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 秦统一中国(精品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最新编辑教材第9课秦统一中国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灭六国的背景教学难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度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元前246年,13岁的秦王嬴政登基称王.公元前230年,秦王发兵灭韩,拉开了10年统一战争的序幕.秦王嬴政二十六年,灭齐,至此天下尽归于秦.秦王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庞大帝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天下万民只有一个领袖——秦始皇.那么,历史上的秦始皇有什么历史功绩呢?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秦统一中国》.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1.合作探究:秦始皇能够灭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有哪些?小组合作交流.2.教师总结归纳:(1)战乱频繁、百姓渴望安定.(2)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超群.(3)秦王嬴政招募人才,积极策划.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秦王统一的过程.提示:(1)时间:公元前230年—前221年.(2)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3)人物:嬴政.(4)都城:咸阳.(5)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4.图片展示:观察教材《秦朝形势图》5.教师讲述: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6.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课堂活动:学生表演小品《朝会》,情景再现,感受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过程.(《朝会》剧本附教案文件夹内)2.问题思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创建的原因有哪些?提示:一是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二是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3.学生自主学习:归纳秦始皇创立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提示: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4.教师讲述: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措施起到的作用是,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5.问题探究: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试比较秦朝的郡县制与周朝分封制的不同?提示: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1.学生分组讨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意义?2.教师补充: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可以从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来归纳.(1)文化上:以小篆作为统一文字.(展示教材第44页的统一文字图片)(2)经济上:①统一货币.(展示教材第44页的统一货币图片)②统一度量衡.(展示教材第45页的“铜量”和“铜权”图片)③车同轨、修驰道.(3)军事上:①开凿灵渠.②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三、课堂总结;;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秦朝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了统一,开创了一个新局面.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秦统一中国是历来考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节课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秦始皇能够灭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有哪些”“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意义”等问题,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利用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1新人教版精编版

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结合现实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秦始皇所创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学习了解,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秦灭六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
难点
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个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吗?”因很多学生在电视、书籍上有初步的了解,让学生把这个历史故事大概说出来,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统一最终由秦国完成而不是燕国?”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位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君的风采。出示幻灯片:秦始皇画像及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让学生讲述对秦始皇画像的印象和感受。)
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题
授课类型
新授
课标依据
知道秦灭六国、秦确立中央集权理解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通过教学学生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过程与
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学和分组讨论“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始王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统一之后,又为巩固统一制订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秦统一初期可能会出现哪些不利于稳定与发展的因素呢?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名师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9课秦统一中国(1课时)【学习目标】1.识记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知道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项古代工程。
2.通过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秦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学习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文字统一的重要作用。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要求学生结合书本归纳梳理并识记1、2、3题的知识模块。
第3题从文化、经济、思想和军事方面回答。
方法指导二:用图表标出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来把握本课内容;结合本课提供的货币、文字图来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
方法指导三:从焚书、坑儒两件事发生的背景、动机、秦始皇采取的手段进行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欣赏课本导入框中的图片,老师讲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提出问题:秦王没有被荆轲杀掉,反而最后灭掉六国,他是如何完成统一的?又是怎样巩固统一的?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二秦灭六国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自主阅读课本P42~43内容,完成第1—2题。
1.秦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影响。
时间:公元前221年;人物:秦王嬴政;都城:咸阳;影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简述秦朝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知识模块三巩固统一的措施自主阅读课本P44~45内容,完成第3—4题。
3.秦始皇为了巩固和维护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
军事上: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导学案(无答案)-最新学习文档

