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就是( )(2分)
A、忿恚.(huì) 怫.然(fèi) 倾颓.(tuí) 攘.除奸凶(rǎng)
B、社稷.(jì) 阙.漏(quē) 缟.素(gǎo) 度.德量力(duó)
C、险塞.(sè) 优劣.(liè) 佣.耕(yōng) 免冠徒跣.(xiǎn)
D、夙.夜(sù) 蚱.蜢(zhà) 猖獗.(jué) 被.坚执锐(bèi)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就是( )(2分)
A、①然.足下卜之鬼乎②吴广以为然.
B、①项燕为楚将,数.有功②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C、①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②百姓多闻.其贤
D、①扶苏以数谏故.②故.五月渡泸
3、在括号内补出原文省略的成分,正确的一项就是( )(2分)
(1)此诚不可与( )争锋
(2)(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君与( )俱来
(4)悉以( )咨之
A、(1)之 (2)陈胜 (3)之 (4)之
B、(1)此 (2)陈胜 (3)之 (4)之
C、(1)之 (2)众人 (3)之 (4)之
D、(1)之 (2)陈胜 (3)我 (4)之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就是( )(2分)
①起云剂一般就是由棕榈油、乳化剂等多种物质添加混合制成②而塑化剂一般用
来软化塑料制品,长期大量食用可能致癌③但一些不法厂商把其中的棕榈油换成了塑
化剂④起云剂就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物⑤它可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瞧起来更
均匀,还可改善食品口感
A、④⑤①③②
B、①⑤④③②
C、①④⑤②③
D、④③②①⑤
5、下面就是一同学搜集到的单元知识卡片,请您按要求帮她修正错误。

(7分)
①在我国诸葛亮就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她的成语、俗语、歇后语非常多。

②歇
后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意思就是说三个普通人的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
亮,现在常用来形容集体智慧的伟大。

③其实,臭皮匠与诸葛亮没有丝毫,“皮匠”实际
上就是“裨将”的谐音讹传。

④“裨将”在古代就是指“副将”,这句俗语的原义就是
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人们竞把“裨将”谐音讹传说成了“皮
匠”。

(1)第④句中有两个错别字:应把“”改为“”;
把“”改为“”。

(2)第②句标点符号有错误,修改意见:
(3)第①句语序不当,修改意见:
(4)第③句成分残缺,修改意见:
6、综合性学习活动。

(10分)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就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泱泱大国,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风流人物辈出,灿若群星,浩如烟海: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李白“斗酒诗百
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功立业、对中华文明产生
巨大影响的风流人物,将使您找到前进的动力。

面对千古风流人物,您总会有所思,有所感。

鉴于此,班主任组织了以“走近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班级的一员,
请您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您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使大家从中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及意义。

(60字左
右)(4分)
(2)辩论台推出“苏轼与辛弃疾您更推崇谁”的专题辩论会,请就此论题发表自己的瞧法。

(6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4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
..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选自《出师表》) 【乙】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与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就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选自《隆中对》)
7、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秋: (2)开张:
(3)之: (4)将: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9、【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分别给对方提出了什么建议?(4分)
10、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为下面的上联补出恰当的下联。

(2分)
上联:《隆中对》高瞻远瞩,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
下联:《出师表》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
..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就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就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就是( )(3分)
A、初起
..时(初次起身) 又不肯竟.学(竟然)
B、所戮.者也(杀死人) 狱掾曹咎书.(书信)
C、不足.学(足以能够) 梁与籍俱.观(惧怕)
D、阴.以兵法(暗中) 皆已惮.籍矣(畏服)
12、简要概括项羽少年时的学业情况。

(3分)
13、您怎样瞧待项羽所说的“彼可取而代也”?(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1分)
3D电视让您体验视觉“盛宴”
秋明
2010年,包括《冰河世纪3》《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在内的多部好莱坞3D影片显示出很强的票房号召力,根据蓝光产业联盟的统计,3D电影与2D电影相比其票房收入要增长3倍,这也印证了消费者对于3D视听节目的迫切需求。

