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路光缆布设-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 施工方案

1。
1施工准备1材料、设备传输部分:对绞电缆、光缆、光纤连接头、光纤耦合器等。
机房部分:交接箱、机柜、各类配线架、配线模块、跳线等.终端部分:信息插座、光纤插座、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
上述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C C C”认证标识等。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
其他材料:接线盒、地面插座、塑料线槽及其附件。
塑料线槽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2机具设备安装器具: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套丝机、钢锯、电工组合工具、射钉枪、拉铆枪、手电钻、台钻、高凳等。
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万用表、兆欧表、铅笔、皮尺、水平尺、小线、线坠等。
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光纤熔接机、显微镜、切割工具、玻璃磨光盘、烘干箱。
3作业条件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
土建装修工程完工,线路全部贯通.配线间、设备间的环境温度、湿度、照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风良好,且室内无危险物品,消防器材齐全.4技术准备施工图纸齐全。
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
1。
2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2操作方法(一)、管路敷设:参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管路敷设.(二)、线缆敷设重要管路采用地下通信管网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 D J39中相关规定。
线缆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线缆间不得缠绕、交叉等。
(2)线缆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且与线缆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以免造成线缆的变形与损伤。
(3)线缆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
(4)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线缆应分隔布放,且中间无接头。
综合布线主要由下面 6个部分组成

综合布线主要由下面 6个部分组成:管理子系统:主要是指语音系统的电话总机房和数据系统的网络设备室 (或称网络中心 )。
该子系统主要由配线架和连接配线架与设备的电缆组成。
配线子系统:指除设备室外,所有楼层的配线架。
垂直干线子系统:提供垂直方向的电缆,组成楼层之间及外界通信的通道。
水平子系统:通常使用无屏蔽双绞线 (UTP),将垂直干线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在需要高速应用时,水平干线也可采用光缆。
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及连接到用户设备的连线组成。
建筑群子系统:指将一幢建筑物中电缆延伸到另一建筑物,包括电缆、光缆和一些电气保护设备。
各子系统的设计(1)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工作区子系统是指用户实际使用区域的设计。
信息插座面板具有标识,以色标和编号表示插座类型以及所在区域。
工作区的信息出口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墙面型,地面型,桌面型。
布置墙面型面板安装在离地30CM处,与其它面板平行。
桌面型面板安装在离地10CM处。
英式面板固定在86底盒终端的接驳示例左图所示的挂墙式信息盒供在不方便采用上述底盒时使用,或在升高地台环境下使用的挂地式综合接线盒。
(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水平布线子系统是由建筑物各管理子系统至各个工作区子系统之间的电缆构成,也就是由各楼层的弱电间到各个信息点的水平电缆构成。
为了满足高速数据传输以及视频运用的需求,选用4对非屏蔽双绞线,既可满足当前需求,又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为避免意外损伤,同时为做到安全、美观,水平电缆均铺设在或采用预埋的暗管和出口盒。
安装线槽及管材线槽:我们全部采用镀锌线槽,根据数量的不同,采用各种规格的线槽,线槽全部安装在走廊里,方便以后维护及维修。
我们全部采用角钢做吊码,涮防锈漆。
从线槽到每个位置,我们采用6分或4分PVC 管。
所有线槽的连接处安装等电位电缆。
(3)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管理子系统也称为电信间子系统或弱电间子系统,它连接水平布线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是布线环节中很关键的一环。
综合布线知识点范文

综合布线知识点范文综合布线是指将局域网的各种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并提供稳定和高效的数据传输的技术和方法。
在现代企业和家庭网络中,综合布线是建立可靠和高速网络连接的基础,它不仅影响到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还关系到日常办公和生活的顺利进行。
综合布线的知识点如下:1.布线系统的组成部分: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布线井、线缆、插座、配线架、交换机等组成。
布线井用于集中管理和分配线缆,线缆用于传输信号,插座用于连接设备,配线架用于组织和管理线缆,交换机用于连接网络设备。
2.布线的分类:3.线缆的种类:常见的线缆种类包括双绞线、光纤和同轴电缆等。
双绞线是最常用的线缆类型,可以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无屏蔽双绞线(UTP)。
光纤具有高速、大带宽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适用于长距离传输。
同轴电缆一般用于电视信号的传输。
4.线缆的规格和等级:线缆通常有不同的规格和等级,如Cat 5、Cat 6、Cat 6A等。
这些规格和等级决定了线缆的传输能力和传输距离。
通常情况下,规格越高、等级越好的线缆能够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5.线缆的敷设方式:线缆可以通过不同的敷设方式进行安装,如架空敷设、地下敷设和隧道敷设等。
敷设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建筑环境。
6.线缆的连接方式:线缆的连接方式一般有两种:直接连接和交叉连接。
直接连接适用于将终端设备连接到配线架上,而交叉连接则适用于将不同的配线架或交换机进行连接。
7.布线系统的管理和维护:8.综合布线的标准:综合布线是构建现代化企业和家庭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对于保持网络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至关重要。
掌握综合布线的知识点,能够有效地规划、设计和维护网络,提供高速、稳定和安全的数据传输服务。
综合布线线缆敷设保护要求

综合布线线缆敷设保护要求一、水平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要求1、金属桥架和塑料线槽的保护要求1.1、架空金属桥架的保护要求金属桥架要求由厚度为0.5~1.5mm的钢板制成。
金属桥架分为槽式桥架和梯式桥架两种类型。
槽式桥架是指由整块钢板弯制成的槽型部件,而梯式桥架是指由侧边与若干个横档组成的梯形部件。
金属桥架必备的附件有三通、四通、弯通、吊支架等。
附件的作用是用于直线段之间、直线段与弯通之间连接所必须的连接固定或补充直线段、弯通功能部件。
而支、吊架则起到直接支承桥架的功能。
它包括托臂、立柱、立柱底座、吊架以及其他固定用支架。
金属桥架要保证表面采用镀锌、烤漆、喷涂粉末、热浸镀锌、镀镍锌合金纯化处理或采用不锈钢。
使用时根据工程环境、重要性合耐久性,选择镍适宜的防腐处理方式。
