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有了这个,微生物你还发愁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有了这个,微生物你还发愁吗?
微生物学重点知识
1.什么叫微生物?包括哪几类?微生物的特点有哪些?
【答】:微生物是个体微小、肉眼看不见、必须用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群结构比较简单、繁殖迅速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和少数藻类等。

微生物有五大特点:(1)个体微小:测量微生物大小的单位为毫微米(2)结构简单:大部分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

(3)繁殖迅速:大肠杆菌10-20分钟繁殖一代。

(4)分布广泛:上至千米高空,下至万米海洋,人和动物体内外。

(5)种类繁多:八大类每类又包括成千上万种。

2.什么叫微生物学?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生理、遗传和变异、分类以及与人类、自然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生物学的一门分支科学。

主要任务是研究食品加工、保藏及卫生检验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做到充分发挥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控制腐败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的活动。

3.什么叫细菌?细菌有哪些基本形态?按分裂后的排列方式不同,将球菌分为哪几类?
【答】:细菌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属于原生生物界的原核生物。

细菌的基本形态分为三种: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按分裂后的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球菌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4.细菌的基本构造有哪些?细胞壁的作用?
【答】:细菌的基本构造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和核物质。

细胞壁的作用:①维持细菌的外形。

②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③阻挡有害物质进入菌体。

④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⑤与染色反应有关。

⑥为细菌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需。

5.细菌的特殊构造有哪些?荚膜与芽孢的作用有哪些?
【答】:细菌的特殊构造有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

荚膜的作用:①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

②贮藏养料,以备营养缺乏时重新利用。

③与病原菌的毒性密切相关。

④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

芽孢的作用:①芽孢壁紧贴在芽孢内层的细胞膜上,主要成分是黏肽,在发育形成繁殖体时即成为细菌的细胞壁。

②芽孢的生存力高,对热、干燥、化学药品与辐射均有强大的抵抗力,能帮助细菌度过恶劣环境。

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适宜的环境下可以转变成营养态的细菌。

④芽孢的大小、形态及其位置因菌种的不同而有差异,是鉴别芽孢菌的重要依据之一。

6.根据芽孢在菌体内的位置不同,将有芽孢的细菌分为哪几类?
【答】:根据芽孢在菌体内的位置不同,可将有芽孢的细菌分为:中央芽孢(如枯草芽孢杆菌、炭疽芽孢杆菌)、近端芽孢(如肉毒梭菌)和顶端芽孢(如破伤风芽孢梭菌)。

7.细菌需要哪些营养物质?起何作用?
【答】:细菌需要的营养物质有:①水。

水是细菌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一种良好的溶媒,各种生命活动必须有水才能进行。

②碳源。

碳源物质被细菌吸收利用,转变为细菌细胞中的糖类、脂、蛋白质等,也是细菌的能源物质。

③氮源。

主要用于合成细菌的蛋白质等含氮物,一般不作为能源。

④无机盐。

参与细胞组成、能量转移、维持细胞质胶体形态、调节渗透压、酶活性中心的组成、激活酶的作用等。

⑤生长因子。

这类物质有维持和促进细菌正常生长繁殖的功能,多半是辅酶或辅基的主要成分。

8.细菌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
【答】:①营养物质。

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水分、无机盐和蛋白胨,营养要求高的细菌还需要其他生长因子。

②酸碱度。

多数细菌在pH7.2─7.6的偏碱环境中都能生长。

③温度。

大多数细菌在20─38度范围内都能生长。

④渗透压。

细菌适宜在等渗环境中生长繁殖。

⑤气体。

需氧菌需在有氧、厌氧菌需在无氧环境中生长繁殖,有些细菌需在环境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或氮气才能生长。

9.细菌产生哪些合成产物?有何意义?
(1)无机盐、有机盐和氨基酸:无机盐如硫酸和硝酸等,对土壤肥沃性有着很多大关系;有机酸如乳酸、醋酸、丙酸、丁酸等,则与农、畜产品的加工利用有关,亦可作为工业原料来生产;氨基酸如谷氨酸和赖氨酸,前者是制造味精的主要成分,后来是优良饲料添加剂的原料。