第 1 页【学习目标】1.了解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和原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学习重点:掌握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学习难点:理解并掌握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概念 【自主学习】一、秦灭六国:秦国经过________,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秦王________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公元前___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________,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在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___,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________掌控。
2.在地方:废除 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制。
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1.统一文字:命丞相李斯等人划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统一货币:以秦国的__ ______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3.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________制度,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4.车同轨:统一________和________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5.开灵渠、修长城:派人开凿________,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__________"。
初中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标要求】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和原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归纳、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具备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动态历史地图,初步具备观察、想象能力。
3.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学习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学习过程】本课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建国伟业,霸气彰显”。
第二部分为“中央集权,传承千秋”。
第三部分为“治国方略,泽被后世”。
一、建国伟业,霸气彰显1.阅读课本,明确秦统一六国的背景、时间、都城、人物(掌握一个王朝的四要素)以及秦朝的地位。
2.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七国争霸中原,混战不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渴望统一。
材料二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材料三长平之战后,六国在军事上再也无力与秦抗衡。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秦统一的原因有哪些?(2)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有什么意义?二、中央集权,传承千秋1.阅读课本,找出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
(1)最高统治者:(2)在中央:(3)在地方:2.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喜欢看科幻小说吧!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科幻世界的时空隧道来到秦朝。
瞧:秦始皇正在接受记者采访……(1)记者甲问:“尊敬的始皇帝,据说您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请问在中央主要由哪些官员负责呢?”“始皇”答曰:(2)记者乙问:“陛下,您在地方废除了分封制,那您会采取什么新的措施来加强管理呢?”“始皇”答曰:(3)记者丙问:“尊敬的始皇帝,您认为您做的哪些事情可能会受到后人的赞誉呢?哪些事情可能会受到后人的指责?“始皇”答曰:3.阅读下列材料。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新人教版

1.掌握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2.归纳“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认识秦的统一在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4.正确评价秦始皇。
三、自主学习(22分钟)
自主学习一:秦灭六国
1.灭六国的背景
2.秦朝的建立者、建立的时间、都城
3.秦统一的意义
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题
第9课秦统一中国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1.掌握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2.归纳“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认识秦的统一在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4.正确评价秦始皇。
教
学
重
点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教
学
难
点
分析秦巩固统一措施对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的作用,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齐读课本的红色文字并思考问题
齐读学习目标
1.阅读课本“秦灭六国”
的相关知识。
2.找答案,画横线,写问题
3.举手回答
1.阅读课本“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内容
2.找答案,画横线,写问题
3.举手回答
1.阅读课本“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知识
2.找答案,画横线,写问题
3.举手回答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然后组内推荐一位代表,全班交流。
解决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设计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3分钟)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古风》组诗中的诗句,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 势。秦是如何灭掉六国的?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又采取了那些巩固统一的 措施?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知识与能力知道秦朝的统一,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
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识读历史地图。
二、过程与方法识读《秦朝形势图》《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研读文字材料、《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图片材料,获取历史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重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原因和内容。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视频故事《荆轲刺秦王》]引出问题:为什么荆轲要刺杀秦王呢?秦灭六国后做了哪些事情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这些问题吧!【内容探究】一、秦灭六国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秦军在这次战役中坑杀赵国士兵40万人,自此以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强大攻势。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
请同学们熟悉教材后,介绍秦朝建立的有关情况。
生: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师:阅读课本第44页秦灭六国一目中的第一段、第四段内容,并联系商鞅变法的内容,分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秦国的商鞅变法有什么作用?秦王嬴政在用人方面有何长处?秦统一前各国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秦朝的统一有何重大意义?生:回答省略。
师过渡:秦朝的统一,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后,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统一。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师: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大业之后是如何巩固统一的?如果继续实行西周的分封制,是不是明智之举呢?[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品《朝会》]师:嬴政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统一?生: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案(无答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及巩固统一的措施2.归纳秦完成统一的原因3.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二、重难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文字统一的重要作用。