一般腐蚀较轻的环境可采用镀镑冷轧钢板桥架;腐蚀较强的环境可采用镀镍锌合金纯化处理桥架,也可采用不锈钢桥架。
安装线槽应在土建工程基本结束以后,与其他管道(如风管、给排水管)工程施工同步进行,也可比其他管道施工稍迟一段时间安装。
但尽量避免在装饰工程结束以后进行安装,否则将造成敷设线缆困难。
线槽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槽安装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视环境而定,最大不超过50mm。
(2)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3)垂直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4)线槽节与节间用接头连接板拼凑后用螺丝固定,螺丝应拧紧。
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偏差不应超过2mm。
(5)当直线段桥架产过30m或跨越建筑物时,应有伸缩缝。
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
(6)线槽转弯半径不应小于其槽内的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7)盖板应紧固。
并且要错位盖板槽。
(8)金属线槽敷设时,在线槽接头间距1~1.5m处、离开线槽两端口0.5m处、转弯处,应设置支架或吊架。
支吊架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9)为了防止电磁干扰,宜用辫式铜带把线槽连接到其经过的设备间或楼层配线间的接地装置上,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综合布线施工要求汇总

一、弱电综合布线概述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的综合布线。
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
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
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
这就导致具有楼宇管理自动化(BA,BuildingAutomation)、通信自动化(CA,Communication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OA,OfficeAutomation)等功能的智能建筑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
而综合布线系统正是智能建筑内部各系统之间、内部系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硬件基础。
楼宇综合布线系统(PDS)是现代化大楼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高速公路在现代大楼内的延伸。
二、综合布线的特点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相比的。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1)兼容性: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
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
过去,为一幢大楼或一个建筑群内的语音或数据线路布线时,往往是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电缆线、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
例如用户交换机通常采用双绞线,计算机系统通常采用粗同轴电缆或细同轴电缆。
这些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的配线材料,而连接这些不同配线的插头、插座及端子板也各不相同,彼此互不相容。
综合布线的相关重要知识

一、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1、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GB5031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两个中国国家标准。
2、综合布线概念:综合布线系统是指用数据和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应用系统。
在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设计中宜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3种常用形式。
(1)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大多数能支持话音/数据,其特点是一种富有价格竞争力的综合布线方案,能支持所有话音和数据的应用,应用于语音、话音/数据或高速数据,便于技术人员管理,能支持多种计算机系统数据的传输。
(2)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不仅具有增强功能,而且还可提供发展余地。
它支持话音和数据应用,并可按需要利用端子板进行管理,特点是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信息插座。
(3)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引入光缆,可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智能大楼,其余特点与基本型或增强型相同。
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各个子系统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国家标准规定,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将综合布线系统按照以下7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服务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是指从信息插座延伸到终端设备的整个区域,即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工作区。
工作区域可支持电话机、数据终端、计算机、电视机、监视器以及传感器等终端。
它包括信息插座、信息模块、网卡和连接所需的跳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I/O)之间搭接。
它是由跳线与信息插座所连接的设备组成。
在设计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从RJ-45插座到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间的连线宜用双绞线,且不要超过5m。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简述)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简述)本工程施工主要分三个阶段:一、隐蔽和桥架阶段主要部分为暗埋线管及线槽和明装桥架,暗埋线管及线槽部分应配合土建方按工期要求施工,保证质量,做到管路畅通,安装到位,不留隐患,不影响下道工序施工。
明装桥架部分应保证施工进度,制定安全施工方案,保证施工安全,按规范保证工程质量。
二、布线阶段布线阶段主要包括六类屏蔽线缆、光缆、大对数、通信电缆等的敷设,即各个要素之间的网线、大对数、光缆、2M线等,UPS至列头柜、配电柜等的线缆。
1、缆线布放应核对规格、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2、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
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
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
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6、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2) 主干对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3)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是光缆外径的1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
