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宗教宝卷中的西王母形象与信仰(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宗教宝卷中的西王母形象与信仰(3)
明清宗教宝卷中的西王母形象与信仰
从民间宗教教派所流传下来的宗教宝卷来看,只有西王母与无生老母互称,而民间宗教教派在创造无生老母的过程中,无疑从明朝以前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完善自我的宗教体系和宗教思想,但是传统文化中似乎只有两位具有创世救世神格的女神可作为其文化资源:女娲和西王母。

但女娲在所存世的宝卷中,似乎很少提到。

那么只有西王母才有这个文化资质来充当民间宗教中的至上女神。

比较突兀而出的无生老母的形象,必以传统文化中的某位女性大神为原型,从西王母汲取形象和信仰,创造出无生老母的形象,是符合民间造神的逻辑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民间教派宝卷中西王母和无生老母经常交替出现。

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曾写到:在社会性的断乳中,它们留恋追慕那温暖而不须自己负责的家庭,想有个永远在身边的母亲。

也正是没有人能永远躲在母亲的怀里,所以在这一时期的读者会有要求母爱的情绪。

“一个人一旦发现父母不是万能的保护者的时候,不免会发生一种深切的恐慌。

这恐慌多少是需要一个上帝来代替父母的根据。

” 西王母在历经远古神话、历史传说、道教经籍、小说、戏曲、说唱等多种载体描绘下,从先秦至今,一直在发展演变之中。

“西王母”一词,也由地名、邦国名、氏族名转变为神、人王、女仙;其形象从早期的半人半兽,到雍容绝色的贵妇之姿;其职能由原先掌疫厉、刑杀的凶神到握有长生不死药的吉神,再到化育万物、母仪天下的天界女神,并且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王母娘娘”。

明中叶民间秘密宗教把这一丰富的文化资源纳入自己的宗教体系中,从而形成了民间宗教中的至上神。

从西王母到无生老母的转化,这一过程也与千年中国文化传统中浓厚的女神崇拜有密切的关系。

女神不断涌现不仅是宗教信仰的需求,也是社会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不能提供保障的场合,人们则可能会产生一种寻求社会性母亲或人类之母庇护的冲动,西王母神格的提升与无生老母的塑造不能说没有这种心理因素。

四、民间宗教与西王母信仰在南洋与台湾的传播西王母信仰与“宝卷流民间宗教”的兴起与传播,从以华北为中心,逐渐向全国发展。

有清一代,民间教派一直受到清官方的严厉打压。

道光三十年(1850年)后,青莲教受到清政府的镇压,以青莲教为名义的传教和宗教活动逐渐式微;但道光末年传人到福建的一支,改名为先天教,仍延续青莲教的传统,以瑶池金母为至尊,却顽强地生存下来,并随着华人的脚步逐渐传播到南洋。

远在海外的马来西亚等地由于有传道、建庙和宝卷印刷的自由,以宝卷为载体的西王母信仰与民间宗教转向海外,一直流传到东南亚的北婆罗洲、马来亚半岛以至暹罗国。

王琛发在马来西亚槟城大圆佛堂新发现了一批先天道罗浮山朝元洞系统经典文献,其中有《王母经》和清光绪年间刊行和抄本百多本。

“这一批先天大道嫡系的文献,不仅留下了道门所尊称的‘金秘祖’在19世纪中叶授意门人远下南洋开荒传道的记载,而且,也证明青莲教当时远播东南亚的北婆罗洲、马来亚半岛以至暹罗国,传道的对象不只限于华人,也包括外族。

我们可以从其中一本《无极传宗志》断定,正当清廷压迫着青莲教的同时,今日被好几个民间教派公认为先天五老之一的十五祖林金秘,眼光已经不仅放在中国本土。

一直到金祖归天后,教派继续分裂,可是自认是他的嫡系的一派也还是继续在南洋传播无生老母即是瑶池金母的说法,尊奉老母或王母为‘无极天尊’,提倡‘普度收圆’教义。

这些到南洋办道的弟子又曾经返流到中国,形成以罗浮山朝元洞为祖庭的一支先天道系统,分支遍布东南亚。

” 这一时期先天大道和其核心信仰——王母信仰规模很大。

如当时马来西亚槟城大生佛堂,这间客家男众修行的佛堂原本就是建在市区的别墅型建筑,它的左邻又有属于广府男众修行的大圆佛堂,也是别墅型建筑,1883年的《建造大圆佛堂石碑》密密麻麻地约有600捐款名单,足于说明支持者众,即使今日斋堂的道众早在上世纪人事星散,亦可想象l9世纪当时道堂之旺盛。

据目前所知,从l9世纪到20世纪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自认属于“先天大道”,又曾经在马来亚各处建立瑶池金母庙或修道坛奉祀金母的道门,基本上是分属普度门、归根道、同善社、万全堂四个道门。

四个道门之间,同善社常
会以住宅区或会所性质的建筑物聚会,里边既是活动场所,又可以奉祀神明。

而其他三个系统则各自建设过一些斋堂或庙宫。

一直到马来亚在1957年宣布独立后以伊斯兰教作为国教,它们还是享受着宪法延续英殖民地所保障的宗教自由,继续活动。

西王母信仰传人台湾的时间当与传人南洋的时间大致相同。

青莲教在遭清政府镇压后,其传到福建改名为先天教的一支,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于咸丰年间传人台湾,造成很大的影响。

¨ 目前台湾地区对西王母的崇拜,除原属于道教系统的之外,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组织,这便是遍及于全岛的慈惠堂系统。

这一系统常称西王母为“母娘”,崇拜极其虔诚。

其信众组织缜密,规律教义严整,最特别的是,信仰瑶池金母的信众都以师兄、师姐称呼,信仰瑶池金母的宫堂都以慈惠堂或者胜安宫、瑶池宫、王母宫等为宫名,在台湾将近有一千间的庙宇。

因此,现存几部以西王母为中心的宗教宝卷,明显地显现出明清以来的民间宗教,以传统文化作为主要资源,在中国传统女神崇拜的基础之上,创造了西王母和其影响更大的无生老母的形象。

与以往神话、仙化、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西王母不同的是,民间教派宝卷与信仰中的西王母神格和形象得
到了极大的提升,西王母的这种新的信仰也随着民间宗教及其信仰载体宝卷的流传,扩布到台湾和东南亚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