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第一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最难的呵!”这说明了(C)。

A人才成长的道路 B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
C 个人修养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曲折的实践过程
D 修养的境界是一个人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2.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B)A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B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C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D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3.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C)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4.在理想的内容体系中,(B)是其中的核心。

A职业理想B社会理想C生活理想D道德理想
5.信念一旦形成(B)改变。

A不可B.很难C不必D容易6.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C)。

A态度B行动C现实D结果
7.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是(A)。

A.职业理想 B.社会理想C.生活理想 D.道德理想
8.在今天,社会倡导、人们呼唤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艰苦创业、大胆革新、乐于奉献等理想人格,并以此作为做人的楷模和标准。

这样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理想中(C)A生活理想的内容B职业理想的内容C道德理想的内容D社会理想的内容 9.现
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D)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民族独立,当家作主求解放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对于理想和信念的关系,错误的理解是(D)A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的 B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 C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证D理想和信念是互不相干的两种意识形式
11.下列各项,不是从理想的内容上来划分的是(D)
A职业理想B社会理想C生活理想D长远理想 12.人生信念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科学信念与非科学信念。

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信念的是(C)A金钱是伟大的,人是渺小的B人生充满苦难和罪恶,尘世很难有幸福,幸福只能在天国 C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D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个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13.理想的涵义是指(D)
A.与现实有很大距离没有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像
B.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像
C.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像
D.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14.古人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这表明(D)
A应立志做大事B立志当高远C不管大事小事,做了就能成功D 立志须躬行15.“理想以预见的方式反应未来,是未来的现实”最能说明理想具有(B)。

A实践性B超前性C时代性D阶级性16.《白毛女》中的黄世仁和杨白劳的理想不同,这表明理想具有(D)。

A实践性B超前性C时代性D阶级性
17.理想虽然是人的精神现象,但是它是在实践中产生、检验、修正、发展以及实现,这表明理想最大的特征是(A)。

A实践性B超前性C时代性D阶级性
18.同样是致力于社会的变革,王安石、张居正与毛泽东、周恩来等的理想不同,这体现了理想的(C)。

A实践性B超前性C时代性
D阶级性
19.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于生活中“三大件”追求的变迁,说明了理想具有(C)
A实践性B超前性C时代性D阶级性 20.属于从性质上划分的理想是(C)
A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B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C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D生活理想与道德理想 21.信念是(A)。

A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B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D惟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 22.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

”“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列宁的话表明(D)A立志当高远B青年应立志做大事C要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D立志须躬行23.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B)。

A人与生俱来的B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是人们成年后的必然产物D是人类进化到今天的结果 24.下面关于理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B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C理想是人的主观思维的产物,无客观性可言D理想具有时代特征
25.下面关于信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C一定的思想或事物成为一个人的信念,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强烈的情感。

D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的信念。

26.下面关于理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A理想具有现实性,也具有预见性,是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

B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
C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空想则没有。

D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

27.在人生理想中,居于核心地位并规定和制约着其他方面的是(D)A生活理想B道德理C职业理想D社会理想
28.把理想转换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B)
A.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B.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C.牢固确立科学信念
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29.信念是(D)。

A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B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D惟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30.职业理想是指(B)。

A对未来的物质、精神、文化方面消费性生活的向往B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C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D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31.现阶段,在我国,社会理想是指(D)。

A.道德理想
B.职业理想
C.生活理想
D.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C)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33.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是(D)
A大胆畅想美好未来B努力保持心理健康C模范遵守社会公德D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34.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坚决执行的态度。

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是(B)
A科学理论B社会实践C主观愿望D真诚信仰 35.信念是(D)A一种知识体系B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C是一种思想和理论D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36.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
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

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D)A生活理想的表现B社会理想的表现C道德理想的表现D职业理想的表现37.人生信念按其性质可分为(D)A资产阶级信念和无产阶级信念B唯物主义信念和唯心主义信念C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 D科学信念和非科学信念
38.人生信念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科学信念与非科学信念。

