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实践与创新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实践与创新探讨
摘要:电网建设项目档案主要是项目施工期间记录的资料信息,包括文字信息、视音频信息等,该类资料会直接影响项目竣工验收和结算。
由于国家持续扩大电
网建设投资,电网建设速度也快速增长,电力人员必须正确认识到项目档案管理
的重要性。
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问题,希望能
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实践创新
在电网工程建设活动中,具备存储价值的文件材料、图片资料、视音频资料等共同组成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
在项目竣工验收期间,档案验收属于重要组成,当工程验收判定为不合
格项目时,则不能通过项目验收。
在电网工程达标投产与工程评选中,档案属于重要评选与
考核指标。
档案可以作为工程验收的凭证,并且可以为项目运营、改扩建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档案可以全面反映出工程建设过程,对电网建设工程的投产应用影响很大。
当前,多数电网
企业采用传统方式管理档案,确保将档案管理作为建设管理的分支,没有建立系统化记录体系。
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是将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作为管理依据,并且应用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建立标准化档案目录与固化模板,实行全过程管理与控制。
采用此种管理模式,可以将
档案管理工作渗透到项目建设施工的全过程中,确保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的同步开展。
1、电网项目档案管理现状与问题
1.1档案完整性不足
首先,在开展电网项目施工建设时,由于参建单位多、建设周期长等原因,导致管理人
员不注重档案过程管理,极易影响项目档案管理的统一性。
在建设运转过程中,若造成建设
施工与文件档案不统一,对工程项目建设及日后改扩建的影响非常大。
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无法完整收集档案信息,从而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无法顺利完成后续移交工作。
多数
人员为了完成管理任务,会在极短时间内收集档案,因过程管理缺失而无法确保档案的完整
性及各关联档案的逻辑统一性;其次,参建单位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足,配备的档案管理
人员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加上业主单位未能做好档案移交前的审核跟进工作,导致项目
档案归档工作无法闭环。
1.2归档质量差,合作效应低
在现代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电网建设项目也开始应用现代化技术。
在施工图纸修改时,只是口头通知或者电脑记录,没有详细标注到施工图纸上,从而导致施工图纸与具体建
设的差异比较大,存在内容不符问题。
档案管理属于工程评价的重要内容,当档案内容不完
整时,也会影响工程评价的准确性。
面对此种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创新,注重档案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交流合作。
然而现实却是档案管理人员未深入施工现场,也没有掌握
施工流程。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艰巨,档案形成、信息收集与分类存储都存在复杂性,
不仅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还应当加大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交流合作,全面发挥出
档案管理在电网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1.3信息化水平低下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档案管理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然而多数项目
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多采用单机录入和条目式录入方式,无法实现信息化存储与管理,
从而降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会减缓资料更新速度。
导致该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标准、信息化人才不足、管理规范性差。
部分电网建设项目的档案信
息数据库建设不理想、信息化管理技术滞后等,对项目档案管理的影响非常大。
2、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创新措施
2.1加强前期准备环节的管理力度
(1)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不断提升技能水平。
档案管理人员应当
熟悉档案相关知识,包含工程设计、建设施工与管理维护等,同时掌握项目建设流程与内容,了解工程档案的阶段性特点。
(2)联合现场情况,建立档案收集台账、存放转归。
按照工程量配置不同设施,例如
信息采集、统计与处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并将设置配置情况记录到档案内,以此满足工
程建设需求。
(3)建立和完善档案收集机制。
在管理工作的标准程序中,注重融入归档机制的规定。
在档案工作开始前,应当建立标准化收集、整理、移交等程序,将档案管理纳入到工程质量
考核与评估中,列入与参建单位的合同中,实现档案管理的指标化、合约化,约束参建单位
有序开展各项档案管理工作。
同时,注重建立档案管理与考核机制,将考核内容落实到档案
管理的全过程中。
实行档案责任制管理模式,按照具体标准落实奖惩机制,追究相关人员的
责任。
2.2加大事中控制力度
(1)细化职责分工。
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之前,业主单位应当充分考虑到工程实际,
全面梳理不同人员的职责,防止档案管理工作出现职责不清问题,对全面化管理效果产生影响;避免项目档案移交归档后,当工程后期发生安全事故或纠纷等问题时,不同部门人员相
互推诿责任。
因此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当召集项目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建立档
案管理机构,优化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规定档案职责范围与质量要求,以此确保电网建设工
程项目档案收集整理工作顺畅开展。
(2)注重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进程的管控。
在电网项目建设期间,会出现计划形式化、策划不合理等问题,从而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存在错误认知,认为档案归档时间充足,从而存
在侥幸与懒散思想。
到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阶段时,档案整理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补充项目
文件,极易产生项目文件缺漏问题。
为了处理好该类问题,企业必须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明
确档案整理人员及其相应职责,制定标准化信息收集进度与质量评价管控工具,采用定期抽检、进度倒排等方式,全面落实档案管理措施。
(3)保障档案资料关联完整性。
针对电网工程建设来说,项目档案与文书、合同等档
案关联性密切,不同项目的档案也可能存在关联性。
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应当梳理工程
项目与其他类型档案之间、以及不同工程项目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收集工程建设项目文件时,应当注重与各参建方的沟通与交流,确保文件收集的完整性;档案人员应当整合利用其他类
型档案资料,建立其与项目档案的归档文件关联性;联合不同项目收集相关档案资料并建立
相互之间的归档文件关联性。
(4)实施项目监控。
在开展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时,业主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充分发
挥出监督与管理职能,全面参与到工程建设中。
监督与管理内容如下:首先,注重定期检查
档案整理质量与完善度,确保其满足标准要求;其次,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采用网络化、
自动化管理与监控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建设存在的档案问题,提升档案管理的系统性
与准确性。
2.3加大事后控制力度
事后控制主要是竣工环节的档案总结工作,各参建方应当通过工作报告方式,全面总结
各自的工作情况,同时注重处理施工期间的不规范与不安全行为,比如不按规定佩戴安全防
护装置、未按照标准流程开展施工操作,材料性能与质量不过关等,全面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与安全。
在整理项目文件时,注重总结工作方法,优化整合档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为后续
工程建设他参考价值,以此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发展。
建设单位在项目总结中,应当要
求项目各参建方汇报进度,注重交流工作经验,以此提升电网项目的建设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电网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时,首先要注重项目文件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管控,联合电网建设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调整管理思路,推广应用信息化系统。
同时注重梳理和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提升档案文件的有效利用率,以此推动电网企业的
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鹏.电网技改大修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6):148-149.
[2]张蕾.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城建档案,2019,28(04):68-70.
[3]司海青. 特高压工程影像档案管理标准化研究[C].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8智能电网
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编辑部,2018:90-93.
[4]张丽.“五位一体”机制在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应用[J].档案天地,2017,10(04):29-32.
[5]郑荟.500千伏溧阳变电站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6,24(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