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单元(知识块) 知识点教学目标(目的性)
第一册一、数一数数数量在
10以内的
物体的个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
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
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
心。

二、比一比比多少、
比长短、
比高矮
1.了解多少,长短、
高矮的概念 2.会比较多
少,长短、高矮
三、1~5的认识和
加减法
比大小,
认识
“<、>”;
序数;数
的分解和
组成;加
减法;简
单图画应
用题;0
的认识
1.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
表示数的大小,掌握5
以内各数的组成
2.初步知道加减法
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
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
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的
加减法。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球;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
方体、圆柱,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五、分类根据不同
标准进行
简单的分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8
和9;10;
连加连
减;加减
混合
1.掌握6到10的数字
顺序以及各数的组成
2. 比较熟练的计算
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
的减法。

七、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11~
20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
以内的物体个数,会读、
写11-20各数
八、认识钟表整时和几
时半
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简单图画
应用题中
出现单位
名称
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
位加法
第二册一、位置上下前
后;左右;
位置
1.通过直观演示和
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
“上、下”、“前、后”、
“左、右”的基本含义,
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
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
左右、前、后描述物体
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
情境中,根据行、列确
定物体的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
减法
20以内的
退位减
法、用数
学(出现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
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与图画结合,但语言叙述较完整的应用题;出现依据条件提问题的不完整应用题)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图形的拼组平面
图形的特
征和图形
之间的关
系;
立体
图形的特
征和图形
之间的关
系。

1.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所学的平
面图形的特点,知道长
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知识点)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的平
面图形之间和立体图形
之间的关系。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出现估计
物体数目
1. 能够正确地数出
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的要求;数数、数的组成(几个十几个一);读数、写数(数位);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多一些,多得多);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
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 知道个位和十位
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
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 结合数的认识,
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
和相应的减法。

4. 结合具体事物,
感受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
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
的估计和交流。

五、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
认识,人
民币的简
单计算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
的单位元、角、分,知
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
值的人民币,并会简单
的计算。

1. 3.通过购物活动,使
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
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
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
爱护人民币。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
减整十
数;两位
数加一位
数和整十
数;出现
问“够不
够”等问
题的题
目;两位
数减一位
数和整十
数;求多
几、少几
的应用
题;
1.会口算100以内整
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
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
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
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简单
问题。

七、认识时间认识几时
几分、一
时=60分
1.会读、写几时几分。

2.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八、找规律简单的图
形与数的
排列规律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九、统计收集整理
已定的和
随机的数
据;用简
单的条形
统计图和
统计表表
示数据。

1.使学生初步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
的问题。

第三册一、长度单位厘米、米;
线段;简
单的测量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
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
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
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
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
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
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
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
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
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
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
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
线段的长度(限整厘
米)。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
减两位
数;出现
竖式;练
习中出现
纯文字的
应用题;
连加连减
和加减混
合运算;
出加减法
的估算
1.使学生会计算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
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
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
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
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
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
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
单问题。

三、角的初步知识直观认识
角,画角;
直观认识
直角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四、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
步认识;
2-6的乘
法口诀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
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识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不同位置
的人观察
同一物体
时看到的
情况不
同;对称;
镜像
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
数学美。

六、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
口诀;倍
及其应用
题;8的
口诀;9
的口诀;
括号里最
大能填几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识记7-9的乘法口诀
3.能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统计每格代表
两个的统
计图;根
据统计图
回答问
题、提问
题;学生
初步完成
统计的全
过程
1.使学生初步认识每格代表多个单位的的统
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
单的问题。

2.动手操作使学生学生初步体会完成统计的
全过程
八、数学广角停留在操
作层面的
1.初步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
简单排列组合;逻辑初步(依据已知命题进行简单推理)
2.根据已知命题,能进行简单的推理
第四册一、解决问题运用
加法和减
法两步运
算解决问
题,并学
会使用小
括号;
运用
乘法和加
法(或减
法)两步
运算解决
问题。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
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
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
义,学会用
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
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
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
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
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二、表内除法(一)(除法的
初步认识
(由平均
分引入,
用几课时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
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
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
知道除法算式各
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
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让学生充分感知除法的情境后,才出现正式的除法算式,而且算式一直与具体情境结合。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相应的除法问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图形与变换(锐角和
钝角;平
移与旋转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表内除法(二)用7、8、
9的乘法
口诀求
商;关于
倍数的除
法问题;
1.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
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
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
用分析、推理、转化的
方法。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读数、写
数,数的
组成,数
位的含
义,数的
顺序和大
小比较,
近似数,
以及整
百、整千
数的加减
法。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
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
作用;能认、读、写万
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
是由几个千、几个百、
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
万以内数的大小。

能说
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
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
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
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
际进行估计。

会口算整
百、整千数加、减法。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
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
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
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
的数感。

六、克与千克认识质量
单位克和
千克
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
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
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 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
行简单的计算。

3.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
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口算
两位数
加、减两
位数(和
在100以
内),几百
几十加、
减几百几
十。

1. 使学生能够正确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
数(和在100以内),会
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
减几百几十。

