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创新型企业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创新型企业调研报告
创新型企业建设是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旨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依靠技术创新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企业,示范带动广大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
建设创新型企业是杭州扎实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浙江省试点,落实“八个一批”的重要任务,是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是示范引领广大企业走上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之路的重要抓手。
杭州自2008年启动创新型企业建设以来,已开展了4批创新型试点企业的认定工作,累计有172家企业被认定为创新型试点企业。
其中,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22家,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40家,第三批创新型试点企业55家,第四批创新型试点企业52家,另有3家省级认定的创新型试点企业直接纳入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2011年,杭州市科技局、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对全市创新型试点企业进行了调查*,总计有124家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以下简称“创新型企业”)提交了调查数据。
本报告通过对这124家创新型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
*本文以下部分的分析和由此形成的结论均依据本次调查。
计,分析杭州市创新型企业的基本情况,总结创新型企业建设进展和成效,为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创新型企业的基本情况
本报告分别从区域、行业、企业类型、企业规模等方面来分析创新型企业的基本情况。
1.区域分布
在统计的124家创新型企业中,按区域分布创新型企业最多的前5名区(县、市)依次是:滨江区(46家)、萧山区(17家)、余杭区(11家)、下城区(10家)、西湖区(7家),共计91家,占本次调查的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总数的73.39%。
表1 创新型企业按所在区(县、市)分布一览表单位:家
所在区(县、市)滨江
(高
新)
萧
山
区
余
杭
区
下
城
区
西
湖
区
上
城
区
临
安
市
拱
墅
区
桐
庐
县
建
德
市
富
阳
市
经
开
区
江
干
区
淳
安
县
钱江
开发
区
合计46 17 11 10 7 5 5 4 4 4 3 3 2 2 1
2.行业分布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的两位数分类范围,对创新型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进行统计
如下:
表2 创新型企业按行业分布一览表单位:家
行业及其代码
创新型示
范企业†创新型试
点企业
合计
C 4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6 7 23 C 36 专用设备制造业 4 7 11 C 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 3 10 C 4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 7 10 C 35 通用设备制造业 4 5 9 C 27 医药制造业 2 6 8 C 3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 2 5 C 3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 1 3 C 3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 2 3 C 22 造纸及纸制品业0 2 2 C 29 橡胶制品业0 2 2 C 3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 1 2 C 34 金属制品业 1 1 2 D4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 1 2 C14 食品制造业0 1 1 C 15 饮料制造业 1 0 1
†杭州市创新型试点企业经评估合格后授予创新型示范企业称号,同时被认定为浙江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的企业纳入杭州市创新型示范企业管理。
本章图表中的创新型试点企业和创新型示范企业是根据企业填报信息同居的。
C 17 纺织业
0 1 1 C 25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0 1 1 C 28 化学纤维制造业 1 0 1 C 30 塑料制品业
0 1 1 其他
10
16
26
124家创新型企业分布较为集中的行业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3家),专用设备制造业(11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0家),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0家),通用设备制造业(9家),医药制造业(8家)6个子行业,共计71家,占被调查企业的57.26%,表明杭州市创新型企业的分布呈现明显的行业集中性。
1020304050607080
90
100(家)
创新型示范企业
创新型试点企业
创新型试点企业50116创新型示范企业46
1
10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其他
图1 创新型企业按行业分布
124家创新型企业中有96家企业集中在C大类制造业中的19个子行业中,覆盖了制造业中31个子行业中的过半以上,其中,创新型示范企业有46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有50家;有2家创新型企业分布于D大类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创新型示范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各1家;还有26家创新型企业分布在其他行业中。
3.企业类型
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的类型分类,124家创新型企业的分布情况统计如下:
表3 创新型企业按企业类型分布表单位:家
企业类型及代码创新型示范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合计160 股份有限公司27 18 45 150 有限责任公司13 30 43 31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6 3 9 170 私营企业 3 5 8 210 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2 6 8 110 国有企业 3 3 6 230 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 1 1 2 130 股份合作企业0 1 1 190 其他企业 1 0 1
240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 0 1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和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在124家创新型企业中,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最多,分别有45家和43家;其次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9家,私营企业8家,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7家。
20406080
100120(家)
创新型示范企业
