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贡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可以用来演示物理现象或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图可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乙图可演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C.丙图可演示发电机原理
D.丁图可演示电动机原理
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灯泡1L和2L同时熄灭,电压表示数明显变大。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泡1L灯丝断了B.灯泡1L短路了
C.灯泡2L灯丝断了D.灯泡2L短路了
3.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错误的是:()
A.木螺丝能轻松拧入木头,螺丝的螺纹可看作是一个斜面
B.汽车方向盘是一个轮轴,其本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C.将绳子把两根光滑的木棍绕起来,可以看作是滑轮组
D.蜡烛跷跷板在两端蜡烛都点燃时能上下摆动,因此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
4.天目湖白茶,我市溧阳特产,天目湖白茶具有独特的感官品质:外形细秀略扁,色泽绿润,透显金黄;香气栗香馥郁,汤色鹅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且醇,叶张玉白、茎脉翠绿。
下列对于湖茶和品茶过程的解释正确的是()
A.从冰箱中拿出来的茶叶筒,过一会筒壁“出汗”。
这是空气液化现象
B.沏茶时,杯内水面上方出现白雾,这是汽化现象
C.品茶时茶香四溢,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D.品茶时茶香四溢,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创造了电荷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C.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6.如图所示,一个不能打开的盒子外面露出一段细长的导线,在不损坏导线的情况下,用如下一些器材来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可行的是()
①小磁针②U形磁铁③铁棒、大头针④铁棒、铁块、弹簧测力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
7.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在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很多,但本质上只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
C.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
8.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属性描述正确的是()
A.白炽灯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B.轮船用钢铁制成,是因为钢铁的密度小
C.玻璃刀刃用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弹性好
D.热水壶的手柄用胶木制作,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
9.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樟脑丸逐渐消失—―熔化B.擦酒精解暑降温——汽化
C.铁水浇铸铁铸件——凝华D.秋末屋顶上结霜——升华
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变化
C.物体的温度升高,所含的热量也越多
D.冰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11.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应特别重视下列哪种能源的利用()
A.太阳能B.煤炭C.石油D.天然气
12.水平台面上有两个同规格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 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甲、乙液面刚好相平此时,设A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A甲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p甲;B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B,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p乙,则
A.F浮A=F浮B, p甲>p乙B.F浮A=F浮B, p甲<p乙
C.F浮A <F浮B, p甲>p乙D.F浮A<F浮B, p甲<p乙
13.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隐形战斗机,首次使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特点的钛锂合金材料。
下列关于隐形战斗机及这种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隐形战斗机的机身材料能较好地反射雷达发射的电磁波
B.隐形战斗机的机身材料能较好地吸收雷达发射的超声波
C.隐形战斗机选用钛锂合金,利用了这种材料的透光性好
D.隐形战斗机选用钛锂合金,利用了这种材料的硬度大、密度小
14.如图所示,小球以速度v从A沿弯曲轨道滑下,并最终刚好到达等高的C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最终到达了与A等高的C点,所以小球机械能守恒
B.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最大
C.小球从B到C的过程只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小球从A到C的整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
15.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老花眼镜,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必须将光屏向左移动
16.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
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条件下,则由图象可以判断()
A.电源两端电压是3.5V
B.R0的电阻值是25Ω
C.R最大电阻值是5Ω
D.该电路最大电功率是1.8W
17.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
C.小儿回答路人的询问声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
D.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18.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19.如图所示是课本中的四个实验,哪个实验与其他三个实验的物理思想方法不同
()
A.图①中,烛焰随着声音节奏晃动
B.图②中,水流使水轮机转动;电流使灯泡发光
C.图③中,电流周围存在的磁场使小磁针转动
D.图④中,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20.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B.湿裤子晾干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21.游泳可增强人的体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下列关于游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初学者通常使用游泳圈,由于其质量小体积大,完全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能托住人B.初学者常采用仰泳姿势,两手向下压水,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人不易呛水C.人在游泳时,即使闷入水中,也能听到岸上人说话的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D.人游泳时,吸气后,人体密度变大
22.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电动剃须刀,按下开关其内部的电动机高速运转带动刀片旋转实现剃须的目的。
下列四幅图中与这一过程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B.
C.D.
2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D.将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4.如图所示,将一只标有”12V 6W”的灯泡与一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压为12V的电源上,电阻消耗的功率为1W(假定灯丝电阻不变),则此时
A.灯泡与电阻消耗的总功率为7W B.灯泡与电阻消耗的总功率为6W
C.灯泡消耗的功率大于5W D.灯泡消耗的功率小于5W
25.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时的首选材料,这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
..的是
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硬度C.良好的导电性D.较好的延展性二、实验题
2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8V且保持不变,电阻R1为定值电阻,灯泡标有“6V 3W”字样,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30Ω 1A”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A”和“0~3A“,电压表量程为“0~3V”和“0~15V”.
(1)只闭合开关S和S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灯泡正常发光,求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2)只闭合开关S和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12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求电阻R1的阻值.
(3)只闭合S和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偏转角度相同(可能重新选择了电表量程),且整个电路能够安全工作,讨论并计算此时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27.电源电压为25V且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其上标有“50Ω 2A”的字样,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电流表A2的量程为0~3A,灯泡L标有“5V 1W”的字样.