三、学习过程(一)阅读“秦灭六国”完成如下问题1.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给当时的社会造成哪些危害?2.为什么秦国能灭掉东方六国?3.秦灭六国的战争开始于哪一年?灭掉六国的顺序是什么?4.秦朝建立于何时?都城在哪里?5.秦灭六国后,是怎样拓展疆土的?5.秦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二)阅读“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完成如下问题1.秦统一后为什么要创立中央集权制度?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包含哪些内容?(1)在中央:(2)在地方:(三)阅读“巩固统一的措施”完成如下问题1.秦朝在文化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是什么?有什么意义?2.秦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各有什么意义?3.秦朝在交通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4.秦朝在军事方面才去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5.结合地图写出秦朝的疆域四至四.合作探究1.谈谈统一文字有什么重要意义?2.比较一下秦朝和西周对地方的管理有什么不同?五.巩固练习(一)根据提示写出答案1.秦朝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时间是:2.秦朝的开国皇帝及都城是: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4.秦朝中央政权机构设立的三种官职分别是:5.秦朝为管理地方实行的制度是:6.秦朝为巩固统一在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7.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8.秦统一后派兵开凿的水利工程是:9.秦长城的起止点是:10.秦朝的疆域四至是:11.秦朝的通用文字是:12.秦朝的标准货币是:(二)选择题()1.秦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的时间是A.公元前221年B.221年C.公元前230年D.230年()2.秦朝中央机构中,掌管监察事务的是A.太尉B.丞相C.皇帝D.御史大夫()3.秦朝管理地方实行的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禅让制()4.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有利于文化交流的是A.统一货币B.统一文字C.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窄D.统一度量衡(三)补充表格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赛课教案_0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对应的课标内容:秦灭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秦的统一、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通过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学重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教学方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学生表演历史剧导入新课设计意图:由历史故事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热情,同时又能创设情境,更好的去感知历史。
二、明确目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预习交流:自主阅读教材P42-45的内容,根据学习目标,选一个主题进行探究,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四、讲授新课:(一)、秦灭六国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向大家讲述秦灭六国的过程。
师补充说明,强调重点。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出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由学生结合示意图,讲解该制度的形成过程,加深印象。
师进行补充,订正。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学情况,总结归纳知识点,进行板书展示。
2、各小组结合自己组的板书内容,进行讲解。
师进行点评,对个别小组进行加分奖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能力,并让学生在总结归纳中体会秦朝实施巩固统一每一条措施的作用。
五、主题探究出示探究题: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然后展示交流。
师小结,对学生进行点评。
六、展示提示对于秦始皇自古以来众所纷纭、褒贬不一,那么你眼中的秦始皇是什么样的呢?你说我说:如何评价秦始皇?小组讨论,说出各自的观点,班上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习目标】1、知道秦统一的时间及都城,理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完成统一1、条件:①连年战争使人们渴望统一。
②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超过了东方六国。
③秦王________继位后,为统一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2、过程:____ ____年——______ __年,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________。
3、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________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_____ ___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1、政治上: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①中央: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的决断权由掌握。
②地方: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郡县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他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文化上:统一文字为,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经济上:统一货币为秦国的,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发展与交流。
4、交通上:①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国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②开凿____ ____沟通____ ____和____ ____,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5、边疆上:命__ ______北击匈奴,修筑西起____ ____东到___ _____的万里长城。
三、疆域:东至________,西到________,北至_____ ___,南达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自己动手画一个示意图)二、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6年秋季版)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3.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4.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创境激趣】 由历史图片导入 【自学导航】1.战国末年,__________国实力远远超过东方六国,__________的时机已经成熟.学派 姓名时期思想主张著作儒家 孔子 孟子 道家 老子 庄子墨家 墨子法家韩非子2.秦王__________执掌大权后,制定克敌制胜的策略,从_______年至________年经过10年征战先后灭亡六国.3.六国中最后一个被秦国攻灭的是__________.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__.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__________. 5.秦朝在中央设置的官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
6.秦统一全国以后,全国通行的货币是_________,全国通用的文字是________。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作用:改变了以往比之混 乱的状况, 有利于国 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 地经济的交流.
统一度量衡
作用:度量衡的 统一便利了经
济的发展.
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
窄,并修筑贯的通宽全国 的道路,使秦朝的陆
路交通四通八达.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始皇---嬴政 (公元前259~公元前210)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一、秦灭六国
1、原因:各国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生活;商鞅变法实 力超过六国;秦王嬴政为灭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2、过程: 时间: 前230年—前210年 灭亡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结果: 前210年,秦灭六国,建立秦朝, 定都咸阳; 3、秦统一的作用: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影视剧中的秦始皇 和历史上的秦始皇有
没有差别?
