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情绪调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情绪调节
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
一、情绪调节的涵义
情绪调节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心 理学。Kopp率先对压力及消极情绪的 调节进行了研究;Dodge正式提出情绪 调节(emotion regulation)的概念并 将其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引入心理 学,情绪调节的研究继而得到更多心理 学家的关注。
三、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格鲁斯(Gross,2001)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 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会 产生不同的情绪调节,据此,他提出了情绪调节 的过程模型。在广泛的水平上,格鲁斯的这个 模型将情绪调节区分为先行关注情绪调节和 反应关注情绪调节。格鲁斯把情绪调节过程 分为五个: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 认知改变和反应调整。
情境选择是指个体趋近或避开某些人、 事件与场合以调节情绪,这是人们经常或 者首先使用的一种情绪调节策略,个体经 常使用这种策略来避免或降低负情绪的 发生,增加积极情绪体验的机会。
情境修正是指应对问题或对情绪事件进 行初步的控制,努力改变情景。
注意分配是关注于情境中许多方面的某 一或某些方面,包括努力使注意集中于一 个特定的话题或任务,注意离开原来的话 题或任务。
四、情绪调节的策略
格鲁斯(Gross,2001)提出,在情绪发生 的整个过程中,最常用、最有价值的策略 有两种: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
1.认知重评
认知重评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 对情绪事件意义的认识,也就是以积极的 方式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解释。认知 重评发生在情绪反应激活之前,是先行关 注的情绪调节策略,产生积极的情感和社 会互动结果,不需要耗费许多认识资源, 是一种有益的情绪调节方式。
3.先行关注调节和反应关注调节
先行关注调节是针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 行调整,包括对情境的选择、修改,注意 调整以及认知策略的改变等。反应关注 调节发生在情绪激活或诱发之后,是指通 过增强、减少,延长或缩短反应等策略对 情绪进行调整。
4.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
当情绪调节使情绪、认知和行为达到协 调时,这种调节叫良好调节。相反,当调 节使个体失去对情绪的主动控制,使心理 功能受到损害,阻碍认知活动,并导致作 业成绩下降时,这种调节就是不良调节。
认知改变是选择对情绪事件意义的可能 解释,情绪事件的个人意义解释对特定情 景中情绪发生的心理体验、行为表达、 生理反应会产生强大的影响。认知改变 经常被用来减低或增大情绪反应,或者改 变情绪的性质。如当别人踩了你的脚,你 解释为不是故意的,则会避免生气。
反应调整是指情绪已经被激发以后,对情 绪反应趋势如心理体验、行为表达、生 理反应施加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情绪反 应的行为表达。如别人踩了你的脚,他没 有表示歉意,尽管你很生气,但你会努力 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就属于反应调整。
五、情绪调节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 许多其他问题,如生活压力加大、就业困 难、升学压力、工作负担加重、人际交 往等的问题引起的情绪问题,日益困扰人 们的生活。所以,情绪调节就越发显得重 要。
情绪调节对情绪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良好 的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调节或情 绪失调会破坏身心健康。贝克和塞利格 曼都认为,某些认知策略可以减轻或预防 抑郁,如认知评价上的忽视。
情绪调节既帮助个体实现自己的目标, 又能使个体能适应性地应对。
二、情绪调节的类型
1.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
从情绪调节过程的来源分类,可以分为内部调 节和外部调节,内部调节来源于个体内部,如个 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调节,以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调节都属于内部调节;外 部调节来源于个体以外的环境,如人际的、社 会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的等方面的调节,环境 的刺激特征与个体内部状况的关系是影响外 部调节的重要因素。
2.表达抑制
表达抑制是指抑制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 的情绪表达行为,通过使用自我控制能力 抑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发生在情绪已经形 成、情绪反应激活之后,是反应关注的情 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会产生消极的情 感和社会互动效果,需要耗费认知资源。
格鲁斯等近来的研究还发现,从20多岁 的年轻人到60多岁的中老年人,运用认 知重评策略逐渐增多,而运用表达抑制则 逐渐减少。
Fabes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体验或相 关行为和情境的调整过程。Gross & Levenson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自己或他人对 情绪原因或情绪反应的操作和控制,从而引起 个体的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的变 化。Cole 指出情绪调节是个体以社会允许的 容忍方式作出适当情绪反应的能力,使个体在 作出情绪反应时可以灵活、有效地控制自己 的冲动,并延迟自己的冲动行为。
2.减弱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
依据调节努力的程度,可以将情绪调节区 分为减弱型调节、维持型调节和增强型 调节。减弱型调节主要指对强度过高的 情绪,尤其是负性情绪所进行的调整、修 正及减弱。维持型调节主要是针对那些 有益的正性情绪主动去维持和培养,使这 些情绪维持在一定的程度或范围。增强 型调节努力使某些情绪增强。
孟昭兰认为,情绪调节是对情绪内在过 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 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 程。
情绪调节既包含内部过程,也包含外部 过程。
内部调节来源于个体内部,外部调节来 源于个体以外的情境因素,特别是人际 关系。
汤普森指出,情绪调节有两个方面,一 个是调节情绪的类型,另一个是调节情 绪的动力性,如强度、范围、稳定性、 潜伏期、情绪的恢复和坚持等特点。
