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
1.小王在2015年国庆长假旅游中,拍下了许多精彩的照片,回到城里复制成光碟出售给旅游杂志社。

复制的山川美景及风土人情成为商品说明()
A.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
B.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C.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D.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商品的含义这一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要想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复制的山川美景及风土人情成为商品说明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C适合题意;A、B、D都没有正确分析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商品的含义及属性
2.“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买卖两种行为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进行
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媒介的作用,即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就是商品流通,①③适合题意;商品流通中买和卖这两种行为不需要同时进行,②是错误的;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但公式没有体现,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货币的职能、商品流通
3.2015年“十一”期间,小华看中了一辆标价为11.8万元的轿车,经过讨价还价,小华支付10.5万元买下该车,并缴纳车辆购置税1.05万元。

在上述材料中( )
①11.8万元是观念上的货币,履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支付的10.5万元是现实的货币,履行支付手段职能
③11.8万元履行流通手段职能
④支付的10.5万元履行流通手段,缴纳的车辆购置税1.05万元履行支付手段职能
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标价、值多少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最终支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流通手段职能;而支付手段是在赊账买卖的过程中产生的,多用于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标价为11.8万元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此时需要观念上的货币;支付10.5万元买下该车是购买故为流通手段职能;车辆购置税1.05万元是执行支付手段职能,①④正确,②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货币的职能
4.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3.5~4.0元/吨,而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2000元/吨。

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的原因是 ( )
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
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对自来水的需求要大
C.矿泉水比自来水更稀缺
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的原因是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D适合题意;A、B、C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考点:价值决定价格
5.“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中可以看出( )
①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②货币和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
③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作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①适合题意;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即货币产生,③正确,②④是错误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6.“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

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从本质上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C适合题意;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即货币产生,A是错误的;金银作为货币可作为财富的象征,但不是唯一象征,B是错误的;D错,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不是货币的基本职能,D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7.一件衣服值50元,这50元是()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价格 D.人民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货币产生以前,商品的价值通过与此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价值体现出来;货币产生以后,货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一件衣服值50元,这50元是商品的价格,C适合题意;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A、B不适合题意;人民币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D不适合题意。

考点:价值尺度职能
8.由于生产发展,M国商品价格总额相比较去年增加20%,但是流通领域中货币流通次数减少了20%。

政府加大调控力度,结果造成流通领域中货币流通量减少了2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调控前售价3750元的彩电,此时售价应该是多少()
A.1875元 B.2000元 C.2750元 D.3850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W价格水平×待售W数量/G流通速度。

M国商品价格总额相比较去年增加20%,但是流通领域中货币流通次数减少了20%,现在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20%)/(1-20%)=1.5倍的原有的货币量。

政府加大调控力度,结果造成流通领域中货币流通量减少了20%,故流通中实际发行的为(1-20%)=0.8的原有的货币量;此时货币升值,物价下降,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为(0.8-1.5)/1.5=-7/1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调控前售价3750元的彩电,此时售价应该是3750*(1-7/15)=2000元,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流通中货币量的计算、影响价格的因素
9.为了解决通货紧缩,政府可以()
A. 由物价部门直接定价
B. 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减少流通中的纸币量
C. 减少流通中纸币的实际需要量
D. 增发国债,兴办公共工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主要是纸币发行量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此时应实行积极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主要表现为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适当扩大信贷规模;增加对生产的投资;鼓励消费、扩大内需;减少税收等,D适合题意,B、C是错误的;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A是错误的。

考点:科学的宏观调控
10.下列对“人民币”理解错误的是( )
A.它是有使用价值B.它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C.它是我国的合法货币 D.它是纸币,没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民币属于纸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是我国的合法货币,主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A、B、C都是正确的;纸币耗费的劳动与他代表的价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纸币有使用价值,D是错误的,适合题意。

考点:纸币
11.没有稳定收入的人士很难申请到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因为银行信用卡是()
A.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B.商业银行对拥有房、车等资产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C.商业银行对年满18周岁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D.商业银行对喜欢提前消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没有稳定收入的人士很难申请到银行发行的信用卡,A适合题意;B、C、D都不构成本题的原因,排除。

