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合集下载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呐喊》与《狂人日记》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收集 了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所写的《狂人日 记》《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作品严肃 地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探讨了中 国革命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鲁 迅题名为《呐喊》,用意在于为革命者作 战助阵,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第一篇白 话小说。它用象征的手法,指出了几千 年的封建历史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 字,强烈地批判了封建家族制度和旧礼 教,是一篇现实主义的杰作。
民 主 愚昧
科 学 新文学 专制 旧文学 旧道德
新道德
新文化运动内容分析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也就是提倡
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反对封建独裁。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强调的是用科学精
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反对封建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独立思考, 反对依附古人,盲从权威。
湖上 水上一个萤火, 水里一个萤火, 平排着, 轻轻地,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胡适
你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口 号是什么?
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 年》杂志,这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民主、科学。
口号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915——1917 (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代 表 人 物
鲁 迅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 《狂人日记》,抨击封建制度和封建 礼教是白话小说的典范之作.
人物(四)——鲁迅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 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 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 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留学日本,原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期望以之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 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 部部员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 大学等校授课。1925年积极支持女子师范大 学的学生运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三、小 结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兴起
191制
后期
(十月革命以后)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传播马克思 主义思想
新文化运动包括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 两个方面,思想革命决定了文学革命的方 向,文学革命扩大了思想革命的影响。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讲义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一,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但袁世 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民主共和制没 有真正实现。中国社会处于北洋军阀的封 建军阀统治之下,仍是一片黑暗。袁世凯 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来还一度恢复 帝制。 袁世凯还率领百官演出一场“祭孔” 丑剧,掀起了一场尊孔复古的逆流。为其 复辟帝制做思想准备。
课堂练习
请以列表格的形式介绍新文化 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完成课后题 自我测评)


《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 言文
陈独秀
陈独秀
创办《新青 年》,明确提 出“文学革命” 的口号。
鲁 《狂人日 记》 迅
这是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第一篇白 话小说。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 杰出代表人物,将 反封建的革命内容 与新文学的形式结 合起来。推动了新 文化运动的发展。
1915年袁世凯到天坛祭天
孔子像
2、新文化运动概况
主要标志 代表人物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主要阵地 口号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民主 科学
3、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
• • • • 提倡民主 提倡科学 提倡新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独裁专制 反对迷信盲从 反对旧道德 反对旧文学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课件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课件

孔丘
胡适
知其不可而为之, 亦不知老之将至, 认得这个真孔丘, 一部论语都可废。
相隔一层纸 刘半农
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 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二、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胡适提倡白话文: (1)时间:1917年 (2)人物:胡适 (3)著作:《文学改良刍议》 (4)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文学革命:陈独秀 3、作用:P46
胡适在写作
《胡适文存》
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记者末学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来颇于此事再四 研思,辅以友朋辩论,其结果所得,颇不无讨论之价值。因综括所怀见解,列为 八事,分别言之,以与当世之留意文学改良者一研究之。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 …… 上述八事,乃吾年来研思此一大问题之结果。远在异国,既无读书之暇晷, 又不得就国中先生长者质疑问难,其所主张容有矫枉过正之处。然此八事皆文学 上之根本问题,一一有研究之价值。故草成此论,以为海内外留心此问题者作一 草案。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原载1917年1月1日《新青年》2卷5号)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青年杂志》封面
新文化运动风云人物合影
课前思考: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有哪 些代表人物?主要阵地是什么?口号是什 么?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斗 争矛头指向什么?有什么影响? 3、白话文的应用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 对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4、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有哪些贡献?对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了哪些作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的《狂人日记》
三、本课小结 开 启 思 想 解 放 的 闸 门
背景:辛亥革命后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袁世凯为 了实行独裁推行尊孔复古
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
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 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口号:“打倒孔家店” 历史意义: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 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3.“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每页上都
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但实际上“满本都写着
两个字‘吃人’”。这句话出自( B )
4.以下是王丽同学学习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内容
后设计的一道题。其中搭配错误的是( C ) A.李鸿章——洋务运动 C.曾国藩——辛亥革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康有为——戊戌变法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方面的内容
“打倒孔家店”
孔子生长在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 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
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
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
思考:新文化阵营为什么 反对儒家的传统道德? 你认为该如何对待传统文 化? 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性质: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
影响:
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 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胡适

