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
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中学:
根据临沂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临沂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临沂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临教人字〔2015〕25号)、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意见》(临政办发〔2016〕24号)和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细则的通知》(临政办发[2016]12号)等文件精神,现就推进我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中小学教职工“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在强化全县统筹功能的基础上,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为教师合理交流轮岗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加快实现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实施原则
1.协同推进原则。

坚持协同推进,把“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与中小学校去行政化,教师交流轮岗、推进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等协同配套、统筹实施。

2.民主协商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协商,充分尊重基层学校校长、教师意见,切实维护教师权益,充分调动中小学校长、教师的积极性。

3.依法有序的原则。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循序渐进,依法有序实施。

三、主要内容
1.完善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

编制部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及时确定每年用编进人计划总量,保证专任教师“退补相当”,针对城区大班额现象突出和农村教师年龄老化严重等问题,每年编制用人计划向城区大班额学校和农村中小学适当倾斜,确保所有中小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

2.完善教职工岗位设置办法。

进一步健全中小学岗位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调整完善中小学岗位结构比例,根据学校编制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岗位数量。

根据中小学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按照编制情况及时对中小学核准岗位设置总量,实行总量控制。

在分配专业技术中、高级岗位时应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

3.完善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

全面推行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新进教师,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外,一律实行
公开招聘。

教师公开招聘办法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专业素养和从教潜能。

增强公开招聘教师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考试科目的设置和内容要突出岗位特点和职业适应性。

4.完善学校教职工聘用管理制度。

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聘用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教师考核评价、评先树优、职称评聘、工资分配等管理工作。

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聘用合同管理,做好聘用合同的签订、履行,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

搞活内部用人机制,加强教师的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岗位、工资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

对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人员要进行转岗或低聘,真正建立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激发中小学人才活力。

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托现有机构统筹负责中小学教职工人事档案的集中代管、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管理以及有关服务工作。

5.完善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研究出台《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完善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双向流动的长效机制。

每年7月底前研究提出教师交流方案,要充分体现双向选择机制,既尊重教师的个人诉求,又保障学校的用人自主权。

鼓励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流动,逐步实现全县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6.完善教职工退出机制。

建立以师德、能力、业绩、贡献为核心,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教
师评价机制。

通过严格考核、科学评价,逐步建立教职工退出机制。

认真落实专业技术岗位兼职等有关规定,管理岗位兼职人员课时量低于三分之二的,不得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对达不到约定课时量的,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档次,在续签聘用合同时要进行转岗或低聘,教师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学校可以调整岗位,或者安排其离岗接受必要的培训后调整岗位,教师无正当理由不同意变更岗位的,或者虽同意调整岗位,但到新岗位后年度考核仍不合格的,学校按照规定的程序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依法解除聘用合同。

7.完善教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

各学校制定的教职工竞聘方案、考核办法等,须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特别是涉及职务(职称)评聘等群众高度关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须经教职工大会85%以上人员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

对聘任和考核结果,须公示7个工作日以上,充分保障教职工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工作保障
1.统一思想认识。

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顺利实施、实现师资均衡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

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加强教育引导,统一思想,营造良好氛围。

2.积极稳妥推进。

根据全县教育发展特点,立足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分步实施;在推进中对改革举措,
要充分论证、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要提早研判,做好预案;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妥善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