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下学期地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同步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同步检测
第一部分基础检测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省级行政区成为我国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交通运输便利②农业基础好③能源丰富④劳动力素质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该省级行政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能源外运能力②尽量减少能源加工转化③加速产业结构调整④加强能源综合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位于皖浙交界的长广煤矿,曾是浙江省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后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和产业结构调整,一代“煤城”谢幕。

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长广煤矿经济转型前,不属于发展阻力的是()
A.科学技术
B.环境变化
C.人口规模
D.资源枯竭
4.新生期面临着经济转型,下列举措不属于新生动力的是()
A.培育新兴产业
B.扩大煤炭市场
C.发展工业旅游
D.拓展交通网络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目前已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伊春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原因是()
A.煤炭资源枯竭
B.水资源枯竭
C.石油资源枯竭
D.可采林木资源枯竭
6.最适宜该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A.IT等高新科技产业
B.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业
C.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D.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比例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
B.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8.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利润高、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利用高新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D.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号称“塞上煤城”,硅石(主要作为太阳能光伏板原料)、草场资源丰富。

该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缩影。

据此完成9~10题。

9.石嘴山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水资源枯竭
B.煤炭资源枯竭
C.耕地资源枯竭
D.草场资源枯竭
10.最适宜石嘴山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A.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B.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C.航空航天等高新科技产业
D.生态农业和光伏设备制造业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白银市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区,地貌以基岩山地和山间盆地为主,地表基岩裸露。

白银市因矿得名、因企设市,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也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铜城”。

经过50多年的开采,白银市已探明的铜矿资源濒临枯竭,伴生矿产资源也开始萎缩,支柱产业辉煌不再,2008年白银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上图为白银市的地理位置图。

(1)推测白银市20世纪50年代开发矿产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白银市开发矿产资源对当地的影响。

(3)简述白银市产业转型可能面临的困境。

(4)请为白银市这一国家级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二部分能力提升
19世纪中叶,波士顿的制造业在重要性上超过了国际贸易,成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其中特别以服装、皮革制品和机械工业著称。

20世纪早期波士顿工业开始衰落,20世纪70
年代波士顿的经济又恢复了繁荣。

21世纪初,波士顿已经成为一个科技与文化中心。

下图为波士顿主要交通线路和部分工业园分布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国际贸易曾是波士顿的经济支柱,主要得益于()
A.发达的农业
B.先进的科技
C.优良的海港
D.适宜的气候
2.20世纪早期波士顿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变暖,出口农产品锐减
B.环境污染加剧,工厂大量关闭
C.煤炭资源枯竭,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D.技术、设备陈旧,劳动力价格上涨
3.图中128公路沿线的工业园区的主体产业最可能是()
A.食品加工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机械制造业
D.服装制造业
“资源诅咒陷阱”是指一些地方过度依赖自然资源优势,致使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核心竞争力缺失,持续增长乏力,使得丰富的自然资源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诅咒”。

图1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示意图,图2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矿产丰富程度与经济增幅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图1
图2
4.读图1,关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兴起期,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B.衰退期是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型城市发展摆脱“资源诅咒陷阱”的唯一途径
D.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地关系的变化是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5.图2所示省级行政区中,与“资源诅咒陷阱”相符的组合是()
①四川②河北③福建④辽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铜陵市因铜而兴、依矿建市,铜资源的开采持续数千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

铜陵市原是我国重要的铜工业、硫磷化工、煤炭开采和水泥建材基地。

它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但多年的开采,使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因此这座因铜得名、因铜而兴的古老城市不得不调整战略,全力将自身打造为生态山水园林城市。

图1为铜陵市周边地区概况图,图2为铜陵市有色金属工业生态产业链网图。

图1
图2
(1)结合材料,分析铜陵市早期成为铜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2)分析铜陵市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目前,铜陵市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说明该市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基础检测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该省级行政区为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等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其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第2题,该省级行政区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通过增大能源外运量,精加工、深加工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措施来实现。

