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院新旧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的比较
对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变化的简单对比

对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变化的简单对比作者:李学宏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15期我国庞大的公立医院目前正面临重大的改革,目前我国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国家将大踏步后退,即政府只直接举办部分公立医院,包括区域内最有实力的综合医院(含医学院附属医院)、布局合理的提供基本医疗的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精神医院、血站和急救中心和部分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公立医疗机构,承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需要等任务。
非公有制医院将逐步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
医院财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执行,自2012年1月1日期在全国执行。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出台更新了医院会计制度核算理念,改善医院在医疗药品收支核算系统、成本归集核算、系统财务报告系统的不足,形成医院财务会计较合理的框架系统。
与原《医院会计制度》相比,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变化在几内容:在会计核算,要求医院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准,并明确了医院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净资产;在资产核算,新制度要求以余额百分比法、账龄浅析法和个别认定法来确定医院坏账计提比例,能更真实的反应医院应收账款的风险和实际价值,新制度对医院对外投资核算和固定资产核算也有改进的规定,如增加“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科目,增加“累计折旧”科目,取消了修购基金;在费用确认,新制度增加了成本科目,使得费用得以准确核算。
一、新制度调整了适用范围原制度的适用范围为公立医疗机构,包括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新制度的适用范围为公立医疗医院,不包括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在制定新制度时,考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业务活动以及资金管理方式等方面与一般的医院有显著的不同,将其排除在新医院会计制度适用范围之外,并对其会计制度予以规范。
二、应收款项计提坏帐准备的变化旧医院会计制度是按应收医疗款项的3 ~5% 提取坏帐准备,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年度终了,医院可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个别认定法等方法计提坏帐准备,累计坏帐准备不应超过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的2—4%。
浅谈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差异化分析与建议

浅谈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差异化分析与建议摘要:会计工作在医院经济管理活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医院经济活动的关键性环节。
国家在2010年12月,根据新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地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新医院会计制度,弥补旧会计制度的医院财务管理体制的不足,重视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差异化,并及时进行分析,对推进医院财务及会计核算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医院会计;新旧制度;差异化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一、前言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日益重视在2010年12月,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与时俱进地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并于2012年伊始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国家结合医院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旧的医院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考虑新环境下的变化,制度出新医院会计制度,弥补旧会计制度下的医院经济管理体制的不足,对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差异化进行重视和分析,对医院经济营运活动的健康和科学发展指明新的方向。
二、分析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差异化存在的方面1.适应范围的差异。
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两者在适应范围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旧医院会计制度的适用主要对象是具有独立核算能力的公立的医疗机构。
新医院会计制度,适应了医疗卫生事业多元化发展及医院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放宽了适应范围,为了促进基层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适应基层医疗卫生经济活动的财务会计制度。
2.核算固定资产方式上的差异。
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在核算固定资产上存在着差异性,新医药会计制度改进了旧制度核算方式上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厘清固定资产的概念,改善了旧医院会计制度下的杂乱的核算环境,大大降低了医院财务出错的机率。
新医院会计制度为了更好解决医院财务核算遇到的问题,在折旧医院固定资产的方式上制定了明确的制度规定,通过将折旧的数额分期配入医院的成本费用,使固定资产核算的结果更加具有准确性。
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

浅谈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于2011年颁布了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
本文将新会计制度与原制度进行比较,提出改革之后新制度各方面完善之处,以此作为参考,提升财务会计的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财务会计制度包含了财务会计工作所需要遵循的规章制度,所采取的方法,所实施的程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关于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的完善,这就需要医院从内部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传统的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所存在的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已经不能适合新时期下医院发展的要求。
一、新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差异性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革传统制度固定资产计提修够基金之后,医院资产负债统计表上关于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只能针对原值进行反映,不能对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具体损耗进行反映,从而让固定资产的实际面值与资产账面有很大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总量的虚增,无法客观的阐述医院固定资产使用实际情况与新旧程度,相关财会工作人员也无法真正了解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
新制度针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了改革,另外,还完善了分摊制度。
这样是对固定资产核算的一次重大变革,将“固定基金”账户消除,增加了“待冲基金”的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账户是当作规定资产备抵项目而存在的,这样才能让医院会计统计表能将资产、净资产等等相关结余情况真实的体现出来,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固定资产价值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保障性、真实性。
2.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比例、方法的改革传统制度是这样规定的:年终时期,应该根据年末应收医疗款与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的3%-5%来计提坏账准备。
但是医院针对在院病人逐步实施预收医疗款制度,因此,关于在院病人医药费的收取,并不属于实际欠费,而且“应收医疗款”中“病人欠费数”占据了账户的重大比例,计提的坏账准备无法满足可能发生的坏账,导致很多坏账、死账长期不能实现冲销,影响医院资金周转,导致企业现金流量不够,最终使医院的流动性标准失去真实性。
【推荐下载】浅析对医院新旧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的比较的