7、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
8、布置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
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9、缆线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
如采用机械牵引时,应根据缆线牵引的长度、布放环境、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三、设备安装阶段设备安装阶段包括电缆的端接、网线上配线架、光纤上配线架等工作。
1、缆线在上配线架时候,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
光纤综合布线方案

4.施工过程中,注意光纤的保护,防止光纤损伤和损耗。
5.施工完成后,进行光纤测试,确保光纤传输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五、验收与维护
1.验收
(1)施工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确保光纤布线系统符合设计方案。
(2)验收内容包括:光纤连接质量、光缆敷设质量、光纤传输性能等。
2.管理要求
-加强对光纤布线系统的日常管理,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流程,提高系统运维效率。
本光纤综合布线方案立足于用户需求,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旨在为用户提供一套完善、高效、可靠的光纤网络解决方案。在施工、验收和维护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光纤布线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光纤综合布线方案
第1篇
光纤综合布线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传输速度和带宽需求不断提高,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高速、大容量的传输方式,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的主流。为满足企业、机关、学校等场所对高速网络的需求,特制定本光纤综合布线方案。
二、设计原则
1.实用性:根据用户需求,合理规划光纤网络布局,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2.维护
(1)建立健全光纤布线系统维护管理制度,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定期对光纤布线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对光纤连接器、光缆等易损耗部位进行定期更换,确保光纤传输性能。
本光纤综合布线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一套合法合规、高效稳定的光纤网络解决方案,以满足用户对高速网络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规范,确保光纤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加强光纤布线系统的维护管理,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综合布线、网络管线布设方案

综合布线、网络管线布设方案1. 用户需求1.1. 系统设计目标综合布线系统包含了语音通信和计算机局域网络,涉及的传输介质有光纤、大对数线缆、双绞线等。
总体设计思路:“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原则。
建立一套先进、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为高性能的网络设备提供平台,为各种应用,包括语音、数据等应用系统提供接入方式,既充分满足各功能区域当前的使用需求,又考虑系统将来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系统配置灵活、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易于扩充的目的。
系统设计结构严格按照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子系统共六个子系统进行划分和组成。
竣工后的综合布线系统应能为各种智能化应用提供开放式布线结构,系统配置灵活、易于扩充、易于管理、易于维护。
建成后的系统应满足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1.2. 系统建设原则(1)系统应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的同时,本着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使系统的档次与整体建筑水平相匹配。
(2)选用优秀的技术解决方案,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确保系统的先进性和开放性、兼容性和扩展性、适应性和应变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保证系统有长久的生命力。
(3)系统配置应采用有长期动态寿命的产品,不应采用过渡性的技术及产品。
既能满足当前的要求,也能经得起科技进步与时间的考验。
(4)具有鲜明的大楼智能系统专业性,区别一般的智能化系统,能为智能管理的高效运作提供充分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
(5)系统整体上应达到较高水准。
1.3. 设计指导思想(1)实用性: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必须符合智能管理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投资的合理性。
不片面追求系统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以防止造成投资的浪费。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明确服务功能和服务对象,通过功能需求和投资分析,制订出合理的方案,设计一步到位、确保主要功能的实现。
(2)可靠性:系统应达到本“技术文件要求”的功能,并具有长期稳定工作的能力。
综合布线

五.如何确定水平线缆的用线量?
①首先确定布线方法和缆线走向;②确定交接间所管理的区域;③确定离交接间最远信息插座的距离(L)和离交接间最近的信息插座的距离(S),计算平均长度=(L+S)/2;④电缆平均布线长度=平均电缆长度+备用部分(平均电缆长度的10%)+端接容差约6m。
则可计算出每个楼层的用线量:C={0.55(L+S)+6}*N (米)C表示楼层用线量、N表示信息插座的数量
⑤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⑥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Subsystem)
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步骤?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水平布线尽量到位”的设计原则 一个设计合理、实用、先进而又有发展余地的综合布线系统,其布线产品的选用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应遵守以下原则:
一.超五类及6类线缆的线规,尺寸是多少?
5e类对绞线的导线线径为0.511mm(24AWG号线规),线对间紧密绞距(每12mm或更短就有一个线绞)。
6类对绞线是一种标准的4线对缆线,用1对线实现500Mb/s,而其频率范围可达到250MHz,1Hz(周期)上产生2bit
二.屏蔽线缆的种类。
(6)干线电缆可采用点对点端接,也可采用分支递减连接。
(7)建筑物主干线缆(含光缆)的最大长度不应超过500m
十.简述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一般位于一栋建筑物的中心设备机房和各楼层的配线间,用户可以在配线架上灵活地改变、增加、转换和扩展线路。管理线缆和连接件的区域称为管理区。所谓管理是针对设备间、交接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纪录的规定。内容包括管理方式、标识、色标、交叉连接等。
综合布线

因此,整座楼的用线量 S=890×6=5340m3.
