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实习周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
建筑师设计院实习周记
班级建筑学082班
姓名
学号200804110204
实习起止时间2012.08——2013.01
篇二:设计院实习周记24篇
学生顶岗实习周记
学生顶岗实习周记
学生顶岗实习周记
学生顶岗实习周记
篇三:设计实习周记
第五周
为了让我更好的了解一个工程的流程,总工让我继续往下做,下来就是到了施工图的阶段,由于在学校学习过,照着描过施工图,所以对施工图也有一定的了解。
让我写设计说明,画祥图还有列材料表就有些困难了,我到资料室借了一些以前做过的相关图纸,仔细研究过不懂的地方请教过前辈们后,终于画出了详图。
就感觉做什么都不容易,看着简单的东西,一点点细小的差别,就什么都不一样了。
画施工图可以算是一种高强度的体力加脑力劳动。
虽然有一定的套路可言,不需要方案设计的创造力,但是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都非常需要经验和解决问题的头脑,而且还要保持高度的清醒和耐性。
我也在施工图的锻炼中学会了制图和程序化条理化的思考方式。
第六周
在我做到商住楼的施工图快结束的时候,总工又给我了变更图的施工图让我做,在自己独立的做过了一套施工图后,我有了程序化条理化的思考方式。
由于这套图比较紧,还要给开发商过目,心理不免有些紧张,所以就要多加点班,多留点时间来修改,好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就是在材料的选择上,有点麻烦,刚出学校的我,又对市场上的材料不清楚,这下就我,为此我还花了,一天的时间去调研了材料市场,到了材料市场才知道,我知识的欠缺,琳琅满目的材料,让我眼花缭乱。
回来后我详细的做了总结,为我日的设计打好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的施工图还是比较成功的,当总工点头的那瞬间,我的心才得已放下。
第七周
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
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建筑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建筑学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
所以,我们的建筑学教育应当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通过暑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暑期实践为主要时间段;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力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
这次的实习给我带来了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验,更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
八
夜深人静的时候,压力会隐隐浮现。
回想起过去的学年,竟然有些苦涩的味道哽咽到心口。
一直以来,建筑设计就是我的一个梦,一个萦绕着七彩光环的梦。
我用了好多年的时间将它变成自己仿佛伸手可及得理想,而要正真将它拽在手中的时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路,充满未知的艰辛和考验,我,能靠着信念一直走到光明笼罩的那天。
篇四:建筑实习周记实习周记
实习周记一周
本周天气闷热大多数时候晴
由于身体原因,我七月底开始在北京找实习单位,经过几天的寻找,我在中国冶金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得到了实习机会。
从七月24号起开始正式实习。
这是我经历平生第一次建筑业务实习,是那么难忘。
它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相信在这次实习中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
我被分配到建筑一室实习。
实习第一周主要以熟悉工作环境为主。
工作第一天首先认识认识了办公室里的“同事们”。
进行了短暂的了解之后,我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
进入实习阶段,我了解到,我们科室现在有两个大项目和一个小工程:分别是包头金融文化中心的项目,以及包头校园南路小区的投标和北京中冶大兴厂钢结构制作基地的改建项目。
由于第一周我只上了三天班,所以和快就过去了,不过还是觉得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很新奇的,和以前的实习都不一样,感觉像真正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与上学大不相同。
第一周给我的感觉是既短暂又新奇!