[键入文字]
浅析对医院新旧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的比较的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试点城市执行,
根据国务院医改工作统一部署,新《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经过近2年时间的讨论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之后,形成的最终定稿,并于2010年12月,财政部会同卫生部等有关部门同步推出。
一、夯实固定资产核算、负债信息。
1、固定资产核算更加全面、真实。
新《医院财务制度》取消了修购基金科目,增加了累计折旧科目。
新制度第四十七条规定医院原则上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性质,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残值。
考虑了因折旧给医院固定资产核算带来的资产总值和净资产额的影响因素。
而在旧制度中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维修和更新。
它存在以下弊端,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是相互背离的。
固定资产提取修购基金后,其账面价值并未减少,反映的永远是原值,造成固定资产的价值失真。
(2)由于公立医院的建院时间都较早,房屋等建筑物原值较低及修购基金提取比例较
1。
比较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

比较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
在此之下,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有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呈现出与之发展不匹配的现状。
因此,在社会发展和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自2011年7月1日起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并逐步在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实行。
本文从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现状入手,根据现状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差异,随后分析新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寄希望于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工作者通过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熟悉掌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使国家此制度得以更好的落实。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一、旧医院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改革的原因在社会发展和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有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呈现出与之发展不匹配的现状。
首先,原制度存在着滞后于财政改革、资产负债项目不完整、资产价值不真实、医疗药品收支核算不配比、医疗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会计科目报表体系不完整等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政策就管理方面又存在很大的差距,差距主要表现其职能的定位、财务管理、补偿政策以及会计核算等多个方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预防控制疾病类的基本医疗性服务以及公共卫生服务,强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
但公立医院承担的是治疗疑难杂症及危重急症、教学、科研等比较综合的职能。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同用一套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明显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特点,国家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的相似及差异分析新旧制度科目之间有相同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下面例举一些他们之间的差异处进行比较分析。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实施前后收支结余对比——以某公立医院为例

财会天地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实施前后收支结余的对比分析——以某公立医院为例杨丽丽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 浙江余姚 315400医院的收支结余是指医院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作为医院经营成果的重要体现,收支结余无疑是医院会计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
新医院财务制度与新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于2012年1月1日起在我国公立医院全面执行。
新制度顺应新医改的要求,根据公立医院所处的行业特点以及结合医院自身特征,对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报表体系等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和完善,对收支结余的核算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立医院在分析2012年经营成果时,尤其是与以前年度收支结余比较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新旧财务会计制度核算差异,将新旧财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旧制度”)核算的收支结余调整到统一口径,以便于反映、对比不同会计年度收支结余的真实差异,从而利于决策层分析判断真实的财务运营情况。
一、新旧制度下收支结余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新旧制度下医院收入核算范围的差异新制度规定: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
可见,与旧财务制度相比,新制度对收入进行了重新分类,去除了药品收入,将药品收入并入医疗收入核算,并在医疗收入中新增药事服务费收入。
将科教项目收入单列,旧医院财务制度和旧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中则将科教资金在医院的专用基金中核算。
此外,新制度对其他收入进行了重新定义:即医院开展医疗业务、科教项目之外的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对其核算内容也进行了修改,如,救护车收入不再在其他收入中核算,而是反映在在医疗收入中。
(二)新旧制度下医院支出核算范围的差异新制度对支出进行了重分类,明确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
旧制度中的管理费用不是报表项目,在期末处理时,管理费用根据一定比例(一般根据医务人员和药剂人员比例)计入药品支出和医疗支出。
与旧制度相比,新制度将管理费用单独列示,有效保证了医院的医疗收入与支出配比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关于医院新旧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的对比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困难固定资产