考点:银行信用卡
12.大学生刘某在校期间勤工俭学,卖出了一批笔记本电脑,购买者给他签发了一张转账支票。

对这一支票正确的使用方式是:
A.凭支票到银行去支取现金
B.凭支票到银行把资金转入自己帐户
C.到证券市场出售支票换取现金
D.凭支票去对方公司财务处支取现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在我国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付款单位开出转账支票后,收款单位凭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账户,B适合题意;现金支票收款人凭支票到银行去支取现金,A不适合题意;
C、D均是错误的,排除。

考点:支票
13.美国总统奥巴马多次发表演讲提到人民币升值问题。

中国政府认为,一国的汇率是由一国的经济决定的,我们反对用强制的办法来迫使一国的汇率升值;人民币汇率改革,尤其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

中国政府不是要拒绝人民币升值,而是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避免大起大落。

这是因为( )
①人民币汇率不受国际社会的影响
②对外经济交往要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③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④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世界金融稳定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故我国不是要拒绝人民币升值,而是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避免大起大落,③④适合题意;①是错误的,②不构成本题的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14.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14年6月1日,100美元兑换617.96元人民币;2015年3月19日,100美元兑换613.51元人民币。

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相对于2014年6月1日,2015年3月19日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数量减少,这说明美元汇率跌落,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对美元升值,D符合题意;A、B、C的判断都是错误的,排除。

考点:外汇和汇率
15.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①中国居民出境游成本上升,居民消费支出增多
②抑制出口的增长,出口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③有利于进口,促使企业改革、创新
④外资在华投资减少,中国的就业机会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民币升值利进口,不利于出口;利出国留学和外出旅游,不利于吸引国外来我国消费;利对外投资,不利于吸引外资;利偿还外债,不利于回收外债。

本题考查的是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②④适合题意;①是错误的;③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人民币币值变动的影响
16.人民币和美元的共同点是( )
A.都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B.美元可以做流通手段,人民币不能
C.都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纸币
D.都具有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价值尺度职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民币和美元都是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C适合题意;人民币不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A是错误的;人民币和美元都具有流通手段职能,B是错误的;人民币和美元作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D是错误的。

考点:纸币的含义、货币的职能
17.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杰弗里.摩尔指出,高科技产品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市场,一是”早期市场”,一是”大众市场”。

二者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营销者往往被早期市场的热情所鼓舞,不能制定稳妥的市场营销战略,四面出击,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

这表明()
A.产品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其市场占有率
B.高科技产品一般不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C.开发高科技产品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D.企业开发高科技产品常常会失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营销者往往被早期市场的热情所鼓舞,不能制定稳妥的市场营销战略,四面出击,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

这表明开发高科技产品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C适合题意;A、B、D均是错误的,排除。

考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18.2015年春节临近,某市场因为需求量大,平时20元一斤的羊肉竟卖到了30元一斤。

这表明()
A.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B.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C.此时的市场交易对买方有利
D.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春节临近,某市场因为需求量大,平时20元一斤的羊肉竟卖到了30元一斤。

这表明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变化,D适合题意。

A、B材料没有体现;价格上升是卖方市场,C是错误的。

考点:供求影响价格
19.假设2014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如果2015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且该国通胀率为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5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3.8元
B.12.5元
C.14.4元
D.15.75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014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5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5/(1+25%)=12元;物价与通过膨胀成正比,该国通胀率为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5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2*(1+20%)=14.4元;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20.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增强,许多厂家看到商机纷纷投入LED节能灯生产,若你是LED节能灯生产厂家的厂长,要想自己企业多营利,就应该尽量()
①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②缩短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③提高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④提高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作为个别劳动者要想自己企业多盈利,应该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同时提高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①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作为个别劳动者并不能提高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也不能缩短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②③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21.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
B. ②→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④→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传导型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推理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量降低,②适合题意;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量减低,价格下降,④适合题意;价格影响需求,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③适合题意;故正确的传导顺序为②→④→③,本题答案选D。

考点: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22.金融风暴袭向全球铝业,铝业巨头纷纷停工减产,精打细算的饮料行业尝试用更廉价的钢铁罐替代铝罐,铝制易拉罐或变身“钢铁匣”。

这一现象体现了( )
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②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
③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其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变化
④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体现类的试题,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