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
一、情绪调节的涵义
情绪调节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心 理学。Kopp率先对压力及消极情绪的 调节进行了研究;Dodge正式提出情绪 调节(emotion regulation)的概念并 将其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引入心理 学,情绪调节的研究继而得到更多心理 学家的关注。
三、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格鲁斯(Gross,2001)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 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会 产生不同的情绪调节,据此,他提出了情绪调节 的过程模型。在广泛的水平上,格鲁斯的这个 模型将情绪调节区分为先行关注情绪调节和 反应关注情绪调节。格鲁斯把情绪调节过程 分为五个: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 认知改变和反应调整。
情境选择是指个体趋近或避开某些人、 事件与场合以调节情绪,这是人们经常或 者首先使用的一种情绪调节策略,个体经 常使用这种策略来避免或降低负情绪的 发生,增加积极情绪体验的机会。
情境修正是指应对问题或对情绪事件进 行初步的控制,努力改变情景。
注意分配是关注于情境中许多方面的某 一或某些方面,包括努力使注意集中于一 个特定的话题或任务,注意离开原来的话 题或任务。
四、情绪调节的策略
格鲁斯(Gross,2001)提出,在情绪发生 的整个过程中,最常用、最有价值的策略 有两种: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
1.认知重评
认知重评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 对情绪事件意义的认识,也就是以积极的 方式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解释。认知 重评发生在情绪反应激活之前,是先行关 注的情绪调节策略,产生积极的情感和社 会互动结果,不需要耗费许多认识资源, 是一种有益的情绪调节方式。
3.先行关注调节和反应关注调节
先行关注调节是针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 行调整,包括对情境的选择、修改,注意 调整以及认知策略的改变等。反应关注 调节发生在情绪激活或诱发之后,是指通 过增强、减少,延长或缩短反应等策略对 情绪进行调整。
4.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
当情绪调节使情绪、认知和行为达到协 调时,这种调节叫良好调节。相反,当调 节使个体失去对情绪的主动控制,使心理 功能受到损害,阻碍认知活动,并导致作 业成绩下降时,这种调节就是不良调节。
认知改变是选择对情绪事件意义的可能 解释,情绪事件的个人意义解释对特定情 景中情绪发生的心理体验、行为表达、 生理反应会产生强大的影响。认知改变 经常被用来减低或增大情绪反应,或者改 变情绪的性质。如当别人踩了你的脚,你 解释为不是故意的,则会避免生气。
反应调整是指情绪已经被激发以后,对情 绪反应趋势如心理体验、行为表达、生 理反应施加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情绪反 应的行为表达。如别人踩了你的脚,他没 有表示歉意,尽管你很生气,但你会努力 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就属于反应调整。
五、情绪调节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 许多其他问题,如生活压力加大、就业困 难、升学压力、工作负担加重、人际交 往等的问题引起的情绪问题,日益困扰人 们的生活。所以,情绪调节就越发显得重 要。
情绪调节对情绪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良好 的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调节或情 绪失调会破坏身心健康。贝克和塞利格 曼都认为,某些认知策略可以减轻或预防 抑郁,如认知评价上的忽视。
情绪调节既帮助个体实现自己的目标, 又能使个体能适应性地应对。
二、情绪调节的类型
1.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
从情绪调节过程的来源分类,可以分为内部调 节和外部调节,内部调节来源于个体内部,如个 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调节,以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调节都属于内部调节;外 部调节来源于个体以外的环境,如人际的、社 会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的等方面的调节,环境 的刺激特征与个体内部状况的关系是影响外 部调节的重要因素。
2.表达抑制
表达抑制是指抑制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 的情绪表达行为,通过使用自我控制能力 抑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发生在情绪已经形 成、情绪反应激活之后,是反应关注的情 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会产生消极的情 感和社会互动效果,需要耗费认知资源。
格鲁斯等近来的研究还发现,从20多岁 的年轻人到60多岁的中老年人,运用认 知重评策略逐渐增多,而运用表达抑制则 逐渐减少。
Fabes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体验或相 关行为和情境的调整过程。Gross & Levenson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自己或他人对 情绪原因或情绪反应的操作和控制,从而引起 个体的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的变 化。Cole 指出情绪调节是个体以社会允许的 容忍方式作出适当情绪反应的能力,使个体在 作出情绪反应时可以灵活、有效地控制自己 的冲动,并延迟自己的冲动行为。
2.减弱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
依据调节努力的程度,可以将情绪调节区 分为减弱型调节、维持型调节和增强型 调节。减弱型调节主要指对强度过高的 情绪,尤其是负性情绪所进行的调整、修 正及减弱。维持型调节主要是针对那些 有益的正性情绪主动去维持和培养,使这 些情绪维持在一定的程度或范围。增强 型调节努力使某些情绪增强。
孟昭兰认为,情绪调节是对情绪内在过 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 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 程。
情绪调节既包含内部过程,也包含外部 过程。
内部调节来源于个体内部,外部调节来 源于个体以外的情境因素,特别是人际 关系。
汤普森指出,情绪调节有两个方面,一 个是调节情绪的类型,另一个是调节情 绪的动力性,如强度、范围、稳定性、 潜伏期、情绪的恢复和坚持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