关于医院新旧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的对比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困难固定资产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会计信息的存在价值在于有用,如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可靠,就会给投资者等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损失,同时也失去了存在价值。
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医院固定资产在资产中占有决对比重,固定资产的取得、使用、清理过程中的核算显得尤其重要,它的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与否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政府部门对医院的政府调控。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旧的医院会计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形式发展需要,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旧制度的弊端。
现就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阐述。
一、旧的医院财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旧的医院财务制度下,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增加固定资产的同时,增加固定基金,使用过程中按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修购基金,固定资产始终以历史成本计价,不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在清理时,一次性转入支出,不反映清理过程发生的收入和支出。
缺点一、此种核算方法不符合支出与收益配比原则,不能真实反映当期的经营成果。
特别是当下医院大量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纷纷修建门诊住院大楼,提高医院硬件设施,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更突出。
同时,此种核算方法也不符合成本核算和管理。
目前,医院的内部管理在不断完善,内部成本核算和管理已成为各级医院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医院的内部成本核算与企业产品成本的核算基本相似,必须对各项费用进行计算和归集,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是内部成本的主要费用之一,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无法科学、完整、准确地进行内部成本核算和管理。
缺点二、不能如实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
固定资产以历史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并不代表其实际价值,不代表医院的实际偿债能力,导致固定资产会计信息失真。
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在性质上同属于净资产,医院对其拥有充分的使用权。
新旧医院会计制度比较

(一)医院应当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本制度的规定,编制和提供合法、真实和公允的财务报告。
(二)医院的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医院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等,由本制度规定;医院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医院自行规定。
五、医院财务报告是反映医院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现金流量等的书面文件。医院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十、医院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当对医院的下列情况做出说明:(一)业务开展情况;(二)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三)资产利用、负债管理情况;(四)成本核算及控制情况;(五)绩效考评情况;(六)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医院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对上述事项(四)的说明应附有成本报表(成本报表参考格式参见本制度第六部分)。
(四)医院的财务报告应当报送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报送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和卫生部门规定。
财政补助结转(余)
3302
科教项目结转(余)
31
303
专用基金
32
305
收支结余
3401
本期结余
33
306
结余分配
3501
结余分配
(四)收支类
36
403
医疗收入
4001
医疗收入
400101
门诊收入
400102
住院收入
34
401
财政补助收入
4101
财政补助收入
410101
基本支出
410102
项目支出
35
(五)医院会计报表,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填至“分”。
(六)医院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注明:医院名称、地址、报表所属年度、月份、送出日期等,并由医院法定代表人、总会计师(或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或盖章。
比较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

比较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
在此之下,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有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呈现出与之发展不匹配的现状。
因此,在社会发展和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自2011年7月1日起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并逐步在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实行。
本文从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现状入手,根据现状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差异,随后分析新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寄希望于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工作者通过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熟悉掌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使国家此制度得以更好的落实。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一、旧医院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改革的原因在社会发展和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有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呈现出与之发展不匹配的现状。
首先,原制度存在着滞后于财政改革、资产负债项目不完整、资产价值不真实、医疗药品收支核算不配比、医疗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会计科目报表体系不完整等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政策就管理方面又存在很大的差距,差距主要表现其职能的定位、财务管理、补偿政策以及会计核算等多个方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预防控制疾病类的基本医疗性服务以及公共卫生服务,强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
但公立医院承担的是治疗疑难杂症及危重急症、教学、科研等比较综合的职能。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同用一套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明显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特点,国家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的相似及差异分析新旧制度科目之间有相同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下面例举一些他们之间的差异处进行比较分析。
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变化比较分析

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变化比较分析新《医院会计制度》是指修订后发布的财会〔2010〕27号,这一会计制度目前已经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施行,2012年起将在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实施。
分析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对于帮助医院全面客观的把握新会计制度的内涵,推动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变化分析对比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表,可以明显的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
(一)资产类会计科目变化资产类会计科目的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首先,会计科目名称的变化,这部分包括库存现金(原来为现金),变化后,假设从银行提取10万元现金,则借:库存现金 100000元,贷:银行存款 100000元;对外投资(拆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两个一级科目)两个一级科目,其中短期投资是指医院购入能的随时能够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长期投资则指1年以上的投资)等科目。
其次,新增一级会计科目,这部分有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假设从零余额账户中提取现金1万元,则借:库存现金 10000元,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0000元;财政应返还额度(包括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个一级科目),预付账款,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等科目。
再次,取消的会计科目,这部分科目包括药品、药品进销差价、开办费。
(二)负债类会计科目变化负债类会计科目的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首先,会计科目名称的变化,这部分包括应付职工薪酬(原来为应付工资),按照医院新的会计制度规定,应付职工薪酬包括工资、津补贴、奖金等部分。
其次,新增一级会计科目,这部分包括应缴款项、应付票据、应付福利费、应交税费四个一级科目,其中应缴款项是指应缴入国库或应上缴行政主管部门的款项,例如上缴100万元,则借:应缴款项 100万元,贷:银行存款 100万元;应付票据是指医院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如在收到银行付款10万元通知进行会计处理时,借:应付票据 10万元,贷:银行存款 10万元;应付福利费是指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应交税费是指应当交纳或代扣代缴的各种税费,而这种税费又可以细分为医院直接扣取的和代扣等部分。
简析医院新旧会计制度的对比