实习周记二周
天气依然闷热,有零星小雨。
这一周我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了,我这一周主要负责帮助李工、田工完成北京大兴钢结构制作基地的报规工作。
负责平面填充和ppt的制作工作。
这是我来到中国京冶以来得到的第一项工作,没想到刚来就有活干,我既兴奋又紧张,本想打算坐上一个星期看看能不能接到活,有点喜出望外。
对于首个工作我不敢怠慢,认真听李工和田工给我交代工作。
我的工作主要就是负责厂房和综合楼的平面填充,还有一项工作是画综合楼的剖面图,由于综合楼主要是以框架结构为主,功能虽多但主体结构较简单,大空间
较少,多设袋型走廊,所以剖面图比较好画,大约用了一、两个小时我就完成了主要工作。
我检查了检查,没设么问题之后我把画好的剖面拿给李工看,结果出了不少问题。
首先是画图上的,由于我总习惯在零图层上画图,所以这让李工看起图来很不方便。
所以李工告诉我今后在画图时要注意将不同结构的线放在不同的图层上。
除了一些小麻烦之外在结构方面我没犯什么大错,基本结构交代的都还比较清楚。
我所说的问题主要是在画图习惯上,结果证实,我在学校平时画图的习惯确实不太好。
在把剖面图搞定之后,我开始了主要工作—在ps里填充平面图。
主要是把各个功能分区用不同的色块表示出来。
综合楼一层主要分两块:实验室和食堂。
二层则主要是办公和宿舍部分,三层则以宿舍为主。
色块填充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还有就是要将疏散(楼梯)和卫生间表示出来。
这样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了。
填色完成之后,田工把图框发给了我,我开始将填好的图放到图框中,结构发现之前填的色,和图框有些不搭所以我又从新调整颜色,别看这工作很简单,我可是足足调了一天才将所有图的颜色调的让领导满意,真是众口难调呀??
之后的工作比较简单,就是将画好的图放到之前田工写好的ppt中,在放的过程中我还对整个项目有了了解,觉得项目虽然小但设计的方面还是很多的。
这是我在学校所没有接触到过的。
忙碌了一周,到了周五觉得这一周过的好快好快,觉得还没学到些什么就要休息了。
我也似乎开始适应北京的生活了。
实习周记三周
本周天气晴好,不过天气过于闷热,很不适合活动。
这周我的工作开始忙碌起来,上周忙完北京大兴区的报规之后,周一甲方又提出了修改方案,食堂、和实验室都有较大的变动。
还有一些三期厂房的要求,但就整个厂房的设计没有多大修改意见,另一变动较大的地方是总图的技术指标上,二期综合楼以及三期厂房的面积上有较大改动,甲方又给出了新的退线距离所以,总图方面有较大改动。
目前大兴厂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二期综合楼的调整,以及总图的调整。
这些工作由带我的李工主要负责,我负责二期办公楼的修改部分。
之后李工将任务书做了重新的编写发给了我,再仔细研读了任务书后,我开始了这一周的工作。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对办公楼的整体功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按甲方要求将食堂与办公分开,一层全部改为实验室,并对出入口做了细微修改,厨房部分又增加了浴室等部分。
综合楼较比以前增加了部分功能。
可能,我的想法和李工的初衷有所不同,在我把修改方案拿给李工看时,李工将我的方案做了部分修改,并指出了我在设计方面的一些欠缺,比如,门的开启方向,安全疏散等问题。
还有我还发现,在设计院那些老员工工画图,很少用“0”图层,他们每画一个新的部分都要新建一个图层,每个图层都有不同的功能用处,这对今后看图和修改都是极有好处的。
这些
都是我在学校期间不曾想过的,都是十分好的方法。
将每一部分分的都十分细这是一个好的习惯,也是我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要积极学习和改变的。
看了,李工的修改意见,我又一头扎进了方案修改过程中?..
转眼到了周五,在甲方不断的修改修改再修改的声音中,这一版修改方案终于完成了,但这只是又一版的修改方案,甲方并没要求把方案打出图纸,只要求将电子版和改好的总图晒出来拿给他们看,所以这是一件下周还要继续的工作??
