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状况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业状况分析
第⼀章调研的基本情况
⼀、调研⽬的
1.为汾酒⽂化战略“清⾹⼯程”的圆满完成,汾酒企业⽂化的成功凝练
奠定诊研性基础。
2.为汾酒集团“111343战略”的顺利实施,汾酒集团发展潜⼒的深⼊挖
掘、业绩的不断提升、隐患或危机的提前防范或化解,提供企业⽂化层⾯与“下潜”层⾯的数据资料和新视⾓。
3.为汾酒集团全员或部分员⼯尤其是领导层,参与研讨汾酒⽂化提供⼀
个“参阅读本”,以便从观念碰撞中提升认识,形成共识。
4.为汾酒集团解决企业问题提供⼀个理性思路。
⼆、调研⽬标
1.解读汾酒集团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发展沿⾰、现状、潜⼒、隐患与前
景。
2.解读汾酒集团现实的企业⽂化建设状况。
3.解读汾酒集团的普通员⼯、各层⼲部和客户对企业⽂化的认知。
4.解读⼤众媒介对汾酒集团的刊载评价。
5.为汾酒⽂化战略“清⾹⼯程”提供定量、定性的研究⽀持。
三、调研范围
(⼀)环境调研
1.地域环境和地域⽂化的影响
2.中国传统⽂化的影响
3.中国现实⽂化的影响
4.国内及区域政治环境的影响
5.国内和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
6.国内外部分著名企业⽂化的影响
7.⼈⼒资源因素对企业⽂化的影响(⼆)历史调研
1.国内酒业发展史
2.地区酒业发展史
3.汾酒集团发展史
4.汾酒及酒⽂化史
5.晋商发展史
6.黄河⽂化史
(三)⾏业调研
1.⾏业概况
2.⾏业的企业⽂化建设概况
3.⾏业主要竞争对⼿企业⽂化建设概况
4.⾏业技术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5.⾏业需求特征
6.⾏业平衡状况
7.⾏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四)内部调研
1.汾酒集团概况
2.汾酒集团企业家特质
3.汾酒集团决策层特质
4.汾酒集团员⼯特质
5.汾酒集团企业哲学命题
6.汾酒集团核⼼价值观体系
7.汾酒集团经营理念体系
8.汾酒集团管理理念体系
9.汾酒集团服务理念系统
10.汾酒集团视听觉形象识别系统
11.汾酒集团营销状况
12.汾酒系列产品
13.汾酒⽣产及技术系统
14.其它
四、调研⽅法
本次调查研究所采⽤的⽅法主要为:
1.资料分析法
2.样本调查法
3.问卷调研法
4.深度访谈法
5.群组座谈法
在这⾥,第⼆、第三种⽅法为定量研究的⽅法,第⼀、第四、第五种⽅法主要为定性研究的⽅法。
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可以展⽰出汾酒企业⽂化的基本情况。
由于每种⽅法适⽤的范围不同,因此,在整个调研过程中,研究者针对不同的问题和要求,采⽤了不同⽅法或将各种⽅法配合起来使⽤。
(⼀)资料分析法
资料的来源:
1.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2.国内有关部门统计数据
3.知⾏⼒公司数据库
4.互联⽹资料
5.万⽅数据库
6.有关企业(媒体)统计资料
7.汾酒集团提供的内部资料
因各种原因,⽬前所掌握的汾酒集团资料有⼀定缺⼝,对本次调研的周严性产⽣⼀定影响。
(⼆)样本调查法
样本调查的⽬的主要是为了以样本的研究推断汾酒集团总体企业⽂化建设及相关领域的现状,员⼯和中层⼲部对汾酒⽂化建设的态度和评价,对汾酒⽂化和“清⾹⼯程”的建议和要求等。
样本量的确定是“样本调查法”的必要前提。
