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徐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徐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内容预览:
徐州市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尖(蓝色或黑色)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及座位号核对确切。

3.试卷总分含卷面分1分。

温馨提示信息:仔仔细细审题,认认真真成绩单。

一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20分)
1.以下加点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部恰当的一项就是(2分后)
a.帷幕顷刻(qǐng)奔丧(sàng)根深蒂固藏污纳垢(gòu)
b.诲暗枯涸(hé)旁骛(wù)漠不关心惟妙惟肖(xiāo)
c.奥秘脚踝(huái)黄晕(yùn)一视同仁毛骨悚然(sǒng)
d.瓦砾惩罚(chéng)冷酷无情(xiá)暗然失色锲而不舍(qiè)
2.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5分)
可以读书的人都懂打败书。

即使先被书打败,最后还是必须反过来把书打败。

读书需要选择。

只要不善选择,一生什么事都不干,光读别人的书也读不完。

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读,失去了意义;书,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读书的功夫必须下在须要深入细致写作、认真品味的一类书上。

这类书能够满足用户你的精神①(须要必要),唤起你的才智,协助你②(轻松健全)自己。

你必须打败的也就是这样的书。

多不好的书也不是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需要终生不懈地精读粗读苦读喜读,它就是生活这部活书。

读它不能代替读印刷的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中①②两处必须采用的词语就是(2分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恳请修正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恰当的句子写下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恳请联系上文,融合语境,卷本文尾的一句话。

(2分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写作(3分后)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孤独,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
的苦难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豪言壮语说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
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得就是快乐。


(1)选文“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造就的伟人。

(2分)(2)通过写作《名人传》,你感受到他身上具备怎样的精神品质?(1分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课堂教学。

(2分后)
日本人向来自负,但在中国文字面前却格外地谦恭。

据说日本民间曾对汉字选美,夺
魁的是“梦”字,入选的佳丽还有“雪”、“柔“等等。

日本人对汉字的狂热痴迷由此可
见一斑。

汉字的音、形、义皆就是独有魅力,不足以使每一个吻合它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坚毅。

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热爱汉字、写好汉字,相信你整张试卷的汉字都能书写得工
整美观。

恳请你也给汉字“环球小姐”。

选出一个你认为最美的汉字,并从“音、形、义”等方面说明其美的理由。

(至少写
出两点,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请问: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古诗文名句或填写作家作品名称。

(8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无言楼记西楼,月例如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
(5)王安石《凳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甫“可以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存有异曲同工之精。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一)比较写作下面的两段文言文,顺利完成后面的问题。

(16分后)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
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浅数尺,足肤腋下而无人
知晓。

至比涅,四支僵劲无法颤抖,媵人抱持汤沃灌,以衾拥覆,长而实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甲壳类,无鲜肥滋味之乐享。

同大义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并无慕艳意,以中蕨科肿足乐者,无人知晓口体之遣不若人也。

砌余之勤且艰辛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①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
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清·李贽《初潭集》)
【注释】①恻然:怜悯的样子。

6.表述以下加点的实词。

(5分后)
(1)无从致书以观_____________________(2)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3)腰白玉之环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心感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孤者易伤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负箧曳屣②曳屋许许声
b.①凡得学者,有亲也②余因得遍观群书
c.①益慕圣贤之道②增益其所无法
d.①贫者易感②寒暑易节
8.用现代汉语译者下面三个句子。

(6分后)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中“余幼时即嗜学”的“嗜”字和乙文中“__________”字均表现出宋濂和邴元强烈的求学愿望。

(1分)
10.恳请具体内容表明甲、乙两文内容的优劣。

(2分后)
答: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启程。

小园香径富豪之家停留。

11.词中作者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抒写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思考,做到了______________结合,浑然一体。

(1分)
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启程”就是千古名句,先行沃苏什卡这两句不好
在哪里。

(2分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写作(25分后)
(一)(12分)
徐州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是徐州汉代文化的一枝奇葩。

它通过石刻艺术画面,充分展现出汉代人的精
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画面生动形象,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徐州是我国四
个汉画像石集中地之一,目前已发现汉画像石墓20余座,通过普查共征集零散汉画像石400多块,已建立汉画像石艺术馆。

其中茅村汉画像石墓、白集汉画像石墓,分别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属沛县、邳州、睢宁等县级博物馆都收藏保存一批汉画像石。