除了在工作方面,我在生活上已经逐渐适应北京,开始有了在北京实习的感觉,虽然这感觉不太强烈,但我想我已经开始进入角色了。
这周虽然这周工作很累,但到了星期五,我还是有些放松的感觉,因为再有一天就放礼拜天了,是休息的时间了。
可以去看看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建筑。
实习周记四周
这周北京天气挺不好,一直在下雨。
所以,这几天我起的格外早,为了能够早点到办公室,因为下雨比较耽误时间。
我师傅—李工这周似乎特别忙,每天都是早上露个面,然后就再也找不到了,应该是与大兴的甲方们“讨论方案”了。
建设,将别具一格的印度观变为现实并展现在世人面前。
星期二院里有游泳比赛,我被拉去当做候补队员,不过由于我们科室的队员没有因为个人原因退赛的,所以我也没有得到上场的机会,不过作为一名拉拉队员也挺有意思。
结果我们科室队员由于与其他科室的选手实力相差太远,只获得了优胜奖,不过看着大家努力参与的劲头,不管得什么将都是最好的鼓励。
放松了两天我又有新的项目了,由于大兴厂的修改条件还没有到,我被调到包头校园南路小区的投标工作中去。
现在投标工作只是进行到了草图阶段,在我接触这个项目之前,科里的其他人员已经做了一版草图,不过因为才粗糙令主管周工很不满意所以现在我要做的是第二版草图,当让要求比较严了。
李工要求我要尽量做到细致,别太粗了。
不过刚刚在学校做完小区设计的作业,而且这个项目还是在包头,做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心里暗喜。
此后,这周的主要工作就是包头小区的设计了。
不过一开始还是没有什么头绪,看着地形图总是发呆,脑子里空空的,可能是没有什么想法的原因吧。
不过时间不等人,没有想法也得有,所以我把我在学校里做的小区设计拿了出来仔细研究了一下,又看了看图册上的一些小区设计,经过一天的准备之后将草图画了出来,我的主要想法就是:小区的基本形态是四周高中部低,呈围合之势,主要景观轴贯穿整个小区。
以景为主。
主打环境牌。
完成草图之后我自己比较满意,因为这时的草图要比在学校时候的草图成熟多了。
不过还是有问题的,画完之后我算了一下,容积率差了一些,相信通过今年的调整还是能够满足的。
周五的时候,我将方案交给领导看,不凑巧领导开了一天的会,所以方案只有留到下周一进行点评了。
说实话这种方式让我想起了在学校做设计一样,既熟悉又陌生??
实习周记五周
天气晴朗
上周末去了一趟北京西单大悦城,觉得干我们这一行还是挺自豪的,能设计出好的建筑让大家“享受”(有点夸张),我的梦想就是能够设计出这么一栋让人“享受”的建筑来。
为此,让我的努力在实习中开始吧!加油!
忙碌的一周就在自己的勉励中开始了。
在周一的例会中,讲评了上周的小区设计方案,领导肯定了我的主打环境派的想法,以及我在空间形态上的排布,也给我的设计指出了不足,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缺少一个主题,小区的主题,这也是小区招标首要要解决的问题,而我恰恰绕过了这一点,主要考虑了次要矛盾,这是我应当也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给我深深地提了个醒!
我很庆幸我在实习中就遇到了这一点,以免我以后在真正的工作中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是我从这次将方案中学到的很重要的东西。
在讲评完所有方案之后,领导还是不满意,觉得还是欠缺点什么。
于是领导决定,明天带所有包头项目组的设计及人员到北京几个做的比较好的小区进行实地考察,让我们实际感受一下小区应该怎样去做。
周二,我们踏上了考察的路途。
我们首先来到了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远洋.万和城。
这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小区,一期已建成并已经入住,现在主要是进行二期的建设。
进入一期的小区内部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犹如进入了山水园林中一样,一步一景、高低错落很有层次感。
水的运用恰到好处,面积不大却画龙点睛。
轴线这一概念始终串联着整个小区景观。
而且,小区将整个地平抬高了一米五,用于造景,这也是小区造景的主要手段之一和最大特点之一。
小区还实现了人车分流,外界为环形车道。
达到了生活舒适幽静的现代化标准。
但在建筑排布上有些规整,小区空间变化不足。
看了之后我对小区环境绿化方面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还有人车分流的一些知识。
开阔了视野。
之后我们又去了,四环的太阳公园、红玺台等楼盘。
总体看来,户型和景观环境是主要吸引业主眼球的地方。
离交标还有一段时间,所以小区初设还在进行,对于我来说还有一项比较急的工作就是大兴的图。
周五,李工带着修改方案回来了。
这次主要是对厂房部分进行修改,所以工作量不是特别大,我主要负责立面的调整工作。
由于厂房立面比较简单,我很快就完成了大部分工作,看来周末就不必加班了。
就等待下周一将修改方案给李工审查了。
感觉这周过的很充实,学到的东西也不少,挺有收获的。
实习周记六周
有雨,周末天气晴朗
本周我的工作主要还是围绕大兴和包头小区投标来展开。
小区这一块的主要工作已经开始,户型立面,创意和景观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了。