不同的样本量在统计精确度⽅⾯是⼤不相同的,本次样本量的确定综合考虑了部门、性别、年龄等因素。
为使本次调查符合统计学的要求,研究⼈员从保证“清⾹⼯程”的成效考虑,将此次样本调查中的样本数量从100个扩展为200个,即员⼯100⼈左右,中层⼲部100⼈左右,远远超出⼤样本的基础线。
样本调查的形式为约访。
考虑到要获得更多的信息,将问卷设计成半结构化问卷。
(见附件1:汾酒集团企业⽂化建设员⼯访谈提纲,附件2:汾酒集团企业⽂化建设中层⼲部访谈提纲)
(三)问卷调研法
结合汾酒核⼼理念的确定,对⾼层领导进⾏企业理念⽂化调查。
(见附件3:汾酒集团领导者企业理念⽂化问卷)
(四)深度访谈法
深度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副总以上领导、独⽴董事及经销商。
通过深度访谈,主要了解⾼层领导、独⽴董事及经销商对汾酒企业⽂化建设、汾酒和酒⾏业状况及发展趋势的看法,汾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等。
(五)群组座谈法
与营销中⼼处级以上领导进⾏了群组座谈,对汾酒营销中的状况及发展趋势进⾏了解。
五、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SPSS10.0 for Windows与Excel7.0进⾏统计分析。
六、调研状况
我们在样本调查访谈过程中,共访谈207⼈,采到有效访谈记录192份,有效率为92.75%。
其中采到员⼯有效访谈记录96份,采到中层⼲部有效访谈记录96份,样本总数达到设计要求。
整个抽样过程,严格遵循研究⽅案所规定的基本原则,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此外还与汾酒⾼层领导15⼈,独⽴董事2⼈,经销商9⼈进⾏了深度访谈,对调研内容进⾏了补充研究。
在本次调研⼯作开始前,专家组受汾酒集团委托先⾏拟定核⼼理念时,曾对11名⾼层领导进⾏了《汾酒集团企业理念⽂化问卷》调查,本次调研同时结合这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了分析。
表1-1:访谈对象构成情况
图1-1:访谈对象构成情况
七、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的时间:2004年12⽉1⽇—2005年2⽉5⽇
⼋、调查⼈员
(⼀)组织者
汾酒集团企业⽂化建设领导组
领导组组长:郭双威董事长
领导组副组长:阚秉华副书记
张⽟让⼯会主席
领导组成员:武瑞明刘⼒席⾦龙孟繁光柳静安
武世杰李程锁⾼明马世彪郝长青
李建华曹永全王霞冯钟海范吉成
雒晓安刘卫华张志柳梁中红汾酒集团企业⽂化建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张⽟让
办公室副主任:孟繁光郝长青梁中红
办公室成员:王升李⽂刚樊⽂辉成勇阎世亮(⼆)调查者太原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王建中总经理⼯商管理硕⼠
晁连⽣项⽬总监⼼理学硕⼠
闫国俊调研总监⼯程学硕⼠
王泽潞执⾏助理⼯学硕⼠
曹军执⾏助理管理学硕⼠
郭⽟冰执⾏助理管理学硕⼠
郝春霞执⾏助理管理学硕⼠
平伟执⾏助理管理学硕⼠
许惠民执⾏助理管理学硕⼠
杨雅静执⾏助理管理学硕⼠(三)数据处理
北京商情联合市场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第⼆章汾酒集团的特征
研究、剖析汾酒集团的各种企业特征,可以梳理汾酒集团的历史沿⾰、⽂化脉络和⼈⽂传承,拓展、挖掘汾酒集团的发展空间和潜在价值,发现、直⾯汾酒集团存在的危机和问题。
这是汾酒⽂化提炼的重要基础之⼀。