创新型试点企业
创新型试点企业5773创新型示范企业47
4
6
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
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图2 创新型企业按企业类型分布
在124家创新型企业中,内资企业有104,占创新型企业总数的83.8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有11家,外商投资企业有9家,各占创新型企业总数的8.87%和7.26%。
统计结果表明,在124家创新型企业中,内资企业占到绝大多数,除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中的部分国有独资公司,民营企业是内资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创新型企业中,民营企业起着主导作用,这与浙江全省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
整体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4.企业规模
按照企业2010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将124家创新型企业按1亿元以下、1亿-10亿元、10亿-100亿元、100亿元以上四个规模档次进行统计如下:
表4 2010年创新型企业按企业规模分布单位:家
企业规模1亿以下1亿-10亿10亿-100亿100亿以上创新型示范企业9 30 16 2
创新型试点企业22 33 12 0
合计31 63 28 2
在124家创新型企业中,1亿元以下的企业有31中,占企业总数的25%,其中创新型示范企业9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2家;1亿-10亿元的企业有63家,占企业总数的一半,其中创新型示范企业3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33家;10亿-100亿元的企业有28家,占企业总数的23%,其中创新型示范企业16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2家;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都是创新型示范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2%。
统计结果显示,124家创新型企业以主营业务收入在1亿-100亿元的大中型企业为主,共占企业总数的73%;主营业务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创新型企业偏少。
总体上来
说,创新型企业的规模分布还是较合理的。
25%
50%
23%
2%
1亿以下
1亿-10亿
10亿-100亿
100亿以上
图3 2010年创新型企业按规模分布
创新型企业与国家重点扶持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不尽相同,但多数创新型企业都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在124家创新型企业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有118家,占创新型企业总数的95.16%,其中57家创新型示范企业中有96.49%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扶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就有51家;67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中有94.03%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扶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有61家。
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创新型企业的业务范围属于或覆盖高新技术领域,而且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说明创新型企业是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支主力军。
表5 创新型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数单位:家%
创新型示范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重点扶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51 61
杭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 4 2
合计55 63
企业总数57 67
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总数96.49% 94.03%
5.上市情况
在124家创新型企业中,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有25家,占创新型企业的20.16%,其中创新型示范企业15家,占创新型示范企业总数的26.32%;创新型试点企业10家,占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的14.93%。
表6 创新型企业上市公司数单位:家%
创新型示范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合计
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15 10 25
进入浙江省未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平台0 0 0
尚未上市42 57 99
企业总数57 67 124
上市企业/企业总数26.32% 14.93% 20.16%
二、创新型企业的经济状况
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引导或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依靠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下面对124家创新型企业近年来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分析。
1.经济总量及其增长
2008至2010年,124家创新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税后利润等各项经济指标总量及其增长情况统计如下:
表7 创新型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长情况
总量(亿元)增长率(%)
年份
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税后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税后利润2008 1101.21 333.65 70.87 ———2009 1297.42 423.49 109.55 17.82 26.93 54.59 2010 1642.20 498.25 126.55 26.57 17.65 15.51
2008年到2010年期间,124家创新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且2010年增幅较2009年提高了8.7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也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但2010年增幅较2009年有所下降;2010年税后利润比2009年降低了39.08%,其增长率比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增加值
的增长率都要低。
从2008年到2009年的税后利润曲线来看,创新型企业的税后利润增长平缓,分析原因,可能受后金融危机经济疲软和国内原材料、人力资本等成本不断上涨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缩,导致利润的增长有所放缓。
20040060080010001200
1400160018002008
2009
2010
(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
工业增加值
税后利润
图4 2008-2009年创新型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情况
