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腹腔镜胆
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的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以LCBDE代表)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LC代表)联合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9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探究组实施LCBDE联合LC,一般组实施内镜括约肌切开术(以EST代表)联合LC,观察疗效。
结果探究组手术效果、并发生率均优于一般组(p<0.05)。
结论应用LCBDE与LC联合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实施治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及复发数量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胆囊;胆总管;结石;腹腔镜
引言:
胆囊结石是发生率较高的病症,且容易并发胆总管结石,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难忍、高热等,不及时治疗可引发胆管感染、胆源性胰腺炎等重症,甚至致死[1]。
对此病,多行手术将结石击碎后排出或者直接手术取出,如应用较普遍的传统开腹术,还有融合现代技术的LCBDE、LC、EST等,每种手术操作方式不同、创伤性及效果也有一定差异,在制定手术方案时,需从安全性、疗效等方面综合考虑。
对此,本文探究了LCBDE、EST分别联合LC应用的效果,明确不同手术方案的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患者经本院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为其制定手术治疗方案,经医
护人员介绍了解研究,自愿参与,手术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排除传
染类疾病、血液类疾病、手术禁忌症、精神或交流等障碍、孕产妇、腹部手术史
等因素。
随机分组,各47例,探究组、一般组的男:女分别是23:24、24:23,
年龄区间分别是:30~60岁、31~59岁,均龄分别是:(43.57±4.22)岁、(42.69±4.03)岁。
组间基础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分组合理。
1.2方法
对探究组患者予以LCBDE与LC联合治疗,术前确定患者体征、病情等满足
手术要求,科学摆放体位、全麻、建立气腹,控制好气压,以常规四孔法构建手
术通道,将腹腔镜、手术器械等经孔置入,借镜观察胆囊及结石情况,明确位置、数量、病变程度等,找到胆囊三角,精确分离,规范结扎胆囊动脉近端,以电凝
离断,再找到胆总管约5mm位置,规范结扎胆囊管,电凝离断、切除胆囊[2]。
接
下来,分离适当长度胆总管并在适当位置作切口,充分吸取胆汁,置入显微胆道
镜探查结石,明确位置、数量等,确定是否需要碎石处理,再用石网篮取石,取
出完全后,在胆总管中置入T管,缝合胆总管切口,明确无渗漏,冲洗腹腔,引
出T管、引流管,取出切掉的胆囊,检查腹腔,确定无出血等问题后,排尽气腹
中气体,撤镜,将腹腔关闭。
对一般组患者予以LC及EST联合治疗,术前科学摆放体位、规范用药进行
镇痛、麻醉,在适宜位置作切口,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以ERCP代表)
检查,借内镜对胆管情况进行观察,比如是否狭窄、结石位置、结石数量等。
明
确病情后,使用电切刀,采取拉式切开法,将乳头括约肌切开8~10mm,观察胆
管肠腔内隆起情况,在4/5内进行乳头球囊扩张,再使用石网篮将结石进行移除,必要时可配合激光术作碎石处理,将结石移除干净后,作鼻胆管引流,然后进行LC操作,以常规四孔法按照探究组LC方式对胆囊进行切除。
1.3指标观察
手术效果:通过半年后复发率、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判断。
并发症率:感染(多数为切口感染,少数可能出现肺部感染)、胆管反流等症发生的几率。
1.4统计分析
整理指标数据,以SPSS23.0统计,并发症率、结石残留率以(%)代表,x2检验,时间、量以(x±s)代表,t检验,p<0.05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手术效果:探究组手术的操作时间、患者从术毕至出院的住院时间相比一般组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相比一般组明显更少,而半年的复发率明显比一般组小(p<0.05)。
见表1。
表1 探究组、一般组手术效果比较
组
别
n操作时间
(x±s
,min)
术中出
血量
(x±
s,ml)
住院时
间
(x±
s,d)
半年
复发率
[n(%)]
一般组
4
7
165.88±2
0.17
64.01±
5.93
14.26±
1.31
9
(19.15)
探究组
4
7
150.34±1
4.82
56.24±
3.81
10.70±
1.98
1
(2.38)
t13.5511.4510.238.64 p<0.05<0.05<0.05<0.05
2.2并发症率:探究组4.26%(2/47)对比一般组17.02%(8/47),发生率更低(p<0.05)。
见表2。
表2 探究组、一般组并发症率比较[n(%)]
组别n感
染
肠
梗阻
急性
胰腺炎
胆管
反流
发生率
一般组
4
7
32128
(17.02)
探究组
4
7
10012
(4.26)
x
2
9.03
p<0.05
3、讨论
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清除结石效率较高、清除较彻底的方法,但如何制定手术方案才能实现最佳的疗效、保障安全是关键。
LC与EST联合应用,对结石的清除效果显著,但会损伤括约肌,影响胆汁、胰液分泌,导致胆道功能
受到影响,易出现胆管反流、胰腺炎等症,术后复发率较高[3]。
LC与LCBDE联合
应用,在操作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上优于LC与EST联合,说明创伤更小,而且据统计,其复发率、并发症率较低,同时该方案通过胆总管探查结石,避免
了对括约肌、胆道功能的破坏,且利用腹腔镜能清晰、准确观察病灶、判断病情,为医生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 LCBDE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安全性(并发症率)、疗效(手术效果)等方面均比较理想,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廖方, 廖锦岐, 邱金伦,等. ERCP+LC术对比开放式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42卷第18期,第1586-1589页,2021.
[2]郭文洁, 朱安龙. 从解剖学角度认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安全性关键术野的价值[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年第41卷第7期,第832-834,836页,2021.
[3]侯启慧.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年第15卷,第11期,第84-86
页,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