徐州汉画像石墓葬和汉画像石的题材及绘画、雕刻艺术,存有一个发展过程。

早期的
画像石墓规模较小,题材比较简单,画面也比较坚硬。

例如沛县栖山的汉画像石墓群,每
座墓葬就用数块长方形石板斜砌筑棺,画面多为平面阴线,雕刻穿着壁纹、砌首衔环等图案。

东汉时期,汉画像石墓葬的形式,逐渐被王侯贵族使用,发生了如茅村、白集、燕子埠、九女墩等大型的画像石墓葬。

茅村汉画像石墓室内建筑面积70余平方米,共计画像
石19方,分别方形在墓门、前中后三室石壁上,就是徐州汉画像石墓的代表。

徐州汉画像石题材广泛。

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封建迷信思
想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画面上有表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祥禽瑞兽图像;有民间传说
中的炼石补天,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交;有玉兔捣药,神仙羽人,昆仑山上的西王母;
有九头人面兽,三足乌,九华灯,灵芝,麒麟等人们想像的神仙世界。

第二类是反映当时
现实生活的画像。

其中包括皇亲国戚、贵族豪富的生活场面,如车骑出行、打猎、宴饮、
对奕、乐舞、迎送宾客、楼堂建筑等。

车骑乘车就是汉代画像石中最盛行的题材。

贵族外游猎时,坐良骑,挟弩持弓,神情
气度;车行道上,主人和随从按各自身份,分乘坐轺车、轩车、辎车、篷车、车马飞驰
B90,尘土飞扬,车辚马啸,场面喧赫,充分反映出墓主人的身份。

反映贵族生活的图像,在徐州汉画像石中亦占不少篇幅。

如茅村汉墓里有一幅“楼宇
栉比图”,在二米长的画面上,刻有高大门阙和门楼,门前有持戟的武卫士,院内楼阁错杂,重檐密瓦,楼顶上有只昂首的凤凰,表示主人的无比高贵。

庭院中主人正迎接来宾,
楼上是宴请场面,宾主正举觞痛饮。

而楼下奴仆家人捧食进馔。

厨房内正忙着烹调山珍海
味,情景十分热闹。

反映贵族豪华生活的石刻画,还有主人身着时兴的华丽服饰,悠闲对奕、观赏舞乐百戏等场面。

徐州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在充分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地方民俗方面,也存有
生动的整体表现。

双沟汉墓中发掘出《牛耕图》画面上,一农夫上半身赤背,下穿短裤,
一手扶犁,一拿著鞭,赶着牛耕田。

身后一少年左手加绿,右手随耕收割。

田头CT200H
一辆装进肥料的大车,车旁一只家太正原地水边。

田间除了一人担风险着筐、壶,为耕种
人打扫卫生。

汉画像石中“纺织图”更是惟妙惟肖,一位农家妇女趴在纺织机上起身接抱
送去的婴儿。

紧绷的劳动形象,描写了奇怪人家男耕女织的情景。

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画像石整体表现民间练功比武的场面,亦很深刻。

洪楼发掘出的画像石上,刻着七
个力士,左侧一人抱持剑盾;一人生缚一虎;第三人怒目凝望,外露膀臂,马步蹲身忽一棵,树上宿鸟惊飞;第四人手持牛尾,将牛好像腰在背上;第五人双手执鼎耳,弓步拖地,将鼎翻举过首;后面一人抱著犊,另一人执壶。

表明了汉代人的强壮体魄和高超的武功。

徐州汉画像石又具有地方特色,它构图密不透风,主题层次分明,情节连贯有条不紊,具有连环画的艺术风格。

在地下埋茂2000多年的汉画像石,至今仍光彩夺目。

(转发[中国汉画像石网],存有改动)
13.为什么说汉画像石是徐州汉代文化的一枝奇葩?(请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
请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徐州汉画像石的?(3分)
请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四段画线句中加点的字“最”能不能删掉?为什么?(2分)
请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第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3分)
(1)恳请给洪楼发掘出的汉画像石起至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介绍的三幅画面惟妙惟肖,请结合文体特点说明这段文字是如何做到这一
点的?
请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并联系上文,作一番探究后回答问题。

(3分)
徐州就是汉文化发源地,汉代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

坐落于九里山区龟山西麓的龟
山汉墓,就是徐州已挖掘的十几座汉代王侯陵墓中规模最小、建筑最为精致的一座。

龟山汉墓工程规模巨大,设计精美巧妙,技术含量非常高,有些方面甚至就连现代科
学也无法做到。

龟山汉墓是在山体内部挖掘而成,工程十分艰巨。

龟山汉墓的甬道,长56米,整条甬道光滑笔直,精度达1/10000,而两个互相平行的甬道的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甬道的地平面精度也很高,外面比里面仅仅低527毫米,坡度为1/1000,如
此高精度的甬道在当今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整个汉墓雕凿细致入微,气势雄伟。

