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储备需求理论的几个误区
国际储备多元化详解

国际储备多元化详解【原创版】目录一、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定义与背景二、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原因三、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影响四、我国在国际储备多元化中的地位与策略正文一、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定义与背景国际储备多元化是指在国际储备体系中,储备货币种类的多元化。
它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元两次贬值,引起美元信誉下降的背景下形成的。
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的发展变化,基本上由美元地位与信誉的沉浮而引起,其中美元始终是最重要的作用因素。
二、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原因1.特里芬难题的出现:特里芬难题是指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保证美元的中心储备地位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美国国际收支保持平衡、美元汇率稳定。
然而自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这些条件均不同程度地丧失或被破坏。
2.美元信誉下降:20 世纪 70 年代,美元两次贬值导致美元信誉下降,使得国际储备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开始考虑储备货币的多元化。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储备政策、储备构成及管理有区别:这也导致了国际储备体系的多元化。
三、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储备货币多元化降低了外汇储备的汇率波动风险,使得各国货币当局在储备资产的选择中获得较高的收益。
此外,当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动荡时,可促使储备货币所在国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
2.不利影响:外汇储备货币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同时,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加大了各国货币当局进行国际储备管理的难度。
四、我国在国际储备多元化中的地位与策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国际储备多元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为了应对国际储备多元化带来的挑战,我国采取了以下策略:1.增加黄金储备:黄金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资产,增加黄金储备可以有效降低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
2.优化外汇储备结构:通过调整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降低对单一货币的依赖,提高储备资产的多样化程度。
3.加强国际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合作与协调,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
国际储备管理

怎样管理外汇国际储备——中国外汇储备08工管5班吕晓js0844532 一、什么是国际储备国际储备管理是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根据一定时期内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国际储备的规模、结构和储备资产的使用进行调整、控制,从而实现储备资产的规模适度化、结构最优化和使用高效化的整个过程。
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储备规模的管理,以求得适度的储备水平;二是国际储备结构的管理,使储备资产的结构得以优化。
通过国际储备管理,一方面可以维持一国国际收支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一国国际储备的使用效率。
(一)国际储备管理的原则第一,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即储备资产本身价值稳定、存放可靠;第二,第二,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即储备资产要容易变现,可以灵活调用和稳定地供给使用;第三,第三,储备资产的盈利性,即储备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有较高的收益。
(二)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国际储备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服务于一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即在国际储备资产的积累水平、构成配置和使用方式上,有利于经济的适度增长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二、国际储备充足性管理20世纪末期以来的金融危机证明,国际储备的缺乏将使一国在外部冲击之下承担很高的调整成本。
因此,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国际储备充足水平问题便显得更为突出。
衡量国际储备充足程度的传统指标有国际储备相对进口水平的比率指标、国际储备相对货币总量的比率指标等。
前者有直观的解释意义:在其他国际收支项目停止的情况下,一国应能在一定时期中维持当前进口水平。
该指标注重经常项目的需要,因而特别适用于那些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触有限的国家。
国际储备相对货币总量的比率指标通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的潜在资本外逃:在货币需求不稳定以及银行系统存在较大脆弱性的条件下,该指标相当有效;但在相反的情况下,该指标只是资本外逃的一个潜在信号,而并不能表明资本实际外逃。
近年来,国际储备相对短期外债的比率指标引起了高度重视。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该比率越低,发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国国际储备最优结构分析——配置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计算

