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奇门遁甲解开诸葛亮借东风之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奇门遁甲解开诸葛亮借东风之迷
原⽂地址:奇门遁甲解开诸葛亮借东风之迷作者:当代预⾔家奇门⼤师
长篇历史⼩说《三国演义》被⽑宗岗、⾦圣叹评为天下第⼀才⼦书。
经中央电视台将其搬上共屏之后,更⾜家喻户晓,脍炙⼈⼝,妇孺皆知,⼈⼈争看。
三国⼈物成千上万,其中写得最精彩的,莫过于诸葛亮。
写诸葛亮最精彩最引⼈⼈胜的故事,莫过于⾚壁⼤战中的借东风、草船借箭。
特别是诸葛亮在南屏⼭七星坛上披发仗剑、踏罡步⽃、施法术借东风的场⾯,使读者和观众⼏乎⽆法分辩诸葛亮到底是⼈还是神仙妖怪。
难怪鲁迅先⽣在《中国⼩说史略》中批评作家罗贯中“⾄于写⼈.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近妖”。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借乐风的描写,到底是得是失,是凭空杜撰、神化夸张之辞,还是事有所本、⾔之有据,这⼀千古之谜⽆⼈解说。
笔者不揣浅陋,试解这⼀千古疑案。
先让我们看⼀看《三国演义》第48、49回对这⼀事件的描写。
曹操北军不习惯⽔战,得庞统献连环计,将战船尽皆连在⼀起,周瑜欲⽤⽕攻破曹操。
建安⼗三年冬⼗⼀⽉⼗五⽇晚上,⽉明星稀,曹操在战船上横槊赋诗,踌躇满志。
升帐谓众谋⼠⽈:“若⾮天命助吾,安得凤雏妙计。
铁索连⾈,果然渡江如履平地。
”程翌
⽈:“船皆连锁,固是平稳。
但彼若⽤⽕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
”操⼤笑⽈:“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
”荀攸⽈:“仲德之⾔甚是,丞相何故笑之?”操⽈:“凡⽤⽕攻,必藉风⼒。
⽅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矣皆在南岸。
彼若⽤⽕,是烧⾃⼰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春之时,吾早提备矣!”可见曹操对天时、地利是做了充分考虑的。
周瑜利⽤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起初认为⽤⽕攻不存在问题,但当他站在南岸⼭顶上观看曹营⽔寨,忽然狂风⼤作,江中波涛拍岸,⼀阵风过,刮起旗⾓于周瑜脸上拂过,使他猛然醒悟:此季节只有西风、北风,没有南风、东风,怎么能⽤⽕攻呢?于是突然望后⼀倒,⼝吐鲜⾎,不省⼈事。
从此卧病在床,着实发起愁来。
诸葛亮前去探望,屏退左右,密书⼗六个字⽈:“欲破曹公,宜⽤⽕攻,万事俱备,只⽋东风。
”写毕,递与周瑜⽈:“此都督病源也。
”瑜见了⼤惊,暗思孔明真神⼈也,早巳知我⼼事,只得以实情告之。
乃笑⽈:“先⽣已知我病源,将⽤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
”孔明⽈:“亮虽不才,曾遇异⼈,传授⼋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
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建⼀台,名⽈七星坛。
⾼九丈,作三层,⽤⼀百⼆⼗⼈,⼿执旗幡围绕。
亮于台上作法,借三⽇三夜,只⼀夜⼤风,⼤事可成矣!只是事在⽬前,不可迟缓。
”孔明⽈:“⼗⼀⽉⼆⼗⽇甲⼦祭风,⾄⼆⼗⼆⽇丙寅风息如何?” 瑜闻⾔⼤喜,翻然⽽起。
便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往南屏⼭筑坛,拔⼀百⼆⼗⼈执旗守坛,听候使令。
孔明于是在⼗⼀⽉⼆⼗⽇甲⼦吉⾠,沐浴斋戒,⾝被道⾐,跣⾜散发,上到坛上开始作法祭风。
孔明⼀⽇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却并不见有东南风。
是⽇看到近夜,天⾊睛明,微风不动。
⼀直到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
周瑜出帐看时,旗带竟飘西北。
霎时间东南风⼤起。
待东南风⼤起之后,诸葛亮早已下坛来到江边,乘赵云前来接应的⼩船,离开周瑜营寨,回刘备所在夏⼝去了。
书中写得明⽩,诸葛亮曾遇异⼈,传授⼋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
所谓⼋门遁甲天书,就是古代预测学中最⾼层次的“三式”之⼀“奇门遁甲”术。