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在中年期环境变化、资源枯竭、人口规模箭头向下,阻碍了城市发展,只有科学技术箭头向上,A项正确。

第4题,新生期的新生动力应包括培育新兴产业、发展交通和第三产业,扩大煤炭市场不属于新生动力,故选B项。

答案5.D 6.B
解析第5题,“小兴安岭”“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这两个信息均说明伊春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原因是森林的过度采伐,导致可采林木资源枯竭。

故选D项。

第6题,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立足于当地的区域特征和优势。

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可发展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业。

故选B项。

答案7.C8.D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例达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衰退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主要差异体现在资源年开采量上,成长期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不断上升,成熟期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保持稳定,在衰退期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故选C 项。

第8题,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的做法不合理,D项错误。

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利润高、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利用高新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能够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A、B、C三项正确,故选D项。

答案9.B10.D
解析第9题,材料信息表明,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号称“塞上煤城”,因此石嘴山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煤炭资源枯竭,故选B项。

第10题,材料信息表明,石嘴山市的硅石和草场资源丰富,因此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最适宜石嘴山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生态农业和光伏设备制造业,故选D项。

答案(1)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地表基岩裸露,埋藏浅,开采难度小;临近黄河,水资源丰富等。

(2)有利影响: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吸引人口迁入,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带动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的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等。

不利影响:开挖地表,破坏植被;破坏地下水系统,导致荒漠化的发生频率增大;产生扬尘,污染大气;消耗大量水资源,污染水源,加剧当地用水紧张状况等。

(3)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修复和治理周期长;长期受单一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缺乏创新思想和理念;缺乏技术人才等。

(4)加大资金投入,治理和修复当地的生态环境;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兴产业;引进高端人才,为产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大政策扶持等。

解析第(1)题,开发矿产资源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资源的储量、开采难易程度与水源等,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第(2)题,影响类问题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

有利影响应从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就业、促进工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经济发展等方面考虑。

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破坏、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方面。

第(3)题,白银市为资源型城市,应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因此在转型中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以及人才短缺等方面。

第(4)题,从完善交通、优化产业结构、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发展科技、加大政策支持等方面考虑。

能力提升
答案1.C 2.D 3.B
解析第1题,国际贸易必须以便捷的对外交通为前提,波士顿濒临大西洋,有优良的海港条件,故C项正确。

第2题,20世纪以前波士顿以“以服装、皮革制品和机械工业著称”,经济衰落必然是这些产业出现衰落,而产业衰落与技术落后、成本上涨有关,故D项正确。

第3题,依据“21世纪初,波士顿已经成为一个科技与文化中心”,可知该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力量强,同时128公路沿线有便捷、快速的交通运输条件,所以最可能布局高新技术产业,故B项正确。

答案4.A 5.D
解析第4题,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发展起来的,在兴起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较小,因此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故A项正确。

若对城市的发展做出合理规划,资源型城市的衰退期可以避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等措施均可以摆脱“资源诅咒陷阱”;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地关系的变化一般是协调—不协调—协调。

故B、C、D三项错误。

第5题,读图可知,四川和辽宁矿产资源丰富度高,但经济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故D项正确。

答案(1)铜矿资源丰富,煤炭和水资源丰富,铁路和长江提供便利的运输条件,铜制产品市场广阔。

(2)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例偏高;矿产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

(3)围绕铜资源,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治理污染,实现矿区再利用。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铜陵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因铜而兴、依矿建市,铜矿资源丰富。

从图中可以看出,铜陵市靠近长江,水资源丰富,并且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煤炭资源丰富,便于冶炼。

铜冶炼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第(2)题,由材料可知,铜陵市原是我国重要的铜工业、硫磷化工、煤炭开采和水泥建材基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例偏高。

多年的矿产开采,使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

第(3)题,
由图2可以看出,如今铜陵市除了硫磷化工、煤炭开采和水泥建材,还发展制酸、发电以及产品回收,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减轻了大气污染,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仅仅
发展重工业,还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矿山进行井下填坑,治理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
污染,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可实现矿区再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