2. 使学生能够结合
具体情境,进行加、减
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 培养学生根据具
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
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
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
性。

八、统计用统计图
表来表示
在某个区
间内的数
据;出现
复式统计
表;学生
开始实际
进行完整
的统计;
在统计图
中一个格
表示多个
数据;根
据统计结
果提出建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
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
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
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
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
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
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
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事例的调查
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创新精神。

九、找规律在学习了
简单的图
形和数字
的排列规
律后,探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
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
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索较复杂的图形及数字排列规律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第五册一、测量毫米、分
米、千米
的认识,
吨的认
识;简单
的单位换
算;简单
测量,并
恰当选择
单位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
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
位毫米、分米、米和千
米,建立1毫米、1分米、
1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
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
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
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
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
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
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
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
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
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
识,提高操作技能,发
展实践能力。

二、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二)
三位数加
减三位
数;估算;
验算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
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
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
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
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
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三、四边形认识四边
形,长方
形、正方
形特征,
认识平行
四边形;
周长含义
及计算方
法;估计
长度,测
量长度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
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公式。

会计算长方形、
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

四、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竖
式;有余
数除法意
义;除数
与余数的
关系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时、分、秒时、分、
秒及简单
计算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
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
习惯。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整十
数、整百
数乘一位
数,两位
数乘一位
数(不进
位);多位
数乘一位
数的笔
算;出现
乘法竖式
及0的乘
法;乘法
估算,并
说思路;
1.使学生能够比较
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
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
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
十)。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
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
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
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
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
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
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

简单实际问题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初步认识
分数,会
读写分
数,知道
分数各部
分名称,
会比较同
分母分数
的大小,
会计算同
分母分数
加减法,
解决简单
实际问题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
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读、写简单的分数。


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
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
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
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
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
决问题的意识。

八、可能性对事情发
生的可能
性有三种
情况:一
定、可能、
不可能;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
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能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九、数学广角简单的排
列组合
(按一定
顺序数出
排列数和
组合数,
感知排列
与组合的
不同)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
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
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
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
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
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
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
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
结果
第六一、位置与方向认识东、
南、西、
北、东北、
西北、东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
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
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
间观念。

册南和西南
八个方
向,简单
的路线图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
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
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
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
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
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
的路线。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整十
数、整百
数除以一
位数;除
法估算;
除数是一
位数的除
法笔算;0
的除法;
除法的验
1.使学生会口算一
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
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
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
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
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
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
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
算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
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
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统计数据在横
轴的统计
图;第一
格数据与
其他格不
是均匀分
布的统计
图;根据
统计数据
进行分
析;平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
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
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
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
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
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
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
的意义。

四、年、月、日年、月、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
日的认识;24时计时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整十、整
百数乘整
十以及两
位数乘整
十、整百
数的口
算;两位
数乘两位
数的估算
和笔算
1.使学生会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
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
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
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
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
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
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
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六、面积面积和面
积单位;
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
面积计
算;面积
单位进
率、公顷
和平方千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
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
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
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
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
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
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
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
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
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
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
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读写小数
及小数的
简单计算
1.使学生能结合具
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
含义,会认、读、写小
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
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
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
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
位小数的加减法。

八、解决问题连乘、连
除问题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数学广角包含与排 1.会借助直观图,利
除问题、数据推理(等式中数量的代换)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第七册一、大数的认识数的读
写、比较
大小;用
将整亿、
整万数改
写成用亿
或万做单
位的数;
用四舍五
入法求近
似数;数
的产生、
自然数、
1.认识计数单位“万”
“十万”“百万”“千万”
和“亿”,掌握亿以内、
亿以上两个相邻计数单
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
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
大数。

3.会比较大数的大
小,会将整万、整亿的
数分别改写成用“万”
和“亿”作单位的数,
会用“四舍五入”法求
十进制计数法;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大数的近似数。

4.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

二、角的度量直线、射
线、度、
量角、平
角和周
角、画角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
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
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
两位数
(积在
100以内)
或几百几
十的数的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
数乘两位数(积在100
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
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
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
口算;速度的表示法;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积的变化规律、乘法估算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与平
行、平行
四边形和
梯形的认

1.使学生认识垂线、
平行线,会用直尺、三
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
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
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
念。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十数除
整十、几
百几十的
数(商一
1.会口算整十数除整
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
一位数)
2.掌握两三位数除以
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商的变化规律;除法估算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了解商不变的规律。

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

5.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统计纵向复式
条形统计
图、横向
复式条形
统计图;
运用数据
进行推理
判断
1.使学生会根据统计表或单式统计图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七、数学广角运筹思想
及对策论
在解决问
题中的运
用---合
理安排时
向学生渗透初步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第八册一、四则运算三步以内
的含两级
运算的四
则运算、
三步以内
的含小括
号的四则
运算;相
应的实际
问题;关
于0的计
算的总结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
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
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
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
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
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
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
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
等学习习惯。

二、位置与方向根据方向
和距离确
定物体的
位置;描
述简单的
路线图
1.能根据角度和距离
确定位置
2.利用角度和距离正
确描述及绘制简单的路
线图。

3.通过位置与方向的
学习,体会确定位置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