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用嗓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如何用嗓子
老师如何用嗓子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量的需要用到嗓音,且往往会因为使用的方法不够科学,只用不养或只用不练,或者其他一些病理性原因,造成嗓音的质量下降,讲不响,讲不长,甚至于沙哑失声,给工作和学习带来不便,本人作为一名教师,深感作为教师的嗓音的重要性,愿意利用本人所学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提高教师嗓音质量和提供嗓音的保养方法方面出一些力。

一、教师的嗓音质量
教师在嗓音的运用上(与其教育方法不相关的),主要会遇到在音量和持久力上的问题,如果再能注意到口齿清晰、音色悦耳两个方面那就更好了。

由于本课题的局限,现定义如下为教师嗓音质量良好的标准:教师的嗓音的音量要能使授课教室的每一角落都能听清楚您所讲的内容;在持久力方面要能够胜任每天2-3节课的讲课任务。

在此基础上追求咬字正确,吐字清楚和音色悦耳。

二、提高嗓音质量的策略
就目前情况说,教师在发声技术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正确的地方。

要提高其质量首先要找到其错误的根源,设法纠正,并授其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

掌握了正确的发音方法以后,提高嗓音质量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一般来说,只要经过一段不算太长的时间的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三、影响嗓音质量的原因
1. 器官原因
由于器官的先天或后天病变造成发声器官的畸形,呼吸器官疾病等病理性原因造成嗓音质量差的,只有先进行医学治疗而后再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

2. 发音方法错误
A.呼吸方法不对
一般人说话最常采用的是胸式呼吸,而这种呼吸的优点是呼气的优点是呼气比较灵活,但缺点也十分明显,气量小,呼吸器官参加的运动比较消极,最有活力和最能使呼吸、发音取得力量的横隔膜没有参加到整个运动过程中,从而失去了音量的支点。

用这种呼吸常有讲响时感到胸闷,声带因为无适量的气流冲击而增加摩擦等现象。

B.激起与呼气动作配合不当
激起(attack)时声带动作的配合是否正确是完成发音至关重要的一点,首先是呼气动作与声带靠拢的动作在时间上配合不当。

声带先靠拢而呼气晚一步到达声门,则会造成喉部和咽部过分的紧张,使人感到虽然费力但仍旧说不响;若呼气先于声带的靠拢而通过声门,则会造成声音带“沙”的漏气的现象,持久力减退,发音效果不好,长期这样会引起声带充血发炎。

其次是呼气动作与发声动作在力量上配合不当,呼气虽然能及时到达声门,
但是力量太弱,不足以发出响亮的声音,这种情况在生活语言发音时比较少见;而呼气的力量太强,将造成声带闭合不佳,受力不均,常能引起声带小结等病变。

C.习惯拉长声带发音造成嗓音质量下降
人在生活中说话时,一般都是伸脖子、拉长声带来发音的。

这对于长期需要有一定音量来“说话”的教师来说,这是十分危险的。

声带拉长会变薄,在为取得大音量而用了过于猛烈的呼气的冲击下,就会显示出耐力差,常充血,咽喉疼痛等病灶。

这一点是在非歌唱发音中最难克服的缺点,也是最鲜为人知的一点。

四、良好发音的方法
1. 呼吸方法
气息是声音的源泉,良好的呼吸又是美好发音的基础。

为了得到一个美妙动听的声音先要找到最自然、最安静、最深长的呼吸,这种呼吸同样也有利于清晰的吐字和明亮的声音。

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建立在胸腹式呼吸的基础上的,其吸气的动作可分解为小腹松开,稍微凸起,吸气;同时两侧肋骨自然撑开;此时小腹微微收进一些;上腹部微微凸出一些。

