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梯田后的土壤培肥与增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修梯田后的土壤培肥与增产问题
摘要:近年来新修梯田表层土壤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其效益的充分发挥,新修梯田土壤培肥问题函待解决。
根据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从本县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提出详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机修梯田;土壤培肥;增产
张家川县属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
全县总耕地面积4.10万hm2,其中川旱地面积0.36万hm2,占总面积的8.70 %,其余均为坡耕地,其中5°~25°的宜修梯田坡耕地3.82万hm2,大于25°坡耕地0.32万hm2。
目前,梯田面积累计达到2.87万hm2,占宜修面积的75.20 %,是全省梯田建设工程实施的38个重点县之一,也是全省梯田化建设重点县。
由于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宜修区土壤侵蚀模数在5 000~8 000 t/㎞2·a,土壤肥力低下,0~20 ㎝耕层,有机质含量仅为0.35 %~0.42 %左右,氮不足,磷奇缺,钾有余是全县土壤养分的基本特征,是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根源。
坡地修建梯田是治理坡耕地,控制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农作物高产稳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
梯田具有良好的蓄水保肥作用,它能在一次降水100 mm的情况下,基本上全部拦蓄,为山地增产创造了条件。
随着梯田建设由上世纪的人工为主向人机结合、机修为主的转变,机修梯田基本失去表层土壤,耕作层土壤团粒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如不采取措施,将导致作物严重减产,直接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严重挫伤农民配合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梯田建设的难度也会相应加大,机修梯田培肥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原坡地与新修梯田的农化性状
耕层表土是经多年耕作培肥的土壤,但机修梯田一般难以保留表土。
据我县选点测产分析资料表明,机修不保留表土的梯田,在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当年产量比原坡地减产15 %~30 %,特殊地域(指原坡地表土与底土差异较大)甚至达到40 %以上,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机修表土被推压在底层,地表多为坚实的生土,通气性不强,代换能力弱,土壤营养物质高度贫乏。
1.1土壤养分机修梯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较原坡地减少,而且随切土深度的加深而减少。
不留表土的机修梯田比原坡地有机质、全氮、全磷、盐基代换总量均大量减少,尤其是速效氮、磷减少最为突出。
1.2土壤物理性状机修梯田受填、切土的影响,切土部位出现土壤紧密、容重增加、空隙度小、入渗量减少,填土部位反之,并出现土壤湿度梯度变化的现象。
1.3土壤微生物机修梯田对土壤微生物影响极大,无论填土或切土部位,土壤微生物均比原坡地巨减,随着培肥年限的延长,微生物数量增加较快。
有关资料表明,在培肥5 a后,梯田填、切土部位除固氮菌含量外,其余各菌种的数量超过了原坡地,只有加速土壤熟化,才会迅速恢复土壤微生物含量。
2培肥增产措施
2.1深耕翻、多耙耱机修梯田后土壤表层表现的“生、冷、硬”,要立刻进行深耕翻,才能使坚实的耕层变的疏松与土细,土壤容重减少,空隙度增加,增加土壤入渗,提高蓄水能力,利于可给养分的释放,供作物吸收利用,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特别是机修梯田,经过机械重力碾压,土体结实,作物根系很难延伸,尤其是挖方部位,物理性状更差,需要进行深耕翻,多耙耱,机修梯田田面坚硬,畜力很难深翻,一般用机械(我县大多为手扶或四轮拖拉机)进行深耕翻,用旋耕机进行耙耱。
实践表明,经过3 a深耕后,土壤肥力会不断提高。
从梯田作物产量看(依据黄委天水水保试验站研究资料),第一年种玉米,耕深26.70 cm者比1
3.30 cm的产量提高16.20 %;第一年种洋芋,耕深26.70 cm者比13.30 cm的产量提高12.70 %。
耕翻深度以23~27 cm为宜,深耕翻宜在雨季或秋季进行。