确立科学信念的基础是(C)。

A投入全部感情B畅想美好未来C正全认识事物发展规律D保定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39.宗教信仰是(B)。

A科学信念形式B非科学信念形式C社会主义信念形式D资本主义信念形式 40.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B)。

A理想就是现实
B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C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41.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D)。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B.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
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42.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

这说明(A)
A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B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想象C理想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D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4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中国共产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C)A.生活理想的内容B.道德理想的内容 C.社会理想的内容D.职业理想的内容 44.社会主义信念是一种科学信念。

这主要因为社会主义信念(C)A.已经为当今世界多数人所确立
B.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C.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
D.表达的是一种
坚定不移的观念和坚决执行的态度 45.生活理想是(A)
A对未来的物质、精神、文化方面消费性生活的向往B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C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D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46.社会理想是(C)
A对未来的物质、精神、文化方面消费性生活的向往B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C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 D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47.道德理想是(D)
A对未来的物质、精神、文化方面消费性生活的向往B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C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 D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48.青年人要想又大成就,就应当志存高远。

以下事例能很好说明这一点的是(C)
A袁隆平大科学家的称号是从田间小路上一步一步走出来的B居里夫人从几吨沥青中提炼0.12克镭
C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D自学成才的张立勇让清华学子钦佩 49.不是理想的作用是(B)。

A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B预见社会发展前景C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D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50.下列人物的言行不属于“志存高远”的是(D)A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B见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

” C项羽见秦始皇南仪仗万千巡威风凛凛,道:“彼可取而代也。

” D 获得全国最高科技奖的袁隆平是从田间小路上走出来的科学家。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

”这说明(BCD)A社会实践是科学知道产生的源泉 B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C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D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2.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ABCD)A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B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由对现实的认识发展而来的C现实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D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这个转化是有条件的,是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3.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主义战士陈毅元帅曾经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

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

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与行动的综合者”。

这句话包含着陈毅元帅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有(ABD)
A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一种社会的现实运动
B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在实践中为实现这个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C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完全实现之前,不可能存在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实践
D共产党人选择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远大、最进步、最美好的理想
4.理想的作用有(ACD)。

A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B预见社会发展前景C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D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5.理想从内容划分,包括(ABCD)A道德理想B职业理想C生活理想D社会政治理想
6.理想(AC)
A是指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 是幻想
C既高于现实,又来源于现实
D是远离现实的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7.信念是(ABC)的统一体。

A意志B情感C 认知D理想
8.下列人物的言行属于“志存高远”的是(ABC)A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B见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


C项羽见秦始皇南仪仗万千巡威风凛凛,道:“彼可取而代也。

” D 获得全国最高科技奖的袁隆平是从田间小路上走出来的科学家。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以下属于共同理想包括的内容有(AD)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
B.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职业理想
C.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生活理想
D.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社会理想
10.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当代青年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需要有(ABC)
A.真才实学
B.献身精神
C.艰苦奋斗的精神
D.随心所欲的想象
11.理想具有的特征是(ABCD)。

A超前性B阶级性C科学性D时代性
12.社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核心。

社会理想在我国指的是(AC)。

A中国共产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
B人们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C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D人们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13.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是(ABD)。

A理想源于现实B理想高于现实
C理想超脱于现实D理想是对现实的否定
1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判断标准是(ABCD)A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B是否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C是否有益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D是否为社会的大多数谋利益
15.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

”这表明(AD)A.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B.凡坚定的信念都是科学的信念
C.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D.信念是人们追求理
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16.实现理想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艰苦奋斗的精神表现在(BCD)
A.鄙视物欲,禁绝享受,倡导苦行僧式的生活
B.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地去完成各项任务
C.艰苦朴素,勤劳节俭,抵制和反对剥削阶级腐朽生活作风的侵蚀
D.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专业知识17.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ACD)。