⼀、基本特征
企业全称:⼭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成⽴时间:2002年3⽉
集团沿⾰:⼭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1988年11⽉1⽇)
国营⼭西杏花村汾酒⼚(1949年6⽉1⽇)
晋裕汾酒有限公司(1919年)
义泉泳酿酒作坊(1915年)
宝泉益酿酒作坊(1875年)
……
集团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资产总额:20亿元
员⼯⼈数:8000余名
主营业务:中国名酒——汾酒、⽵叶青酒
驰名商标:杏花村
经营状态:2003年销售额11.77亿元,利税3.92亿元;
2004年销售额15.33亿元,利税5.25亿元。
企业地位: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和⼭西省12户授权经营企业之⼀,久负盛名的全国最⼤的名酒⽣产基地之⼀。
2003年在我国⽩酒业按销售额排名第五位。
基本印象:我国驰名、我省最著名的经营状况及⾛势良好的⼤型国有上市名企。
⼆、地域特征
汾酒集团地处⼭西省吕梁地区汾阳市杏花村镇,位于太原盆地的西南部,吕梁⼭东麓,地处农村,距最近的城市汾阳、⽂⽔15公⾥左右,距⼭西省会太原近百公⾥;地域偏隅,信息相对闭塞;劳动⼒主要来源于周边农村,具有⽂化素质低、观念保守、易于管束、情绪波动⼤、成本低廉等特征。
汾酒集团到太原、平遥、孝义、离⽯等地均有⼲线公路相通。
纳⼊国家规划建设的“五纵七横”国道主⼲线的吕梁境内第⼀条⾼速公路——夏汾⾼速公路于2000年10⽉开通,“杏花村”出⼝紧临汾酒集团。
信息⾼速公路已接⼊汾酒集团。
两条“⾼速”的贯通⼤⼤有利于汾酒集团物流、⼈流、信息流的畅通,从⽽加速观念的不断更新,进⼀步与国际接轨,推动汾酒集团的发展(如为汾酒的旅游带来新的契机)。
在便捷的交通和畅通的信息条件打破旧有桎梏的同时,由于⼈的观念和构成的逐渐“复杂化”,“物流”的快捷化,也对经营管理的⽔准提出了更⾼的要求。
汾阳市境内蕴藏有煤、铁、⽯膏、云母、⽯英等矿产资源,其中煤、铁蕴藏量最⼤。
⼯业有酿酒、化肥、⽔泥、化⼯、造纸、机械、采煤、棉织、粮油加⼯等⾏业。
这种资源优势,带给了汾酒集团发展的资源,由此带来了⾏业发展的⽀持和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但也可能成为汾酒发展战略负⾯的诱惑因素。
区域内“五⼩”⼯业造成的⽇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是⽔资源的污染,是对以⽔为第⼀物质资源的汾酒最⼤的潜在威胁,⽽危机意识的不⾜或⽆奈是⼀种更⼤的潜在威胁。
对汾酒近在眼前的现实威胁是当地众多的“借汾酒之光”⾏“市场跟进战术”的⼩酿酒⼚和作坊,甚⾄造假的⼩酿酒⼚和作坊。
这些“近邻同⾏”的最⼤威胁还不只是“混淆视听”的“市场份额”的⽠分,⽽是利益驱使下的“毒液”事件的再次发⽣和“狗仔队”推波助澜下的“殃及池鱼”。
对这种极可能突然爆发的“危机”事件,⾸先应具备⾼度的危机意识,其次是尽早建⽴应急预案、科学的提早⼲预案和防范案。
三、⾃然特征
汾阳的西北部为⼭区,系吕梁⼭⽀脉。
中部和西南部为黄⼟丘陵区,沟壑纵横,⽔⼟流失较为严重。
东南部为平原,⼟壤肥沃,⽔源充⾜,是该市的主要农作区。
境内主要河流为⽂峪河,⽬前中下游污染严重。
该市⽓候因地形影响,相差悬殊,境内年平均⽓温10度,⼀⽉均温零下6度⾄零下7度,七⽉均温23度,年均降⾬量450⾄500毫⽶。
汾阳市农作物以⼩麦、⾼粱、⽟⽶、⾕⼦为主。
杏花村酿酒历史极为悠久,地理条件⾮常独特。
当地的“⼀把抓”⾼粱