2.经济指标的分类分析
⑴按行业分类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的两位代码分类,对124家创新型企业在2008-2010年间的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和税后利润这三个主要指标的行业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2008-2010年间,对124家创新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按行业进行统计,排在前5名的行业都是饮料制造业(C15)、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4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37)、通用设备制造业(C35)及其他行业。
其中,饮料制造业(C1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40)三年来都是排在前两位;通用设备制造业(C35)一直排在第五位。
2010年排在前5名行业的创新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08.8亿元,占124家创新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79.7%。
表8 创新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5名的行业
年份排名行业企业数(家)
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200 8 1 饮料制造业 1 287.18
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
3 185.77
3 其他26 161.22
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 141.58
5 通用设备制造业9 82.54
200
9 1 饮料制造业 1 394.42
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
3 203.06
3 其他26 182.45
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 181.84
5 通用设备制造业9 80.39
201
0 1 饮料制造业 1 504.79
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
3 249.80
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 234.36
4 其他26 213.31
5 通用设备制造业9 106.54
2008-2010年间,对124家创新型企业工业增加值按行业进行统计,排在前4名的都是以下行业:饮料制造业(C1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4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37)、其他行业。
2008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9)排在第五位,2009和2010年,通用设备制造业(C35)进入前5名。
2010年前5名行业的创新型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383.62亿元,占124家创新型企业工业增加值的76.99%。
表9 创新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前5名的行业
年份排名行业企业数(家)
工业增加值
(亿元)
2008 1 饮料制造业 1 88.09
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
3 57.85
3 其他26 56.81
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 27.05
5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 23.66
2009
1 饮料制造业 1 147.00
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
3 82.84
3 其他26 59.78
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 35.11
5 通用设备制造业9 22.18
2010
1 饮料制造业 1 130.01
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
3 97.36
3 其他26 77.88
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 46.92
5 通用设备制造业9 31.4
6 2008-2010年间,124家创新型企业税后利润按行业统
计,排在前5名的都是以下行业:饮料制造业(C1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40)、通用设备制造业(C3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C41)、其他行业。
2010年前5名行业的创新型企业共计69家,创造税后利润达到112.63亿元,占124家创新型企业税后利润总额的89%。
表10 创新型企业税后利润前5名的行业
年份排名行业企业数(家)税后利润(亿元)
2008 1 饮料制造业 1 25.24
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
3 19.86
3 其他26 12.90
4 通用设备制造业9 5.71
5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0 2.95
2009 1 饮料制造业 1 59.81
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
3 21.35
3 其他26 10.20
4 通用设备制造业9 5.57
5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0 4.90
2010
1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3 36.42
2 饮料制造业 1 34.72
3 其他26 28.54
4 通用设备制造业9 6.94
5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0 6.01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创新型企业的经济贡献呈现较明显
的行业集中性,饮料制造业(C1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40)、通用设备制造业(C35)等行业的创新型企业在全部创新型企业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其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及税后收入的贡献都较大。
⑵按企业类型分类
124家创新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及税后收入等经济指标按企业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2009年,三类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外商投资企业增长最快,增幅为35.71%;其次是内资企业,增幅为21.4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最慢,增幅只有1.02%。
2010年,内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较2009年提高了6.78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也较2009年提高了18.89个百分点,表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
而外商投资企业在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了负增长。
表11 按企业类型统计的创新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其增长情况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率(%)
企业类型