据今天学术界专家研究,奇门遁甲分两类,⼀类叫数理奇门遁甲,⼀类叫法术奇门遁甲。
前者就是利⽤《同易》⼋卦、洛书九宫和六⼗甲⼦等天⽂历法知识,将时间空间、天地⼈结合在⼀起进⾏预测和选择有利时间⽅位的⼀种⽅法,主要⽤于军事上⾏兵打仗,选择天时、地利、⼈和、帮助决策。
后者与道家和种种法术⽐如念咒等纠缠在⼀起,迷信成分较重。
我们不妨⽤数理奇门遁甲的⽅法,对诸葛亮借东风⼀事进⾏剖析。
幸运的是,作者在这⾥将东南风⼤起的具体年、⽉、⽇、时写得清楚,这就为后⼈进⾏验证提供了必备条件,因为奇门遁甲就是提取时间信息、纳⼊式盘中,通过系统辩识、五⾏⽣克、象数理的推导来进⾏预测的。
让我们根据东南风⼤起的年、⽉、⽇、时,利⽤奇门遁甲的⽅法,补测验证⼀下这时候长江两岸的天⽓状况吧! 查万年历,建安⼗三年为公元208年,年⼲⽀为丁亥,冬⼗⼀⽉为壬⼦⽉,⼆⼗⽇为甲⼦⽇,⼆⼗⼀⽇为⼄丑⽇,⼆⼗⼆⽇为丙寅⽇。
第⼀天甲⼦⽇⽆风,第⼆天⼄丑⽇,从丙⼦时末开始有风,到丁丑时即⼆⼗⼀⽇凌晨⼀点以后东南风⼤起。
按冬⼗⼀⽉⼆⼗⼀⽇⼄丑,已在冬⾄节以后,符头为甲⼦,属冬⾄上元,应⽤阳遁⼀局来测算。
丁丑时属甲戌旬,天芮星为值转到七宫,值使死门运转到五宫;天辅星到九宫,天英星到⼆宫,⼋将盘上⽩虎落三宫。
测天⽓,以天辅星为风,以天英星为⽕,⼆者旺相主风量。
此时天辅星落九宫,为旺相,主有东南风;天英星落⼆宫,为旺相,主量⼤;离九宫⼜呈出现⾟加⼄的格局,这叫⽩虎猖狂,主有⼤风;⼋将盘上⽩虎落三宫,也主有东风。
总之,综合这⼏点,此时应出现睛天、东南风⼤起的天⽓。
同时,甲⼦旬中戌、亥空,西北⽅落空亡,为孤地。
西北乾位所在六宫⼜出现丁加癸即雀投江的凶格,很不利曹操⼀⽅。
再者,按阳时利客的原则,丁丑时为阳时,先动者有利,所以周瑜⾸先发起进攻,借助东南风,采取⽕攻,终于取得⾚壁之战的胜利。
由此可见,诸葛亮筑七星坛施法术借东风,只是个掩⼈⽿⽬的形式,实际上他运⽤奇门遁甲的⽅法,早已预测出⼗⼀⽉⼆⼗⼀⽇凌晨起,必须要⼤刮东南风的天⽓状况。
当然,也不排除诸葛亮是将数理奇门与法术奇门综合运⽤,他本⼈确信法术奇门也是有效的。
这⼀点,我们不可苛求古⼈,因为当时并没有预测天⽓的现代科技⼿段,他只能靠传统的天⽂历法知识甚⾄包括法术来⾏事。
为了验证⼀下建安⼗三年(丁亥)、冬⼗⼀⽉(壬⼦)⼆⼗⼀⽇(⼄丑)、丁丑时,⾚壁⼀带到底天⽓如何.我们不妨⽤直接源于《周易》的纳甲筮法测⼀测。
按邵康节创造的时间起卦法,得出《雷⽔解》变《地⽔师》卦:《雷⽔解》(震宫) 《地⽔师》(坎宫)六神妻财戌⼟、、官⿁⾣⾦、、应⽞武官⿁申⾦、、应⽗母亥⽔、、⽩虎⼦孙午⽕O >妻财丑⼟、、腾蛇⼦孙午⽕、、
⼦孙午⽕、世勾陈妻财⾠⼟、世妻财⾠⼟、朱雀兄弟寅⽊、、兄弟寅⽊、、青龙从此卦看,
1、妻财⾠⼟持世,虽囚于⽉令,但得⽇⾠丑⼟、时⾠丑⼟拱挟,为旺相,主睛天;
2、四⽘⼦孙午⽕,虽逢⽉破,但动⽽化⽣妻财丑⼟、也主睛天;
3、应⽘官⿁申⾦主雷霆,但它处休地,虽得⽇⾠⽣助,但化空泄⽓,所以不会有雷霆;
4、初⽘兄弟寅⽊主风,它得⽉建⼦⽔⽣助,丑⽇丑时⼜为冠带之地,兄化兄,⼜临东⽅青龙,在震宫本位,可谓旺上加旺,所以必有强劲东风;
5、⽽且随着时间推移,到寅时为临官,卯时为帝旺,必然风越刮越⼤;
6、朱雀持世,青龙旺相,⼤利东南;西北戌、亥逢空,⽩虎、⽞武空亡⽆⼒。
总之,⽤六⽘法按时间起卦预测,也是睛天,⼤刮东南风。
这说明,在隆冬⼗⼀⽉,长江⾚壁⼀带,⼀般规律是刮西风、北风,没有东风、南风,⽽在⼆⼗⼀⽇凌晨到上午这⼀段时间却出现了特殊情况,即⼤刮东南风的天⽓。
精通天⽂地理和传统预测学的诸葛亮就抓住了这⼀有利天时,协助周瑜取得了⾚壁⼤战的胜利。
由此,也可明⽩所谓草船借箭,也是诸葛亮事先预测出那夜江上必有⼤雾,所以才采取这⼀措施的。
只是《三国演义》中没有写明具体时间,故⽽难以验证之。
这时,有读者会提出质疑,《三国演义》只是历史⼩说,并⾮信史。
考诸历史,究竟如何? 查陈寿所撰《三国志》等史料,所记⾚壁之战的⼤体时间和主要情节,均与《三国演义》⼀致,在《周瑜传》中不仅有黄盖诈降的情节,⽽且说:“盖放诸船,同时发⽕。
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
”明确记载有东南⼤风相助。
只可惜没有具体⽉、⽇、时⾠,也没有诸葛亮借东风的细节。
古⼈评价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写历史是“七分实三分虚”,即七分是事实,三分是虚构。
⽕烧战船的时间写得如此具体详尽,⽽且与实际天⽓⽓象相符合,因此,我认为,单就是环境和天⽓⽓象这⼀点上,罗贯中肯定是经过考证,⾔之有据的,并⾮凭空杜撰。
⾄于诸葛亮借东风的细节描写,读者认为是我或他的写实,那只好悉听尊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