对 于我 国外汇储备 的币种安 排 ,欧 阳芳 、余其 昌 ( 0 1 2 0 )认 为应遵循 “ 不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的道理 ,适当增加欧元 、 1 3 元在外汇储备中的 比重 ,以满 足外汇储 备结构 优化 的要求。宋 铁 波,陈建国 ( 0 1 20 )综合 考虑 了贸 易结构 、外 债结构 、储 备货 币的风险收益和一国汇率制 度 4种 因素对 货币分配 的影 响。朱淑 珍 (0 2 2 0 )选取了 6种 外汇作为组 合投资 的研究对 象 ,将美 元作
其 中,R 和 x ,是分别为美元 ,欧元 ,日元 ,英镑 ,黄 金在 资收 益 。R 。为给定 的收益率 。 这是 一个二 次规 划模 型 ,要解 出这个 二次 规划模 型 ,我们必
须解决几个 问题 : ( ) 中央银行 选择持 有外 汇储 备的货 币构成 ; 1 ( )如何得出美元 ,欧元 , 1 ,英镑 ,黄金 的收益率 ;( )预 2 3 元 3
断 探 讨 的焦 点 。
( )确认外汇储 备的币种选择 。各 国在确定外汇储备 的币种 一 结构时通常遵 循三 个原则 :第 一 ,经济 实力原则 。第 二, 币值稳 定原则 。第三 ,交易匹配原则。从 近三年 G P世界排名前 1 国 D 0位
家的排行榜 ,即从 经 济实力原 则考虑 ,美 元 、日元 、欧元 、英 镑
FN N IA CE & E CON OMY 金 融 经 济
我 国国际储备最优结构 分析
配置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计算
口 李 栋 李体委
儿的背景下各 国央行要增 加黄金 储备 的必要考虑 。二是在考虑 各 外汇资产的收益率时 ,同时 考虑 了资 产的投 资收益率 和汇率变 动 带来 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选 择 了更 符合实 际的十年期 政府债 券 收益率 ,并且本文的数据 是月度 数据 ,从而 比年度数据 有更小 的 波动性。三是本文 的数据均 是公开 的最新数 据。这样使 得本文 的 结论更有现实性。 二 、我国国际储 备最优结构的理论模型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概述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国际收支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外汇储备在过去几年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浅析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问题一:储备规模过大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长期以来居世界之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汇率,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使得国内货币供给过多,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次,外汇储备的规模过大也意味着大量的资金闲置,不容易产生投资收益。
解决途径:一方面,可以通过适量减少外汇储备规模来缓解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应加快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鼓励境内居民合法合规地跨境投资,增加资本流动性,降低外汇储备需求。
问题二:外汇储备结构单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相对单一,以美元为主导。
这种单一的结构让我国外汇储备容易受到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此外,大量储备资金的投资渠道也相对有限,难以实现风险的分散和资产配置的多样化。
解决途径:应进一步完善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管理,加强对其他主要货币的配置。
同时,也应积极推动国际化人民币进程,增加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和结算中的份额,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问题三:外汇储备管理方式有待改进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方式相对传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首先,在储备资金的投资运作方面,应加强风险管理,注重投资收益的综合平衡。
其次,要推动外汇储备管理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解决途径:可以通过引入更加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如海外资产配置、多元化投资组合等措施,降低风险,提高储备资金的收益。
同时,加强外汇储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水平提升,提高管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问题四:外汇储备资金流动性管理较为困难外汇储备资金大部分为长期投资,流动性管理较为困难。
在货币政策运作中,外汇储备无法像短期资金一样灵活地参与市场调控,对宏观调控的作用相对有限。
关于SDR作为基础国际储备问题的思考

关于SDR作为基础国际储备问题的思考内容摘要: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其中包括“储备货币发行国无法在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确保币值的稳定”。
本文认为,将SDR作为基础国际储备只是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过渡,并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SDR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我国在20国峰会上提出要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建议拓宽其使用范围,使其能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公认的支付手段,以增加人民币的发言权。
本文旨在对现阶段SDR作为基础国际储备的意义、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SDR作为基础国际储备货币的意义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计划和运作处提供的资料说明,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最初是为了支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创设,后称为“特别提款权”。
经过多年调整,目前以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种货币综合成为一个“一篮子”计价单位。
成员国拥有的特别提款权可以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用来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它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贷款。
特别提款权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
SDR涉及国际结算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记价单位,SDR并不是真实的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它货币,并且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
虽然,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美元资产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依然牢固,但美元作为主权性储备资产在金融动荡中推波助澜的角色扮演是不容质疑的。
构建全球性的储备体系,从扩大SDR的作用入手,当然是美元到非主权货币的过渡,毕竟SDR还是参考了一篮子货币。
因此,SDR 在国际储备中的意义不仅仅限于维护金融的稳定,也在于增加兑换货币的流动性。
在国际货币体系一旦发生严重危机时,SDR的特性使得它能提供一道极有价值的防线。
正因为SDR通用于全世界,促使它区别于一直构想中的亚元,可以逾越区域货币在政治上的隔阂。
完全整理版国际经济学复习重点易错点