等酿酒原料、优良的地下⽔资源、特有的酿酒微⽣物群和得天独厚的⾃然地理条件,是造就千年传世佳酿——汾酒的独特⾃然条件。
⽬前表现出的汾酒地下⽔位不断下降已成为汾酒潜在或直接的隐患。
四、历史特征
(⼀)杏花村及周边地区是我国酿酒历史最古⽼的地区之⼀
从杏花村古⼈类⽂化遗址出⼟的⼤量古代酒具,可知此地酿酒历史⾄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龙⼭⽂化时期,且代代相传。
杏花村美酒被酒界专家称为中国酒界的“长青树”、“活化⽯”,杏花村酿酒史是中国酿酒史的缩影。
2004年,杏花村酿酒作坊原址被批准为⼭西省重点⽂物保护单位。
(⼆)汾酒有我国正史记载最早、最多的成名史
汾酒⼀千五百年间的四次成名是汾酒酒⽂化和品牌⽂化⾮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卖点”。
⼆⼗四史之⼀的《北齐书》记载了北齐武成帝亲⾃推荐汾酒,使汾酒⾸次成名。
这是我国正史最早的有关酒的成名记载。
唐、宋汾酒进⼊兴盛期,杜牧⼀⾸《清明》诗吟出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使汾酒⼆次成名。
1915年义泉泳所产“⾼粱汾酒”,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质⼤奖章,成为中国有史料记载唯⼀⾛出国门,获此殊荣的中国⽩酒,把我国这⼀传统⾏业带上了世界级⾼峰,为国争得了荣誉,这是汾酒历史上的第三次成名。
建国后中央政府组织五次国家名酒评⽐,汾酒五次榜上有名,⽵叶青酒亦连续三次荣获“中国名酒”称号,1997年“杏花村”商标被国家⼯商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这是汾酒历史上第四次成名。
汾酒历史上的四次成名被称为汾酒四⼤酒⽂化财富,同时杏花村品牌、汾酒、⽵叶青酒被称为汾酒⼈三⼤珍贵历史遗产。
(三)汾酒有“⽩酒祖庭”的地位
汾酒是我国许多名酒的发祥地。
明清时期,⽩酒业迅速崛起,优质⽩酒的酿造技术成为全国酒商共同争夺的对象,拥有悠久酿酒历史的⼭西汾阳为众多商家和酒商所瞩⽬。
事实上,我国的许多名酒都源于这⼀时期的⼭西汾阳。
如贵州茅台酒就是1704年⼭西盐商雇杏花村酿汾酒的⼯⼈和当地酿造⼯⼈共同创造的,陕西的西凤酒、西
宁的青稞烧酒、新疆的代酒等许多名酒亦由晋商传汾酒技术⽽兴……,当时⼀句“会做⼭西酒,腰⽆半⽂天下⾛”的民谣反映出汾酒在全国传播的盛况。
因此汾酒有着当之⽆愧的我国“⽩酒祖庭”的地位。
这种地位迎合了⼈们“谒祖拜宗”的⼼理需求,有利于汾酒地位的提升。
(四)汾酒集团是晋商辉煌的活化⽯
晋商是我国明清时期出现的⼀⽀可与意⼤利商⼈媲美的商帮。
他们商路畅达,汇通天下,称雄商界5个多世纪,创造了中国商业史上⽆以伦⽐,世界商业史上⼗分罕见的辉煌。
晋商活动过的遗址,⾄今到处可见:⽢肃的⽼西庙、新疆的古城塔、昆明⾦殿的铜⿍、扬州的亢园、毫州的花戏楼、安徽雉河集的⼭西会馆……。
呼和浩特、包头、张家⼝、西宁、齐齐哈尔、乌兰巴托、科布多、恰克图等城镇皆因晋商⽽建或兴。
京、津、沪、渝、汉、宁等⼤商埠的繁荣亦有晋商推动的历史功绩。
中华汾酒源远流长,⾹飘天下,与晋商相⽣相伴。
⽆论是觥筹交错中应对于商场官府,抿呷驱寒于茫茫⼽壁、草原,还是婚丧嫁娶的民俗交往、祭祖洒缅、商场得意、伤愁的借酒抒怀,汾酒皆是晋商⼼中的上品、⼿中的利器、交融的桥梁。
酒商是晋商重要的⼀⽀。
晋商不仅开设商店、货栈和钱庄,亦经营酒业和酒店。
据《汾阳县志》记载:仅在曲⾩开设的酒店就有10多家,从业百⼈之多。
许多酒店的历史在200年以上。
当今天的游客在晋商⼤院中怀古忧思、扼腕感叹之际,可曾想过:在“⼤红灯笼⾼⾼挂”的⾼墙之外,竟有仍在辉煌着的当年晋商的“活化⽯”!