订购电缆
目前市场上的双绞线电缆一般都以箱为单位进行订购。常见装箱形式为:305m(1000FT) WE TOTE包装形式。因此在配线子系统设计中,计算出所有水平电缆用线总量后,应换算为箱数,然后进行电缆的订购工作。
1、开工前检查 2、随工检验 3、初步验收 4、竣工验收
验收内容
环境检查、器材检验、设备安装检验、线缆敷设检查、线缆端接检查、管理系统检查、系统总验收
工程招标主要有三种方式: 公开 、 邀请 、 议标
投标结束后,需要进行 开标 评标 、 中标与签订合同
7.管理管理应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一定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的经济优势
主要体现在初期投资、性价比、总费用这几个方面。
1.综合布线具有良好的初期投资特性(1)综合布线系统在网络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最小(2)综合布线系统的投资特性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加而迅速提高。综合布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2.综合布线的“高性价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适配器选用方法:
1 设备的连接插座应与连接电缆的插头匹配,不同的插座与插头之间应加装适配器。 2 在连接使用信号的数模转换,光电转换,数据传输速率转换等相应的装置时,采用适配器。 3 出于网络规程的兼容性考虑,可采用协议转换适配器。
配线子系统的设计通常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综合布线系统定义
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即使用户尚未确定具体的应用系统,也可进行布线系统的设计线特点:
综合布线时,光缆的敷设要遵守哪些准则

综合布线时,光缆的敷设要遵守哪些准则系统设计依据:YD/T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YD/T1475-2006《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YD/T1949-2009《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IEEEStd802-2001《局域网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概况和架构》。
光缆线路的设计:1住宅用户和一般企业用户一户配一芯光纤。
对于重要用户或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应考虑提供保护,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保护方式。
2在楼内垂直方向,光缆宜在弱电竖井内采用电缆桥架或电缆走线槽方式敷设,电缆桥架或电缆走线槽宜采用金属材质制作,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在没有竖井的建筑物内可采用暗管方式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管径不宜小于φ50mm。
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不超过6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不超过50%。
3楼内水平方向光缆敷设可预埋钢管和阻燃硬质PVC管或线槽,管径宜采用φ15~φ25mm,楼内暗管直线预埋管长度应控制在30米内,长度超过30米时应增设过路箱,每一段预埋管的水平弯曲不得超过两次,不得形成S弯,暗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管径10倍,当外径小于25mm时,其弯曲半径应大于管径6倍,弯曲角度不得小于90度。
4光缆线槽、桥架安装的最低高度应高出地面2.2m以上。
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0.3m,在过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宜小于0.1m。
5入户光缆的两种端接方式:采用86型接线盒/面板或光纤入户信息箱。
设计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终结方式,应尽量在土建施工时预埋在墙体内。
6楼层光分箱、分线箱等必须安装在建筑物的公共部位,应安全可靠、便于维护;7楼层光分箱、分线箱等的安装高度,箱体底边距地面1.2m为宜。
8用户端86型接线盒/面板应安装固定在墙壁上,盒底边距地面0.3m 为宜。
9用光纤入户信息箱作为终端时,其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家庭布线系统的汇聚点,线路进出和维护的方便位置。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综合布线工程是指在建筑物内部、外部、机房内、机房外等不同场所通过化纤导线、光纤、合成肆电缆、配线线槽等布线设备,将信息传输设备互相连接,从而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本次施工项目为某大型商业办公楼多功能综合布线工程施工。
二、施工准备工作1. 初步方案设计:根据建筑结构和业主需求,进行初步布线方案设计。
2. 施工图制作:由专业设计人员制作综合布线工程详细施工图。
3. 采购材料:根据施工图确定所需材料清单,进行采购。
4. 施工人员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熟悉施工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5. 确定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6. 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标识,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布线设备安装1. 网线布设:根据施工图指引,进行网线的布设,连接网络设备。
2. 光纤布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光纤的布设和连接。
3. 配线线槽安装:安装配线线槽,将布设好的网线、光纤等线缆进行整理和连接。
4. 机房设备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机房内的布线设备和网络设备。
5. 连接测试:对布设好的线缆和设备进行连接测试,确保连接正常。
四、质量验收1. 线缆接头检查:检查线缆的接头是否牢固,没有松动现象。
2. 设备连接检查:检查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正确,无误差。
3. 信号测试:对布设好的线缆和设备进行信号测试,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4. 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符合安全规范。