(2)醇类、酯类和其他芳香物质:这类物质与工业和农、畜产品加工利用有关。

例如乙醇、丁醇等是工业原料,而一些酯类和芳香物质却是酿酒业、乳品加工中影响产品质量的物质,可以利用这类物质的产生,以使食物具有方向的气味,青贮饲料中的芳香气味,也是由于微生物对饲料中的糖类等物质惊醒发酵作用,产生的醇类、酯类和其他芳香物质发出的。

(3)气体:气体是细菌新陈代谢的废物,最常见有二氧化碳、氢、甲烷、氨、氮、硫化氢等。

沼气可以被利用来发电、照明和用作燃料,氨则地土壤肥力很有好处,是植物氮素肥料来源之一。

(4)维生素及其它生长刺激素:有些微生物能产生大量的维生素(主要是B族维生素)和一些复杂的生长刺激素,可以利用与畜牧业和工业生产中人、畜胃肠道内,特别是反刍兽瘤胃内的细菌,有合成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的能力。

(5)抗生素:很多种微生物都能产生抗生素,以放线菌和霉菌为主,一些细菌也能产生抗生素如杆菌肽,大肠菌素等。

抗生素可以防止某些动植物的传染病,有些还具有刺激畜禽和植物生长的作用。

(6)霉素:病原细菌能产生对动物有毒的物质,即毒素
(7)热:微生物在代谢中产生的热量可引起环境的温度的上升,如在堆肥中可达60—70度以上的温度。

堆肥的制作,生物热消毒的运作、植物温床以及土壤温度的维持等,都与细菌产热有关。

处理不当的干草堆,有的还因微生物产热而发生自然现象。

(8)热源质:许多细菌,特别是革兰阴性菌,能产生一种多糖物质,注入人和动物体内,会产生发热反应,称为热源质。

(9)色素:多种微生物能产生色素,有红、橙、黄、青、紫、
黑色,有些溶于水,有些只溶于有机溶剂,有些则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

(10)光:少数细菌能借助发光以散发部分能量,大多数发光细菌存在于海洋。

10.举例说明细菌分解蛋白质与糖类在细菌鉴别上的意义。

【答】:
11.细菌有哪些呼吸类型?各有何特点?
【答】:(1)厌氧呼吸。

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分子间和分子内厌氧呼吸,并积累大量的中间代谢产物。

(2)需氧呼吸。

需氧呼吸过程是通过呼吸链进行的,呼吸链位于胞浆膜上。

(3)兼性厌氧呼吸。

具有需氧细菌的和厌氧细菌的酶系统,在有充足氧或完全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

(4)微需氧呼吸。

呼吸时宜有低浓度的氧。

12.什么叫真菌?按形态将真菌分为哪几类?
【答】:真菌是一类不含叶绿素,不分根茎叶,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按有性或无性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按形态结构将真菌分为单细胞性与多细胞性两大类,按外形将真菌分为酵母菌,霉菌,担子菌。

13.青霉菌与曲霉菌的孢子各是什么形状?
【答】:曲霉分生孢子梗从特化了的菌丝细胞(足细胞)生出,顶端膨大形成顶囊,顶囊有多种形状,如棍棒形、椭圆形、半球形或球形。

顶囊表面生辐射状小梗,小梗单层或双层。

小梗顶端生出分生孢子,串生。

青霉分生孢子梗基部无足细胞,顶端不形成膨大的顶囊而是形成扫帚状的分枝,帚状枝有单轮、比轮或多轮分枝形式。

14.病毒的人工培养方法有哪些?
【答】:(1)鸡胚培养法(2)细胞培养法:包括原代细胞培养法和继代细胞培养法(3)实验动物培养法15.病毒的繁殖特点是什么?分为那几个阶段?
【答】:繁殖方式独特,只能在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器。