9、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佛中)

9、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佛中)

起尊孔复古逆流
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知识架构
标志 阵地
1915、9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新青年》、北京大学
上海、北京 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中心
学习西 方主张
⑴“打到孔家店” 彻底批判以孔子为代表 的封建儒家思想 口号 思 民主 想 科学 ⑵“文学革命” 成 果 ⑵《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广泛传播 口号 ⑴《狂人日记》 第一篇彻底反封建白话小说
归纳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主要因素:
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传入、社会变革、 先进人士推动、思想解放、政府提倡等
公元纪年换算干支纪年方法 天干: 甲⒋ 庚⒑ 地支: 子⒋ 午⒑ 乙⒌ 辛⒈ 丑⒌ 未⒒ 丙⒍ 壬⒉ 寅⒍ 申⒓ 丁⒎ 戊⒏ 已⒐ 癸⒊ 卯⒎ 辰⒏ 巳⒐ 酉⒈ 戌⒉ 亥⒊
方法: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 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余数 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 例如:2014年,尾数为4,对应的天干甲, 以2014除以12得167,余数10,对应地支 为午;2014年为甲午年,中日甲午海战120 周年。
历史概念术语辨析
⒈所谓“史观”,就是关于人类历史运行的总体看法,是观察与 解读历史的基本模式。 ⒉文明史观亦称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历史。主要内 容:从横向---经济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 )、政治文 明(从人治、专制到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从迷信、愚昧 到科学、解放)。物质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处 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政治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社会过程 中处理的人与人的关系。精神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主观世 界的过程中处理的主观与客观、人与自我的关系;从纵向---农 业文明时代(新石器、青铜、铁器)、工业文明时代(手工工 场、蒸汽、电气和信息)。 ⒊从范围上,可分为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 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⒋第一: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和肯定文明多样性。 第二: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第九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九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鲁 迅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 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民主
科学
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 观点。
课堂小结
①兴起标志: ②代表人物: ③指导思想: ④主要阵地: ⑤活动基地: ⑥主要内容:
前期新文化运动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 《新青年》 北京大学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⑦意义:
旧道德
新道德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 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 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 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 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旧文学


新文学
提倡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强调 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陈独秀
《文学改良刍议》
青年精神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新青年· 敬告青年》
第9课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4年袁世凯复辟期间到天坛拜祭
康有为:中国人Βιβλιοθήκη 拜天, 不拜孔,留此膝盖如何?帝国主义分子:定孔教 为国教对内对外两无遗憾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 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 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阿Q正传》
《藤野先生》
《药》
《祝福》
《故乡》
主要贡献
(1881——1936) 反封建的革命内容 鲁迅将_________________与 新文学的形式 _________________结合起来, 新文学的典范 树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革命的成果 显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
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宪法者, 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以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 入于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所结晶之宪法,则其宪 法将为陈腐死人之宪法……孔子者,历代帝王专 制之护符也…… ” ——李大钊
材料反映新文化运动的哪一内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封建纲常伦 理,如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 妻纲。
湖 上 水上一个萤火, 水里一个萤火, 平排着, 轻轻地,
胡 第一首白话诗《朋友》 适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胡适
三、新文学的巨匠——鲁迅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和教育家。
《狂人日记》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授课人:追风捕影
拱 手 相 让
孙中山 袁世凯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 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学习目标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自主学习】1.1915年,、李大钊、、鲁迅等人,以杂志和为主要阵地,高举两面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2.影响: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的风暴。

3.成就: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明确提出的口号。

4.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短篇小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鲁迅将的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显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推动了新文化的发展。

二、【合作探究与交流】:步骤一:忆前尘激情开新路材料一:在中西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

材料中提到了中国近代前期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它们分别是指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重大事件?步骤二:盼两位先生救中国材料三: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加剧。

