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社会心理学在其形成的初期,还缺乏兹后导致它不断繁荣 的任何一种实证手段作为理论基础,因此在社会经验论阶 段尽管已宣告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但它毕竟还带有明显的思辨和抽象性质,是一门描述性较 强的科学。从本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各种实证手段的运 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转 折,大踏步地走向科学。这是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即 所谓社会分析阶段,具体特征为: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 变为实证,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 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和个体研究,并从普遍论转变为特 殊论。从这以后,社会心理学在60余年中获得了空前稳步 的发展。
达尔文的进化论: 英国人和美国人汲取了不同思想

本能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 孤,但其中的思想却最 早是由达尔文提出的。 本能心理学不仅表现出 从遗传因素而不是社会 因素出发解释社会行为 的倾向,而且体现出了 浓厚的个体主义色彩。
阅读资料:20世纪初的两大 心理学派别——精神分析
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早在1807年,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就曾论及不同于个体 精神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在历史的进程之外独立存在着的,而 作为个体的人们只是它的代理人。在黑格尔那里,个人是微不足道 的,‚单个的个人只有作为某种普遍物的成员才能表现自己‛(黑 格尔,1961:323)。此后,• 学家拉扎勒斯和语言学家斯泰因塔尔 哲 提出,历史的主要力量是‚民族精神‛或‚整体精神‛,并由此成 为民族心理学的直接缔造者。通过拉扎勒斯和斯泰因塔尔的杂志, 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深受黑格尔的影响,他历时20年(1900-1920) 写出了十卷本的《民族心理学》。冯特认为 ,• 族心理学的较为合 民 适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由共同的人类生活所创造的那些精神产品, 因此,仅凭个体意识是无法对它加以说明的‛(Wundt, 1916:3)。 比如,语言、神话和习俗就不是由个体创造的,而是社会的产物; 因此,民族心理学应当采用自己的方法对这类文化产品进行分析。
马克思:工业文明的警示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敏锐地 意识到,工业文明的发 展为人类了解自身提供 了现实的可能性,他们 提出‚工业的历史和工 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 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 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 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 面前的人的心理学。‛
1905年的芝加哥: 工业文明的一种诠释
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互渗透
人性善说:柏拉图到斯金纳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虽然不能完全摆脱生 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苏格 拉底说过:‚如果善不是由于本性就是善的,岂不是由于教 育而成的么?‛ 从这一观点来看,• 性及人的行为是由社 人 会决定的。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设计一种社会, 使其中的孩子能够由适当的教育加以适当的塑造。 柏拉图的理想主义观点在后来的社会哲学家康德、歌德和卢 梭等人的学说中继承下来,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认 为,人具有潜在的善性,使人趋向邪恶的是邪恶的社会;因 此,改变人性的前提在于改变社会。
群众行为的研究者:黎朋

黎朋接受了塔德的观点,以具有催 眠性质的暗示感受性来解释人的社 会行为,尤其是个人聚集而成的 ‚群众‛行为。他认为,群众具有 神经质的感染因素,去个性化、感 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失去个人责 任感是群众的三大特征。另一方面, 黎朋也接受了迪尔凯姆的观点,认 为群体意识是不同于个体意识的一 种独立的存在,因为群体本身就具 有‚与作为构成群体的各个体完全 不同的特征。……群体意识……服从 于群体心理统一律• LeBon, 1896: ( 26)。

尽管除吴江霖、时蓉华的 著述外,大多数学者都认 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该 包括群体和群体心理,但 他们对群体心理的论述是 不同于社会学家的社会心 理学的。如果说社会学家 的社会心理学关注的是群 体内部的社会互动,那么, 我国的大多数学者关注的 则是群体对个体心理和个 体行为的影响。

与此相应,在上述著作 中,用来说明社会心理 现象的基本概念都与个 人特征或个人内在的人 格与心理倾向密切相关, 人格和自我、社会动机、 社会认知、社会判断、 社会印象以及社会态度 等章节构成了这些著作 的主要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




1859年,德国人M.拉扎勒斯和H.施泰因尔联袂主编《民 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借助哲学、人类学和史学的 取向,对民族群体的语言、风俗、习惯进行研究。 1897年,美国人特里普利特对‚竞争‛现象进行了全新 的研究,这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首次实验结果; 1908年,这一年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 罗斯和英国心理学 家威廉· 麦独孤分别出版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同名教科 书; 1924年,这一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对群体进 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一书,这不 仅引进了实验,而且指出了‚实验方法对团体行为研究 的革命性意义‛。
阅读资料:20世纪初的两大 心理学派别——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 国心理学家约翰· 华生,但最 早将这一理论用于社会行为 研究的却是美国耶鲁大学的 社会学家多拉德和心理学家 米勒等人。他们先后运用行 为主义的基本理论对挫折和 侵犯的关系问题、社会模仿 现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这些研究在70年代以后到社 会学习理论的巨擘班杜拉手 上,终于成为一种较为流行 的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
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本世纪初,沿着其同胞达尔文的进化论线索,麦独孤探 讨了个体行为的动力问题,并将这种动力毫不犹豫地归 为人的本能。在他那本标志着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年)中,麦独孤坦率 地写道:‚……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 动(不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的基本源泉或动力……‛ (McDougall,W.,1921:20)。他在该书中列举了诸如求 食、拒绝、求新、逃避、斗争、性及生殖、母爱、合群、 支配、服从、创造、建设等12种本能,并认为正是从这 类潜伏在行为背后的本能中衍生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社 会现象。
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这一理论形态是法国早期社会学的直接产物,塔德在 他那本被誉为‚值得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任何一种说 明中简略提上一笔‛(查普林等,1984:309)的著作 《模仿律》(1890• )中创设了模仿理论,并借此来 年 解释人的全部社会行为。塔德写道:‚从社会学的角 度来说,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并且模仿是 ‚最基本的社会现象‛,连犯罪也是通过暗示、模仿 和欲望等社会原因产生的。由于塔德将模仿和暗示视 为最简化的个人活动,因此他认为对群体行为最为成 功的说明应该是个体的或心理学的,而不是社会学的。 迪尔凯姆则与此恰恰相反,他认为社会的事情是无法 还原到个人水平的。因此,社会心理学只能从群体开 始并终至于群体。
社会学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