整个吸气动作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就象是被吓了一大跳。

呼气的动作可以分解为保持吸气的感觉,胸部不能塌下;小腹慢慢向上收缩,腹内的紧张度是逐步松弛下来。

整个呼吸是一个快吸慢呼的过程:用吓一跳的感觉吸气---慢呼,即快吸慢呼的胸腹式呼吸,同时强调自然,深长。

我们平时所说的的所谓丹田之气的认识其实并不完全。

据《抱朴子》曰:丹田“在脐下者为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两眉之间者为上丹田。

”由此可见,丹田之气并非仅是脐下之气,也就是说不是一个点,而是指一个区域。

真正的气息来自头、胸、腹三个部位的协调统一。

气息不是一种单纯的呼吸,而是一种力量、物质、信息三者负载的有机综合体。

2. 喉头向下挡气发音
为了避免本文上述的有关影响嗓音质量的原因,建议大家用喉头向下挡气的动作来作为正确发音的要领。

这样可以避免为求音量而过度用力和粗暴猛烈地冲击声门使声音紧张难听。

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喉头向下挡气,我们来看一位声乐专家的描述:“在起音前,先使喉头向下(只要掌握正确的呼吸就能做到),让气息以1/5秒的速度抚摸声门,而不是以更快的速度猛冲。

气息向下一滑一滑的,象飞机着陆、蜻蜓点水似的抚摸声门。

发音时的自我感觉是气息不是直接向上冲,而是由上往下滑。

声音先滑落在气息的技术上,然后再被气息送到头腔的共鸣处。

”在这里,要领会的关键是抚摸,而不是冲击。

适当的气流速度会使两片声带自然闭合。

掌握这个技巧是掌握整个科学发音的关键。

3. 共鸣
要发出一个洪亮动听的声音,就需要合理正确地运用共鸣。

人体可以利用的共鸣腔体主要包括:胸腔、喉咽腔、鼻咽腔和头腔等。

通过改变这些腔体的形状来和声带发出的声音产生共鸣的效果,使声音丰满、圆润。

从一般情况看,喉头向下,软颚适度抬起,下巴放松,使吼到嘴唇的共鸣管道拉长到7英寸左右,就会得到丰富的泛音共鸣。

由此可见,要得到声音的共鸣,就要学会喉头向下,而且在发音的时候能够在一个位臵上比较稳定。

同时打开喉咙,让气息将声音毫无阻挡地送到充分打开的鼻腔和口腔。

声带发出的声音得到了共鸣,音量自然增加许多。

真可谓是四两拨千斤,事半而功倍。

4. 咬字、吐字
我们中国的汉字发音一般是由子音和母音构成的。

子音在口腔的前半部形成,母音是在口腔的后半部形成。

舌前三分之二管发子音,舌根、咽、喉是用来发母音的。

为了使吐字清楚,嘴唇要在吐字时用力;在发母音时放松,子音要念得快。

要恰当地运用子音的阻气和母音的放气的对抗力量,才会产生正确的字头,引起正确的母音。

在咬字方面,前辈们已经作出了精妙的总结。

根据字音收尾的不同,将汉字分为十三种(即十三辙),即:一七、故苏、也斜、中东、江阳、人辰、言前、怀来、灰堆、油求、遥条、梭波。

归纳三大类:单音字、鼻音字和复音字。

每一字又可分作头、腹、尾三部分。

咬字是指口腔在咬字头时的力量,吐字指的是字腹到字尾的过程中的口力。

字头要咬得“重”些,字尾必须交代清楚。

五、具体的训练方法
1. 练呼吸的方法
练习正确的呼吸的方法有不少,但都是围绕着上一节所提到的呼吸的感觉而设计制定出来的。

这里只先介绍一种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新得出的练习方法和一种被广泛运用的寻找正确呼吸感觉的辅助方法。

方法一:
身体姿势自然松弛,先吸气半口,使胸廓自然舒展,保持一下;
然后再肩不动,再把气吸满,保持一下,此时可以体会到横膈膜在呼吸过程中的参与;然后呼出一半的气,保持一下,注意此时要保持胸廓和肩膀在刚才吸气时的状态。