五、施工总结本次综合布线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经过严格质量验收,最终完成了项目的施工任务。
在未来使用过程中,业主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升级,以满足不同的信息传输需求。
六、安全防护措施1.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警示标志,明确标识工作区域和危险区域。
2.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3. 施工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程概述、施工准备、施工流程、施工要点、质量控制、安全防护和施工进度计划。
以下是一篇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的范例,字数超过500字。
一、工程概述本项目为某企业办公大楼综合布线工程,主要包括楼内各办公室、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场所的通信网络、数据网络和安防网络的布线。
工程范围包括楼层间垂直布线、水平布线、设备间布线、室内外布线等。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施工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相关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2. 材料准备:根据工程量清单,提前采购所需电缆、光缆、接插件、线槽、桥架等材料。
并对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设备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电缆切割器、剥线钳、压线钳、熔接机、线槽切割机等。
4. 现场准备:了解现场情况,明确施工部位,清理施工障碍,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施工流程1. 楼层间垂直布线:按照设计图纸,从设备间引出垂直电缆,通过电梯井、竖井等通道,布设至各楼层。
2. 水平布线:从楼层间垂直布线接出,分别布设至各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
3. 设备间布线:根据设备间布局,布设设备间内部电缆、光缆,连接各设备。
4. 室内外布线:根据设计要求,布设室内外光缆,确保通信畅通。
5. 系统测试:施工完成后,对整个布线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要点1. 电缆布线:按照设计图纸,合理规划电缆走向,避免电缆交叉、打结。
电缆固定间距均匀,不宜过长或过短。
2. 光缆布线:光缆布线应尽量远离电磁干扰源,采用专用线槽或管道布设。
光缆熔接应采用专业设备,确保熔接质量。
3. 接插件安装:接插件应安装牢固,接触良好。
电源线、数据线、音频线等应分类标识,便于管理和维护。
4. 线槽、桥架安装:线槽、桥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
线槽内电缆、光缆应整齐排列,不宜过于拥挤。
5. 防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应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电缆、光缆受损。
综合布线是什么

综合布线是什么一、综合布线是什么1. 综合布线的概念。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既能使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接,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接点与工作区的语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2. 综合布线的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形拓朴结构。
应用广泛的建筑与建筑群结合布线系统(PDS)结构可分为6个独立的系统(模块):(1) 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接(软线)组成(2) 水平区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将电缆从楼层配线架连接到各用户工作区上的信息插座上,一般处在同一楼层。
(3) 垂直干线子系统(Riser Backbone Subsystem)将主配与各楼层配线架系统连接起来。
(4) 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将垂直干缆线与各楼层水平布线子系统连接起来(5)设备间子系统将各种公共设备(如计算机主机、数字程控交换机,各种控制系统,网络互连设备)等与主配线架连接起来。
3. 综合布线的标准智能化建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如同计算机、建筑一样,也必须有标准规范。
目前,已出台的综合布线系统及其产品、线缆、测试标准主要有:EIA/TIA 568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ISO/IEC 11801 Internatinonal Standard;EIA/TIA TSB 67 非屏蔽双绞线系统传输性能验收规范;欧洲标准:EN5016、50168、50169分别为水平配线电缆、跳线和终端连接电缆以及垂直配线电缆。
我国已于1995年3月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标志着综合布线系统在我国也开始走向正规化、标准化。
1997.9.9.邮电部发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4. 综合布线的应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能满足建筑物(群)的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和楼宇自动化(BA)的要求,应能传输了语音、数据、图像、监控等系统的信息。
光缆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

光缆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1. 项目介绍本项目旨在对光缆进行综合布线工程施工,以满足现有网络通信需求。
工程包括光缆敷设、管道布设、连接点建立等一系列工作。
2. 工程步骤2.1 光缆敷设1.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光缆的路径和长度,选择合适的敷设方法。
2. 在敷设路径上清除障碍物,并进行地面或地下开挖工作。
3. 将光缆连接到相应的起始点,采用合适的保护措施确保光缆不受损。