A.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B.在任何条件下,理想都能够转化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由对现实的认识发展而来的D.现实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18.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ABC)A信念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B信念可以使人有惊人的毅力,锲而不舍C信念可以成为人们追求目标的强大动力 D信念表达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19.人生信念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科学信念与非科学信念。

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科学信念的是(ABD)A.金钱是伟大的,人是渺小的B.人生充满苦难和罪恶,尘世很难有幸福,幸福只能在天国C.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D.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个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20.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坚决执行的态度。

以下各项不能作为检验信念标准的是(ACD)。

A.科学理论 B.社会实践 C.主观愿望 D.真诚信仰
21.社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核心。

以下不属于我国社会理想的是(BD)。

A.中国共产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
B.人们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C.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D.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22.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
主义战士陈毅元帅曾经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

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

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与行动的综合者。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有(BC)。

A.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一种社会的现实运动
B.共产主义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良好愿望,不可能成为人们行动的动力
C.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完全实现之前,不可能存在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实践
D.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在实践中为实现这个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23.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BC)。

A能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B能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C能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D能让大学生人生一帆风顺
24.现阶段,我国人民要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要(ABD)。

A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B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C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宣传放在第一位D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5.现阶段,我们之所以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是因为(BCD)。

A马克思主义是万能的精神良药B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C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D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26.下列关于理想的表述,错误的是(AB)。

A 个人理想就是个人奋斗的目标,注定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B 如果个人理想一定要符合社会理想,就等于排斥和抹煞个人理想
C 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作出最大的自我牺牲
D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27.大学生应该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C)。

A 身处顺境,就要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
B 身处顺境,就要努力创造逆境,逆境更能磨炼人的毅力
C 身处逆境,就要出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
D 身处逆境,就要听天由命,泰然处之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为理想而献身,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理想实现的重要条件 B 当代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C讲艰苦奋斗,就是要“忆苦思甜”,多找苦吃。

D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29.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D)。

A一般说来,理想越是高远,其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B一般说来,个人理想越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其实现的时间就越短
C理想实现的路途是艰难曲折的,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代一代人不懈努力
D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的重大挫折,说明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理想也不一定能够实现
30.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下面关于艰苦奋
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C)
A 艰苦奋斗的主旨在于奋斗,其价值在于为事业而奉献B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当代青年不需要艰苦奋斗C艰苦奋斗的说法和人追求自由自觉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D艰苦奋斗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判断题(正确的表A,错误的表B)
1.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想象的产物。

(B)
2.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

(A)
3.在阶级社会里,理想必然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

(A)
4.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人们也会不断调整、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想。

(A)5.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A)
6.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A)
7.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推动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A)
8.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A)
9.信念具有绝对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10.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的信念具有多样性,也有共通之处。

(A)11.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A)12.在大学期间,大学生最重要的是提高知识水平,增长才干,有没有科学、崇高的理想对个人的发展影响不大。

(B)
13.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理想信念越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就越坚定。

(A)14.理想信念能指引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A)
15.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
16.共同理想是一切时代都共同具有的理想。

(B)17.信念是一种单纯的知识和想法。

(B)18.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A)19.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

(A)
20.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实践没有多大的关系。

(B)
21.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A)
22.从理想的性质是划分,理想可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B)23.在和平年代,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不大。

(B)24.如果理想顺应历史的发展规律,它实现起来就会一帆风顺;反之,就会很难实现。

(B)
25.大学生应立志做大事。

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A)
26.理想应当务实,所以立志高远其实就是好高骛远,不可取。

(B)27.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很可能实现。

(A)
28.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可以确保理想的实现。

(B)29.付出同样的努力,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没有成功。

这说明,理想的实现,关键在运气。

(B)
30.苦思冥想,寻求顿悟,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B)
四、简答题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理想信念指引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各族人民应该怎样做才能尽快实现这一理想?
答案要点: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尽快实现这一理想,各族人民应当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3.大学生应如何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答案要点:执著追求的人总会经历顺境与逆境。

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身处逆境,要受磨难而奋进,将压力变为动力,不要悲观失望。

大学生要认识到,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在于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