小区的规划方案在本周一也敲定了,虽然我的方案最终没有被采纳,但我的设计理念—主打景观牌被采纳了。
对于这一点我还是比较欣慰的。
之后我的工作是设计小区住在部分的立面。
这对我
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虽说在学校时立面设计起来比较容易,但这毕竟是实际招标,要求也比较严。
不能像在学校时那么随意,要力求在设计上多多下功夫,与实际相结合,严格要求。
包括材质等一些细致的工作都要考虑进去。
大兴这边的工作在上周五已经大部分完成了,在周一的时候,经过李工的审查我的立面通过了,之后就是一些细节方面的调整。
还有大兴综合楼的效果图制作以及鸟瞰图的修改,这些工作主要是由田工来完成我主要是给出出意见。
不知不觉来北京实习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以前觉得很神秘很向往的设计院生活现在就摆在眼前,让我有了真实工作生活的感受,在真正的工作之中学习是最为有效最为实际的。
通过实习我感觉自己有了明显地提高。
希望在今后的实习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我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这一点上来看建筑业务实习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来到了周四,包头小区的立面设计也已经开始了,前几天我查阅了一些万科的楼盘资料,重点看了看里面的设计,多数楼盘还是采用了现代风格的处理手法,大片的玻璃幕运用其中,饰面以贴砖和金属铝板为主。
小区任务书要求本小区为中高档小区,加之是在包头,保暖和节能要求比较高,所以我设计的理念是在保证保温节能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小区的现代感风格,大面积的幕墙在我的立面中并没有有太多的体现。
在保证了设计要求下,开始了我的设计。
在设计中我还是碰到了很多问题,不过在李工等前辈的领导下还是顺利解决了。
在周五时我的立面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
设计的一周很快就过去了,虽然到了周末但还是意犹未尽,脑子里尽是设计的事,于是利用周末我又跑了几家楼盘,参考参考了立面设计,收获还是很大的。
我也对北京的房价做了些了解。
真是高的吓人!让我对自己今后在北京发展的信心大打了折扣。
最高房价有7万一平的,我算了算我在单位奋斗一辈子也就能买上三十几平!哎~~~悲哀。
想不到去找灵感却受了
打击。
不过结果还是好的,大的说让我有了生活的动力—买房,小的对我的设计有了帮助。
实习周记七周
天气晴好,不过天气过于闷热想想包头现在应该穿秋衣了吧??
工作一切都还挺顺利,单位的各个项目都有条不紊的进行,而我的工作就是努力完成任务,取得领导的认可,努力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最好能多做几个项目。
大兴的项目先暂告一个阶段,修改的图纸都提了出去,效果图也按时送了过去,就等甲方最后确定修改方案画施工图了。
这样我的工作量一下少了一大半。
眼下我们科室最为棘手的是包头的小区投标项目。
由于我没有从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项目,因此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完成立面部分的设计以及配合其它人工作,画画分析图什么的。
现在我的工作就比较轻松,协助大伙把分析图画好,我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在行的,在学校时我的分析图就画的挺多,所以还是比较有信心把分析图画好的。
不过在画好之前,还是先
把小区规划好好研究一下,毕竟小区的规划不是我设计的,具体有很多地方我还是不了解的。
于是我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把小区规划彻底弄了一个清楚。
于是下午我开始了分析图的制作。
在开始画图前一时还是没有什么头绪。
还是要先借鉴一下其他小区的分析图。
没过多长时间我就有了思绪,首先从功能分析入手。
之后是交通分析,消防分析等。
第七周的工作就这样在紧张中结束了。
实习周记八周
天气晴朗,北京开始降温了。
本周继续上周的招标工作,院里的工作一切都进展得比较顺利。
招标的工作随着效果图的制作完成到了最后的阶段,在九月的中旬就要进入投标阶段了,所以我们得加油干。
我的工作还是画分析图,上周画完的图交给了李工看不过还是要改。
首先颜色方面就不过关,我的颜色总体讲比较暗,缺少欢快的角色,可能与我的电脑偏色有关吧。
在我把电脑调试好之后颜色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在这之后我主要把精力放在修改分析图的修改方面。
篇五:建筑设计实习周记
建筑设计实习周记
我们并没有学cad,既然来设计公司实习,这个程序就当然是要去尝试学习一下。
这个程序具有二维,三维绘图功能。
我所学习的,就是建筑物平,立,剖的二维绘制。
绘图,要先对功能进行了解,再就是熟悉里面各个工具的用法。
绘图的时候也有步骤:轴线--墙线--门窗--楼梯--屋内布置--标注。
