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案”在英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案”在英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作者:田日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4期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教师所追求和思考的问题。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可谓模式众多,其中“自主学习式”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新课改的重点研究课题。
我校也近几年来开展了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我也积极响应教改,为构建以“自主学习案”为载体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学习、实践研究与思考。
“学案(自主学习案)”,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教材、学情的深入研究,精心编制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依据,它主要包括每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等环节。
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老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设计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
一、“自主学习案”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问题。
首先,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内容进行预习。
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如,告诉学生注意文中的短语、一些关键的句子,要掌握的语法等。
(2)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
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和参与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学。
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能基本上正确回答问题。
也有小部分学生回答不够完整,这时,教师不要讲解、包办过多,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设问、答疑。
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需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3. 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决不是旁观者,而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应该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通过师生合作来带动生生合作。
在这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在合作中遇到疑惑问题时,教师要适时的对学生的合作交流给予指导,适量提出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诱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
4. 反馈检测。
这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反馈检测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
检测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检测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教师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自主学习案”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1. 练习题必须要精选,要富有启发性,能基本上独立完成。
对教材中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2.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
从整体上体现课标、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内在的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3.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使成绩好的学生在使用学案时感到有挑战性,中等学生受到激励和启发,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在教师点的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