快吸慢呼,以多次反复为一组,每次练习8-10组。

方法二:
此法用于体会呼吸的感觉。

身体仰卧,自然放松,平静呼吸。

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用此法可以体会自然、安静、深长的呼吸状态。

此方法与实际发音时略有差别。

为了能使呼吸练习不显单调,在用方法一时,在呼气的同时小声地念些文字,如:“一、二、三、……”等等。

这样练习的时候,把手放在嘴巴前
面,感觉不到有明显气流冲出时,说明这时候的呼吸的力量和速度掌握得恰倒好处。

2. 用声乐练声的方法纠正语言发音的错误
因为大多数的发音方法不正确是由于呼吸的气息和声带闭合的配合不当造成的,所以利用练声曲使练习者在发音时有时间的要求,给气息和声带的正确配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不仅如此,利用有关母音的强化,还能纠正和治疗一些因不良发音造成的声带上的毛病。

利用练习练声曲时各个发音器官的积极状态,帮助练习者寻找声音共鸣的感觉,学会使声音产生共鸣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音量的问题。

一般说,只有当喉到唇的共鸣管道的长度达到7英寸时比较适于引起共鸣增加泛音。

这要求喉头必须要向下,才容易形成这种状态。

由于此法因对象不同而变化繁多,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

3. 朗读练习
在用声乐练声训练的同时,还要辅助朗读练习。

朗读的内容不限,先短后长,先慢后快。

先逐字将字音咬准,声音调整满意,然后考虑字与字的连接,最后,在良好气息的支持下,练习全篇的起、承、转、合声情并茂。

建议在练习篇章的时候,多练小声,待小声的字音、声音部位调整完毕后,再加大气息的支持,放大声音。

这样做是为了增加练习的时间,避免过于过早的疲劳。

4. 有关练习的说明
A.教师的指导。

声音的训练是一件相当微妙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他是整个过程的主导者,他为练习者选择路径和进度,并且对练习者的每一个状况作出判断、鉴定。

在练习发声的道路上,自学实在是太艰难和缺乏可能性。

B. 过程比较长。

嗓音质量的提高肯定不是立竿见影的,它将是一个不太短的过程。

一位声乐专家比较保守地断言,要真正掌握完全正确的呼吸方法需要约半年左右的时间。

所以练习者要有足够的毅力,先坚持两三个月,一定会有起色的。

六、关于嗓音的保养
对于自身嗓音的保养程度一半以上决定于自己生活的细致程度。

一方面要锻炼,使它变得坚强有力,另一方面也要周到地爱护,使它青春永驻。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具体提出以下几点:
1. 保持身体的健康,让整个机体处于比较正常的状态。

2. 注意休息,切忌怪声大叫。

3. 经常锻炼发声,巩固发声方法,提高发声水平。

4. 注意日常饮食,少吃强刺激性食物,常喝开水。

在较长时间用嗓后,不要马上吃太冷或太热的食物。

5. 在嗓音感觉疲劳的时候,要尽快地休息。

在无休息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考虑多用方法,在方法上求得效果。

6. 在嗓子感到不适的时候适当用药物保健。

常用的有胖大海、西瓜霜喷剂、含片等。

为减少嗓子的损坏,自我保护嗓子,本人就个人观察,了解,体验,经验等给予以下的建议:
1.多喝水(泡胖大海,蜂蜜水不要太浓,茶水喝淡茶水润喉茶等)
2.上课时候尽可能降低音量(前提下学生必须要保持课堂纪律)
3.可以准备一块惊堂木(在必要的时候用惊堂木拍下讲桌,可以少喊话)
4.可以让班长或学习委员,课代表协助维持课堂纪律
5.板书和讲课要相互结合(不能一直写也不能一直说)
6.尽量不要吃或少吃辛辣食品,带有刺激性的食品等(比如辣椒,麻辣烫等)
7.不抽烟不喝酒(抽烟对肺部不好,也会影响喉咙的;喝酒会有一定刺激性的)
8.让学生踊跃回答问题(既不耽误教学进程,又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也锻炼他们的勇气)
..................
怎样喊嗓练声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
(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气息存入横膈膜),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

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习:“吸提”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

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吸提” 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

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三)“深吸慢呼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

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

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四)“托气断音练习”
这是声、气各半练习。

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我们介绍三种练习:
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

反复4—6次。

B.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工哈)—(反复)(加快)哈,哈,哈……”锻炼有进发爆发力的断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

C.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嘿—厚、嘿—厚”(反复逐渐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气力不支为止,反复练习。

