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重要特征应该是学生喜欢并期待的课堂,是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彻底改
变了教师跳独脚舞的课堂,是师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的课堂。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通
过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是这样理解的:
一、转变思想、与时俱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与时俱进,认识到自己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教
师作为教学的参与者,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学生由教师讲解到模仿再到形成学科能力,关
键是靠学生本身而不是教师。
其次是学生要转变思想。
课堂改革以后,学生的思想更自主了,这是一次民主的胜利,
学生由学习的奴隶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多了,由以往的“接收器”转变成了自己思考、自己收获的人,学习主动性也随之有所提高。
二、严格自律、高效自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严格自律、高效自习首先是安静的自习,在自习课上学生根据教师精心编写的导学提纲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勤于研究,不交流,不讨论。
在自习课上学会阅读教材、研究教材,
独立地完成学案、发现问题,同时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为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做好充分
的准备,这是高效课堂的基础,没有这个过程作基础,课堂展示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三、合作互助、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
学习。
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要精心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我在教学时,一般每组6个人,安排好、中、差各两人,选定一名小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提出问题后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各组组员参加讨论,举手发言,也可提问,使每位组员都有
机会发言,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要鼓励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教师要耐心倾听,做好学生学习的参
与者、促进者、帮助者和教学的调控者。
要无限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让学生充分想象、自
主发挥,从而生成教学的基础性资源。
可采用小组捆绑评价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
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能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机会、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让
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效果好起来。
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调控者,
而不是主讲者、解答者、操作者。
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让他们当好竞技者、表达者、展示者。
师生、生生、组生、组组、优弱要加强合作,互补共赢。
四、灵动自信、积极展示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
在这个环节上,要让学生放开手脚,人人参与,积极展示,学会交流,学会研究,善于
倾听,营造阳光、和谐、高效的课堂,实现用空间换时间、用面代线、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在交流展示中,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心理稳定了,表达流利了,思维敏捷了;在交流展示中,学生有了成就感,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在交流展示中,改变了以往给出模型、方法讲例
题或者给出例题讲思想、讲方法的过程,而是通过给出问题找模型、找方法、找思路,实现
了由模仿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思考能力。
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
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
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了发挥;更重要是
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
当然,这样的内容一
定要有教师的干预:干预认知结构,干预知识建构,干预学生理解的顺序。
真正的干预是隐
形的干预,而隐形的干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
五、分层评价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内动力
1.组内全员参与,充分交流。
在只有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教师再努力给学生提供发言
的机会,也不可能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这就需要老师把大范围的发言落实到
合作小组这个小范围里。
在组内由小组长带领,让组内其它组员都有说话的机会,人人都得说,组长对组员参与交流的情况进行打分,用分数来评价。
这是课堂小组合作最基础的工作,主要培养学生敢说、乐于交流的意识。
有了这种意识的培养,后期的学习就能有效地开展起来。
2.给足时间,组内轮流交流。
班里50名学生,一节课在大课堂中人人都得到语言锻炼
的机会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老师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把所有讲解权下放到小组中去。
一般我是从两个角度开展工作:一是从学习内容上进行分层。
例如综合题目的学习,我就是
这样处理的:把综合题练习分成三个层次:一是一级基础题,绝大部分学生都明白理解;二
是二级基础题,是在一级基础题上的深化;三是拓展延伸题。
我把题目分到各小组中去,让
组长根据组员的综合能力,分配讲解任务。
一级题目放给学困生,让他学着讲,甚至读读题
也行;二级题放给中等学生,让他们练习把自己的思路用比较完整的语言加以表述;三级题
目放给优生,让他们从解题的思路、技巧等角度进行讲解。
这样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人人有事
可做。
二是从评价上分层。
如果是讲基础题的,就根据语言表达是否流利、讲解的声音是否
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经过师生评价后在统计员的记录本上记上相应的分数;讲二类型题的
学生,要讲出前因后果;三类型题除具备以上两种类型题的讲解优点外,讲解过程要具有条
理性、逻辑性,要分析题目条件、问题之间的联系,通过师生评价在统计员的记录本上记上
相应的分数。
这样分层讲解、分层评价,你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想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