DD曲线是总需求曲线两个国家必须互补才会产生贸易,也就是说肯定有一个是劳动密集型一个是资本密集型(因为一个国家所有产品都很强根本不会去买别的国家商品不会产生贸易!)比较优势不能解释所有可能技术差异的国际贸易只有直线才有斜率这个概念,只有直线才会分析斜率政府储蓄就是T-G,因为是用税收-支出Md是货币需求,ms是货币供给(关于小写的m)Xp-Xc(A国过剩供给曲线的横坐标)注意由此推出的B国过剩需求曲线是相反的!它们是完全相对的!B国过剩需求曲线就是xc-xp,跟A的横坐标也是完全相反的,反正就是相反价格的变动。
只要是过剩曲线那纵坐标就是相对价格。
总需求增加为什么导致汇率的下降:本币对外币汇率上升,那就是本币升值而让本币升值的方法有:国际收支(如果国际收支使得货币供给变小,那本币会升值反正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都会升值如果本国总需求上升,那收入就会上升,那流通中货币增加了,就贬值了(需求是直接决定消费的而不直接供给)外汇市场均衡模型:在外汇市场上随着外汇变动所导致的均衡价格变动。
均衡条件的两个联立方程式,我初步认为第二个的意思是产量=消费量(也就是说Xp代表的是X产量,Xc代表的是X的消费量,它们相等就是供给=需求,产量=消费,其实是前面那个式子的不同表达)贸易利益是在贸易后得到的收益和福利,过剩供给曲线那张图算出的是均衡价格,不是贸易利益的直接表现,但是这个曲线所代表的总体就是贸易利益。
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跟封闭条件下一般均衡的式子是一样的,坐标图也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横坐标是过剩,一个横坐标不是过剩价格预算线是一条斜率是相对价格的直线,也是切线,不是相对价格但代表相对价格。
总需求函数肯定是指本国的总需求(因为总需求函数的变量全都是本国,单个字母不可能代表全世界,如果要代表国内外应该加角标,比如这里面的汇率就代表本国的货币汇率而不代表整个国外的汇率,那就没法算)传导链也是分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收入决定消费,所以收入变动后肯定是消费,比如汇率决定货币供给,所以汇率紧跟着货币供给变动(不是其他的,先想着汇率能决定什么,而不是能间接影响什么),这道题不管了,如果考到我就画图去推!!!画图我会画这道题,虽然我还没有完全弄懂原因)关于国际经济学题的最简单理解:1 、为什么进行贸易后小国福利改善程度明显?因为:贸易后,用来贸易的商品相对价格接近大国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贸易是进口、出口;买、卖的一个相同的过程这道题它的分析看着很多很杂乱其实都是在讲口水话,就记住:福利改善程度明显,是因为贸易后得到的贸易利益明显提高,而小国在开放贸易后它获利会提高,因为它的相对价格变化很大(这个在上面的题里有分析,自己想也能想得出来,大国本身价格水平这些都成熟了,价格弹性不会很大,一会儿价格变化并不能带来较大变化,小国依赖国际贸易更强一些——其实还是因为本身国际贸易是会带来价格的较大改的,但因为大国把国际贸易量都扩展到最大,生产规模太大,所以大国的过剩需求过剩供给曲线都很平缓(唯一要记住的重点),相对而言变化就不大)所以价差变大,获利变大,(购买比较劣势产品使得该产品价格降低;出口比较优势产品价格升高)相对价格的三个原因:贸易状态+贸易形式+剔除影响+确定分工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的推导:都是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一个是跟原图刚好对称(国民需求),一个是平行线(国民供给))一个是反比例曲线推出平行,一个是正比例曲线推出平行。
中国国际储备现状问题分析