关键词:医院;新旧会计制度;对比新《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的实施,代表着国家在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的进一步深化。
新制度确立了兼顾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双目标、双基础的会计模式,规范了會计科目分类,强化了全面收支管理;引入成本会计,加强资产管理,完善了会计报表体系。
对比新旧制度,主要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会计制度适用范围旧制度的适用范围:我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卫生院等。
新制度的适用范围:我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等,但不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新制度对适用范围的变革,顺应我国现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针对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显著差异与财务管理的不同要求,分别制订了《医院会计制度》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地发挥财务管理职能。
同时,给予非营利性医院开展各项财务管理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增强非营利性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规范非营利性医院会计核算行为。
二、明确会计核算基础旧制度规定:医院的会计核算除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均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进行,医院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和收支四大类。
新制度明确:医院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医院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大类。
医院运营管理呈现企业化特点,而在旧制度下,受《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影响,使得医院难以有效运用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以至于医院多项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新制度弥补了旧制度中的不足,明确了医院会计完全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以此保证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有助于增强医院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有助于提升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水平。
医院新旧会计制度对比简析

医院新旧会计制度对比简析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延伸、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近年来医院日常事务的运行越来越接近企业模式,而旧的医院会计制度却依然将医院按照事业单位模式规范,所以旧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在满足现代医院的发展需求。
自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我财政部颁布了医院新会计制度,并要求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自二零一一年七月一日起必须执行该制度,自二零一二年一月一日起,全国所有医院必须执行该制度。
医院新会计制度的提出有利于现代医院财务系统的全面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
本文将从会计制度适用范围、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药品收入科目的取消、财务报表的增加、医院成本管理的增加、强化预算管理以及医院财务评价体系这七个方面对新旧会计制度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旧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对比分析随着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原来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在顺应历史的潮流,所以在二零零七年一月一日,我国实行了新的会计准则,所有上市公司必须要执行该准则,国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该准则。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我国财政部门颁布了医院新会计制度,并要求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自二零一一年七月一日起,执行该制度,自二零一二年一月一日起,全国所有医院必须执行该制度。
本文主要通过医院旧会计制度和新会计制度的介绍,对比分析新旧会计制度。
一、旧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现代医院发展需求以及新会计制度的提出医院的旧会计制度是在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七号由国家财政部以及卫生部联合颁布的并规定于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正式执行的会计制度,该制度要求我国医院的会计核算项目应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要求来进行。
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延伸,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近年来医院日常事务的运行越来越接近企业模式,而旧的医院会计制度却依然将医院按照事业单位模式规范,所以旧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在满足现代医院的发展需求。
为了使医院的会计制度跟上医院改革的运行,使医院会计制度能够满足现代医院的发展需求,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我财政部颁布了医院新会计制度,并要求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自二零一一年七月一日起必须执行该制度,自二零一二年一月一日起,全国所有医院必须执行该制度。
公立医院新旧会计制度之比较论文

公立医院新旧会计制度之比较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2摘要 2011年7月1日,在对1998年《医院会计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后,卫生部与财政部于2010年12月31日联合出台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并首先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施行,并且将于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
新《医院会计制度》规范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别进行独立核算的医院的会计核算规定,制度内容包括了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各种专科医院以及门诊和疗养院等。
本文将对旧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新会计制度的创新进行分析。
关键词医院新会计制度医院旧会计制度比较医院会计是医院经济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记录、核算,反映和监督医院经济活动,达到促进医院业务工作开展、控制医疗服务成本、合理分配医院结余的目的。
而随着医疗卫生体制和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医疗机构的运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活动也更加复杂,迫切需要进一步健全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会计和审计监督制度,完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准确核算反映财务信息,满足各方面管理监督的需要。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在2009年8月与2010年7月财政部发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由财政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的。
它是在将近2年的时间里,对《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进行深入的讨论并结合各个方面的意见进行综合而最终形成的。
2011年7月1日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施行,2012年1月1日起将在全国施行。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深度解构了现有的医院会计制度,全面考虑了当前的医院会计工作的具体问题与情况,在多个角度的理念融合下最终完成。
继承了旧会计制度的优点,并进行合理的创新,对于现代医院的会计制度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
一、医院旧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1.固定资产核算方面的问题医院购置固定资产的过程即是流动资产转化为非流动性资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会引起实物资产的增减。
试论新旧会计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的差异

