化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政策和制度在唐代的长期实施,大大减少了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隔阂,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广泛互补和血肉融合,实现了多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宏大局面。

正是在唐代,中华民族新的代称——“唐人”形成,奠定了现代中华民族的基础。

这些措施的作用: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顺利实施;为少数民族地区制定本地区的法规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当家作主权利;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