经过这一阶段练习,气为声之本,气为声之帅的气息,已基本饱满,“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起来,而声音一直处于酝酿、保护之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

第二阶段:气、声、字的练习戏曲爱好者在喊嗓练声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来,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乱喊,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我们在研究喊嗓练声时,有意地先练气息不急于发声,是利于发声练习,要大家明确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第三阶段,我们建议还是不急于爬音阶喊高音,而从气、声、字结合练起。

这三者关系应排成这样一个顺序: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

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字的位臵居于中心,前面牵着“音”和“腔”,后面联着“词”与“情”。

当中一塌,满盘皆输。

字音的真切,决定着声音的圆润,“以字行腔”正是这个理儿。

在喊嗓练声中的字、音、气的关系,应是托足了“气”,找准了“音”,咬真了“字”。

具体方法是: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然后加快,同时练嘴皮子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

唇音练习:先放慢,放大念一遍逐渐加快到念绕口令
八一百一标一兵一奔—北一坡一
北一坡一炮一兵一并一排一跑—
炮一兵一怕一把一标一兵一碰一
标一兵一怕一碰一炮一兵一炮一齿音练习(方法同上)
四——是四,
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
四十——是——四十,
不要把十四——说——四十,
也不要把四十——说——十四,
舌音练习(方法同上)
六十六岁刘老六,推着六十,
六只大油篓,
六十六枝垂杨柳,
拴着六十六只大马猴。

喉音练习(方法同上)
山前有只虎,
山下有只猴,
虎撵猴,猴斗虎,
虎撵不上猴,
猴也斗不了虎
十三道辙字音练习
风(中东)一催(灰堆)一暑(姑苏)一去(一七)一荷(波梭)一花(发花)一谢(乜斜) 秋(由求)一爽(江阳)一云(人辰)一高(遥条)一雁(言前)一自(支思)一来(怀来) 俏(遥条)一佳(发花)一人(人辰)一扭(由求)一捏(乜斜)一出(姑苏)一房(江阳)一来(怀来)
东(中东)一西(一七)一南(言前)一北(灰堆)一坐(波梭)
这样一练,你哪路音圆润,哪路音干瘪,分得清,找得准。

气、音、字练习非常实用有效。

舌音牙音练习(方法同上)
街南来了个瘸子,右手拿着个碟子,左手拿个茄子;街上有个撅子,橛子绊倒了瘸子,右手摔了碟子,左手扔了茄子
具体方法是: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然后加快,同时练嘴皮子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

①唇音练习:(先放慢,放大念一遍逐渐加快到念绕口令)
八一百一标一兵一奔—北一坡一
北一坡一炮一兵一并一排一跑—
炮一兵一怕一把一标一兵一碰一
标一兵一怕一碰一炮一兵一炮一
②齿音练习(方法同上)
四——是四,
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
四十——是——四十,
不要把十四——说——四十,
也不要把四十——说——十四,
③舌音练习(方法同上)
六十六岁刘老六,推着六十,
六只大油篓,
六十六枝垂杨柳,
拴着六十六只大马猴。

④喉音练习(方法同上)
山前有只虎,
山下有只猴,
虎撵猴,猴斗虎,
虎撵不上猴,
猴也斗不了虎
⑤舌音牙音练习(方法同上)
街南来了个瘸子,右手拿着个碟子,左手拿个茄子;街上有个撅子,橛子绊倒了瘸子,右手摔了碟子,左手扔了茄子爬音阶及高难音练习“嘎调”、“翻高”、“高腔”是演唱中不可缺少的,我们称其为高难音。

在喊嗓练声中练习这路音,注意不可多练,关键是找方法找位臵,如果拼命去喊去叫,前面练习的会全部做废,还会伤及嗓子。

练习这路音最忌挤、卡、捏、压、强努、硬拼横气。

如字要高唱不必用力反呼(使拙劲去喊),惟将此字做狭做细,做锐,做深,则音自高矣……,凡遇高扬之字照上法将气提起送出……则听者已清晰明亮,唱者又不费劲。

这里有窍门,有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去摸索,去探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