如今,随着3D技术的不断精进,3D电视也开始进入家庭。

3D电视最大的特点就就是可裸眼体验立体影视效果。

这就就是说,当观众想瞧3D节目时,她们无需再戴上那副笨重的眼镜,直接用肉眼观瞧即可。

3D电视就是三维立体影像电视的简称。

3D电视利用人的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略有差异,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的视觉这个原理,通过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镜屏,将经过编码处理的3D视频影像独立送入人的左右眼,从而令用户无需借助立体眼镜即可裸眼体验立体感觉,同时能兼容2D画面。

3D电视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词上:一个就是立体逼真,一个就是身临其境。

实际上,3D电视早就成为现代电视技术进入21世纪后的三大发展方向之一。

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全真立体电视技术就是由德国国际电子公司的托马斯·侯亨赖先生发明的,目前已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与地区得到了成功的推广与运用。

美国在3D电视的研制方面也走在了前面,2008年,美国就实现了3D高清卫星转播美国职业篮球联赛。

在英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31日,曼联对阵阿森纳的比赛中,英国天空体育频道有史以来首次使用3D技术对比赛进行电视直播。

在我国,天津有一家公司宣布开始着手筹建3D电视频道,该频道除了3D电影、电视剧等节目外还将包括在3D演播室内播报的新闻以及各种现场直播,目前该公司准备与松下、三星等跨国公司展开技术上的合作。

除天津外,国内已有7-8家电视台表达了建设立体节目频道的愿望。

虽然3D电视能给人带来非常震撼的立体效果,但由于很多原因的制约,3D电视的普及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首先,健康与安全就是3D电视急需攻克的难题。

研究结果显示,观众在观瞧立体影像时,由于眼睛会迅速地来回移动,因而容易造成眼睛疲劳。

如果人们收瞧3D电视距离太近,会对视力有害。

如果长期收瞧3D电视还可能产生身体的不适,特别就是对儿童与青少年来说更就是如此。

收瞧3D电视还会导致运动障碍、意识方面的一些后遗症,出现眼睛干涩、身体平衡性下降、头痛与乏力等不适症状。

对此,专家
..建议在出现这些症状后,应该立即休息,此外,用户在饮酒后或身体疲劳不适的时候不要收瞧3D电视。

其次,价格不菲。

3D电视要想真正走进普通家庭,似乎并非易事,高昂的价格足以让普通用户望而却步。

不过,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各品牌之间的竞争,3D电视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

此外,片源也就是很关键的问题。

事实上,目前3D片源依然十分稀少。

未来的3D节目源将主要依靠电视播出、蓝光光盘以及互联网下载。

如果没有丰富的3D电视片源支持,3D电视只能扮演“花瓶”的角色。

在2011年1月上旬举办的第44届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包括索尼、三星、松下、海尔在内的一线品牌厂商均纷纷推出其3D电视旗舰产品,3D电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电视厂商的积极推动,技术的不断成熟,3D电视时代的到来只就是一个时间
问题。

(选文有改动)
14、3D电视有哪些优越性?(2分)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6、指出第7段中加点词“专家”在句中的作用。

(3分)
17、如果某家电商场新进了一批3D电视,想在电视台播放一则宣传广告。

请您根据上文内容代拟一条广告语。

(2分)
三、写作(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面对危难的国家,林则徐唱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慷慨之歌;面对大好河山,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瞧今朝”……
您瞧,能走进她们的故事;您听,能走近她们的心灵;您思,能走好脚下的路。

与她们为伴,我们会豪情满怀,甚至指点江山;与她们为伍,我们会信心百倍,甚至激扬文字。

有了她们,我们的旅途会少一份寂寞,多一份昂扬;有了她们,我们的生活会少一份懈怠,多一份
勤勉。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们,聆听她们的诉说,描绘她们的风采。

请以“我最喜欢的风流人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九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第六单元检测题(二)
参考答案
1、B(A、fèi—fú。