汾酒集团的前⾝就是晋商之⼀,有⼀百三⼗年近代汾酒⼯业的历史。
1875年,杏花村汾酒史上第⼀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酿酒作坊——“宝泉益”在北宋名店“⽢露堂”旧址上开业,“宝泉益”的创⽴是近代汾酒⼯业的开始,“宝泉益”后易名“义泉泳”。
1949年6⽉1⽇,在收购当时杏花村仅存的两家酿酒企业“义泉泳酿造⼚”和“德厚成酿造⼚”的基础上,成⽴了国营⼭西杏花村汾酒⼚,⼭西杏花村汾酒⼚从⽽成为杏花村传统酿酒业的唯⼀继承者。
近代汾酒的发展史中有许多企业发展和⽂化传承的挖掘点。
如:“义泉泳”字号的商标价值,所蕴含的⽂化价值和旅游怀古价值,强烈的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秘诀)。
可通过提出“晋商活化⽯”的概念,并与晋商⼤院旅游联动,充分借⽤⽬前“红⾊旅游”的热点话题,挖掘晋商诚信、敬业等深刻内涵,成为汾酒旅游基地的⼀个潜在“卖点”。
(五)美丽的神话传说孕育了清⾹醉⼈的酒⽂化
杏花村孕育了美丽的传说,孕育了迷⼈的梦。
美丽的传说和梦⼜孕育了千年美酒——汾酒。
1.神井涌酒
相传,杏花村汾酒与“神井”有密切关系。
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个⽼道突然来到杏花村,他⾛进“醉仙居”喝酒,直喝得酩酊⼤醉⽅休。
⼀连数⽇,喝酒都不给钱。
最后⼀天早晨,⽼道将宿酒吐到井中。
于是,井⽔就变成了美酒。
这虽是神话,但这⾥⽔质确有宜于酿酒的特殊功能。
因⽽,杏花村就⽤此神井⽔酿制出了酒⾊晶莹、清⾹⽢醇的汾酒。
2.⼋仙醉酒
传说很早以前,每逢端阳佳节,杏花村都要按惯例举⾏盛⼤的“花酒会”。
那酒⾹花⾹直冲霄汉,惊动了天上的⼋洞神仙。
⼋仙在天上喝过琼浆⽟液,也喝过吴刚的桂花酒,但这些都远远不及汾酒的⾹醇和⽢甜。
他们边喝边连声赞叹:“杏花汾酒,胜似琼浆!”
