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货检验流程和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目的: 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的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外购产品的检验。
3.0职责:
3.2 品管部:
3.3采购部:
3.4 生产部:
5.1 入库送检:
物流部在规定时间完成物料点收(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标识,填写《送检单》,填写内容要求完整,物料到库半小时内送品管部报检。
5.2 进货检验流程:
5.2.1品管部收到《送捡单》(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半小时内回复检验及完成时间。
5.2.2 标准确认: 来料检验员根据具体来料标识卡、物流部报检单,查找相对应来料检验标准。
5.2.3抽样: 根据来料数量按《产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确定抽样方案并取样。
5.2.4测量/实验:
5.2.4.1 进料检验进行来料标识确认:送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日期、是否环保等内容标识完整;标识卡内容不完整或者无物流标识,物流部负责纠正,品管部进行跟踪验证。
5.2.4.2 检测实验报告及其他质量证明文件的确认、点收:确认无误按《文件控制程序》归档备查,如送货单位无检测实验报告及其他质量证明文件,内部联络采购部,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3 产品包装防护确认:目测检查产品包装外箱是否满足搬运、运输及储存要求,不符合要求,内部联络采购部,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4外观检查:不允许有麻点,色差、锈迹、裂纹、油污、碰伤、字迹清楚、破损、缩水、水纹、变形等,按品管部检验标准执行。
5.2.4.5尺寸测量: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6性能实验: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7报告填写:依据来料标识及《报检单》填写《来料检验报告》抬头栏:供应商名称、来料日期、数量、客户名称、合同编号、检验员、检验日期及抽样方案Ac-----接收数Re------拒收数等。
依据检验标准完整填写检测项目、标准要求,测量/实验工具或者方法及实际测量结果。
5.2.5 判定:
5.2.5.1测量/实验结果同标准要求比对,超出标准在判定栏画“X”、未超出标准范围内在判定栏画“∨”完成判定,签字确认后,报品管部经理审核,如不合格,填写《不合格处理单》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理,最终不合格评审意见及时通知生产部、采购部联络供应商,填写《供应商纠正预防措施表》,按《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处理。
5.2.6 标识:来料检验员根据《不合格处理单》评审最终处理意见做好来料状态标识。
5.3 处置:
5.3.1 合格:入库,物流部检查物料有无质量状态标识,如无质量状态标识,品管部进料检验立即纠正,物流部仓管验证后办理入库,安排适当的位置存放,标识。
5.3.2 不合格:物流部负责将其隔离,生产部根据《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表》最终评审意见组织挑选,返工,品管部进料检验进行验证及质量状态标识。
5.3.2.1挑选:品管部来料检验负责现场挑选员工培训督导,并签限度样品,标识产品质量状态,进行不合格,合格统计,及时填写《供应商纠正预防措施表》具体按《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生产部负责组织挑选事宜,严格执行品质部挑选标准。
5.3.2.2 返修:生产部按《不合格处理单》最终评审意见组织返修,品管部制程验对返修进行检验、验证、标识。
5.3.4 退货:品管部来料检验对来料不合格产品进行统计、标识及记录《进货检验产品记录表》,仓库办理退货事宜,及记录。
5.4到期及超过储存期限进料的重检:
5.4.1 物流部按规定监管物料储存期限,对到期和超过储存期限的物料组织报检。
5.4.2 品管部按规定检验.,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4.3 确认合格物料,物流部重新粘贴物料标识卡,检验标识质量状态及检验时间,并签字确认。
5.4.4 处置按本规定5.3执行。
5.5进料数据统计分析及反馈:
5.5.1进料检验按检验批次填写《供应商不合格品统计表》、《进料检验统计表》,根据《进料检验统计表》制作《进料质量月报》。
5.5.2品质部根据《质量月报》定期召开《品质检讨会议》,制定改善措施,并追踪、验证改善措施效果。
5.6供应商调查及评价
5.6.1供应商连续3批次进料不合格,根据需求对供应商重新调查及评价,按附件流程进行。
6.0 相关文件
6.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HY/CX-13-2009
6.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HY/CX-14-2009
6.3《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定》HY/PG-12
6.4《产品抽样管理规定》HY/PG-11
6.5《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HY/CX-12-2009
7.0 相关记录
7.1《外购外协件质量检验报告》HY/CX-12-01
7.2《进货产品检验记录表》HY/CX-12-02
7.3《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表》HY/CX-13-01
7.4《纠正和预防措施单》HY/CX-14-01
7.5《供应商综合评价表》
7.6《外协厂商质量检查表》
7.7《供应商不合格品统计表》
附件1 进料检验流程
附件2 检验状态标识流程
附件3 供应商评价流程
附件1进货检验流程:
附件2检验状态标识流程:
附件3供应商评价流程:
三、需要填写的记录、表格、文件
1、进货检验记录表
2、材料不良改进通知表
编号:日期:年月日
说明:
1.就被判定拒收或特别采用的检验批向供应商发出。
2.供应商应限期回复。
3、进货检验统计表
外协厂商质量检查表
填写日期:年月日
检验主管:检验人员:
5、供应商不合格品记录表
年度:月份:编号:
6、供应商物料拒收月统计表
月份:日期:
主管:制表:
7、供应商综合评价表
编号:填写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