2.2 管道布设1. 根据光缆敷设路线,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规格。
2. 进行管道的制作和安装,并及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管道的牢固性和连接性。
3. 根据需要进行管道的标识和保护措施。
2.3 连接点建立1.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在需要连接的两个点之间制作相应的连接点。
2. 进行连接点的测试和调试,确保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3. 对连接点进行标识和保护,防止损坏和误操作。
3. 安全措施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2.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施工区域。
3.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资源需求1. 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图纸,确定所需的光缆数量、管道材料、连接点设备等资源。
2. 确保资源的及时供应和合理使用,避免工期延误和资源浪费。
5. 施工进度安排1. 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和时间节点。
2. 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安排。
3. 定期向相关部门和项目经理报告施工进展情况。
6. 质量控制1. 对光缆、管道和连接点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测试。
2. 确保敷设和连接工作符合工程标准和规范要求。
3. 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措施。
以上为光缆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的基本内容,具体施工过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请相关人员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与工艺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与工艺综合布线是建筑物或办公场所内的通信网络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个合理规范的综合布线施工可以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网络的高效传输,进而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就综合布线的施工规范和工艺进行详细讨论。
一、规划与设计综合布线施工前的规划与设计非常关键。
在规划与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网络需求分析:根据建筑物或办公场所的使用需求,确定网络带宽和接入点数,以及各个工作区的布线需求。
2. 网络拓扑结构:根据网络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合适的拓扑结构,包括主干线、水平布线和水平配线的位置和走向。
3. 材料选择:根据规划与设计结果,确定合适的综合布线材料,包括网络电缆、衔接模块、插座等。
4. 安全考虑:考虑网络的安全性和防火防雷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材料和设备。
二、预埋管道和接地系统在综合布线施工中,预埋管道和接地系统的设置十分重要。
1. 预埋管道:预埋管道的设置可以避免后期对墙体和地板的破坏,也便于后续维护和改造。
预埋管道的材质应坚固耐用,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
2.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的设置可以确保通信设备正常运行,同时保护人员安全。
接地系统应符合电气安装和综合布线标准,接地电阻应满足要求。
三、布线安装综合布线施工的核心是布线安装,包括主干线和水平布线的铺设和接口间的连接。
1. 主干线布线:主干线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核心部分,连接机房的设备和水平布线的接入点。
主干线应尽可能短,采用屏蔽电缆,并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铺设和连接。
2. 水平布线布设:水平布线是将主干线连接到各个工作区的过程。
水平布线应避免过长,使用无损线路,并按照规范规定的匹配长度安装衔接模块。
3. 接口连接: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和设备与水平布线之间的接口连接十分重要。
接口连接应使用合适的插座和插头,并进行正确的接线和测试。
四、标识和标准化管理为了方便维护和管理,综合布线施工应进行标识和标准化管理。
1. 线缆标识:每根线缆都应标明唯一的标识码,包括线缆型号、长度和用途等信息。
光纤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光纤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光纤综合布线系统成为现代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光纤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提供高带宽、低损耗、长距离传输等优势,适用于各种数据、语音和视频应用。
本项目旨在公司新建办公楼提供一套光纤综合布线系统,以满足其对高速数据传输和通信的需求。
本施工方案将包括从设计到施工、测试和维护的全方位工作。
二、设计方案1.需求分析:与业主充分沟通,了解其数据传输、通信和网络需求,包括各楼层办公室、会议室和公共区域等。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光纤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和布线方案,包括主干线、分配线、工作区和配线架等。
3.光缆选型:根据设计要求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光缆类型,包括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以及其他必要的光缆配件。
4.配线架设计:设计各楼层的配线架布置,包括机柜、跨接架和配线架等,确保布线工作的规范性和可维护性。
5.安全设计:考虑到光纤布线系统的重要性,设计安全措施,包括布线通道保护、静电和雷击保护等。
三、施工工作1.准备工作:在施工前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光缆、光缆配件、配线架和施工设备等。
2.管道铺设:根据设计方案,在建筑物的管道中铺设光缆,确保光缆的安全、整齐和可维护性。