请多指教
谢谢观看
1.秦的都城抢是答练习 咸阳
2.秦始皇的名是
嬴政
3.秦郡县分多少个
36
4.秦统一文字叫
个 小篆
5.秦统一的货币叫
圆形方孔 铜钱
6.秦长城起始点是
东到辽东城防 西 起临洮
7.秦疆域东南西北分别是东 南至达东南海海西北到至陇长西城
8.修长城派的是谁
一带 蒙恬
1、秦思朝考的统与一讨和巩论固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 什么重要作用?
LOREM IPSU长M城 DOLOR
陇西
秦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新人教版3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目标:知识及技能:归纳并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提高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等直观教具,提高观察、想象能力。
过程及方法:通过分组搜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讲历史故事,表演小品,让学生参及教学过程,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列表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现象帮助学生正确判别和评价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结合现实,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帮助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秦始皇创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学习了解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重点难点:重点:秦的统一及巩固政权的措施。
难点: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
教学基本过程:导入新课: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中国。
诸侯长期争战的局面结;束,天下安定。
秦王赢政认为自己的功劳高过古代所有的帝王,不应再仅仅称王,于是让大臣们讨论这件事。
最后秦王决定取古代“三皇”的“皇”字和“五帝”的“帝”字合二为一,称为“皇帝”。
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尊号。
秦王赢政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皇帝,后人称他为“秦始皇”。
你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些措施吗?这些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第9课秦统一中国(板书)感知理解一、秦灭六国讲解;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小组讨论;假如你是赢政,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统一全国呢?也就是说,此时有哪些条件促使统一的出现?分小组讨论。
统一的条件:①商鞅变法,国力增强;②顺应历史发展趋势;③重用人才,雄才伟略;④正确的军事策略。
讲述:秦统一的条件中,最主要的就是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的统创造了条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秦的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通过引导学生归纳、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动态历史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对秦始皇及其相关历史事件的正确评价,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温故而知新、动态演示历史地图、设身处地、用表归纳历史史实、评价历史人物、比较等方式,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动态演示相关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的目的,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秦灭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块内容是密切联系的,共同围绕秦统一中国这一主题。
秦灭六国,完成了初步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都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国以来的战争,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各诸侯国的人民渴望统一。
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和军事力量超过了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秦王嬴政即位后,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任用外来人才,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
从公元前 230 年到公元前 221 年,秦国先后攻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统一的秦朝。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秦统一中国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习目标1.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
2.掌握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3.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秦灭六国1.条件:秦国经过,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2.过程(1)开始: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
(2)顺序: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结果: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定都某某。
(4)巩固: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
3.意义:结束了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制度。
2.内容(1)皇帝:最高统治者称为,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2)中央:由、太尉、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3)地方: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1.统一文字(1)背景: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
(2)措施:秦始皇命人制定笔画规整的,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作用:有利于的交流与发展。
2.统一货币(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形制、重量各不相同。
(2)措施:秦始皇下令以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3)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3.统一度量衡(1)目的: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
(2)措施: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制度。
(3)作用: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4.巩固边疆(1)陆路: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2)水路:开凿,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3)长城: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5.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秦国为什么能够灭掉六国?2.秦朝巩固及维护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三、课堂练习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2.两千多年前,在我国的秦王朝设立的中央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3.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4.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创境激趣】
由历史图片导入
【自学导航】
1.战国末年,__________国实力远远超过东方六国,__________的时机已经成熟。
2.秦王__________执掌大权后,制定克敌制胜的策略,从_______年至________年经过10年征战先后灭亡六国。
3.六国中最后一个被秦国攻灭的是__________。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__。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__________。
5.秦朝在中央设置的官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
6.秦统一全国以后,全国通行的货币是_________,全国通用的文字是________。
【合作探究】
1.试分析秦统一全国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有什么作用或影响呢?”
【强化训练】
1.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灭六国,诸侯西来的顺序是()
①韩国②赵国③魏国④楚国⑤燕国⑥齐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④①②⑤⑥ D.④⑤①②③⑥
2.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
3.下列不属于秦朝中央政府官职的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
4.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州县制D.王国制
5.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海贝B.铜C.“半两”铜钱D.刀形铜钱
【归纳总结】
本课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第9课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