财会研究 商业2.021试论新旧会计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的差异汪 琳(武汉市汉口医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0)摘要:文章针对医院新、旧会计制度下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中的成本核算、基础建设项目资金核算、固定资产核算以及科教项目资金核算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在新会计制度下开展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旧会计制度;医院;会计核算 1引言在目前我国不断加快医疗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也推动医院中会计制度的改革创新,通过新会计制度的应用来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但是对于医院这个具有特殊性的单位中,其会计管理工作与普通的企事业单位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时也在新旧会计制度的改革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
这就需要基于新旧会计制度下的差异来对会计管理工作,尤其是其中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策略进行改进,有效发挥新会计制度的作用来保障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并提升其工作效率。
2旧会计制度下医院的会计核算 2.1成本核算的会计核算在旧会计制度下,没有明确指定针对成本核算内容、对象、方法的具体标准,这就使得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时会由于不同医院中核算标准不同而导致核算结果不同,不同医院之间的核算信息也就失去了相应的参考价值,无法统一评价不同医院的收费标准和医疗综合水平,也就阻碍了相应医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2基础建设项目资金的会计核算 在旧会计制度下开展会计核算时,不对正在建设阶段的基础建设项目所涉及的资金进行核算,这就使得在医院的会计核算报表中不能体现正在建设的基础建设项目所产生的资产负债问题,更是无法在医院总账会计核算中体现,这就会造成此会计核算信息不够全面和准确的问题,给医院的负债管理以及财务的稳定性都会造成影响。
2.3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在旧会计制度下开展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中不进行累积折旧,而是结合账面价值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修购基金的提取,但是此种核算方法无法真实反映医院的固定资产情况,容易导致财务报表中反映出的医院固定资产虚高的问题,也就是没有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的问题。
医院新旧财务制度成本核算比较研究

医院新旧财务制度成本核算比较研究作者:李林红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35期一、引言成本会计正在经历显著的变化。
随着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完善,成本核算及管理已成为整个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及医院管理者越来越重视成本核算。
因为医院各项成本的控制、医疗服务价格及药品价格的制定、医院人员及管理者绩效的考核与评价、财政补偿政策及水平高低的确定等均需成本核算来提供各项成本信息。
但是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不能完全满足各相关部门的对成本核算的需要。
而且由于医院的经济活动与企业相比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因此,无法将企业的一套成本核算体系照搬到医院的成本核算中。
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于1999年1月1日实施,运行已有13年,随着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及2006年以来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等一系列会计规章的陆续颁布,现行《医院财务制度》的局限性日益突出。
现行《医院财务制度》没有对成本核算做出具体规定,不能满足全成本核算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别是我国医改不断深入,医院成本核算亟待完善。
在这种情况下,2010年12月新的《医院财务制度》颁布实施。
新制度加强成本核算管理在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成本分摊的流程等方面做出了与现行制度不同的规定。
基于此,本文从医院成本管理目标出发,对以上三个基本问题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加深对新制度成本核算的理解和认识。
二、医院新旧财务制度成本核算问题比较(一)关于医院成本核算对象问题成本核算的首要目的是提供成本信息,成本核算对象决定着成本信息的内涵,成本信息是为管理服务的,因此,确定成本对象必须以成本管理的目标为出发点,成本系统的一个目的就是确定成本对象。
如作业、产品服务和客户成本。
罗宾·库珀等认为,成本管理系统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基于财务报告的目的而计量的存货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二是向生产作业人员和员工提供的关于他们的工序是否有效率的经济性反馈;三是估计产品、服务、各项作业及客户的成本。
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对比

医院会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要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九、医院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3目等所作的解释。医院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遵循《医院会计制度》的声明;(二)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情况的说明;(三)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的说明;(四)重大投资、借款活动的说明;(五)会计报表重要项目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说明;(六)以前年度结余调整情况的说明;(七)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五)医院会计报表,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填至“分”。
(六)医院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注明:医院名称、地址、报表所属年度、月份、送出日期等,并由医院法定代表人、总会计师(或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或盖章。
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对比表

(三)医院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应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应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三)医院在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二、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卫生院等。
二、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等,不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五、医院应按下列规定编制和提供财务报告:
(一)医院应当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本制度的规定,编制和提供合法、真实和公允的财务报告。
(二)医院的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医院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等,由本制度规定;医院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医院自行规定。
五、医院财务报告是反映医院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量等的书面文件。医院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七、本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卫生部负责解释。本制度需要变更时,由财政部、卫生部负责修订。
十四、本制度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八、本制度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十五、本制度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1998年11月17日财政部、卫生部印发的《医院会计制度》(财会字[1998]58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