3.马刨神泉
从杏花村往西⾛10余⾥,有个壶芦峪。
壶芦峪⼝有股清泉涌出,清澈见底,终年不断,⼈称“神泉”。
相传古代有个英勇善战,屡建战功的贺鲁将军,是他的战马“红鬃骥”吃完汾酒的酒糟后刨出了神泉,贺鲁将军在随后的战⽃中⼤获全胜。
4.闯王⽴书
公元1644年正⽉,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成在西安建⽴⼤顺政权以后,率主⼒军路过杏花村时被杏花村民热爱义军的精神所感动,命⼈拿来笔墨纸砚,倚马⽴书“尽善尽美”四个⼤字,表达对杏花村⼈民的谢忱。
杏花村⾥⾄今传颂着这样⼀⾸诗:“醇⾹汾酒献英雄,万民拥戴起义军,闯王留得题辞在,尽善尽美杏花村。
”
5.杏花仙⼦
传说王母娘娘瑶池的杏花仙⼦,因不⽢效劳王母,偷偷飘落下凡,在杏花村⽤发酵的杏⼦酿出了美酒。
从此,杏花坞有了酒坊,美酒也远近闻名。
汾酒集团现⾏的VI体系中尚缺“吉祥物”的内容,作为汾酒⽂化感受体系中重要性仅次于企业标志的形象要素,应该完善和补齐,因为它对营销的意义不可低估。
那么,把杏花仙⼦作为吉祥物是否合适,将是下⼀步⼯作仔细研讨的内容。
(六)历史馈赠了汾酒众多的名⼈逸事
⽑泽东挥毫“清明”诗,贺⼦珍庐⼭觅故情。
⽶⾼扬嗜酒如痴,西柏坡笑语欢声。
孙中⼭举杯抒豪情,“誓死推翻满清帝制”。
周恩来亲定汾酒为国宴酒。
罗斯福参观中国馆,汾酒成为座上“宾”。
明末⼤学⼠傅⼭题“得造花⾹”,并改良⽵叶青酒。
谢觉哉题诗“逢⼈便说杏花村”。
“汾阳主⼈”郭沫若⽃酒诗如泉。
……
(七)汾酒保持了多项⾏业领先的记录
杏花村是中国最早酿酒的地区之⼀
是中国最早改进黄酒⼯艺的名酒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使⽤蒸馏技术酿造的蒸馏⽩酒
汾酒酿造技术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传播最⼴的酿造技术
唯⼀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质⼤奖章的⽩酒品种
中国⽩酒业第⼀家私营股份制企业
新中国第⼀种国宴⽤酒
中国⽩酒业第⼀枚注册商标
中国⽩酒业第⼀次实⽤性科学研究
中国⽩酒业第⼀个品牌体系
中国⽩酒业第⼀个全国市场销售⽹络
中国唯⼀⼀个同时拥有“⼀个全国驰名商标、两个国家名酒”的⽩酒企业
⽵叶青酒在法国巴黎国际酒展上荣获品质⾦奖第⼀名
中国⽩酒业第⼀家年产量突破300吨、10000吨、30000吨的企业
中国⽩酒业第⼀家晋升为国家⼤型⼀档企业
中国⽩酒⾏业第⼀家向社会公开发⾏股票并异地上市的股份公司
中国最早获得⾃营进出⼝经营权的企业
建⽴了全国第⼀家企业内部质量监督机构(需继续考证)
全国第⼀家提出“质量是企业的⽣命线”⼝号的企业(需继续考证)?汾酒⽂化是中华酒⽂化中惟⼀⼀个历史⽂化脉络清晰、传承有序、框架完整、从未间断、影响深远的名酒⽂化。
(摘⾃《汾酒的⽂化》
⼀书,申维⾠代序:汾酒⽂化⾹飘万⾥)
……
在这些众多的“第⼀”中反映出在产品、技术、管理、体制等⽅⾯长达数代⼈不间断的“创新开拓”,是汾酒⽂化应传承的重要部分。
同时,倍感⾃豪的“历史”可演化为不愧对历史、先⼈的企业精神,如责任感、使命感等。
五、⼈⽂特征
⼭西是黄河⽂化最重要的发祥地之⼀,⼜是晋商的所在地,还是四⼤佛教名⼭之⾸五台⼭的所在地,吕梁⼜是道教⽂化兴盛的重要地区之⼀(北武当⼭)。
勤劳善良、⾃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黄河⽂化,仁爱知礼、达济天下、中庸之道的儒家⽂化,重商敬业、诚信义利、艰苦进取的晋商⽂化,普渡众⽣、善恶报应、清⾹境界的佛家⽂化,清净⽆为、讲德求道、清⼼寡欲的道家⽂化,这些多元⽂化的交融,形成了⼏千年汾酒兴盛的⼈⽂背景,亦是汾酒⽂化的⼈⽂源泉之⼀。