既有
着汉王朝的雄浑厚重,又有着楚文化的浪漫恣肆。

是汉朝工匠们智慧怀心血的结晶。

也是
楚汉文化融合的产物。

(1)某旅游轩去徐观光,如果你就是导游,一定会向游人们了解徐州的“汉代三绝”。

参观“汉画像石馆”、“龟山汉墓”以后,就Briouze“楚王陵”领略
____________的魅力。

(2)根据提供的材料和你了解的有关“汉代三绝”的内容,请你探究徐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

(至少三个方面)
请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3分)
寻春
韩少华
迎着早春的张嘉佳,或野游,或山行,多么不好啊。

也许,早春的景色过分工细了;
可以也正因为还没万紫千红的触动,才更科灰藓漫步,思索……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可以凭借什么回去找寻
春天的第一双足迹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蓝的。

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
草地,那就一定就是春天刚刚安家落户的地方。

春天必在那里。

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微风天下无敌寒意,卷地而去。

这大概就是朔气的余威了。

“燕北地寒生草晚。

”低
眉所见到,尽是些隔冬的衰草,不料是不是一两株勇于破土而出的?即使存有,害怕也难
于找见……
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
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

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渐渐的,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准确了。

至了山脚下,存有大石例如斜。

近前起身睡醒了,无意间,向着来路后身一盼……怎么?远处,大桥头,奏林边,那旷地上,竟亮光一
片新绿!认真看看回去,还不含着几分鹅黄--不好甜,不好新鲜。

可以那旷地,分野就是
我才经过的,从来没一芽崭新草。

莫非不早无妨,抗拒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滚落在林边了?……我猛地东站出来,朝着那片草色驶去。

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

仍旧是几?衰草,一带疏林。


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将近却并无”!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
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

“草色遥看近却无。

”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
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

“燕草如
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

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
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

无数个
微绿的质点,横衍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

衰草的憔悴,被欣
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得了春天的步履。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
春色。

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

“今朝腊月春意动。

”这是诗意,也是万古
不灭的规律。

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
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

心里有一个春天,
那就往前走吧。

哪怕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


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联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

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马雅可夫斯基说道过:“最出色在冬天写下关于‘五一’的诗,因为这时候对春天想
要得可怕。

”他就是在自己的诗里招唤春天,又用自己的诗回去缔造春天的。

我呢,此时
只愿盼得离些。

望远必须览胜。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看春生。

”眼前,虽没楼
台可以驻跸,背后却耸立着巍巍燕山。

我想要,荣登那山峦,一转头……也许反而必须责
备自己:这次野游、山行,动身真的太迟了。

其实,追寻春天的讯息:又何必凭借什么绿
色的影子呢;只需登山那不足以遥望的高处,借由千里平川的轻烟淡霭,借由水气着的青
阳之气,就可以深感,大地在低沉地体温着,--春天,正在大地的母腹里躁动……
无边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来。

不过,绝不该停下步子。

我知道,更引人
的春景,还继续探寻;它,正在前方等待着我。

(Lizier《韩少华散文集》,存有改动)
18.本文以“寻春”为线索,随着“寻春”的脚步,作者的内心情思也在发生着变化。

(2分)
变化过程就是:期望→沮丧→_____________→猜测→确认→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七段中说:“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为什么作者开始没发现“一芽新草”?后来又是怎样发现的?(2分)
请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恳请把你对“哪怕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砍至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这句话的认知写下在下面。

(2分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谈谈你对题目“寻春”的深层含义的认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无边的春色,已经从宽广的地平线上奔流而去。

”恳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对“无边的春色”展开一番描写。

(3分后,加之标点不少于70字)
四.作文(55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
人生在世,总会心有所系则,情有所拖:范仲淹心忧天下;陶行知忠心教育;袁隆平奉献科学;林秀贞情冷人间……心系祖国、事业、自然,抑或亲友、心愿、花草……无论是人、事、物还是情感、精神、力量,我们都会感悟到人性的正直、崇高,生活的多样与幸福;从而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获得心灵的扩充与惬意。

请以“心有所系”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字数在600字以上(格子写不下,可以写在格子外,但得另附纸)。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和学校。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