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活动课教案[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活动课教案[5篇]
第一篇:古诗文活动课教案
1.长歌行
【阅读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初步感知古诗内容,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含义。
3.明白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阅读准备】小黑板【阅读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一些古诗了,谁来背一首?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一首新古诗,读题。
2.简介作者。
汉乐府是汉代专门用来制作音乐的机构。
二、学习古诗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疏通诗句大意。
重点理解:复:再次,归:回来,徒:白白的。
3.赏析重点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解意思,感悟道理,情境迁移运用。
三、熟读成诵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背诵本诗。
2.风
【阅读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初步感知古诗内容,感受诗人对风的赞美。
【阅读准备】小黑板、图片【阅读过程飞流直下三千尺:
(1)学生体会“ 飞流”“ 直下”。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疑是银河落九天:
(1)重点理解:疑,体会李白诗的风格。
(2)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生质疑:、“ 生” 为什么不用“ 升” ?(1)学生谈
自己的理解。
(2)生,产生而后升起。
、“ 挂”,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1)学生交流。
(2)老师引导学生
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并成诵。
、赠汪伦
阅读目标:、引导学生自读古诗,理解字词,读懂诗意。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作者与朋友的深厚友谊。
练习感情朗读古诗。
阅读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描写送别的古诗。
阅读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赠汪伦》,出示古诗: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你知道“赠”是什么意思吗?、请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二、学习古诗、初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送别)、再读古诗,想一想,谁送谁,谁别谁?
3、有谁知道李白是谁、汪伦是谁吗?
学生介绍有关背景。
教师过渡,他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一个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们之间
是怎以联系起来的呢?(学生说故事)、是啊,天下没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别,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句,看看分别时的情景怎能样?
5、自读,说诗意。
你认为哪一句还可以怎么说?(修正诗意、注意关键字词)
6、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质疑情况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朗读。
、小结:这首诗是以歌声来送别朋友,其实古时候还有许
多诗,我们看一下,古人还会以什么来送别朋友?
三、带读古诗:、出示以下三首诗,引导学生自读理解,古人又是以什么来送别朋友的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
唐·高适
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千里黄云白日曛,渭城朝雨浥轻尘,烟花三月下扬州。
北风吹雁雪纷纷。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莫愁前路无知己,劝君更尽一杯酒,惟见长江天际流。
天下谁人不识君!
西出阳关无故人。
2、朗读、小结:无论以什么送别,都有可以概括为以“真心”送别。
四、背诵古诗
9、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阅读目标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背诵课文。
阅读过程
:
一
、知诗人,解诗题。
.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
学生补充有关诗人的资料。
.解诗题。
出门遇上大雪,借宿在芙蓉山一农夫家里。
三、读诗解意。
.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 宿” 读作“sù”,不要读作“shù”。
.齐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
.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日暮:天色将晚。
柴门:树枝做的门。
苍山远:苍苍茫茫的远山,一直连向天边。
贫:穷。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2 句:天色已晚,远望苍山,路途遥远,得找个投宿的地方。
我投宿的是一个贫穷的山村人家。
3、4 句:忽然,从柴门边传来了狗叫声,知道是主人冒着风雪回来了。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请一名同学有语气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意境。
.
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
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色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写了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
它通过旅客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概括了山中人家的生活环境,表现了诗人
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
五、背诵古诗
各种形式背诵古诗、绝句(迟日江山丽)
阅读目的:、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阅读过程:】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
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
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
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
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 含” 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远景-------
一行白鹭上青天。
数量
远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
近景-------
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望洞庭
【阅读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初步感知古诗内容,理解“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的含义。
3.感受洞庭湖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阅读准备】
小黑板
【阅读过程】
一、揭题、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我们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2、揭示课题。
3、解题。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诗人,洛阳人。
《望洞庭》是诗人秋天行经洞庭湖所作。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
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学。
要求:
(1)拼读“螺”(lu ó)。
(2)检查自学情况。
(3)指读生字。
指名朗读诗句。
三、精读指导
1、理解诗句。
◆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镜:铜镜,本课喻洞庭湖面。
磨:拭,即擦。
句意:
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
亮交相辉映,显得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就像没有被磨拭的铜镜一样。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
句意:
远远望去,那在月光映照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白银做成的盘子,而那湖中青翠的君山则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
理解后同桌练说,指名说。
2、思考讨论。
、诗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停顿方法和重音。
湖光秋月 / 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范读。
3、自由练读,指名读。
4、指导背诵。
五、布置作业
熟背《望洞庭》。
第二篇:古诗文诵读活动课教案
古诗文诵读活动课教案
一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队员们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事的良好习惯和尊敬师长,爱护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主题:古诗文诵读。
三活动准备:
1、收集并背诵古诗文。
2、弟子规三句半。
3、服装准备。
四场景设计:大黑板上写好“古诗文诵读。
五主持人:六活动过程:第五项:活动开始。
一主持人讲话:
(女1:)同学们都知道,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男1:)它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易读易记,(女2:)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男2:)因此,大家都爱听古诗文故事,爱诵古诗、背古诗。
二节目汇报表演讲唐诗宋词故事、诵古诗。
(1)(女1:)我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请欣赏组诗-----“祖国颂”
女:我来赞美大草原的美景。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男:您知道鹳雀楼吗?它是我们陕西人的骄傲。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男:江西的庐山更为壮观。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男1:)亲情、友情、思乡情,自古被多少人传颂着,接下来请欣赏组诗-----“感情颂”
王实: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快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想念家乡和亲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张奕涵:是啊,我也来说说思乡情吧!《静夜思》
王子默:可怜天下父母心。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赵怡如:我来给大家讲个故吧……《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女2:)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看,柳树发芽了;听,小燕子在叽叽喳喳地唱歌。
“一年之计在春”,让我们赞美春天吧!