C、 sè—sài。

D、bèi—pī。

)
2、C(C、听见、听说。

A、①可就是,②正确。

B、①多次,②计算。

D、①缘故,②所以。

)
3、A[(1)“之”在这里代指曹操。

(2)省略了主语“陈胜”。

(3)“与”后边省略了“之”,即“她”。

(4)“以”后省略了代词“之”。

]
4、A(组成这段文字的各句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文段介绍的就是起云剂,首先应该就是④,先说明起云剂就是什么,再说它的作用、成分,所以接着的就是⑤①,之后一转折说明起云剂中的一种成分——棕榈油,被不法厂商换成了塑化剂,所以接下来应该就是③。

说到塑化剂了,自然要解释塑化剂就是什么,所以②在最后。

这样各句的顺序就就是:④⑤①③②。

)
5、(1)义-意,竞-竟。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外的书名号,改为引号。

(3)把“在我国”与“诸葛亮”调换位置。

(4)在“丝毫”后添加“联系”。

[(1)一般来说,“义”就是指概念义,就是客观的;“意”就是指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主观的。

“竞”的含义就是“比赛”“争逐”,比较单一,“竟”的含义丰富、复杂,用在“未竟之志”“竟然”“有志者事竟成”等词语中。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是短语,用引号,表引用。

(3)缺少主语。

(4)缺少宾语。

]
6、(1)示例:陈涉的“鸿鹄之志”,唐雎的凛然不可侵犯,诸葛亮《出师表》的言辞恳切……
都激励我们从她们身上汲取前进的动力!让我们一起走近风流人物!
(2)示例:我崇拜苏轼。

因为她跟辛弃疾都就是处于有志难酬的境遇,但就是在《江城
子·密州出猎》中,苏轼不屈服于当时的境遇,“聊发少年狂”,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而辛弃疾只就是在醉中、在梦里才能想起当年沙场征战的壮阔的场面,“可怜白发生”,把雄壮变为悲壮,充满壮志难遂的抑郁愤慨之情。

[(1)写开场白,一要紧扣主题,紧扣本次活动的主题“走近千古风流人物”,围绕主题,内容集中,有针对性。

语言力求简明,符合规定字数。

二要有现场感,要起到渲染气氛、调节情绪、引人入胜的作用,能给观(听)众以强烈的听觉冲击力。

三要语言生动。

要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子、大众化的语言,可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2)开放性题目,同学们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7、(1)时 (2)扩大 (3)的 (4)率领(文言实词,有的存在古今异义现象,即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情况,要结合语境确定其具体含义;多数存在多义现象,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首先就是靠多积累,其次就是靠分析字形,再次就是靠古今联系,第四就是靠语法分析,第五就是靠语境推断。

文言虚词的积累也同样适用以上方法。

)
8、(1)不应该随便瞧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引喻失义”的意思就是“说话不恰当”,应翻译出来。

)(2)老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您呢?(“箪食壶浆”的意思就是“用箪盛饭,用壶盛浆”,要翻译正确,首先要知道“箪”“壶”在这里存在词类活用现象,即名词用作动词。

)
9、【甲】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广开言路”)。

【乙】以荆、益二州为根据地,外结西南少数民族与孙权,内修政治等。

(解答本题要把握选段的主要意思。

【甲】文的主要意思就是:诸葛亮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乙】文的主要意思就是:诸葛亮总述刘备兴汉室、建霸业的总方针。

)
10、示例:赤胆忠心,痛陈一颗忧国忧民心。

(注意结合选文内容,符合对联对仗的要求,文从字顺即可。

)
11、D(A、初起:初次起兵。

竟:完成。

B、戮:杀戮。

C、足:值得。

俱:一起。

)
12、读书、学剑、学兵法都不成。

(联系选文第2段回答。

“读书”“学剑”都不成,能直接在
第2段中瞧出来,“学兵法不成”则需要联系句意理解概括出来。

)
13、可从魄力与远见上说。

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结合选文,言之成理即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项籍,就是下相人,字羽。

开始起兵反秦的时候,年龄就是二十四岁。

她的小叔父就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戮(打败自杀)的那个人。

项氏好几辈子做楚国的将领,被封在项地(原为西周时的一个小诸侯国,后为楚邑),所以姓项。

项籍少年时,学习认字写字没有完成;又去学习击剑等武艺,也没有学成。

项梁对她很生气。

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

剑术,一个人就可以抵挡,不值得学。

要学
习成千上万人才能抵挡的本领(即兵法)。

”于就是项梁就传授项籍兵法知识。

项籍非常高兴,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

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阳县逮捕入狱,她就请蕲县狱掾曹咎写了封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