还要一边绘制一边修改。
刚开始画,只管做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圆,矩形,方体,熟练之后就开始画一些简单的房屋平面图。
说着简单,当时可是让同事教了我好久才算学会一些简单的操作。
在绘制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如,弧线与直线的交接,图形的闭和,楼梯的绘制,在做这些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影响下一步的操作。
同事就会说,细心点和耐心点,慢慢修改。
几天实习时间里,我在运用已学的知道外,同时更大的好外是学到了更多的新的知识。
建筑并不是学校里一两本书就能写完的,许许多多的东西还是在边学边运用才能体会到。
在三明,不像福州那么热,办公室里也有空调,环境不错,公司里的那些材料也是不错的学资源。
公司是个甲级的建筑设计单位,做的工程不少,里面的资料(material)是对我来说是个学习建筑知识的好机会。
公司里有不少关于各个城市里的代表建筑的材料,有些是中国现代与古典建筑的代
探方的形态,将大部分建筑置在地下,地上建筑面积控制在xx平方米,以进入地下部分的探沟为界,划分左右两大功能区。
这一设计构想源于对块
为什么建筑可以这样随意的按人们的意愿设计成不同的体型?我从同事给我介绍的书里找到了答案。
这和我们结构设计有根本的关系,古代建筑都是砌体结构、木结构,而新建的大多数都是框架,或框—剪结构。
其中以框架为主,高层中多使用框—剪结构。
框架结构是梁、柱等杆系构件组成的空间承重体系的结构,是多层、高层建筑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建筑立面容易处理,可以适应不同
的房屋造型。
所以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各式房屋,就像搭积木一样,摆出自己喜欢的造型,都能够用框架来实现,这就是框架结构的优点。
第四天我就随赵工回到了福州,他在这里也有办公,他说可以顺便带我去看一下这里一个工程的工地,我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工地上钢筋很多,有些工人正在对钢筋进行处理,也有的楼板上绑扎钢筋,我和赵工说了一下就和带我们来工地的何工一块去楼板上,我去看了一下工人绑扎钢筋的操作。
他们是在筑模,何工说这些钢筋的绑扎也是特定规定的。
我在
上建筑概论实践课里也有看过这个,当时没有在意,所以也不大清楚钢筋绑扎的规定。
于是我请教何工细说了一下。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
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我看到的主要是梁与板的钢筋绑扎。
(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3)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
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
(4)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
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不只这些,还有不少的规定和要求我只能自己去查资料(material)了,何工一时也讲不完的。
他还有提到钢筋的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在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最好不要在构件最大弯矩处。
由于天气较热,我们只是看了一会就回去了,不过还是很
感谢何工的讲解。
就这样我结束了我这几天的实习之旅。
这次的实习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我在课堂上学的知识还有很大的不足,我们这些并不充实的理论知识遇到实践真的感到很无力。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次的实习是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对专业
知识的理解更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虽然才短短的几天,我在公司办公室里和同事相处的的时间也不长,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不少做人处世的道理,同事们也教会了我不少东西。
我刚来报到时,遇到很多新的面孔,由于和他们未熟悉,所以不敢和他们说太多的话,而且对工作未曾了解,开始觉得不太适应.后来我慢慢发现,只要真诚待人,虚心请教同事,他们也很乐意和我交往的。
也可能是我年纪比他们小吧,对我这个小兄弟也挺照顾的。
当时学cad基本操作时,我学了好一会才学会,他们也是很有耐心的指眯我。
勤学好问在实习时是个不错的表现,对于没有经验的我来说也是个唯一的途径。
同事给我的一个忠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