何依涵:我来夸夸春天的柳树!《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汪卓浩:那我也来夸夸美丽的春天。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孙浩博:我也来夸夸美丽的春天。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⑵醉⑶春烟.儿童散学⑷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员贝贝:春天还可以有黄鹂、白鹭。
《绝句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男2:)古诗中还有很多好玩的,比如----陈勇成:我能拿古诗数数。
《数字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李洪宇:我来说说可爱的鹅吧!《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郭家祺:我来说说我眼中的月亮吧!《古朗月行》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5)(女1:)看来大家的热情都挺高,我们来合作朗诵几首诗吧。
(齐声:)好!(男1:)还是女士优先,(女2:)请听女生朗
诵----《鹿柴》
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不见人,但(6)(男2:)接着该男生大显身手了,请欣赏男生朗诵----《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女1:)春天一来,农民伯伯又该辛勤劳作了。
(男1:)他们很辛苦呀!(女2:)所以从现在开始,从我们开始就应该爱惜每一粒粮食。
(男2:)请欣赏集体朗诵——《悯农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诵《弟子规》。
(女1:)遥望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
(男1:)重礼仪,德至上,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女2:)《三字经》《千字文》是古代传统的启蒙课本。
(男2:)《论语》《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女1:)去年十月份,当李校长帮我们悉心选择了<弟子规>这本教材,(男1:)当张老师把这本书发到我们手里,(女2:)我们便感到肩上多了一份责任.继承祖先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责无旁贷。
(女1:)弘扬民族精神,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义不容辞。
(男1:)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的道理。
(女2:)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余力学文,温良恭俭让”的做人准则。
也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表现。
(男2:)请欣赏三句半——<说弟子规>
我们四人走上台,全体师生笑开怀,领导老师都来看——就我帅!
敲锣打鼓说起来,说点什么不用猜,说说学习弟子规——应该!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要发奋!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该管!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聪明!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别当少爷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学得好!
弟子规要牢记,全校师生都学习,言谈举止讲文明——努力!
说得清道得明,不如大家仔细听,我们要向谁学习?——郭家祺!
3 说《三字经》。
(齐说:)最后,让我们用《三字经》来结束这次诵读。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初。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第三篇:古诗文诵读活动课教案
《漫游诗河传承经典》活动课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学习、理解、运用古诗,丰富古诗的积累。
2、充分运用古诗资源,让学生通过诵读、相声表演、小品表演、诗配画等形式,体会古诗的魅力。
3、感受古诗丰富的思想内涵,让学生扩大视野,升华情感,受到熏陶,享受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
3、四名主持人:常云霄、赵美慧、谢宇、崔爽
三、揭示本次活动主题:漫游诗河传承经典。
四、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话
师:长江黄河,奔流着,中华血脉。
五千年,涛声依旧,雄风犹在。
席卷神州血与火,倾注人间情和爱。
汇集成,诗词三百首,尽感慨。
同学们!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
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内容极其丰富。
今天,就让我们倘佯在中华古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一下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
(二)主持人上场,活动开始
开头语:
男1:尊敬的各位老师女1: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好!
男2:中华古诗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女2:它博大精深,以无穷的思想指引着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徜徉。
男1:它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女1:它是一座百色的花园,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2:优雅的气质,非凡的谈吐。
女2:自由的精神,高尚的情操。
男1:阅读经典古诗文,让我们在美文佳句中如痴如醉。
女1:阅读经典古诗文,让我们那荒芜的心灵孕育新生。
男2:让我们与好诗好文为友,打好人生底色。
女2:让我们和经典名著作伴,润泽精彩童年。
男1:现在,我宣布:六年二班《漫游诗河传承经典》古诗活动课现在开始!
三、节目汇报表演
1、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男1)同学们六年来积累了数百首古诗,你最喜欢哪首?背给大家听听生轮流背诗
(女1)接下来请欣赏快板《古诗接龙》
2、背诵赞美祖国大好山河的古诗。
生轮流背诗
(女2:)瞧!有两个正在研究古诗的同学,他们知道的更多,请欣赏相声《古诗词趣谈》。
3、背诵亲情、友情、思乡情的古诗
(男2:)亲情、友情、思乡情,自古被多少人传颂着,接下来请欣赏组诗-----“感情颂”
生轮流背诗。
生: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给大家唱一首歌曲《游子吟》
4、背诵赞美四季的古诗
(女1:)春夏秋冬,景色迷人!让我们来赞美这些美丽的季节吧!