中国国际储备现状问题分析摘要国际储备作为一国拥有的储备资产,在一国的国际战略的发挥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影响着一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储备现状的研究,发现了我国国际储备存在着机会成本过大,结构造成的波动性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外汇储备;黄金储备;人民币国际化;优化投资0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
特别是近些年来,经济的发展带给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受各方面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逐渐处于“新常态”。
而在当今全球化进程如此剧烈的时代,要想能够进一步取得长足的发展,不仅要处理好国家内部事务,更要面对国际性的挑战。
国际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资产,在促进国家对外发展,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和保障国际地位等方面都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需要稳定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优化管理我国的国际储备显得尤为重要。
1国际储备概述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的国际储备现状,首先需要对”国际储备”这一概念有详细的了解,并进行全球性的解读。
1.1含义与构成国际储备也称官方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备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币汇率等的各国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
在一战之前的金本位时期,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是黄金、英镑;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则主要是黄金、英镑、美元、法郎等关键货币;二战后,国际储备资产主要由黄金、美元构成,1977年后又增添了GDR(General Drawing Right,普通提款权)、SDR(Special Drawing Right,特别提款权)。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日元与马克的崛起,国际储备货币也呈现出多元化格局。
进入21世纪,马克被欧元所代替,国际储备货币变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黄金。
就目前总体上看,国际储备主要由外汇储备、黄金储备、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组成。
而外汇储备作为占比最大的一部分一直是各国国际储备的主要内容。
1.2作用1.2.1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理论与经验证明,当一个国家在国际交易中出现出口减少或因特大自然灾害以及战争等突发情况而造成临时性国际收支逆差,而这部分逆差又无法依靠举借外债来平衡时,首要的选择就是动用国际储备来弥补此逆差。
浅析我国国际储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我国国际储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国际储备是指一国官方持有的,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和作为对外偿债保证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各种流动资产的总和,又称官方储备或自有储备。
自有储备即国际储备,主要包括一国的货币用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即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
从国际储备的四个组成部分来看,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对一个国家来说不能主动增减,因为这两部分储备的来源是由IMF根据各国缴纳的份额分配的,而份额以各国经济实力为基础。
在一国经济实力无明显变化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未调整份额的情况下,该国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就不会增减。
因此,一国国际储备的增减主要取决于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的增减。
一、近年来中国国际储备变动情况1.我国的黄金储备持续稳定。
1981-2000年,我国黄金储备的数量一直稳定在1267万盎司的水平上,2001年增加到1608万盎司,2002年再次增加到1929万盎司之后维持在1929万盎司(600吨)的水平上。
2003年以来,通过国内杂金提纯以及国内市场交易等方式,增加了454吨。
目前我国黄金储备已达到1054.1吨,占整体外汇储备的1.6%,在世界排名第六。
2.外汇储备迅猛增长。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长。
2006年突破万亿美元,2007年一年净增5000亿美元,达到15282.49亿美元。
截止2008年9月,我国外汇储备已增长至19055.85亿美元。
2010年,储备资产平稳增长。
剔除汇率、资产价格等估值因素影响,我国新增国际储备资产4717亿美元,较2009年新增额扩大18%。
其中,外汇储备增加4696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增加22亿美元。
2011年,储备资产增长放缓。
剔除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我国新增储备资产3878亿美元。
其中,外汇储备增加3848亿美元,较2010年少增847亿美元,低于2007-2010年年均增加4477亿美元的规模;我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净增加34亿美元。
公考常识经济学中的“陷阱”

【常识】经济学中的“陷阱”考点一、流动偏好陷阱(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也叫流动偏好陷阱,而“流动性偏好”,指的是对货币的需求,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存储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流动性陷阱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第一,是为了进行正常交易的需要。
第二,是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第三,是投机动机。
二、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12000美元左右)后,可能出现两种结果:1.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
2.在发展中经济体发现自己卡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和成本竞争力下降的中间,无法与高技能创新的先进经济体,或低收入低工资的经济体在廉价生产制成品上相竞争,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后一种结果称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都是恶性循环,低端制造改高端制造,是完全靠高科技解决,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能追赶的。
三、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四、塔西佗陷阱指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五、金德尔伯格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的核心是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内容是没有国家有能力、或者虽然有能力却没有意愿和手段来领导世界,承担国际公共产品成本的一种状态。
六、卢梭陷阱政治中可能有利益集团政治的存在,搞不好小集团的利益就会决定大多数人的利益。
这种利益集团政治就是卢梭陷阱。
为切实防止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卢梭陷阱”的解决办法是走群众路线,向人民群众信息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让群众能够有更多的路径来监督政府或监督党的一些重大的决策,使群众能够看得到我们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人民币加入SDR

误区一:人民币加入SDR只有象征意义,没有实际意义。
人民币加入SDR之后,将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之一,目前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仅为1%多一点,如果按照人民币占SDR份额10%多计算,人民币资产需求空间巨大。
人民币加入SDR似乎并不会带来实际的利益。
于是,这就产生了新的误区:有人认为人民币加入SDR只有象征意义,没有实际意义。
第一个意义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之一是成为计价货币,这将极大增强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
“美元走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欧洲通胀下降→欧央行被动宽松→美元进一步走强”的循环。
对于盯住通胀的国家来讲,盯住通胀就意味着盯住大宗商品价格,而盯住大宗商品价格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盯住美元指数,本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被实质性削弱。
如果人民币成为计价货币之一,则至少一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不再与美元直接挂钩,央行的独立性将大大增加。
第二个意义是,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之后,受到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干扰将大大减少。
我们看到,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联储的一举一动都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如果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则国际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将主要受到中国央行的影响,中国央行受到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干扰将大大减少。
第三个意义是,人民币国际化将“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人民币加入SDR有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座里程碑;而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有着极为长远而深刻的意义。
人民币加入SDR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The entry of the SDR is not only symbolic, but also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误区二:越早加入SDR越好。
上一次加入SDR的时机是2010年,而当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环境都不利于人民币加入SDR。
国际方面,2010年刚刚经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国际储备的名词解释以及影响因素

