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档】元宵节手抄报内容-word范文模板 (4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俗称又叫“灯节”。


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

届时,
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

制灯玩赏,出游
嬉闹。

唐诗人崔液作诗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平时足不涉户的闺阁女子,往往乘此机会与意中人谈情相会。

宋辛弃疾《元夕》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
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
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形象生动地展
现了元宵灯会狂欢之夜,情人急于纲会,望眼欲穿,“踏破铁鞋无觅处”,见
时就在眼前的有趣场景。

唐宋明清,元宵灯了成了年节中重要的民众娱乐活动。

墨客骚人,常常吟
诗作画,作为增添雅兴。

今天,元宵放灯、观灯,仍是中国广大地区人民喜闻
乐见的民俗娱乐活动。

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人们喜欢元宵
灯节,可它究竟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元宵节图片
一种意见认为元宵灯节形成了唐代。

《七修类稿》云:“元宵放灯,起唐
开元之间,……从十四至十六夜,后增至五夜。

”林达祖的看法与《七修类稿》稍有不同。

他在《唐宋时代元宵看灯的盛况》一文中根据《旧唐书》有关睿宗
的记载:“景龙四年,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看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


丁卯夜又微行看灯。

”认为“元宵灯节在明皇的父亲睿宗朝代已盛行了”。

另一种意见认为元宵灯节是汉代传下来的。

唐代徐坚《初学记》云:
“《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

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
遗事。

”《初学记》是受命于唐玄宗,为太子们学习文化而编纂的书籍。


中“令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显然是指玄宗时代。

《灯节小史》作者观今从
《御览》引《史记·乐书》的说法,又据《曲洧旧闻》所载“唐沿汉武帝祠太
乙自昏至明故事”,认为元宵灯节“看来是成于汉初的一种特殊事体,并不
认为是一种娱乐”。

罗启荣、欧仁煊在1983年9月出版的《中国年节》中认为:“汉文帝是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以后上台的。

勘平之日是正月十五。

每逢这
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

‘夜’在古语中又叫‘宵’,
于是,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

不过,当时还没有放灯习俗。

到了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

这是元宵节放灯的起源。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元宵节源于释道的宗教活动。

《涅盘经》曰:“如来维讫,收舍利罂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乐,绕城步步燃灯十二里。

”又《西域记》曰:摩喝陁国,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

而《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沿道教的陈规。

道教把正月十五灯节称为“上元节”。

最近
出现一种新说法据1985年第1期《民间文学论坛》所载的《灯节的起源与发展》一文认为,元宵灯节“最早起源于对火的崇拜”,“原始人发明了火之后”,“认为神秘的火能驱赶走一切妖魔鬼怪”。

相沿成习,最先形成仪式活动的,
便是“傩”,“傩”是一种持火驱鬼的习俗活动,其“原始形态,可追溯至久
远的上古时代”。

关于灯节的起源,民间传说更是纷纭不一。

有的传说,隋炀帝色迷心窍,
欲娶自己的妹妹。

妹妹硬扭不过,借托除非正月十五出现繁星满地的奇迹,才
可成婚。

隋炀帝下令京城四周百姓到十五日晚每户燃灯火,违令者斩。

至十五
日晚,妹妹登楼见满地都是灯火,误以为真是繁星落地,纵身投河自戕。

为了
纪念这位不甘欺辱的女子,民间百姓每逢正月十五都燃起了灯火。

有的传说,
灯节源于汉武帝。

当时宫女元宵正月过后想念家中父母,宫深禁严,怎么外出
相会呢?足智多谋的东方朔得知后很同情,便设计成全她们,他先散布谣言,说
火神君将派员火烧长安城,城里宫内一片恐慌。

后又向武帝献计,十五晚上宫
廷内人员一律外出避灾,满城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好像满城大火,以骗过天上观望监视的火神。

武帝允诺,宫女们元宵遂趁机与家人相会。

从此,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灯。

还有的传说,元宵灯会源于民间的“放哨火”
等农事习惯。

每年正月十五左右,春耕即将来临,各地农民忙于备耕等工作。

一些地区的农民就在这天晚上到地里把枯枝杂草拢在一起,放火烧掉,以除虫害。

【全国各地的元宵节习俗】
〔河北省〕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

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

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
“结羊肠”。

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
月的晴雨。

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

庆云县元宵节男子请五祖教拳棒,
女子请紫姑卜休咎。

〔山东省〕淄川县元宵节临水人家多放河灯。

宁阳县元宵送灯至祖坟。


兴农村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

男孩子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

莒县男女老少于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
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