生轮流背诗同时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现场作画
(男1:)下面请欣赏古诗情景剧《快乐一家亲》在这个情景剧中,都会背诵和欣赏哪些类诗?
5、看图诵读古诗(什么内容的)
6、背诵爱国诗生轮流背诗
让我们共同齐诵《满江红》
结束语:
女1:阅读经典古诗文,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液里流淌;
男1:阅读经典古诗文,让华夏文明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2: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就拿起你身边的诗文篇章。
女2: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就汲取祖国经典盛宴的营养。
女1: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男1:让我们一起,建设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壮美家园。
男2: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女2: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代代相传。
男1:同学们,让我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与诗歌共舞吧!六年二班《漫游诗河传承经典》活动课,到此结束。
请老师上台总结。
师: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好古诗,关键是多读,还在于积累,如果能把古诗进行合理分类这样提取出来就简单多了。
老师这里有一些分类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学诗重积累
1、按作者来分。
(如:分类摘录李白、杜甫、陆游等大诗人的诗。
)
2、按诗中所写的季节景色来分。
(如:分类摘录赞美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诗。
)
3、按诗人的感情来分。
(如:表达友情的诗,表达爱国之情的诗,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的诗等)
4、按诗中所提景物来分。
(如:提到月亮的诗,提到花的诗,提到雪的诗等)
最后,祝愿我们的生活如“古诗长河”般永远充满诗情画意!下
课
第四篇:古诗文诵读活动课教案
古诗文诵读活动课教案
一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队员们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事的良好习惯和尊敬师长,爱护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主题:古诗文诵读。
三活动准备:
1、收集并背诵古诗文。
2、弟子规三句半。
3、服装准备。
四场景设计:大黑板上写好“古诗文诵读。
五主持人:六活动过程:第五项:活动开始。
一主持人讲话:
(女1:)同学们都知道,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男1:)它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易读易记,(女2:)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男2:)因此,大家都爱听古诗文故事,爱诵古诗、背古诗。
二节目汇报表演讲唐诗宋词故事、诵古诗。
(1)(女1:)我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请欣赏组诗-----“祖国颂”
女:我来赞美大草原的美景。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男:您知道鹳雀楼吗?它是我们陕西人的骄傲。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男:江西的庐山更为壮观。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男1:)亲情、友情、思乡情,自古被多少人传颂着,接下来请欣赏组诗-----“感情颂”
王实: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快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想
念家乡和亲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张奕涵:是啊,我也来说说思乡情吧!《静夜思》
王子默:可怜天下父母心。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赵怡如:我来给大家讲个故吧……《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女2:)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看,柳树发芽了;听,小燕子在叽叽喳喳地唱歌。
“一年之计在春”,让我们赞美春天吧!
何依涵:我来夸夸春天的柳树!《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汪卓浩:那我也来夸夸美丽的春天。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孙浩博:我也来夸夸美丽的春天。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⑵醉⑶春烟.儿童散学⑷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员贝贝:春天还可以有黄鹂、白鹭。
《绝句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男2:)古诗中还有很多好玩的,比如----陈勇成:我能拿古诗数数。
《数字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李洪宇:我来说说可爱的鹅吧!《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郭家祺:我来说说我眼中的月亮吧!《古朗月行》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5)(女1:)看来大家的热情都挺高,我们来合作朗诵几首诗吧。
(齐声:)好!(男1:)还是女士优先,(女2:)请听女生朗诵----《鹿柴》
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不见人,但(6)(男2:)接着该男生大显身手了,请欣赏男生朗诵----《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女1:)春天一来,农民伯伯又该辛勤劳作了。
(男1:)他们很辛苦呀!(女2:)所以从现在开始,从我们开始就应该爱惜每一粒粮食。
(男2:)请欣赏集体朗诵——《悯农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诵《弟子规》。
(女1:)遥望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
(男1:)重礼仪,德至上,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女2:)《三字经》《千字文》是古代传统的启蒙课本。
(男2:)《论语》《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女1:)去年十月份,当李校长帮我们悉心选择了<弟子规>这本教材,(男1:)当张老师把这本书发到我们手里,(女2:)我们便感到肩上多了一份责任.继承祖先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责无旁贷。
(女1:)弘扬民族精神,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义不容辞。
(男1:)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的道理。
(女2:)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余力学文,温良恭俭让”的做人准则。
也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表现。
(男2:)请欣赏三句半——<说弟子规>
我们四人走上台,全体师生笑开怀,领导老师都来看——就我帅!
敲锣打鼓说起来,说点什么不用猜,说说学习弟子规——应该!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要发奋!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