分为: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

16.什么叫包涵体、干扰素及干扰现象?
【答】:包涵体(inclusion body):病毒感染寄主后与寄主的
细胞蛋白合成一种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颗粒体。

不易被有机溶剂和蛋白酶分解;遇碱易分解;自然条件下活性稳定,但对紫外线敏感;干扰素(Interferon简称IFN)系指由干扰素诱生剂(Interferon inducer)诱使人和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

干扰现象是指一个病毒(活的或灭活的)作用于宿主的组织或细胞后,可导致另一病毒株不能在其组织或细胞中正常增殖的现象。

前者病毒称为干扰病毒,后者病毒称为被干扰病毒。

17.什么叫免疫,免疫的功能有那些?
【答】:免疫是指动物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免疫的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对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侵袭的能力。

(2)自身稳定,及时清除正常衰老的细胞。

(3)免疫监视,及时清除突变产生的肿瘤细胞。

19.什么叫抗原,构成抗原的条件有那些?
【答】: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物质(效应细胞或抗体),或者能与免疫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条件:(1)异物性(2)分子大小(3)化学组成、结构复杂。

20.什么叫抗体?试述抗体产生的规律。

【答】:抗体是有机体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并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一类球蛋白的总称。

(一)初次反应:某种抗原首次进入机体所产生的免疫反应。

特点:(1)有一定潜伏期(2)抗体量不高(3)先产生IgM,将消失时IgG达最大量,再过2周出现IgA。

(二)再次反应:首次抗体未消失,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所发生的免疫反应。

特点:(1)无潜伏期,抗体量先急剧下降,后急剧上升。

(2)抗体量大:可达初次反应的10-50倍,记忆细胞被激活。

(3)抗体高峰期维持时间长,下降缓慢。

(4)主要是IgG。

(三)回忆反应:首次抗体已消失,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所发生的免疫反应。

特点:(1)有较短的潜伏期,抗体量急剧上升。

(2)抗体量很大,也是记忆细胞的作用。

(3)高峰期维持时间长,下降缓慢。

(4)主要是IgG。

22.试述双向琼脂扩散反应的原理。

原理:1%琼脂凝胶孔径约为85纳米,能允许抗原抗体在其中自由扩散,并由近及远形成浓度梯度,二者在比例适当处相遇,发生沉淀反应,形成白色沉淀带。

基本原理: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与相应抗体比例结合,在电解质参与下,经过两部特异结合,颗粒抗原被凝聚,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

凝集反应中的抗原称为凝集原,抗抗体称为凝集素。

凝集实验可用以知的抗原检测血清抗体,也可用已知的免疫血清检查未知抗原。

已达到鉴定抗体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23.试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答】:a、轻链和重链b、可变区和恒定区c、功能区链内二硫键折叠成球形区称为功能区(domain)约由110个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的顺序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24.什么叫凝集反应?
【答】: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有电解质存在下,抗原颗粒相互凝集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称为凝集反应。

参加反应的抗原称凝集原,抗体称凝集素。

25.影响免疫应【答】的因素有那些?
【答】:(一)机体方面1.遗传因素2.年龄因素3.营养、应激、健康等因素(二)、抗原方面1.抗原的性质2.抗原的物理状态3.抗原接种途径4.免疫剂量和间隔时间
26.什么是消毒、灭菌、无菌及防腐?
【答】: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

用于消毒的化学物质称为消毒剂。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体中所有的微生物,此时物体的内部和外部都没有微生物的存在。

无菌:指某个环境中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防腐: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7.为什么湿热较干热灭菌省时间,效果好?
【答】:(1)在有水的条件下,蛋白质容易凝固,蛋白质的含水量与蛋白质凝固所需的温度成反比。

(2)热蒸汽的穿透性大。

湿热灭
菌时蒸汽与物体接触,凝结成水,放出潜热,从而提高了灭菌物品的温度,增强了灭菌效力。

28.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答】:(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一般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则杀菌效果越强。

(2)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特性。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不同消毒剂的敏感性是不完全一样的。

