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大全150字精选_成语小故事15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故事大全150字精选_成语小故事150字
成语故事大全里面有很多的150字左右的成语故事,虽然短小,但是却很有教育意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大家!
成语故事150字:八仙过海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

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

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蓝技水而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

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

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八仙过海”根据这个传说而来。

又叫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解释: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
成语故事150字:吴市吹萧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谗言,将太子建的师傅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杀死,又派人去抓逃亡的伍奢的次子伍员(即伍子胥),并在各关口接着伍员的画像,以便捉拿归案。

在离昭关不远的地方,伍子胥遇到了一个名叫东皋公的老人。

他非常同情伍子肯的不幸遭遇,便让伍子胥在他家住下,等待时机,设法混出昭关。

几天后。

东皋公找了一个容貌与伍子胥差不多的人,让他穿上伍子胥的服装出关。

过关口时,故意装得慌慌张张,结果被守关将士抓住。

关口士兵以为伍子胥已经抓住,放松了警惕。

就在这时候,伍于胥扛着一只装载行李的大口袋,在东皋公的掩护下,混出了昭关。

等守将发觉抓错了人,伍子胥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

到吴国的都城时,他已没有吃的东西。

于是他披发赤膊,装成要饭的,在吴都热闹的街市上,鼓起腹吹萧唱曲,以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

他悲哀地唱道:“呜,呜,呜天大的冤屈无处诉。

宋国、郑国一路跑;孤苦伶订谁帮助?杀父大仇不能报,哪有脸面做大夫?到如今吹萧要饭泪纷纷,定要吹出有心人。


成语故事150字:生灵涂炭
后燕、后秦联合攻打前秦,于是前秦的国都长安被人包围,苻坚因此退到五将山,等待有适当的机会能重新再来。

后来苻坚被后秦活捉处死,苻坚的儿子苻丕就一直驻在邺城。

不过,前秦的幽州刺史王永听说苻坚已经死了,就请苻丕到晋阳,在王永等人的拥护下,当了皇帝。

苻丕当上皇帝以后,加封王永为左丞相。

王永写了一篇召告,想号召前秦的部队去讨伐后秦和后燕。

公告中说:“自从苻坚被害,国都长安沦陷后,国家就开始一蹶不振哪!老百姓好像生活在泥沼和炭火之中,十分痛苦。

各地官员接到这份召告以后,就要派出兵马到临晋会师,准备作战。

”可惜后秦的军队实在太强大了,王永无法获得胜利,前秦也逐渐衰落,不久后就被后秦消灭了。

成语故事150字:一鼓作气
春秋时期,有一次齐国攻打鲁国。

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鲁国的国君鲁庄公动员全国的军队准备抵抗。

鲁国有一个精通兵法、很有谋略的人叫曹刿(ɡuì),他自告奋勇,请求跟鲁庄公一同参战。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率领军队在鲁国的长勺与齐军作战。

双方刚摆好了阵势,鲁庄公就要击鼓进攻。

曹刿说:时机未到,不能进攻。

齐国击了三次鼓,发了三次进攻的命令,曹刿才对鲁庄公说:好了,现在可以进攻了。

于是,鲁军鼓声震天,士兵们像潮水一样冲向齐军,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逃命。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观察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

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等齐军击鼓三次以后,你才让我下令出兵呢?曹刿答道:打仗时主要是靠勇气。

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的斗志最旺盛;第二次击鼓的时候,大家的士气就会有些低落了;到了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士兵的勇气就全消失了。

等齐军的三通鼓击完,我们才击鼓冲锋,这时齐兵的勇气已经衰竭,而我方的士气正是最旺盛的时候。

因此,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军。

成语故事150字:一窍不通
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国君,也是一个被老百姓所怨恨的暴君。

他整天不理朝政,沉湎于酒色,轻信宠妃妲(dá)己的谗言,过着荒淫无
耻的生活。

为了讨妲己的欢心,他在宫廷里举行各种大型宴会,表演各种音乐、舞蹈、游戏。

商纣王还让人挖了许多大池子,然后用酒灌满,可以供数千人狂饮不止;他还让人把熟肉悬挂起来,看上去像树林一样,人们可随便伸手摘取食用,这就是著名的酒池肉林。

纣王有一个叔父叫比干,是一位忠心的良臣。

当时,许多大臣因为劝说纣王被处以刑罚,谁也不敢再去进谏了。

可是比干说: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劝谏国君,那还算什么忠臣!他多次苦口婆心劝谏纣王改邪归正,要多为百姓做好事。

纣王恼羞成怒,对比干说:你不是想当圣人吗?我早就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眼,我要把你杀了,取出心来看看你的心上有几个眼!纣王果真剖开了比干的胸膛,并挖出了他的心。

孔子说起这件事,感叹道:纣王七窍不通,如果通了一窍,那么比干就不会被杀害了!
成语故事150字:要言不烦
三国时的魏国有个叫管辂(lù)的人,非常精通占卜之术。

他有一个好朋友叫何晏,是个玄学家,精通《老子》《庄子》与《周易》,喜谈玄理,是魏晋时清谈之士的领袖人物。

西晋人陈寿在《三国志.管辂传》里记载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管辂邀请何晏到家中做客,一起谈论《易经》义理,谈得非常通透明晓,简直成了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

何晏不由得赞叹说:谈论阴阳之道,恐怕这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过你。

当时还有个叫邓飏(yáng)的人也坐在旁边,他在这方面显然还是个未入门的人,他此时还是糊里糊涂的,就向管辂问道:人人都说您精通《易经》,但您刚才谈论的时候,却丝毫没有涉及《易经》的辞义,这是什么缘故呢?
话音未落,管辂便应声答道:真正精通《易经》的人,是不随便谈论《易经》的。

听了这机敏又深奥的话,何晏含着笑说:这等答复真是太妙了,要言不烦,越是精要的话越不会烦琐难懂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