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

——《中国的奋斗(第6版)》(徐中约著)材料四:“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条件:
政治方面: 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 经济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根本原因) 思想方面: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
播放
运动的时间、 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 时间
运动兴起的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旗帜
民主
科学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陈独秀
新青年 民主
科学
救国救民 思想解放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 狂人日记
新思想
三纲五常
西方传入的 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 等思想观念 深受知识阶 层欢迎。
新 旧 思 潮 发 生 激 烈 冲 突
袁世凯实现 独裁专制, 规定“国民 教育,以孔 子之道为修 身大本”。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①《新青年》 A.①② C.②④ ②《民报》
B ) ③北京大学 B.①③ D.③④ ④北京师范大学
2.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民主”与“科学” C.“自由”与“科学”
A )
B.“民主”与“自由” D.“科学”与“教育”
3.下列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的是(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
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4.在近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 步思想,他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右图所示人物的 主要著作是( C )
A.《狂人日记》 B.《海国图志》 C.《文学改良刍议》 D.《天演论》 胡适

第9课__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课件

第9课__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课件

鲁迅(1881—1936年)
人物(四)——鲁迅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 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 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 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留学日本,原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期望以之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 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 部部员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 大学等校授课。1925年积极支持女子师范大 学的学生运动。
新文化阵营主要成员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改称《新青年》
人物(一)——陈独秀
陈独秀(1880—1942),安徽怀宁人。 早年接受旧式教育,考中秀才,后来留学日 本,参加反清革命。辛亥革命时任安徽都督 府秘书长。袁世凯当政后,他目睹了国家的 动荡和社会的黑暗,创办了《新青年》,明 确提出“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 院正式选举袁为临时大总统。 于3月10日于北京就职。 1914年1月,袁世凯悍然下 令解散国会。之后废止《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5年5月,袁世凯为了称 帝,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 国的“二十一条”。 1916年1月1日正式称帝, 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 总统府改为新华宫。
D.当时的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 (2)新文化运动的率先倡导者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 (3)这一场运动虽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
有很多人还不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众 说纷纭,你能告诉他们正确的口号是
• A.自、求富
• C.独立、科学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课堂考点探究【易错警示】1.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上的近代化探索,是辛亥革命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的继续。

2.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易混辨析】近代化探索四件大事之思想主张:【疑难解析】新文化运动为什么高举民主科学旗帜?“民主”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旗帜基于两点中国现实需要。

其一是封建专制制度落后阻碍中国社会进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出现了袁世凯称帝,北洋军阀统治。

所以要民主,唯有民主才能实现社会解放、思想解放、社会进步。

其二是科学技术不发达,迷信思想盛行。

唯有科学才能扫除迷信,才能确立真正信仰。

而唯有摆脱迷信,才能追求民主。

知识点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1. 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

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A.维新变法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爱国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2.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这句话揭示了()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3.(2014.河南省)“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

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知识点二: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4.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前期: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 (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 (二)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斗争锋芒:封建儒家思想
口号: “打倒孔家店”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 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 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1914年袁世凯复辟期间到天坛拜祭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兴起
1、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
展,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和 国
(根本原因)
(2)、政治-----这说明了袁世凯独裁、 尊孔、破坏共和。 (3)、思想文化——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尊孔复古逆流出现
(直接原因)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陈 独 秀
蔡 元 培
胡 适
鲁 迅
李 大 钊
二、旗帜及内容
1、旗帜: “德先生和赛先生” ——民主和科学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 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 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 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 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陈独秀 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
德先生即“民主”,是指民主 思想和民主制度,包括人权平等、 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共和体制 等。
封 建 专 制
赛先生即“科学”,是指近代 愚 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包括 昧 迷 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反对 信 封建迷信愚昧盲从和偶像崇拜等。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新文化运动【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预立学案】(预则立,不预则废)材料一: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极力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1914年9月28日,孔子生日那天,袁世凯头戴平天冠,身穿古装服,率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大礼,演出了民国以来第一次祭孔朝圣的大丑剧。

12月23日冬至节,袁世凯又穿起特制的古怪察服,率领百官,拥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

这是袁世凯的又一次复古表演。

材料二: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1.从材料一找出袁世凯推行什么样的思想政策?根据材料二指出知识分子主张什么样的思想?如果你生活在民国时期你会接受那种思想?为什么呢?材料三: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2.依据材料一,指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

3.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

4.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一文主张用代替。

之后陈独秀明确提出“”的口号。

5.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

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短篇小说。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鲁迅将的内容与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新文学的典范。