汾酒⼈祖祖辈辈传承了优良的酿酒⼯艺,同时也传承了黄河⽂化中的质朴、实在的品格,传承了晋商⽂化中诚信、创新的作风。
130年前晋裕汾酒公司经理杨德龄的“振兴国酒,品优价廉,信誉⾄上,优质为本,决不以劣货欺世盗名”的创业宗旨为汾酒的质量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汾酒⼈深深明⽩好酒是⽤⼼酿出来的,保证质量是汾酒⼈永恒的主题。
六、政治特征
1.是万众瞩⽬的“公众企业”,是全国市场上为数极少的⼭西名牌,肩
负了百姓,尤其是⼭西百姓品牌忠诚消费和⼭西⽗⽼乡亲的情感寄托,股民的“⽜⽓”期待等“重任”。
2.是国家所有的“⽗⼦企业”,肩负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国家多交
利税,体现民族企业辉煌,甚⾄证明“现代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如何
发展”的“重任”。
3.是政府监管的“重点企业”,肩负了塑造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政绩形象;
作为“标杆企业”带头落实党政⼯团妇“各条线”上的政策、活动;
防⽌员⼯“下岗”和“闹事”,维护安定团结局⾯等“重任”。
4.是员⼯,甚⾄家庭的“命脉企业”,肩负了在汾酒相对偏隅封闭的地
域环境下,⼏代⼈以汾酒为赖以⽣存之所的员⼯,甚⾄是家庭、家族
⽣存、幸福⽣活的“重任”。
这些特征具有效应的两重性。
⼀⽅⾯可能会形成沉重的⼼理包袱、经济包袱和⾏政桎梏,如畏⾸畏尾、⾏政⼲预、违背企业经营规律、承担经济上的政治义务等等;另⼀⽅⾯也可能会形成有益的社会资源、企业的使命感、员⼯的责任感、⾃豪感、归属感等等。
七、⽂化特征
(⼀)汾酒的品牌⽂化特征
汾酒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千年的⽣存与发展空间中,附加着很多的⽂化⾊彩,同时在历久弥坚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消费者良好的认知及⼝碑基础,说其“源远流长”当之⽆愧。
汾酒⽬前的⽂化定位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显出模糊的⼀⾯。
更⼤程度上将酒⽂化等同于企业⽂化,不分彼此,热衷于酒⽂化的宣传和张扬,淡化了企业⽂化的开发建设,偏爱过去已有的东西,淡化了新的东西的挖掘和创造,没有赋予其更新更美好的⽂化内涵。
特别是与五粮液、酒⿁酒、茅台等相⽐,汾酒⽂化新含量不⾜,媒体⼴告缺少⽂化冲击⼒和感染⼒,缺乏新的创意,也没有集中到⼀种涵盖⽂化的主打产品,因⽽,尽管每年投放数千万元的⼴告费,但市场效果有限。
由于汾酒的宣传体系还有待于进⼀步挖掘其⽂化内涵,因⽽⽬前还没有将汾酒塑造成⼀种与其深厚的历史⽂化⼗分匹配的品牌。
千年积淀的酒⽂化没有让消费者找到可以信赖的利益⽀撑点。
通俗的讲,就是汾酒有着厚重的⽂化,然⽽消费者却难
以“看”到汾酒的⽂化,尤其是汾酒所张扬的蕴含在其内的独特的⽂化灵魂。
品牌背后更深的价值,理应是以品牌为载体所⽀撑的⽂化。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汾酒品牌形象的重铸,需要汾酒不断挖掘新的⽂化内涵和⽀撑点。
汾酒⽂化核⼼内涵应深⼊挖掘与定位,引领⼯艺⽂化、营销⽂化、⾹型⽂化、消费⽂化、包装⽂化、服务⽂化、管理⽂化、环境⽂化等,誓做“做新世纪中国⽂化酒引领者”,⽤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提升企业经营⽔平和规模,以新世纪⽂化经营战略打造汾酒中国⽂化名酒全新形象。