国际储备的名词解释以及影响因素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国际储备的名词解释以及影响因素》的内容,具体内容:国际储备是战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你们清楚怎么用名词来解释国际储备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国际储备的解释的内容,供大家阅览!国际储备的意思国际储备(Inte...国际储备是战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你们清楚怎么用名词来解释国际储备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国际储备的解释的内容,供大家阅览!国际储备的意思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也称"官方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其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
国际储备是战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的能力,而且会影响世界物价水平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储备资产一般必须同时具有三个条件:可获得性、流动性和普遍接受性。
1.一国金融当局必须具有无条件地获得这类资产的能力;2.该资产必须具备高度的流动性;3.该资产必须得到国际间普遍接受。
国际储备的影响因素引言一国的储备水平主要取决于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目标。
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一国3个月的进口额(即全年进口额的25%)作为确定适度国际储备量的标准一一这主要是建立在特里芬1960年编写的《黄金和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的理论上(特里芬认为,一国的国际储备应与该国的进口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40%为标准,以20%为最低限。
如果该比例低于30%,就必须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
主因1•进口规模:由于国际储备最基本的作用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因而进口规模越大、占用的外汇资金越多,发生逆差的可能性极数额也往往越大, 就需要保持较多的国际储备。
另外,进口规模也是影响一国储备下限一一“ 经常储备量〃的决定因素。
2.贸易差额的波动幅度:储备水平与贸易差额的波动幅度正相关。
3.外债的规模与期限结构:外债规模越大,短期需偿还的外债越多,还本付息的压力就越大,就越需要持有较多的国际储备。
浅议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及其对策

浅议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及其对策摘要:每个国家或企业为平衡收支或国际支付都持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构成尤为重要。
外汇作为储备资产因外汇汇率变动而引起价值下跌或上升的外汇储备损失称为外汇风险。
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超千亿美元,并且成为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我国外汇储备在规模和结构上所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
基于此,本文根据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降低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风险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外汇储备的必要性;近况;风险;建议一、外汇储备的必要性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
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
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该国国际收支逆差,抵御金融风暴,稳定该国汇率以及维持该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
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近况(一)、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我国外汇储备发展的历史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密不可分,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1949年-1978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到计划经济时期。
影响国际储备的因素

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国际储备需求指一国货币当局愿意使用一定数量的实际资源以换取的国际储备数量。
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一)国际储备机会成本的持有量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即持有国际储备所相应放弃的实际资源可能给该国带来的收益。
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越多,它所放弃的当前能够加以运用的实际资源数量越大:如果一国货币当局减少国际储备持有额,节约下来的外汇可以转化成进口商品和服务等实际资源,为该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服务。
人们通常用外汇资金所能转化的进I-1资源的投资收益率来表示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
进口资源的投资收益率越高,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越大。
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更多地受到资源约束的制约,进El资源(特别是设备、技术和重要原料)的投资收益率较高,从而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会高于发达国家。
(二)外部冲击的规模和频率各国都需要持有国际储备,主要原因之一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如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世界市场上商品价格、利率和汇率的变动,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世界政治局势的变化等。
如果此类外部冲击经常发生且规模较大,则该国需要持有较多的国际储备。
(三)政府的政策偏好持有国际储备是一种政府行为,对它的需求必然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偏好。
在政策选择中,对国际储备需求影响较大的是:1.汇率政策。
如果政府选择钉住汇率制;或者在管理浮动汇率制下强调汇率的稳定,它就需要持有较多的国际储备以增强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
2.重点经济目标。
如果强调当前的增长,可以减少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将外汇储备转化为进口实际资源;如果强调持续增长,则需要持有较多的国际储备,以避免外汇不足影响进口和影响经济增长。
3.直接管制的态度。
如果政府采取了严厉的直接管制措施,就可以较少地依靠动用国际储备来平衡国际收支,从而相应减少对国际储备的需求。
(四)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
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思考,调研报告【精品范文】