秋季机修梯田最迟也要在土壤封冻前深耕结束,这样既可以保持更多的雨雪水,通过冬季土壤结冻春季消融促进土壤熟化。
2.2增施肥料
2.2.1增施有机肥料。
有机肥是一种长效的复合肥,它含有作物需要的氮、磷、钾、钙、镁等多种营养元素。
有机肥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腐殖质,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使土壤的水稳性团粒、总空隙度、毛管空隙、饱和水均有增加,同时降低土壤容重,并释放出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增加对作物养分供给。
一系列研究资料表明,在年降水500 mm左右的半干旱地区,每667 m2施有机肥在5 000 kg以内时,作物产量随施肥的增加而提高。
为了改变新修梯田切土土壤养分贫瘠状况,如有较好的施肥条件,在667 m2施达2 500 kg以上者,应在梯田切土部位偏施有机肥。
为了达到梯田填、切土平衡增产的目的,切、填土部位施肥比例应在6︰4~8︰2为好。
有机肥农村除了人粪尿外,还有畜肥和秸秆沤肥等。
经试验,羊粪较适合生土梯田,因为生土梯田生土姓凉,肥力十分缺乏,而羊粪本身是热性肥料,氮磷含量比较高,它比人粪尿(掺黄土50 %)有机质高48 %,全氮高51 %,全磷高11.50 %。
反映在粮食产量上,同样667 m2施肥2 000 kg,第一年种玉米,施羊粪比施农家肥增产2.50 %,第一年种洋芋,施羊粪比施农家肥增收45 %。
所以,羊粪是机修梯田生土熟化的好肥料。
我县群众有养羊的传统习惯,可以就地取材。
2.2.2种植绿肥。
绿肥是一种营养完全的优质有机肥料,是增加肥源的一项重要途径。
我县东部人少地多的乡镇以草茬轮作种植绿肥,中西部人多地少的乡镇可在夏闲小麦地播种牧草绿肥压青,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通常情况下,在绿肥压青后来年春种秋收作物,洋芋、玉米的667 m2产量比对照地
增产16 %~40 %之间,我县绿肥压青一般以小豌豆、箭舌豌豆、燕麦、禾草等草种为宜。
2.2.3配合施用过磷酸钙。
基于我县土壤养分磷奇缺的现状,为保证作物营养元素的平衡,机修梯田在深翻前,667 m2施普通过磷酸钙50 kg左右。
切、填土部位使用量以2︰1为宜。
这样既可以加速土壤的熟化,又可保证作物生长对磷元素的需求,施肥后结合深翻效果更为理想。
2.2.4配合施用氮素化肥。
机修梯田后,耕层土壤养分贫瘠,氮素养分更为缺乏,有机肥的释放比较缓慢,不能满足作物前期及中期对氮素的需要。
为保证新修梯田对作物生长氮素的供应,在增施有机肥的同时,配合施用氮素化肥才能增产。
一般667 m2施尿素15 kg或硝酸铵20 kg较为经济合理。
2.2.5施用腐殖酸肥料。
腐殖酸肥料在机修梯田结合有机肥配合施用后,能使纤维分解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数量增加,所以能促进土壤熟化,调节机修梯田的土、肥、水、气、热供应状况,促进作物增产。
我县东部林沿地带的马鹿,闫家、恭门等乡镇的村,腐殖酸资源较为丰富,能够就地取材,以667 m2施100 kg以上腐殖酸增产效益较高。
3适合作物选择
由于作物的不同,它同土壤中摄取的养分种类和多少也不一样。
我县机修梯田,生土有机质、全氮(特别是速效氮)缺乏,钾素一般较多,磷素更为稀少,因此,选择适生作物显得极为重要。
实践证明。
洋芋轮作比玉米轮作制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均有提高,就种植一年看,洋芋667 m2产量比玉米增产在50 %左右。
选择作物注意以下原则,以其获得最大的增产效益,一是选择耗氮量少耐贫瘠的作物,如块茎作物—洋芋或固氮能力强的豆类作物—黄豆、白云豆等豆类作物为先锋作物;二是新修梯田填土部位土壤水分湿度梯度变化强烈和易发生春旱的特点,选择晚秋作物—如糜子、谷子作物为先锋作物,可以避免春旱及梯田填方湿度梯度造成对作物生长不良影响,提高增产效益。
4机修梯田培肥应注意的问题
4.1土壤层次性状引起的低产田土如张棉、刘堡部分村庄机修后出现白青杂土,应积极进行土壤养分化验,配方施肥效果更为理想。
马鹿、闫家、刘堡、恭门、张棉部分村耕作层下出现积水层或泉眼,影响植物生长,这类田块最好实行改变地表微地形,起垄耕作培肥地力。
4.2对于机修后果树建园的梯田在保证土层厚度的基础上,果树与绿肥套种,既增加地表覆盖,保持水土,又改善土壤的有机质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总之,机修梯田培肥与增产,只有把改“形”与改“质”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机修梯田的优势,有效利用光、热、水资源,促进作物高产,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
[1]张家川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报告汇编。
[2]张家川县“三田”产量的调查与测定。
[3]张家川县宁马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经济效益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