(3)有机物的存在。

消毒剂与有机物结合,会严重降低消毒剂的杀菌效果。

(4)温度。

一般消毒剂,当温度升高时,杀菌能力加强。

(5)pH。

酸碱度对微生物和消毒剂均有影响,其影响消毒剂的电离度,一般未电离的分子,较容易透过细胞膜,杀菌效果好。

29.简述紫外线杀菌作用机制。

【答】: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36~400nm,其中以265~266nm者杀菌力最强(紫外线杀菌灯的波长为253.7nm)。

核酸(DNA和RNA)对紫外线的吸收高峰在265~266nm之间。

紫外线杀菌作用主要是由于紫外线引起核酸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干扰了核酸复制。

另外,紫外线还可使空气中的分子氧变为臭氧,臭氧放出氧化能力强的新原子氧,也有杀菌作用。

30.常用防腐消毒剂有哪些?
【答】:苯甲酸、水杨酸、丙酸、山梨酸、醋酸、硼酸、酒石酸、苯酚和甲醛溶液。

31.何谓共生、寄生、拮抗、协同?何谓抗生素、细菌素、噬菌体?
【答】:两种或多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得其利者叫共生。

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获取所需的营养,赖以为生,并往往对后者呈现毒害作用的现象,称为寄生。

前者称为寄生物,后者称为寄主。

一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产生某些对他种微生物呈现毒害作用的物质,抑制或杀死他种微生物的现家称为拮抗。

两种或多种生物在同一生活环境中,互相协助共同完成某种作用,而为其任何一种所不能单独达到的,称为协同。

抗生素:是一些放线菌、真菌及细菌产生的一类能杀灭或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细菌素: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抗菌性物质,其杀菌范围窄,有一定的特异性,只
作用于同种菌株的细菌
3 及与其相近的细菌。

噬菌体:是侵害细菌、真菌、螺旋体等的一类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泛。

32.什么叫无菌动物,无特殊病原体的动物?
【答】:无菌动物:是指不携带任何微生物的动物。

无特殊病原体的动物:是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的病原性微生物的动物。

33.水的自洁作用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答】:1、水中泥沙沉降作用;2、水面日光紫外线照射;3、水中有机物分解营养物耗尽;4、水中生物拮抗作用;5、水中噬菌体灭菌作用;6、原生生物吞(藻类和噬菌)噬作用;7、水源清洁支流冲淡作用。

34.解释大肠杆菌价、大肠杆菌指数,大肠菌群的含义,我国生活用水的标准?
【答】:大肠杆菌价:含有一个大肠杆菌的最小水量。

大肠杆菌指数:每1000ml 水中大肠杆菌数。

大肠菌群:是指一群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的好氧或兼性厌氧的杆菌,无芽孢,革兰氏阴性,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100个/ml ,大肠菌群数:<3个/L
35.土壤中有哪些病原微生物?
【答】:结核杆菌、伤寒与副伤寒杆菌、化脓性球菌、猪丹毒杆菌、坏死杆菌、巴氏杆菌、李氏杆菌、布氏杆菌、猪瘟病毒、肠道病毒、口蹄疫病毒。

36.干热灭菌法包括哪几种?热空气灭菌法的标准是多少?【答】:干热灭菌法包括焚烧灭菌法和热空气灭菌法。

热空气灭菌法的标准是:温度达到160°C 保持2—3h 。

37.常用的湿热灭菌法有哪些?低温长时间、高温短时间巴氏消毒法标准?
【答】:煮沸消毒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低温长时间、高温短时间巴氏消毒法标准?巴氏消毒法分为
低温长时间巴氏消毒法(在63~65℃经过30分钟)和高温短时间巴氏消毒法(71~72℃经15分钟)及超高温瞬时间巴氏消毒法(为改良法,如让牛乳在较细的管道里通过132℃高温段1~2秒钟)。