社会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与社会学中的心理学派 有着密切的联系。自1838年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 斯特· 孔德凭着皇皇三大卷《实证哲学教程》宣布了社 会学诞生的那天起,社会学就力图从其他知识部门吸 收现有的规律解释一系列的社会事实。这种社会学的 还原主义在历史上的第一种形式是‚生物还原主义‛, 最为典型的是斯宾塞的‚有机学派‛。其后,生物还 原论的失败迫使他们求助于心理学规律,即将心理规 律看成是解释社会过程的万能模式,欲图在心理学中 寻找社会现象的根源,这就导致了‚生物还原主义‛ 向‚心理还原主义‛的过渡,并进一步形成了社会学 中的心理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 人S.弗洛伊德。他所创立的精神分 析学的主要基石是在《梦的解析》 (1900)和《精神分析引论》 (1917)等著作中提出的潜意识理 论和人格三部结构说,但他涉足群 体或曰社会心理学的标志则是1913 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一书。在 这部著作中,弗洛伊德借助文化人 类学的资料进入了社会心理学,用 他的‚俄迪浦斯情结‛这一核心假 设来说明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一切 社会现象的起源。
人性恶说:亚里士多德到马基雅维里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而人 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的本 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 亚里士多德为当代社会心理学直接开辟了诸多研究领域: ‚现代社会心理学许多有关态度或劝说的研究是与亚里士 多德直接联系着的。亚里士多德将这些内容归入修辞学的 范畴‛(威廉· S.萨哈金,1991:1)。他在《诗学》中提 出的‚宣泄说‛孕育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并进 而影响到当代社会心理学对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他在 《尼考马可伦理学》中阐释的人类行为的交换论观点也称 得上是现代交换论的滥觞;而他关于社会和人性的学说则 经圣· 奥古斯丁和托马斯· 阿奎那,由马基雅维里和霍布斯 给予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现代社会心理学
任课教师
周晓虹教授 翟学伟教授 朱虹副教授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 的由来与发展
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 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4、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一个准备时期,即霍兰德所说 的社会哲学阶段,其母体是从古代希腊开始一直延续到 19世纪上半叶的西欧思辨哲学。这一时期与其后的几个 时期相比,时间跨度较长,而且由于在这一时期中‚社 会心理学思想同一般的心理学思想的见解紧密相连,因 此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观点划分出来‛(安德列耶 娃,1984:24)。但这一时期理论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直 接为后来社会心理学的各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如果说要在该时期找出和现代社会心理学较为接近的主 题的话,那么,这一两千年中社会哲学家们围绕‚人性‛ 所展开的争论算得上是‚正宗‛的社会心理学研究。Βιβλιοθήκη 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互渗透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既来自社会的需要,也 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本身的发展需 要。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T.希布塔尼指 出的那样,社会心理学所以能在19世纪末 20世纪初成为独立的学科 ,一个重要的原 因在于当时已有的学科(如社会学和心理 学)无法解决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 某些特定问题。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化 的时期,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和由此而来而整个资本主 义世界相对稳定的发展,许多学科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 进步,其中包括那些同社会生活的各个过程有直接关系的 学科。马克思和恩格斯敏锐地意识到,工业文明的发展为 人类了解自身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他们提出‚工业的历 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 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 学。‛ 确实,在这一时期中,• 阐释人及人类社会本质有 与 关的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都逐步建立了起来。这 一切,连带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形 成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孔德(1798-1857):社会学之父


孔德:科学是为了预见, 而预见是为了获取力量 实证的含义:(1)真 实的,与虚幻相反; (2)有用的而非无用 的;(3)肯定的而非 犹豫的;(4)精确的 而非模糊的;(5)肯 定的而非否定的。
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


尽管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丝毫不亚于社会学, 但这种兴趣最初却形成了精神病学和变态心理学 。• 精 神病学实践的发展,特别是作为特殊暗示形式的催眠 术的应用,揭示了个体的心理调节依赖于另一个体的 操纵作用这一事实,从而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正由此,有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 验社会心理学发端 实 于1842年布雷德的催眠术实验。布雷德创用的‚催眠 术‛一词经麦斯麦广为传播之后,‚许多理论家们将 这一现象作为解释社会心理现象的基础。‛(萨哈金, 1991:5)。 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中,似乎出现了一种彼此接 近的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