项梁杀了人,跟项籍跑到吴中郡去躲避仇人。

吴中郡有才能的上层人士,(才能)都显露在项梁之下。

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以及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为她们主持办理,暗中用兵法部署约束流寓在当地的客民与土著丁壮,根据这个了解她们的能力。

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与项籍一块儿去观瞧。

项籍说:“那个位置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捂住她的嘴,说:“不要胡说,(否则)就要灭族了!”项梁因此认为项籍不同凡俗。

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能、勇气超过常人,即使就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畏惧她。

14、一个就是立体逼真,一个就是身临其境。

(答案在第3段这句中:“3D电视的优越性主要
体现在两个关键词上:一个就是立体逼真,一个就是身临其境。

”)
15、举例子。

说明3D电视技术已经进入21世纪并进行了使用。

(举例子,就是通过列举有
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它的作用就是: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的说明事物的特征。

)
16、“专家”一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与专业性。

说明后面的建议有着一定的可信度。

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

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
17、示例:无需戴“镜”,即可身临其境。

(开放性题目,根据文意拟写广告词即可。

)
18、思路点拨:要写好这类作文,我们应该注意:①选择熟悉的人物。

我们的记忆中一定储存
着不少风流人物,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我们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风流人物,清楚自己要写的事件就是哪个,这样才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②注重描写刻画。

我们可以描写风流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动作……这样,人物形象会更丰满、更真实。

③融入自己的情感。

行文中别忘了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的真情实感一旦洋溢在字里行间,作文就又多了一份感染力。

④虚实结合。

写风流人物时,对风流人物的叙述就是实;由人物而产生的联想与想像就是虚。

虚实相生,文章的境界就出来了。

⑤联系现实生活。

文章如果能点明风流人物的现实意义,给人生活启示,无形中就多了一份厚重。

例文:
历史因她而永恒
——我最喜欢的风流人物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挥一挥衣袖,锦帽貂裘,她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她镌刻出对历史最深的眷顾。

一边就是迎合圣上,得到的就是高官厚禄;一边就是据理力争,赢得的却就是身陷囹圄。

不同的举动换回不同的结果——她也知道。

然而她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抉择,因为她想要的就是天地真理与人间正气,还有那一副铮铮铁骨。

这已够了,难道还需要什么不?
于就是,当人世间即将有一位忠臣消失时,当天空下即将有一具孤魂野鬼游荡时,她做出了决定——为了父亲的遗愿与自己心中的梦,一定要活着。

与心灵的残缺相比,身上的那些痛又算什么呢?
那一夜,地牢冰冷,她将生死摆在桌前,怅望未来的人生。

那一夜,月明星稀,透过地牢天窗,她将历史的使命与心中的理想融合,铸成铮铮傲骨,敲响千秋绝唱。

好一个永恒的司马迁,她靠信仰忘却了身心的伤痛,负起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把那冰冷的牢狱时光定格为一段千秋传奇,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好一个司马迁,她用执着镌刻下对历史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浩瀚诗海中且歌且行,把那光秃秃的笔杆升华为一段流传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曲名传千古的壮歌。

历史不能忘记,她将成为永恒,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囹圄中的司马迁用不屈与铮铮铁骨做出最完美的回答,忘记痛楚,成就历史。

现实给了她一具残缺的身体,而她却给历史注入了新的灵魂。

壮哉,那永恒的司马迁!伟哉,那镌刻历史的《史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辩护!
雄哉,那一首痛楚与昂扬的交响曲!
永远的历史,永远的她!
【点评】作者跨越千年的历史时空,用充满情感的笔触描述了司马迁的挣扎与抗争,一代风流人物司马迁跃然纸上,让人心动。

作者始终让自己的敬仰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感染着读者。

本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洋溢着阳刚之气,这与作者注重遣词造句密不可分,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