材料四:为纪念孔子2560年诞辰,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的孔庙,昨天上午举行了祭孔大典,是中国大陆自1949年以来首次由官方主办的祭孔活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自主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学习
开始的标志、发起者、主要阵地、
旗帜(或口号要)求、:内容、影响。 2.新文同化学运们动快的速主要阅代读表课人物及 其代表刊民袁文主世梳思凯理想掀新科起文学尊化文孔运化复动传古入逆中流;
【训练反馈】
4.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文章
C “不作无病之呻吟”的是( )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5.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
D 解放运动,其“新”表现在( )
A 宣传“尊孔读经”B 宣传维新变法
C 宣传推翻清王朝 D 宣传民主、科学
【巩固自测】
(要求:独立完成配套练习,同桌对批 后,改正,对出错率高的小题提出, 师生共同解决) 1.完成配套练习的达标演练; 2.有余力的完成探究园地。
开始标志 1915年 《青年杂志》创刊
新 文
口号
民主、科学
化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运 代表人物 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 动
内容 “四提昌”“四反对”。
影响 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提倡民主 提倡科学

反对专制 反对愚昧 说 明

合作学习
提倡新文学
组内交流后
反对旧文学
展示或点评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新文化阵营主要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改称《新青年》
胡适
(1891—1962年)
新文化运动代 表人物之一,美国 著名教育家杜威的 学生。 1917年发 表《文学改良刍议 》,反对文言文, 提倡白话文,首倡 文学改良。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情况,能以陈独秀等人为榜样,具有勇于创新、不瞿艰难、坚定改革信念、不惜为思想解放运动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正是中国近代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解放运动,为中国社会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教学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复习提问: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辛亥革命的成果;②辛亥革命的危机。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25分钟)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首先,简单介绍当时的背景:为什么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时候,中国会出现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然后,要了解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都有哪些主要的领导者?他们有哪些主要的成就?他们发起这场运动的战场?他们的旗帜?2、陈独秀与《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和发起者。

思考: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哪四点?为什么新文化运动要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提出这两个口号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两个口号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具有什么性质?最后,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陈独秀,二、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首先,简单介绍胡适其人及其主要思想:然后,分析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三、新文学的巨匠——鲁迅:首先,了解鲁迅然后,“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小结】:【练习】:一、自我测评:列表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3
继袁世凯祭孔以后,北京孔庙 的香火日益兴旺起来。 近日,许多老百姓前往寺庙烧 香,祈求神灵保佑。
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 固,占据着统治地位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4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并一 度恢复帝制。 2、同时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3、袁世凯死后,国内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5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3、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哪里? 4、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6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杂志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2 主要阵地:
胡 适
《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白话文代替 文言文
14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15
墨黑头发无有麻子脚不大周正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16
墨黑头发, 无有麻子, 脚不大, 周正。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墨黑头发无, 有麻子, 脚不大周正。
陈独秀
创办《新青年》,掀 起新文化运动;
斗争锋芒:封建儒家思想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口号: “打倒孔家店” 长丰县沛河中学
8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 2、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 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3、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9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 绝对否定或肯定的偏向,这一直 影响到后来。
长丰县沛河中学
20
蔡元培先生 北大校长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21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22
西方的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
民主
科学
自然科学和看待 客观事物的科学 观点。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 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 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23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 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 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24
“孔家店”指 的是什么?
“打倒孔家店!”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10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猛烈抨击旧文化,而现 在我们却大力弘扬传统 文化。你认为两者矛盾 吗?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抨击的是旧文 化中的不合常理的部分,大力弘 扬的却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2015年2月子学说
孔子是历 代专制的 护身符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民主自由平等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 代表人物:
民主(德先生) 4 旗帜: 科学(赛先生)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Democracy
Science
7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前期: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二)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明确提出“文学革命” 的口号。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18
鲁迅--新文学的巨匠
地位:中国近代伟大的文 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篇白话小说(地位)
19
兴起标志 旗帜 主要阵地
新 代表人物 文 化 内 运 容 动
意义(影响)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2008年,经过3个多月40000多网民投票,选出了5句《论 语》中的句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以此向世界展示中华 文化的精髓。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12
如何看待儒家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加以创新。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13
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1
体验新文化运动前
北京大学师生问候语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
学生:(懒懒散散的起立)
老师:老爷们好!
学生: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长丰县沛河中学 2
学生:升官发财!
袁世凯要复辟帝制, 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1914年又废除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2月 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 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