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技术】员工推御责任,谁之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练技术】员工推御责任,谁之过
【教练技术】员工推御责任,谁之过?
曾经,一位朋友找我大倒苦水,说现在的员工越来越会推御责任了,好员工真难找。
我问他怎么回事,他一五一十地向我倾诉如下:
最近,他策划了一个经销商会议,在外地举办,他精心安排一位副总负责管理此事,
根据往年的业绩,一个经销商会议通常可以达成一致500万的销售,今年他加强了资金投入,并且在去年的基础上,悲观估算仅约800万,最激进也可以顺利完成600万。
他因为Seiches其他精心安排,就没出席此次会议。
本来以为可以在家静待好消息的,可是会议结束后,副总没精打彩地走进他的办公室,告诉他,这次会议只完成了300多万的销售,只完成了保守估计的一半。
听到这个消息,
他大惑不解,问道:
“为什么搞出成这样?”
他的副总于是向他展示了一大堆为什么搞成这样的理由:
“因为这次挑选的场地不好。
”
“因为这次请的讲师讲得不好,没有翩动性。
”
“因为市场竞争越来越小。
”
“因为竞争对手低价速销。
”
“因为......”
他越听越火,最后实在听不下去了,一拍桌子,打断了副总的话:
“说道一大堆理由,没一句存有建设性的,那你在这里负有什么责任?”
副总见他这种态度,也没好气地回答:
“我就是这种能力了,必须不你试一试?”
......
可想而知,结果可以怎么样,结果就是双方都愤愤不平。
我问了这位老板一个问题:
“副总在打听理由推御责任,你真的就是谁导致的?”
“当然是他了,这还用问?”
“就是吗?”我说道。
他听我这样问,思考了好一阵,“难道是我的原因?”
“那你说道呢?”我反华问道。
这确实令他感到很突然,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告诉他,在大多数文化背境中,人们听见“为什么搞出成这样?”或“为什么?”这样的话时,都会真的受了责备,因为这句话的假设就是:“你在这里犯了错,才可以弄成这样。
”“你犯下的错就是什么?”
一般人听到这样的话,自然都会为自己开脱,因为人都有自我保护意识机制。
所以,推御责任的犯罪行为多数由“为什么”这三个字而引发。
我的朋友听到这里,既觉得有道理,可又觉得不太可能:“难道用不同的问法,他就能负责任?”
“就是的!”我说道:“假如当初你当官‘为什么搞出成这样?’而换成‘能够把详细情况给我叙述一下吗?’你说道他可以怎样提问你?”
“他一定会把整个会议的过程详细告诉我。
”
“他可以打听籍口推御责任吗?”
我朋友想了想,不太肯定地说:“大概不会吧!”
看见他若有所哉的样子,我接着问:
“等他把事情经过告诉你之后,你再问他:‘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你觉得还有什么办法补救?’你想他会怎么回答你?”
“他一定会说我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次朋友想都不想很快提问我。
“听完这个方法后,你再问他:‘这方法不错,还有呢?’他又会怎么回答你?”
“他当然可以再想要一个方法。
”朋友提问依然很干脆。
“听完这个方法后,你再问他:‘很好,那除了上面你说的方法,还有没有补充?’他又会怎么回答你?”
“大概他可以稳步想要办法吧。
”这次朋友想要了不好一会才提问我。
看着朋友满脸疑惑的样子,我先不给他发问的机会,接着问:
“当你真的他的方法想要得差不多时,你再问他:‘你说道的都极好,那么在这些方
法里面,你真的那个较好?’他又可以怎么提问你?”
“他一定会从中选一个可行的办法出来。
”朋友又恢复了他的肯定。
“跟著你再问他:‘那接下来你急于怎么做?’你想要他可以如何提问?”
“他一定会向我提出一个具体的计划。
”朋友兴奋地说,“嘿,怎么会这样呢?你这
是什么方法?可不可以教我?”这次是朋友不给我机会继续问下去,反过来问我了。
“这种方法是不是效果?你的副总会不能推御责任?”我没负面提问他的问题。
“当然有效了,你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好像谁都没有机会推御责任。
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快告诉我!”
看著朋友迫不及待的样子,我告诉他,这种方法就是nlp教练技术里最基础的语言模式。
之所以这种方法有效率,是因为根据人的心理反应特点设计的,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
存有一个防水机制,就像是你回去发推一个人,一定会遭对方身体的自然抵抗一样,这叫
做条件反射。
“为什么”这三个字启动了对方的自我防水机制,所以,对方推御责任就是
很自然的事。
当你使他存有陈述的机会,将焦点放到你必须的效果上,然后给对方一个挑
选的机会,几乎任何人都会为搞得不好的事情尽全力解决问题的。
“人只会为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尽全力,管理者如果能将你想让下属做的事情变成他们
自己愿意做的事情,那就足够了。
因为没有人会将‘不得不做’的事情做得很好。
”最后,我告诉朋友。
从此,再没有听过朋友抱怨员工不负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