铝制易拉罐或变身“钢铁罐”,这一现象体现了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其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变化,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③④符合题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①是错误的;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②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23.当价格发生变化时,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以下四种产品,最有需求弹性的是()
A.照明用电
B.自来水
C.大米
D.某品牌的咖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照明用电、自来水和大米都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某品牌的咖啡最有需求弹性,D适合题意。

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
24.从经济学上看,四平家电的电器和电力公司销售的电相互构成什么关系()
A.没有关系
B.替代品
C.互补品
D.必需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如果两种商品功能相同或相近,能满足人们的某一张需要,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组合在一起满足人们的某一种需要,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四平家电的电器和电力公司销售的电相互构成互补品,C适合题意;A、B、D均不适合题意,排除。

考点:相关商品
25.变动着的市场价格如下示意图,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
①高档耐用品价格从N点到M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变大,互补品的需求量变小
②生活必需品价格从N点到M点,其需求量的变化会较小
③商品交换在O点是等价交换,在N和M点上都不符合等价交换原则
④商品价格在O点时是由价值决定,在N和M点时主要以供求关系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从N点到M点,商品价格走高,一般情况下,对该商品需求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加,互补品的需求变小,①②正确;等价交换原则不存在于具体交换的每一个场合,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商品交换在N和M点上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同样符合等价交换,③错误;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在O、N和M点都是如此,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6.近年来,彩电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一些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逐步退出了这一市场,少数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则不断扩大。

这一经济现象说明()
①彩电行业出现了“买方市场”
②彩电价值量由挑起价格战的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③彩电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彩电价值量不断变大
④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企业形成竞争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企业形成竞争优势,②是错误的,④适合题意;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这说明彩电行业出现了“买方市场”,①适合题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价值决定价格
27.2011年2月20日新华网报道,世界绿色棕榈油产量可能大幅增长到300万吨,因为马来西亚基准毛棕榈油价格稳步上涨,价格上涨将会鼓励绿色棕榈油产量提高。

而随着供应量增加,绿色棕榈油价格回落,又会鼓励更多的消费者使用这种棕榈油。

这表明( )
A.价格上升会使产量减少,产量减少会使价格回落,价格回落会刺激消费
B.价格上升会使产量增加,产量增加会使价格回落,价格回落会刺激消费
C.价格下降会使产量增加,产量增加会使价格回落,价格回落会刺激消费
D.价格上升会使产量增加,产量增加会使价格上升,价格上升会刺激消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传导型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

价格变动影响生产,价格上升会使产量增加,首先排除A、C两项;产量增加,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商品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价格变动影响消费,一般来说,价格下降,消费需求增加,B适合题意,排除D。

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
28.2015年夏季M省荔枝集中上市,夏季也是一般水果需求较旺的时候,在产销两旺的时节,你去市场调研,却发现市场上荔枝的价格却呈下降趋势。

这最有可能是因为( )
①荔枝储藏运输成本低②荔枝有较多的替代品
③荔枝供给量增加④荔枝的消费需求旺盛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根据材料中“产销两旺的时节”可以看出荔枝供给量可能增加,价格下降,①材料没有体现,③适合题意;夏季有多种水果上市,荔枝有较多的替代品,
对荔枝的需求可能减少,价格下降,②适合题意,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影响价格的因素
自2009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急剧扩张,但是钢材价格却持续低迷。

进入2014年,我国钢材价格下跌态势依旧。

上半年,重点统计钢企钢材销售结算价格降至3212元/吨,相当于每斤1.6元,与超市白菜价格相差无几。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钢铁为啥卖出“白菜价”?下列对其原因和依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能源资源消耗多,生产成本高——商品价值决定价格
B.产品质量粗劣,产业结构不合理——使用价值决定价格
C. 钢铁产能过剩,供需严重失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D. 市场调节失灵,缺少强刺激措施——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在中国钢材卖出“白菜价”的同时,我们每年依然要用“白金价”进口大量国外钢材。

不是钢铁业沦为“夕阳产业”,而是“白菜货”渐渐成为了“夕阳产品”。

我国钢铁企业要走出“白菜价窘境”,必须( )
①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②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
③退出钢铁行业,转产其他产品④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
C
A
考点:影响价格的因素、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有人说,人民币发行多了不好,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因此,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

请用所学知识评价此观点。

(8分)
【答案】
①如果人民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发人民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可能引发通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