2008 2009 2010 2009 2010 内资企业887.65 1078.21 1382.78 21.47 28.25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03.55 205.62 246.56 1.02 19.91 外商投资企业10.02 13.59 12.87 35.71 -5.34 总计1101.21 1297.42 1642.20 17.82 26.57
从总量看,内资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远高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2008年至2010年分别达到887.65亿元、1078.21亿元、1382.78亿元,分别占124家创新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81%、83%、84%。
2009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最快,增长率为45.60%;其次是内资企业,增长率为32.87%;港、澳、
台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则只有4.76%。
2010年,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最快,扭转2009年增长缓慢的态势,增长率达到42.62%;内资企业居第二,增长率为12.78%;外商投资企业在2009年迅猛增长后出现负增长局势,降幅为12.41%。
表12 按企业类型统计的创新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情况
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率(%)
企业类型
2008 2009 2010 2009 2010 内资企业254.00 337.50 380.63 32.87 12.78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3.37 76.86 109.63 4.76 42.62 外商投资企业 6.27 9.13 8.00 45.60 -12.41 总计333.65 423.49 498.25 26.93 17.65
从总量看,内资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远高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2010年,内资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为380.63亿元,占124家创新型企业工业增加值的7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22%,外商投资企业仅占2%。
2%
22%
76%
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图5 2010年按企业类型的创新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占比
2009年,三类企业中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税后利润均保持较快增长,增长率分别为63.32%和98.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则出现13.03%的负增长,说明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恢复较快。
2010年,三位企业均呈现正增长,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扭转2009年负增长局面,出现50.61%的增长,而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则放缓了增加脚步,增长率分别为7.68%和33.76%。
表13 按企业类型统计的创新型企业税后利润及其增长情况
税后利润(亿元)增长率(%)
企业类型
2008 2009 2010 2009 2010 内资企业105.08 171.62 184.80 63.32 7.68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4.66 38.85 58.51 -13.03 50.61 外商投资企业0.73 1.46 1.95 98.99 33.76
总计150.48 211.92 245.25 40.83 15.73
2010年,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税后利润分别达到184.80亿元、58.51亿元、1.95亿元,分别占124家创新型企业税后利润总额的75%、24%、1%,内资企业的税后利润明显高于其它两类企业。
1%
24%
75%
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图6 2010年按企业类型的创新型企业税后利润占比
上述分析说明,内资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和税后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在124家创新型企业中占据比重都在70%以上,是创新型企业经济总量的主要力量。
且内资企业各项指标都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3.社会贡献情况
缴纳税收的多少是评定企业社会贡献的一个重要标尺。
2008-2010年,124家创新型企业上缴税收总额逐年增加,分别为79.61亿元、102.37亿元和118.7亿元,说明创新型企业对杭州市社会贡献在逐渐加大。
表14 2008-2010年创新型企业上缴税收情况
2008年2009年2010年
税收(亿元)79.61 102.37 118.70
增长率(%)—28.59 15.95
三、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分析
企业创新涉及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报告主要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方面对杭州市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情况进行分析。
1.创新投入
创新投入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重要指标。
企业创新投入主要包括研发人员、研发投入和研发设施条件等,本报告重点对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及研发人员情况进行分析。
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及增长、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等是衡量企业创新投入情况的重要指标。
2008-2010年,124家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呈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2010年较上年增长15.51%,达到72.73
亿元。
快速增长的研发投入为杭州市创新型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保障,也标志着杭州市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
2008-2010年,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5.33%、4.85%和4.43%,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虽然有所下降,但远高于全国1.76%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表15 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主营业务收入
年份研发投入(亿元)研发投入增长率(%)
研发投入强度(%)
(亿元)
200
58.72 —1101.21 5.33
8
200
62.96 7.23 1297.42 4.85
9
201
72.73 15.51 1642.20 4.43
2008-2010年间,124家创新型企业的研发人员数量保持持续增长,并且拥有高级技术职称和硕博学历的研发人员在逐年增加。
2010年拥有高级技术职称、拥有博士学历、硕士学历的研发人员占企业总研发人员数的比重分别为15.07%、1.5%和27.1%。