3.配线架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各楼层的配线架上安装机柜、跨接架和配线架,确保其固定、耐用和规范。
4.光缆连接:根据设计方案,对光缆进行剥皮、清洁和连接工作,确保光缆的信号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5.测试和调试:在光纤布线系统施工完成后,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保证其满足设计要求和业主需求。
四、测试和维护1.连接测试:使用光缆测试仪对光缆连接进行测试,包括衰减、波长和串扰等参数的检测,确保连接质量和性能。
2.网络测试:使用网络测试仪对光纤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测试,包括网络延迟、带宽和可靠性等参数的检测。
3.故障排除:及时排除光缆、连接器或其他设备故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维护性。
4.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光纤综合布线系统,包括清洁、保护和更换设备等。
光纤马路综合布线方案

光纤马路综合布线方案1. 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传输速度日益增加,对通信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城市改造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光纤马路综合布线方案因其高容量、低损耗、抗干扰等优势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2. 方案设计在设计光纤马路综合布线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骨干网络在光纤布线中,骨干网络负责数据传输的主干部分。
通常采用单模光纤传输方式,以保证传输距离和速度的稳定。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直埋、管道等方式进行布设。
为了确保骨干网络的高可靠性,应采用冗余设计,如使用双路光缆进行备份。
2.2 横向布线横向布线是将数据传输到不同位置的关键环节。
可使用多模光纤作为主要布线方式,通过横梁的引入,将光纤布设在道路路口或建筑物之间。
在布线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管道、电缆等设施产生冲突。
2.3 终端接入终端接入是将数据传输到最终用户的环节。
通过光纤接入装置(ONT)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交换机等设备进行数据分发。
根据需求,可以选择有线接入或者无线接入方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 方案优势光纤马路综合布线方案相比传统布线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3.1 高带宽光纤传输具有高带宽的特点,可以满足大量数据的传输需求。
特别适用于高密度数据中心、大型企业等场景。
3.2 低损耗光纤传输损耗非常小,信号传输质量稳定可靠。
相比之下,铜缆等传统传输介质在长距离传输时会有较大的信号衰减。
3.3 抗干扰光纤传输对于电磁干扰具有较高的抗性,可以有效减少信号受到干扰的可能性。
这在电力线路、工业区等环境恶劣的场景中尤为重要。
3.4 安全性光纤传输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不会产生电磁辐射,难以被窃听。
这提供了更高的数据安全性,特别适用于金融、医疗等对数据安全要求较高的领域。
4. 实施步骤要实施光纤马路综合布线方案,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4.1 需求分析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进行布线设计前的需求分析,明确布线方案的目标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建设总体步骤本工程全长**公里的新建高标准等级公路。
在公路建设中同时实施先进的路网信息化布设,按以上设计规划的几部分组织施工建设:1) 摄像机采集点系统布设2) 卡口系统布设3) LED大屏信息发布4) 道路光缆布设5) 机房系统布设整个工程包括设计、供货、运输、安装、测试、预调试、开通等在内的全套服务,本投标人将充分把握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交叉组织、合理安排,并做到本工程与其他辅助工程施工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前端视频监视点按新建道路工程实际需求沿线布设视频采集设备:a) 道路与高速公路或国道相接重要场所,利用制高点,使用变焦长镜头和高清摄像&精细云台系统,可全面掌控全景信息。
该路段对接**十字路口和高速公路立交收费口,场地覆盖面较宽阔,关注点很多,一旦突发事件其将成为应急状态下重点关注的场所,因此高清变焦摄像机&精细云台系统组合可摄入呈现较全面的环境状况信息。
集控中心在应急指挥中能管控细节为决策指挥发挥更大的作用。
b) 在道路出入口选用卡口摄像机管控车道,运用对车辆的辨识能力,记录图像数据,还能捕获超速、超载等违章行为,收集出入车辆,以及参与稽查和布防。
在干道支路设立上同样布设管控出入车辆信息。
在该段道路入口的1公里范围内,分别在道路的双向车道上以龙门架型同杆方式布设两组卡口系统,监控一来一往的车道。
同方向上设定一台卡口摄像机,同时关注两个车道,针对每一个车道分别布置单一补光灯,地面每车道设置地感线圈触发卡口系统感应;如此双车道检测系统有效节省设备接入信息端口,精简优化了整体布设难度,并具备良好的管控监视效果。
c) 交通专用高速智能球机,可实施变倍/变焦,定点环境巡航,和设定智能分析跟踪等,道路沿线重要路段布设对道路全线进行全程管理。
该路段沿途有近十几个弯道,摄像监控点需要合适的监视角度才能关注到道路的路段全面情况,通过智能球机的转动变焦覆盖细节和更广的监视范围,这是普通定点枪型摄像机无法实现的。
由此全路段我们布设多台智能交通专用的高速球机设备。
球机安装在F立杆顶部,挑臂伸出,其管控了左右来往的两个车道状况,弯角两侧的摄像点互为补充;该设备内置车牌车型捕捉识别等功能,并能分析车辆违停压线逆行等违章行为;由此可在全路段实施智能化管理或进行高密度的远程监视操控。
全程路段采用这样布点方案从效果上卡口系统能管控整个路段的车辆出入数量车型,能掌握道路的车辆通行信息,而智能专业球机能叫固定摄像机更好覆盖路段管控区域,为综合交通管控提供全方位详实的信息采集,进而提供全系统的辅助决策信息。
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流程化,实现对路网的车流量均衡控制管理,兼顾治安维稳、道路执法、应急指挥、布放稽查和日常路政管理养护等诸多的综合应用的需求。