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思考,调研报告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是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份,而一种符合本国国情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建设,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索和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
按FAO以经济学定义对粮食储备概念的分类为,战略储备、周转储备和后备储备,而国内习惯上沿用的分类,将战略储备并入后备储备,将周转储备排在粮食储备之外。
从实际出发,本文所讨论的国家粮食储备则主要指广义的包括战略储备的后备储备;从管理层次讲,主要指中央储备,一般意义时也包括地方储备。
一、认识误区(一)可以避开市场经济搞粮食储备。
由于粮食储备本身就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加之我国粮食储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计划经济占有明显的主导地位,所以很容易产生这种认识。
它把粮食储备等同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分割开来,认为搞国家粮食储备可以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强调粮食的特殊性,否定粮食基本的商品属性,背离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粮食储备管理。
(二)粮食储备越多越好。
这种观点的危害在于,一不考虑国家财力的承受能力;二不考虑储备多、轮换周期长、粮食陈化严重将造成的重大隐性亏损;三不考虑大规模的国家储备粮食在吞吐时将会给市场带来较大冲击,及产生的连锁反应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为储备而储备。
这种认识在基层企业有相当的影响力。
为储备指标而储,为补贴费用而储,只要储备粮食不霉不烂,也就心安理得。
只管数量,不管质量。
二、现存矛盾(一)主导目标错位。
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在具体目标的设计上主要有:粮食安全目标、稳定价格目标、稳定生产者收入目标和经济效益目标,其中粮食安全目标是根本性的主导目标。
但是,近几年的实践中,却将价格支持和稳定生产者收入成为粮食储备的主要目标。
其后果在于,过度平抑粮价的结果导致季节性差价过小,周转储备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就会使相关的工业、商业组织减少自身用于周转的粮食库存,从而导致政府不但要承担后备储备的责任,还要负担周转储备的成本,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
第四章 第三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国际金融-厦门大学 王艺明)

第三节国际储备的管理国际储备的管理是指一国政府及货币当局根据一定时期内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国际储备的规模、结构及储备资产的运用等进行计划、调整、控制,以实现储备资产规模适度化、结构最优化、使用高效化的整个过程,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储备的管理包括量的管理和质的管理两个方面。
量的管理是指对储备规模的选择和调整,即通常所说的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或总量管理;质的管理是指对国际储备运营的管理,主要是其结构的确定和调整,也被称作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其中规模管理又包括国际储备需求的适度水平的确定和国际储备供给如何适应需求变化而增减两个方面。
一、国际储备的需求和适度规模(一)国际储备的需求国际储备需求是指提供某些有价值的物以交换所需储备的意愿,这一定义可进一步引申为持有储备和不持有储备的边际成本二者之间的平衡。
持有储备的净成本越高,实际的储备额就会降得越低。
反之,实际的储备额就会增加。
(二)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很多且很复杂,这里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际储备需求同国际收支调节密切相关。
一方面国际储备需求受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影响,如收入机制、货币—价格机制、利率机制等,在调节机制不能得到充分运用时,国际储备的需求量就大。
所以,调节机制越能顺利运行,国际收支失衡情况越轻缓,所需要提供的国际储备就越少。
另一方面,国际收支逆差的规模与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效力与速度也是影响国际储备需求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国际储备需求同国际收支调节的规模和影响呈正相关,这决定于国际收支逆差的规模和逆差产生的频繁性。
当一国国际收支不易失衡,且逆差数目较小,在不需调节经济的情况下,持有少量国际储备进行缓冲即可;而当一国国际收支长期处于较大规模的逆差状态时,采用融资政策进行调节(即动用储备和使用国际信贷),与采用支出政策调节总需求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替代性。
在逆差额既定的情况下,较多使用资金融通,便可较少使用需求调节,从而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会多些,反之,实行政策调节力度大,见效快,可较少动用储备,储备持有量可少些。
国际储备多元化详解

国际储备多元化详解
摘要:
一、国际储备多元化的概念
二、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原因
三、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影响
四、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应对策略
正文:
国际储备多元化是指储备货币种类的多元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储备货币不再只依赖于单一的货币,而是选择多种货币作为储备资产。
这种现象在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出现,当时美国经济的疲软导致了美元的贬值,各国开始寻求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一、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原因
1.美元贬值:20 世纪70 年代,美国经济的疲软导致了美元的贬值,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开始寻求多元化的储备货币。
2.经济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联系日益紧密,对储备货币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3.金融风险:单一的储备货币会增加金融风险,一旦该货币出现问题,如贬值或通货膨胀,会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二、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影响
1.降低风险:储备货币的多元化降低了单一货币的风险,增强了国家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
2.提高收益:多元化储备货币可以在不同货币之间进行选择,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3.促进合作:多元化储备货币促进了国际金融合作和协调,有利于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三、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应对策略
1.增加货币种类:国家可以增加储备货币的种类,如从单一的美元储备转向美元、欧元、日元等多种货币的储备。
2.投资策略调整:国家可以根据不同货币的利率和汇率变化,调整投资策略,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3.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国家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合作,共同应对金融风险,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国际金融练习题一)----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第一章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一、重点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西方主要国际收支理论的代表人物论点及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国际储备的概念和构成,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三级储备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二、难点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净差错与遗漏、总差额和储备及相关项目的计算,几个项目之间的关系,西方主要国际收支理论的观点三、习题(一)名词解释国际收支,IMF对外汇储备的定义,国际收支平衡表,自主性交易,调节性交易,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特别提款权,一级储备,国际储备水平,储备/进口比率法,(二)对比题1.20世纪的狭义国际收支概念和广义国际收支概念的异同点是什么?2.自主性交易与调节性交易的异同点是什么?3.简述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能力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4.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的异同点是什么?(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人不可以划为本国的居民?()A.刚刚注册的企业B.在该国居住了2年的自然人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该国代表D.驻在本国的外国领事馆雇用的当地雇员答案与解析:选C。
IMF规定,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及其代表处,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非居民。
2.IMF规定的划分居民和非居民的依据是在该国从事经济活动()以上。
A.半年B.1年C.2年D.3年答案与解析:选B。
3.顺差应该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借方B.贷方C.借贷都可以D.附录说明答案与解析:选B。
凡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都记入贷方,顺差能增加本国外汇收入,故记入贷方。
4.如果一国的国际储备能满足该国4个月的进口需要,则该国储备/进口比率是()。
A.25%B.33.3%C.40%D.50%答案与解析:选B。
储备/进口比率=4÷12=33.3%。
5.“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指当一国的出口需求弹性与进口需求弹性之和()时,该国货币贬值才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
A.大于0B.大于1C.小于0D.小于答案与解析:选B。
外汇储备的优缺点

