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十七祭十二郎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下能力提升(十七) 祭十二郎文
(时间:40分钟分值:47分)
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对应链接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善.刀而藏之
C.乌江亭长船待
D.又可冀.其成立邪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与汝俱少年
..
B.几何
..不从汝而死也
C.又可冀其成立
..邪
D.而汝抱无涯
..之戚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
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C.左右欲刃.相如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4.下列各句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B.惟兄嫂是依
C.其又何尤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2分) 译文:
(2)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2分)
译文:
(3)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2分)
译文:
二、阅读鉴赏(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祭妹文
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至孤危托落。
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
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
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
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
此七月望日事也。
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
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
逾三年,予披官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
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
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
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汝办治。
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
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
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
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
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
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
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予已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
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
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
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节选自袁枚《祭妹文》,略有删改)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 .使.
汝不识诗书 使:让 B .或.
未必艰贞若是 或:或许 C .适.
先生奓户入 适:正好,恰逢 D .聊.
资一欢 聊:姑且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汝差肩而.坐序八州而.
朝同列 B.⎩⎪⎨⎪⎧岁寒虫僵,同临其.穴其.
如土石何 C.⎩⎪⎨⎪⎧一旦长成,遽躬蹈之.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D.⎩⎪⎨⎪⎧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虽.
为槁暴,不复挺者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第四段写兄妹关系,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重点是回家时妹妹“从东厢扶案出”等情景。
B .第三段中,作者运用一个转折句说明妹妹的死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自己害了她。
C .作者在文中把“岁寒虫僵,同临其穴”和“殓汝葬汝”对比来写,更加凄婉动人。
D .作者记叙了往事之后,既后悔又叹息,这一悔一叹更直接抒发了无限的眷恋,以及无可挽回的哀痛。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一旦长成,遽躬蹈之。
(3分)
译文:
(2)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3分)
译文:
(3)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4分)
译文:
三、语言运用(10分)
1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
(4分)
感情是人生的一部书:亲情是序言,友情是目录,悲喜哀愁是感情的主题。
答:
11.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6分)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
调查显示,学生和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
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
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选D A项,羞,通“馐”,B项,善,通“缮”,C项,,通“舣”。
2.解析:选D 古今义相同,无穷。
A项,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义,十到十五六岁。
B项,古义,过不了多久;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C项,古义,成长立业。
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②(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3.解析:选D D项是名词作状语,A、B、C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4.解析:选A A项是介词结构后置,B、C、D都是宾语前置。
5.答案:(1)你活着的时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灵也不在我的梦中显现,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
(2)从今以后,我已经没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
(3)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6.解析:选A 使:假使。
7.解析:选C 都是代词,代指某种道理。
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
B项,代词,代指蟋蟀/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D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8.解析:选B 作者承认他妹妹的死是天命。
9.答案:(1)一旦长大成人,你就亲身实践这些贞节的道理。
(2)今天我装殓你,安葬你,当日的情景便清楚地呈现在眼前。
(3)即使光阴倒流,儿童时代可以再次出现,也没有给这些事情作证的人了。
参考译文:
乾隆丁亥年冬季,在上元县羊山安葬我的三妹素文,作文祭奠她说:
唉!你生在杭州,却安葬在这里,距离我们的家乡七百里呀。
当你出生的时候,即使做离奇的梦,做虚幻的想象,又怎么料到这里是你埋葬骸骨的地方呢?
你由于坚持贞节的一种念头,遭人离弃,以致孤独忧伤,困苦失意。
虽然是命中注定,实际上是上天造成这种不幸;但是连累你到这种地步,未尝不是我的过错啊。
我小时候听先生讲授经书,你同我并肩坐着,喜欢听古人讲求节操的事例;一旦长大成人,你就亲身实践这些贞节的道理。
唉!假使你不懂得诗书,也许未必这样苦守贞节啊。
(记得儿时,)我捉蟋蟀,你举着手臂出现在那里;天冷时蟋蟀冻僵了,我们一同到它的穴边。
今天我装殓你,安葬你,当日的情景便清楚地呈现在眼前。
我九岁时,(有一次)在书斋休息,你梳着成对的发髻,披着细绢单衣来到书斋,(一起)温读《缁衣》一章。
正好先生开门进来,听到两个童子书声琅琅,不觉微微含笑,连连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这是七月望日(十五)的事,你在地下应当清楚地记得这一情景。
我刚成年经广东到广西去,你牵着我的衣裳伤心大哭。
过了三年,我中进士还家,你从东边厢房扶着几案出来,全家相互看着欢笑,不记得当时话题从何说起,大概是说在长安考中进士,递信人报信的迟早的情况,如此等等。
所有这些琐事,虽然已经成为陈迹,然而我一天没死,就一天不能忘掉。
过去的事充满心胸,一想起它们就悲伤哽咽,就像影子一样清清楚楚,逼近捕捉时,却消失无踪。
我后悔当时没有将童稚时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保存下来。
然而你已经不在人间,即使光阴倒流,儿童时代可以再次出现,也没有给这些事情作证的人了。
你秉持道义与高氏离婚回来后,堂上阿母依靠你扶持,家中文字方面的事务指望着你办理。
我曾经说过女人中很少有明了经书的旨意和熟悉典故的,你嫂子不是不柔顺和静,但是在这方面稍有欠缺。
所以自你回来后,虽然替你悲伤,其实又替我自己高兴,我比你大四岁,假若按人世间年长的先死亡的常例,我可以将身后之事托付给你,却不料你在我之前离开了人世啊!前年我患病时,你通宵探问,病情减一分就高兴,增加一分就担忧。
后来虽然病情稍稍好一些,还是半坐半卧,没有什么可以娱乐消遣,你来到床前,替我讲小说野史上的使人高兴和惊讶的故事,姑且给我一点欢乐。
唉!今后我若再患病,叫我向哪里呼唤你啊!
你患病时,我听信医生说没有危险,远远地到扬州吊唁友人。
你又怕我为你心忧,阻止别人赶来告知(你的病情)。
等到病情发展到气息奄奄,阿母问你:“盼望哥哥回来吗?”你
才勉强答应一声:“好!”我已经先一天梦见你来永诀,心知不吉利,飞舟渡过长江。
果然,我在未时回到家中,而你在辰时已经气绝。
四肢还温热,一只眼睛还没有闭,你还在挣扎着不死等我啊!唉,悲痛啊!早知道会和你永别,那么我怎么肯远行!即使要远行,也还有多少心里话要让你听到、了解,(有多少事)要和你一同商量啊!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除了我死之外,将没有相见的日子。
我又不知哪一天死,可以见到你,并且死后有没有知觉,能不能和你相见,也终究难以明白。
这样说来,那么抱着这无边无际的遗憾是天意呢,还是人事呢,却竟至如此!
10.答案:母爱是人生的一支曲: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与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友谊是人生的一首歌:真诚是词,信赖是曲,理解与尊重是友谊的主题曲。
青春是人生的一只舟:拼搏是桨,奋斗是帆,永不懈怠是青春的主航线。
11.答案:①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②多数认为礼仪教育的责任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③学生比市民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