以下为设计参考图点位:参考点A参考点B摄像机点位布设列表:摄像机编号监视范围转弯间距(m)立杆位置光网接驳点AD001 路段终点0 入口510 云台AK201X 双向4车道卡口980 卡口AD002 1#弯2520 转弯中点2km 智能球AD003 2#弯4280 转弯拐点左车道智能球AD004 2#弯4660 转弯拐点右车道2km 智能球AD005 3#弯7000 转弯拐点左车道智能球AD006 3#弯7390 转弯拐点右车道 2.9km 智能球AD007 4#弯9026 转弯拐点左车道智能球AD008 4#弯9500 转弯拐点右车道 2.0km 智能球AD009 5#弯11800 转弯拐点左车道 2.3km 智能球AD010 5#弯12235 转弯拐点右车道智能球AD011 6#弯15526 转弯拐点左车道 3.75km 智能球AD012 6#弯15980 转弯拐点右车道智能球AD013 7#弯16836 转弯拐点左车道智能球AD014 7#弯17174 转弯拐点右车道 1.5km 智能球AD015 8#弯18500 转弯拐点左车道智能球AD016 8#弯18960 转弯拐点右车道 1.8km 智能球AD017 9#弯19515 转弯拐点左车道0.6km 智能球AD018 9#弯19880 转弯拐点右车道智能球AD019 10#弯29050 转弯拐点左车道智能球AD020 10#弯29620 转弯拐点右车道10km 智能球**团交叉口30900 直埋光纤智能球AD021 11#弯30940 离岔口点400米2km 智能球AD022 12#弯32044 转弯拐点左车道智能球AD023 12#弯32680 转弯拐点右车道1km 智能球通巴楚交叉路口35720 转弯拐点左车道智能球AD024 **团三连三排37000 转弯拐点右车道 4.2km 智能球AD025 分道岔口38048 岔口夹角处智能球AK202X 分道岔口39100 岔口夹角处卡口AD026 13#弯40890 转弯拐点左车道3km 智能球AD027 13#弯过桥42160 转弯拐点左车道智能球智能球AD028 **市内44160 十字路口 1.35Km 智能球二、道路光缆布设本次道路工程建设采用全数字化方案,全程采用光纤环网链路架构,布设主干网光纤与工程数据信息点接驳。
采用穿管方式,由于主干网与工程布设信息点光纤的应用有所不同,因而采用不同芯数的光纤使用套管的方式铺设。
分岔口布设48芯光纤,其余24芯转向**团,由此保证今后路网信息化的联网需求。
另同一条线路上布设8芯本路段信息化工程需求的光纤,线路采用全程地埋式设计,沿途重要信息监控点、交换设备点位、光纤熔接点以及穿越支路桥梁时需要布设人(手)井,便于工程实施和维护工作。
工程中光纤埋设与道路中间隔离带中,采用单孔110mm 管道,使之保证主干线路留有50%以上穿缆空间冗余,保证10年内在通讯光纤线路上冗余使用量无需再次开挖,保护基础投资总体效益。
主干光纤尽可能长距离铺设减少光纤熔接点,保证光信号远程传输质量。
在荒漠草原的光缆路径上考虑使用分段直埋方式,选用同一品牌规格材料以保证熔接后传输质量,如此就可减少熔纤节点和工程量。
按照这样链路规划后进行以上相关的路由节点安排,按设计要求进行各环网交换点位间的互联。
并在信息点上引出光纤和数据线布设到周边的信息设备上。
光缆线路路由选择的原则是安全、稳定、可靠,便于施工和维护。
光纤穿管埋设按通信线路要求,光缆分别使用直径110mm通讯HDPE管材,在左右双向道路的中间隔离带中进行预埋管,如果地表无植物种植的可按照管顶至地面保证>60cm。
由于沿途的铁路涵洞,桥梁,山梁、深坑等地理环境因素,光纤线缆穿管布设因根据实际环境合理实施。
跨路、跨桥等路段穿管需要使用无缝镀锌钢管,放置承载挤压,按需设计。
道路每个立杆下部都配置设备箱,同时水平半径50cm以内,设置人(手)孔,全程管线按电信电缆工程标准设定工作井。
光缆接头手孔的规格应满足光缆穿放、接续、预留及其他特殊需求。
光缆按牵引张力限制间距要求设置工作井,要求间距≯100m,同时在线缆分支、接头处与管路方向较大改变或光缆从排管转入直埋处、管路坡度有较大影响、管路转弯等状况时考虑缩短工作井位置。
工程实施中按设计要求核定现场实际状况,修改和补充施工图,为光缆配盘、分屯以及敷设提供必要的资料。
铺设前进行单盘测试检验,应按光缆的实际长度精打细算,科学配盘,不得随意开断光缆,人为增加光缆接头。
出厂盘号和光缆长度应标注在竣工技术资料上。
布放光缆前应组织全线清沟,确保达到设计规定深度和质量要求。
塑料管采用全色谱配置,塑料管道采用人工挖沟及抬放方式铺设,光缆布放时保证外护套完整,穿放钢、塑管处,应有专人把关,并用自粘胶带封口。
光缆布放回填土后24小时测试,72小时测试,其测试数据应不小于1000M²km(500V.DC),达不到要求应修复故障。
接头前后均应测试,发现异常应查明原因,是接头引起的故障应及时修复,是直埋部分的故障应及时通知相关施工方。
在光缆线路的每个接头点设置监测标石和在河边、铁道、管道交叉等场所设定基本标石,监测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的直线路由上。
三、智能球采集点系统布设全程道路上依据设计使用特点要求共安装30台智能球机。
按照设计图结合工程深化结果,选择适当的位置排布各沿线设备,球机安装立杆挑臂上,接近6米的高度位置,能有效的监视覆盖道路,全面掌控该路段的状况。
选定位置参见设计图(26个)如下表:摄像机点位具体场所安装立杆与基础设计立杆是前端监控点的物理支柱,室外环境的恶劣加上各种不可预测的天气情况,要求室外立杆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牢固度和抗风阻,因此立杆由变径钢管制成。
立杆和室外机箱外观必须与城市景观配套,符合市政设施规范颜色,采用浅蓝色和白色基调,喷注黄色监控点编号和临近人手井编号。
立杆要采用防锯防盗特殊材料,设计为F杆模式,高6米,横臂2米。
立杆底部焊接固定的法兰盘,法兰盘使用直径为Φ400mm厚度为10mm的钢板,法兰盘与杆体之间均匀焊接8块直角三角形加强筋。
立杆应做灌筑基础,基础深度适宜,立杆高度适宜、支架长度适宜。
立杆需安装在地锚混凝土式基础上参见下图,混凝土基础体积为120cm×120cm ×120cm,地脚螺栓使用长1250mm,直径Φ20mm的圆钢制作。
上端为长50mm、立杆示意图M20mm的罗纹,下端为长20cm、夹角小于60度的折弯。
地脚螺栓焊接在下法兰盘上,露出50mm长的螺纹,预埋件混凝土为C25砼,所配钢筋符合国标及受风要求。
其中水泥为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混凝土的配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GBJ204-83的规定。
预埋穿线管内径大于Φ50mm,弯曲角度大于120度。
钢管立杆要求安装保护地线,使用规格为40mm×4mm的镀锌扁铜制作。
保护地线可沿穿线地沟敷设,焊接到每个钢管立杆的地脚螺栓上,焊接处应刷沥青防腐,保护接地电阻小于4Ω。
立杆安装应保证杆体垂直,倾斜度不得超过杆体长度的1%。
立杆基础要求1)承台强度已经达到要求。
2)吊装过程中有测量人员现场检查安装尺寸及垂直度。
3)吊装过程中有专业质检员检查安装质量。
4)立杆安装的垂直偏差,最大不应超过架体高度的1.5‰。
5)立杆安装完成后使用之前应进行检验:安装检验要求1) 金属结构有无开焊和明显变形;2) 架体各节点处焊接焊缝饱满,无开裂现象;3) 架体的安装精度是否符合要求;4) 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5) 电气设备及操作系统的可靠性;设备箱设计智能球机设备在户外工作,供电和网络交换接口,跳接线缆等一组配套组件需要集中放置在设备箱里。
设备箱设计为落地放置,便于设备的安装与维护,为防止设备箱遭受人为打开破坏,装设专用的锁具。
设备箱要求布置图如图:设备箱上部留有50mm隔热顶部主机箱电源采用220V接入,由电源适配器转换成AC 24V为球机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