外汇储备的优缺点优势:1、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或改善国际收支状况2、稳定本币汇率,减少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汇风险3.防止资本外逃或大规模的投机性资本流动,维护该国金融市场的稳定4.增加该国的国际储备任何国家都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资产。
5.有效利用外汇资金,推动重点产业优先发展劣势:1.汇率扭曲,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2.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程3.出现外汇黑市,而且外汇官价和黑市并存可能带来权钱交易中国外汇储备认识的三大误区误区一:外汇储备多=金融安全中国外汇储备从无到有,伴随的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就很容易产生一个误区,即外汇储备的增加是国家实力的体现,外汇储备越多,国家金融越安全。
这种看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
一般而言,一国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交易性需求,确保进口支付能力;二是偿债性需求,确保对外还债能力。
因此,一定的外汇储备规模是满足上述两方面需求的充分保证。
但是,外汇储备规模过大,会引发其他问题。
尤其对于中国而言,会对货币政策形成挑战。
由于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并未完全开放,国际收支中的外汇结算主要是由央行承担。
因此,央行买入大量外汇时,会因外汇占款的增加被迫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形成了挑战。
外汇储备的规模过大也使其盈利性受到了挑战。
通常而言,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就是国内投资的收益率。
一国持有的储备超过国家的需要,就意味着牺牲部分投资和消费。
此外,外汇储备增加的过程中,还可能有“热钱”涌入,带来市场风险。
误区二:外汇储备减少=汇率不稳亚洲金融危机中,缺少外汇储备的东南亚国家,被某些国际金融对冲基金狙击,但中国香港在持有巨大外汇储备规模的中国强力支持下,维护了港元的稳定。
因此产生了外储的第二个认识误区,外储储备是汇率稳定的基础,外储减少等于汇率不稳。
不可否认外汇储备是保证汇率稳定的重要手段,但从更广泛的经济背景来看,也许并不完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的 启发 意 义 。
关 键词 : 里 芬 的储 备 需 求理论 、 特 比例 分 析 法 、 回归分 析 法 、 拟 分析 法 模
中图分 类 号 : 7 文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9 2 6 2 0 }3—0 0 —0 F4 A 10 —0 6 (0 2 0 07 3
国 际储 备 需 求 理 论 在 研 究 方 法 上 可 以有 一 个 框架后 , 理论 界才 普 遍认 为 国 际储 备与 国际 目的 相
第 1 9卷
第 3期
国际储备需求理 论的几个误 区
张亚兰
( 西财 经 大学 , 西太原 山 山
王 翠 萍
000 ) 30 1
00 0 ; 西省 建 行 , 301山 山西太 原
摘 要: 文章通过回顾 国际储备需求理论的发展 , 出了特里芬储备 需求理论的 简单套 用、 指 比例分析 法强求一个比例 关 系、 模拟分析法忽略储备结构问题的几个误 区, 文章观点对国际储备需求理论 的研究有
非 美 国保 持 持续 逆 差 , 但这 又 会 削弱 人们 对美 元 的 信 心 。这 样 全球 就会 面 临 国 际 清偿 力 短 缺 或 布 雷
它 便成 了一个 公认 的标 准 。 误 区一 : 里 芬 的储 备需 求理 论 来 自于存 货理 特
