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技术在电力信息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b技术在电力信息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能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电网工程的完善,使得我国的电网覆盖面积越来越广,基础设施也日趋齐全完备,这也造成我国变电设备数量众多,且由于地区经济的差异性,分布不集中,变电设备类型众多,使得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
web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强变电所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信息的及时传播,对与电力信息自动化系统的影响较大。
本文对web 技术在电力信息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信息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web技术;电力信息自动化系统;应用
前言
Web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分布式应用结构,Web应用中的每一次信息交换都要涉及客户端和服务端,因此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即客户端开发技术和服务端开发技术,双方都是从静态转化为动态的过程。
客户端开发技术主要包括Java、CSS、HTML语言、脚本程序等,是一个由静转动的进化过程,而服务端开发技术包括服务器技术、CGI、NET、ASP、JSP等,是一个由静到动的发展过程。
一、B/S模式和工作原理
1.B/S模式
B/S是对Browser/Server的缩写,指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一种在web技术兴起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实现了对客户端的统一,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
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操作,只需要一台可以连接互联网的电脑,而无需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实现了客户端的零安装和零维护,系统的功能扩展十分便捷。
相比于之前的C/S(客户机/服务器)而言,其优越性是十分巨大的:
①B/S模式下,对系统进行开发时,只需要在前期进行一次性的资金投入,成本相对更加低廉;
②系统维护便利,操作简单快捷,无需关注客户端问题;
③开放性强,可以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随时随地对系统进行查询。
2.工作原理
B/S模式属于三层模式结构,包括前端的应用程序、中间层的web应用服务器以及后台数据库服务器,其工作原理是:在B/S模式中,客户运用系统浏览器
对网络和数据进行访问时,浏览器的处理核心会自动根据用户的情况,形成URL 地址及参数,向web服务器提出访问请求,web服务器在接收到访问请求后,会利用前端的应用程序服务器,对其进行处理,转化为SQL语言,之后将转化后的信息传输给后台数据库服务器,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会参照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对访问请求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然后再次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将处理结果返回web,web服务器会对得到的反馈数据进行再一次的转化,之后传输给客户端浏览器,然后,以合理的web页面形式,通过浏览器向用户显示出来。
二、对系统运行的管理
运行管理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即运行时的报表、运行日志、巡视记录、设备的安全评级等,需要做到管理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确保运行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以上几点管理内容是比较重要的,对系统的运行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1)对报表的管理可以使工作人员及时确定遥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通过巡视记录,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中的基本数据和参数,并对其发展变化进行分析。
(3)设备的运行日志是对设备日常运行状态的记录,可以用来查询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对异常进行及时反馈,以便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设备安全评级,是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日常安全运行种情况,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估,根据评估得到的数据,参考相应的标准,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三、数据库软件的设计标准
在实际生产运行中,电力企业在对软件进行设计和开发时,由于各自设计标准的差异,使得系统中的数据无法得到有效的传输和共享,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因此,在对软件进行开发设计时,要确定统一的标准,IEC61970的出台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IEC 6197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系列国际标准,对应国内的电力行业标准DL890,主要由接口参考模型、公共信息模型(CIM)和组件接口规范(CIS)三部分组成,其中,接口参考模型说明了系统集成的方式,公共信息模型定义了信息交换的语义,组件接口规范则明确了信息交换的语法。
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共信息模型,作为一种特别抽象的模型,可以利用对象、类和属性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电力系统进行实例表示,基本上可以涵盖电力生产相关的所有类的模型。
同时,公共信息系统可以用一种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进行定义,要使用统一的建模语言,将其定位为一组包,每个包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类的图形方式,对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表示。
四、Web技术在电力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主要针对实现技术的标准进行分析。
对系统进行开发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为:以Visual Studio 2005作为系统平台,选择2.0作为语言技术支持,数据库版本为SOL Server 2005。
B/S结构包含前台浏览器、中间层web服务器以及后台的数据库后台应用程序,其中,前台浏览器使用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IE 浏览器,中间层的web服务器采用IIS服务器,以保证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
这两个方面的技术都已经比较成熟,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中变得日益完善,因此,系统开发的重点在于对应用程序和后台数据库系统的构建。
为了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和操作的便捷性,可以使用2.0技术,对动态网页的应用程序进行设计和开发,一方面可以将C﹟语言与页面代码合理分开,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使业务层和表现层之间的界限更加鲜明,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动态的链接,使得系统得以迅速扩展,使系统的更新更加便利和快捷,从而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随时根据需求对系统进行更新和功能扩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基础设施的大量出现增大了电力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的难度,使得系统的运行不够稳定。
而应用web技术的管理系统,可以使工作人员的操作工作更加简单,更加迅速,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运营维护成本,资金的投入更少,经济效益更高。
同时,系统自身具备安全评级功能,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快速评测,及时发现异常并对其进行检修,有效避免了异常的扩大,避免了经济效益和生产速度方面的损失,使得工作效率更高。
同时,还可以为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推动电力信息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Web技术在电力信息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27):19.
[2]冉亮,贺赟.电力信息自动化系统中Web技术时间应用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127,129.
[3]李岩.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WEB服务器的应用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2013,(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