加热灭菌后应迅速冷却至10℃以下,称为冷击法(或冷休克),可进一步促进细菌死亡。

38.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
(1)新购入的电热高压蒸汽灭菌器安装时应注意所需电压与供电线路所提供的电压是否一致,插座与保险丝的种类是否符合要求,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件,尤其是压力表和安全阀是否正常。

(2)取出锅内套筒,往灭菌器内加入适量的水,约近金属隔板处,(3)将包装好要灭菌的物品放于隔板处,放置物品不宜过于拥挤,以利于蒸汽流通。

(4)将锅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套筒的排气槽内,盖上锅盖,按对焦方向扭紧螺旋,关闭排气阀。

(5)接通电源,加热至压力表指针上升到约为0.3Kgf 每平方cm 时,徐徐打开排气阀排尽锅内冷空气,至压力表都0为止,关闭排气阀,适当控制加热速度,是锅内温度慢慢上升,以保证物品灭菌的效果。

(6)压力上升到所要求的压力时,开始计时,并控制热源,维持此压力30分钟后,切断电源,使其自然降压冷却。

(7)压力降至零时,将将排气阀打开,然后扭开螺旋,揭盖取出灭菌物品,切不可提前放气,以免锅内压力突然降低,使瓶内或试管内的液体喷出瓶口(8)使用完毕,将国内的税全部放出,以免压力锅生锈。

若使用的是全自动的高压蒸汽灭菌器,只需向灭菌器内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放入需要灭菌的物品,盖好盖,接通电源,其余步骤均有微电脑自动控制。

39.叙述湿热灭菌的原理及优点。

【答】:湿热灭菌时微生物蛋白质吸收水分,较易凝固。

一般规律是蛋白质的含水量和蛋白质凝固温度成反比,即蛋白质含水量愈高,凝固温度愈低;反之蛋白质含水量愈少,凝固温度愈高。

另外,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强,而且湿热灭菌时蒸汽与物体接触,凝结成水,放出潜热,还能提高物体温度。

40.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原理有哪些?
【答】:(1)破坏微生物细胞蛋白(2)破坏微生物细胞的酶系统(3)改变微生物细胞的通透性。

41.常用重金属盐类消毒剂有哪些?简述其用途。

【答】:(1)硫柳汞。

0.1%溶液可做皮肤消毒,0.01%适于作为生物制品的防腐剂。

(2)升汞。

0.01%水溶液用于消毒手和皮肤,0.05%-0.1%用于非金属器皿消毒。

42.微生物的变异现象有哪些?形态结构的变异有哪些?
【答】:变异现象有①形态和结构的变异②菌落变异③毒力变异④耐药性变异⑤代谢的变异⑥抗原性的变异。

形态结构的变异有①形态变异②荚膜变异③鞭毛变异④芽孢变异。

43.S-R 变异为何种变异?
【答】:遗传性变异(基因重组变异)。

44.什么叫遗传性变异、基因重组?
【答】:由于基因发生了变化,使相应的性状也发生变化,并可以遗传下去,这种遗传称为遗传性变异。


菌从外源获得DNA,与其本身DNA链发生不同情况的组合,导致原有基因的改变而发生变异,称为基因重组。

45.名词解释:转化、转导、溶原性转换、接合、基因工程?
【答】:转化:受体菌直接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整合到自身的基因组中,而获得供体部分遗传信息的过程。

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菌DNA转移给受体菌,使之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

噬菌体转换:或称为溶原性转换,当温和噬菌体感染其寄主细菌之后,噬菌体的基因整合于寄主基因组中,导致寄主的某些性状发生变异,称为溶原性转换。

接合:通过供体与受体菌直接接触,或经性菌毛的介导作用而传递DNA的过程,称为接合。

基因工程:也叫遗传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门分子遗传学,它是在遗传物DNA分子为中心的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定向地改造生物的一种新技术。

46.什么叫青贮饲料?叙述青贮的原理。

【答】:青贮饲料是指青玉米秆、牧草等青绿饲料经切碎、填入、压实在青贮塔或窖中,密封,在密封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而
调制成的一种多汁、耐贮存、质量基本不变的饲料。