2008-2010年,研发人员数在企业总人员数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分别占17.45%、18.84%和20.18%。
表16 创新型企业研发人员情况
年份
研发人员
数(人)
其中:其中:
企业总员工数
(人)
研发人员占员工数
比重(%)
高级技术职
称(人)
博士
(人)
硕士
(人)
200
8
22516 3539 323 6058 128996 17.45
200
9
26346 4143 385 7287 139843 18.84
201
30773 4637 461 8341 152522 20.18
为进一步反映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状况,参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中有关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的相关规定,将创新型企业按研发投入强度小于3%、3%~4%、4%~6%和大于6%四个层次来划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2010年,研发投入强度小于3%的创新型示范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分别有2家和4家,共占124家创新型企业的4.84%;研发投入强度为3%~4%的创新型示范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分别有13家和18家,共占124家创新型企业的25%;研发投入强度为4%~6%的创新型示范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分别有21家和22家,共占124家创新型企
业的35.48%;研发投入强度大于6%的创新型示范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分别有21家和23家,共占124家创新型企业的36%;有约70%的创新型企业集中在研发投入强度大于4%的范围,说明杭州市大多数创新型企业保持较高的投入力度。
表17 2010年创新型企业按研发投入强度分布情况
规模创新型示范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
<3% 2 4 6
3%~4% 13 18 31
4%~6% 21 22 43
>6% 21 23 44
合计57 67 124
2.创新产出
企业的创新产出是衡量创新型企业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通常包括专利、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等。
下面对杭州市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产出情况进行分析。
发明专利是国际通行的反映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核心指标。
其中,发明专利拥有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技术储备状况。
据统计,2008-2010年,124家创新型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3269件,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39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占124家创新型企业专利
授权总数的20.34%。
表18 近三年创新型企业的发明专利情况 单位:件 % 发明专利申请量
发明专利授权量 专利授权总数 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比 3269 1394 6852 20.34%
近几年,124家创新型企业共主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1件,国家标准190件,行业标准124件,企业标准139件。
其中,仅2010年,主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8件,国家标准30件,行业标准23件,企业标准30件。
2010年,主持(参与)制定标准较多的企业有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其中,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主持制定国际标准6项和2项;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和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主持制定国家标准3项和2项。
表19 近几年创新型企业主持(参与)制定标准情况 单位:项
主持
参与
合计 国际
标准
国家 标准 行业 标准 企业 标准 国际 标准 国家 标准 行业 标准 企业 标准 近几年
11 76 60 137 0 114 64 2 464 其中:
2010年 8
12 8 30 0 18 15 0 91
新产品销售收入直接反映企业通过创新实现的经济效益。
2008-2010年,124家创新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额分别达到543.14亿元、662.72亿元、817.51亿元,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49.32%、51.08%和49.78%。
2009-2010年创新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分别达到22.02%和23.36%。
表20 创新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情况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
年份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增长率(%)
主营业务收入比重(%)2008 543.14 —49.32
2009 662.72 22.02 51.08
2010 817.51 23.36 49.78
3.创新活动
本报告主要从企业研发机构设立情况和企业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情况来反映企业创新活动,此外对企业获得奖励情况也进行了统计,来反映企业创新活动带来的成果。
124家创新型企业中有117家企业拥有各类研发机构,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18家,省级97家,市级66家,其他类研发机构如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有11家。
杭州市创新型企业中拥有企业自己建立的研发机构的企业
占了绝大多数,说明企业对自主研发能力都较为重视。
表21 创新型企业研发机构拥有情况
国家级研发机构
(家)省级研发机构
(家)
市级研发机
构(家)
其他研发机构
(家)
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
总统计企业数比例(%)
18 97 66 11 94.35
2008-2010年,124家创新型企业中有86.29%的企业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共559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54项,受资助总金额达到2.91亿元;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68项,受资助总金额达到0.81亿元;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数185项,受资助总金额达1.51亿元;其他科技计划项目数52项,受资助总金额达0.23亿元。
表22 近三年创新型企业承担的科技计划项目情况
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数(项)154
资助总金额(万元)29085
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数(项)168
资助总金额(万元)8143.2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数(项)185
资助总金额(万元)15118.5
其他科技计划项目数(项)52
资助总金额(万元)2269.5
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占统计企业数比例(%)8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