(⼆)汾酒的企业⽂化特征
汾酒集团近⼏年曾使⽤过的与企业⽂化有关的提法:
汾酒精神:诚信坚韧时尚创新儒雅开放
(摘⾃2004年《汾酒的⽂化》⼀书)杏花精神:团结创新务实求精
企业精神1:不求第⼀只求唯⼀
(摘⾃2002年7⽉⼭西省省管国有企业企业⽂化建设研讨会材料
《建设企业⽂化是做优做强做⼤汾酒的需要》⼀⽂)企业精神2:团结诚信创新奋进
(汾酒集团企业⽂化建设办公室提供)哲学观念:继承传统显特⾊推陈出新求发展
(汾酒集团企业⽂化建设办公室提供)经营理念:诚信得市场,⼈才⽣财富
(汾酒集团企业⽂化建设办公室提供)经营哲学:依法治企市场⾄上
(摘⾃2002年7⽉⼭西省省管国有企业企业⽂化建设研讨会材料
《建设企业⽂化是做优做强做⼤汾酒的需要》⼀⽂)经营⽅针:内抓管理外拓市场转换机制科学发展
(摘⾃⾸届三次双代会郭董事长《经营⼯作报告》)企业道德规范1:以德从业诚信⽴业忠诚敬业竞争兴业
(摘⾃2002年7⽉⼭西省省管国有企业企业⽂化建设研讨会材料
《建设企业⽂化是做优做强做⼤汾酒的需要》⼀⽂)企业道德规范2:爱企业爱岗位爱品牌爱环境爱同志
(2003年8⽉5⽇,关于印发《汾酒集团企
业⽂化建设⽅案》的通知)质量管理体系: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继承精华⾃成⼀体
(汾酒集团⽹站)管理理念:以情感⼈以制理事
(汾酒集团企业⽂化建设办公室提供)
企业⽬标:成为品牌国际化,机制市场化,组织⾼效化,管理现代化的⼤型名酒企业集团。
(郭董事长⽹站论坛)
战略⽬标:以优求⼤⼗年两番
(汾酒集团企业⽂化建设办公室提供)
战略⽅针:酒业为本适度扩张市场导向⽂化领航
(汾酒集团企业⽂化建设办公室提供)
汾酒集团“⼗⼤标兵”:(来⾃访谈,名单、事迹略。
这是汾酒精神的
代表,其中的⼀部分可塑像成为汾酒⽂化宣贯
的重要措施和旅游的资源)
……
汾酒集团现有的企业⽂化更多的是局限于汾酒的历史、神话传说和⽂⼈墨客留下的痕迹。
企业的CI也只局限于企业的标志,且使⽤亦有许多不规范之处。
对外宣传更多的是酒⽂化⽽⾮企业⽂化。
汾酒⽂化的创新应以汾酒本⾝的品质特征为出发点,要把优秀的传统⽂化与现代开放意识结合起来,在传统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战略特征
汾酒集团的发展战略⾮常明确,即“111343发展战略”,这是汾酒发展的总战略和最⾼纲领,具有很好的形象性和激励性。
汾酒集团的⼀切⼯作都应该围绕“111343发展战略”予以实施。
汾酒⽂化战略“清⾹⼯程”是从理念、⾏为、感受层⾯上优化、具化、细化“111343发展战略”的保障⼯程。
汾酒⽂化战略“清⾹⼯程”的⼀切⼯作均为这⼀总战略服务。
111343发展战略:
⼀个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提⾼效益,提⾼职⼯⽣活、⽣存质
量,把汾酒事业做优、做强、做⼤。
⼀个战略⽅针:酒业为本,市场导向,品牌经营,内涵发展。
⼀个公司体制:建⽴健全法⼈治理结构,建⽴符合以产权为纽带的母⼦
公司管理体制。
三个基地:名优⽩酒基地,保健酒基地,酒⽂化旅游基地。
四⼤体系:营销体系、财务体系、物流体系、科技质量体系。
三年经营⽅针:内抓管理、外拓市场、转换机制、科学发展。
第三章⽩酒⾏业状况
⼀、国内⽩酒⾏业状况
(⼀)国内⽩酒类别及代表酒
按⾹型可分为:
1.浓⾹型⽩酒(亦称泸⾹型、五粮液⾹型和窖⾹型⽩酒)
特点:可⽤六个字、五句话来概括。
六个字是⾹、醇、浓、绵、
甜、净;五句话是窖⾹浓郁,清冽⽢爽,绵柔醇厚,⾹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