青贮的原理是在密封条件下,青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类)通过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主要是乳酸),使青料的pH降到足以抑制腐败菌、霉菌等所有微生物活动的水平,从而达到能长期完好地保存青贮饲料的目的。

47.什么叫单细胞蛋白?饲料酵母?
【答】:单细胞生物产生的细胞蛋白质,称为单细胞蛋白。

将酵母繁殖在适当的工农业副产品上而制成的一种饲料,称为饲料酵母。

48.叙述益生素的作用及机理。

答:益生素研究与应用的基础是动物微生物学,在正常情况下,动物消化道存在复杂多样的微生物群,在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且优势种群为有益菌。

但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受到破坏,菌群失调,进而引起动物消化代谢紊乱,抗病力下降,以及生产性能的降低,这在幼畜尤为明显,益生素可通过活菌在动物消化道内的生理活动,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抑制有害微生物,提高有益菌优势地位,从而保障宿主对疾病的抵抗力,而是为各种劣势环境里处于低下状态的畜禽调整内环境,使使他恢复健康动物原有生长发育的最大潜能,因此,给密集化饲养及饲养管理条件恶劣的多应激的动物,使用益生素的效果比较明显。

1、竞争性排除有害微生物一般情况下,有害微生物在肠道细胞壁的附着使其致病的前提,而有益微生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无意在减少有害微生物的附着位点,因此限制了有害微生物的作用,同时,益生素尤其是乳酸杆菌能产生大量有机酸,降低肠道内pH值,抑制致病性微生物的增值,使乳酸菌群等有益菌增加。

因此,益生素可恢复有益微生物在消化道中的主导地位,形成新的有利于宿主的理想平衡。

2、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由于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群对集体的免疫系统具有重要的刺激作用,应用益生素可刺激动物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细胞,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局部免疫机能,以及杀灭体内的致病菌,防治疾病的发生。

49.鲜乳的微生物学检验内容有那些?有何意义?
答:鲜乳的微生物学检查包括含菌数检查、大大肠菌群近似数测定和鲜乳菌的病原菌的检测,含菌数放映乳品收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大肠菌群含量反应乳品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当认为有某种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时,也做该种病原菌的直接检查。

50.何为内毒素、外毒素?各有何特点?
(1)外毒素:这是某种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在生长繁殖时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有毒性蛋白质,外毒素的毒性很强,免疫性也很强。

(2)内毒素:是是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最外层的结构成分(脂多糖),只有细菌细胞死亡、自溶或被人为的破坏时才释放出来。

特点:(1)来源;外毒素是在格兰阳性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而内毒素时格兰阴性菌细胞壁表面的结构成分,只有菌体死亡,溶溶解或是人为的破坏才能释放。

(2)毒性:外毒素毒性很强,对组织细胞有特异的选择性,能引起特意的综合症状,而内毒素毒性很强,毒性作用无特异性和选择性,能引起发热、血管舒缩机能紊乱,颗粒性白细胞增多,严重时导致内毒素性休克。

(3)化学成分:外毒素是蛋白质,而内毒素是脂多糖。

(4)理化性质:外毒素不耐热,不稳定,紫外线,氧化剂能使之破坏,重金属盐类、酸类等能使其沉淀。

内毒素耐热、稳定、用紫外线、氧化剂、重金属盐类处理后毒性不变,能被酸水解,使其失去毒性。

(5)抗原性:外毒素抗原性强,能制备类毒素,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内毒素抗原性强,不能制备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51.试述葡萄球菌的形态及培养特性。

【答】:形态:本菌呈圆形或卵圆形,致病性葡萄球菌的菌体较小,排列和大小较为整齐,无芽孢,无荚膜,无鞭毛。

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常呈葡萄状排列,在液体培养集中成双球或短链状。

培养特性:多数葡
萄球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20%二氧化碳环境中,有利于毒素的产生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的琼脂上能良好生长,生长最适温度是7摄氏度,最适PH7.4,耐盐性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