论 。如 果 从全 球 的观 点来 看 , 界 总的 国 际储 备 即 世 用 于进 口的货 币 与 国 际 贸 易 量 呈 一 定 的 比例 关 系
有 失偏 颇 , 因为就 某 国的 国际储 备 而言 它 只是 中央
备应 通 过弥 补 赤 字来 减轻 国际收 支 的波 动 , 同时 应
与 国内货 币 供 应 量 保 持 一 定 的 比例 关 系 。 只是 由 于金 本位 主 义 的胜 利 , 以人 们 把注 意力 集 中到 了 所
储 备 与 国 内货 币供 应 量 的关 系上 了。 直到 11 9 3年 凯恩 斯将 对 外 部 门引入 了其分析
・
7 ・
维普资讯
晋 东 南 师范专 科学 校学 报
备 / 口” 进 比例 下 降 的时候 , 许 民 问的外 汇 持有 量 也
与进 口的 比例 正 在 上 升 。因 此 特 里 芬 的 储 备 需 求 理论 只适 用 于 国家完 全控 制 外汇储 备 的情 况 。 特 里芬 的理 论 提 出来 后 又 引 起 了一 些 经 济 学 家 的 批 评 , J h sn认 为 从 福 利 的角 度 看 , 一 如 o no 若
顿 森林 体 系 崩 溃 的 两难 境 地 , 特 里 芬 两难 ” 由 即“ ,
此引 发 了 一 系列 关 于 国 际 储 备 需 求 问 题 的 争 论 。 其实 , 在 1 0 早 8 2年 He r n y和 Th r tn就提 出金 准 o o n
是 可 以理 解 的 , 如果 直 接 把它 推 之于 一个 国家 则 但
维普资讯
20 0 2年 6月
晋东 南 师范 专科 学校 学 报
J u n l f id n n n Te c esC l g o r a n o g a a h r ol e oJ e
Jn .2 0 u e ,0 2
V 0. 1 1 9.No. 3
收稿 日期 :o 1 1 一1 2o— O 3 作者 简介 : 张亚 兰(9 16 王翠萍 (9 5 1 6一
银 行持 有 的那 部 分储 备 , 不包 括 商业 银行 、 业 、 并 企
个 人持 有 的外 汇 资产 , 用 于进 口的外 汇 主要 是非 而
中央银 行 的所 有 者 持 有 的外 汇 。 更 有 意 思 的是 一
国中央 银行 持 有 的 国 际储 备 和 民间 持 有 的外 汇 储
备 之间 可 能是 一 种 此 消 彼 长 的 关 系 , 官 方 的 “ 当 储
)女 , , 山西太原 人 , 副教 授 , 主要从 事经 济学研究 。 )女 , , 山西太原人 , 会计 师 , 主要从事会计 学研究 。
当这 一理 论被 国际货 币基 金 组织 认 可 的 时候 ,
定 的误 区需 引起 人们 的 重视 。
一
、
比例 分 析 法的 主要 内容及 误 区
国 际储 备需 求 理论 起 源 于特 里芬 的“ 黄金 与美 元 危机 ” 特 里 芬认 为 国 际社 会 对 当 时 唯一 的 国 际 , 清 偿 手段 一 美 元 的需求 要 大 于快 于其 供应 速 度 的确 定 就与 贸 易量 有 “ 份 关 , 正是 这一 理论 应 用 的表 现 。 这
里 芬 以来 , 们 对 国际储 备 需求 的 认识 也更 加 全面 人 和深 入 , 我认 为 , 对 这 一 理 论 的探 讨 上 仍 存 在 但 在
一
14 9 7年 特里 芬将 这 一理 论 推进 了一 步 。 他 认 为 国际储 备 需求 的 增长 与 国际 贸 易的 增 长有 关 , 于 是提 出 国际储 备 应 满 足 一 国 三 到 四个 月 的 进 口需 求 , 把这一 标 准作 为衡 量 一 国 国际储 备 是 否适 度 并 的标 准 。
很清 晰 的 时 间 划 分 , 7 在 0年 代 以 前 , 比 例 法 为 以 主 ,0年 代 以后 则 以 回 归 分 析 法 甚 至 更 先 进 的 模 7
拟分 析 法 为 主 , 然 研 究 方 法 在 不 断 地 改 进 , 虽 自特
关 而 不是 国内货 币 发行 的 基 础 。在 其 提 出 的 国 际
满 。如有 的经 济 学家 指 出 , 如果 一个 储 备很 低 的 国 家为 了达 到所 谓 的 国际 清 偿 能 力 标 准 而 花 很 大 的 代价 去 削减赤 字 , 样做 值 得 吗? 另外 如 果 国际 收 这 支 的不平衡 正 是 针 对 储 备 的短 缺 或 赢 余 而 采 取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