(1)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大?
(2)闭合S,断开S1、S2,灯泡恰好正常工作,求R1的阻值.
(3)S、S1、S2均闭合,求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时电路功率最大?并求出此种情况下电路1min消耗的电能.
2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18V不变,灯泡上标有“6V 6W”字样.灯泡电阻不变,定值电阻0R阻值为10 .
(1)断开1S、2S,闭合S.移动滑片,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求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2)闭合S、1S、2S,滑片从最右端向左移动,当连入电路的阻值等于变阻器总阻值的3/4时,电流表示数比滑片在最右端时变化了0.3A ,保持此时滑片位置不动.求在1min 内电路消耗的电能
29.小明想测量小木块的密度,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
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需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3)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木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
(4)若测得小木块的体积为14cm 3,则小木块的密度为______kg/m 3;
(5)同桌的小华仅用量筒、水和体积为V 1的铁块也测出了小木块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 2;②将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 3;③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 4;则小木块的密度为______(用字母表示)。
30.小军家的母鸡最近生了双黄蛋,他发现双黄蛋比普通蛋大而重,他想知道双黄蛋的密度是多大。
于是将一只双黄蛋带到学校利用天平和量杯来进行测量。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左/右)调节;
(2)在量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如图乙所示,将鸡蛋放入量杯中,鸡蛋沉入水底,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初步确定双黄蛋的平均密度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水的密度;
(3)将鸡蛋从量杯中取出后立即放入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经过测量,天平平衡后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丁所示;
(4)请你帮小军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双黄蛋的体积V /cm 3
双黄蛋的质量m /g 双黄蛋的密度3
/g cm ρ- ______ ______ ______ (5)你认为小军上述方案测出双黄蛋的密度值偏__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
31.小刚为了测量一块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向__侧调节,横梁平衡后进行称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__g。
(2)在量筒中注入15mL水,系上细线后将矿石放入量筒,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根据以上
g/cm。
数据算得矿石的密度为__3
(3)假如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所测矿石的密度比真实值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刚同学在称量矿石质量实验时,另外一组的小明同学正在做“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小明同学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小明看了小刚的实验后,说可以不用小刚的器材,仅用自己的现有器材就可以测出矿石的密度。
小刚说知道小明的器材可以间接测出质量。
但是体积怎么能测出来呢?你能说出小明是如何测量出矿石的体积的吗?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图可演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故A错误;
B.乙图中两个电磁铁电流相同,线圈匝数不同可演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故B正确;
C.丙图是将通电导体放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可演示电动机原理,故C错误;
D.丁图可演示发电机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B。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灯泡1L和2L同时熄灭,由于电路故障只有一种,则故障是出现了断路现象;由于电压表示数变大,则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即
L灯丝断了,故BCD不符电压表与电源之间是接通的,所以故障是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1
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如果把螺丝钉的螺纹展开,可以看到螺纹与钉子构成一个斜面,故A正确;
B.方向盘是一个轮轴,力作用在轮上可以省力,所以实质是省力杠杆,故B错误;C.将绳子的一头系在一棍上,然后如图所示,在棍子的中部绕几圈,另一头由一位小个子同学拉着,它的实质是一个滑轮组,故C正确;
D.点燃的蜡烛上下摆动,由支点、两个力、两个力臂,符合杠杆的五个要素,故其原理是杠杆原理,故D正确。
故选B。
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冰箱中拿出来的茶叶筒温度很低,过一会筒壁“出汗”,这是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水蒸气液化现象,A错误;
B.沏茶时,杯内水面上方出现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B错误;
CD.茶香四溢是因为茶水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C错误,D 正确。
故选D。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在不断地运动,故B错误;
C. 海绵里有气孔,压缩时海绵里的空气跑出来,海绵体积减小,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所以D正确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将小磁针放在桌面上,待小磁针静止时,将导线置于小磁针的上方,观察小磁针是否偏转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故①符合题意;
②将导线靠近U形磁铁,观察导线是否运动来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故②符合题意;
③将导线绕在铁棒上,靠近大头针,观察大头针是否被吸引来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故
③符合题意;
④将导线绕在铁棒上,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铁块靠近铁棒,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热机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错误;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B正确;
C.热传递是热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低温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所以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C错误;D.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但是一切物体都有内能,0℃的物体也有内能,D错误。
故选B。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白炽灯的灯丝要耐高温,不易熔化,所以要求灯丝的熔点要高,选用钨丝作为灯丝就是因为钨的熔点高,故A正确;
B.轮船用钢铁制造是利用钢铁的硬度大,故B错误;
C.金刚石的硬度大,用作玻璃刀的刀刃,可以划开玻璃,故C错误;
D.热水壶的手柄用胶木制作,利用的是胶木的导热性差,避免烫手,故D错误。
故选A。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樟脑丸的升华现象,故A错误;
B.酒精在常温下汽化吸热,故B正确;
C.铁水凝固成铸件,故C错误;
D.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变成冰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所以0℃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误;
B.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状态和温度都有关系,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变化,故B正确;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描述热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具有、所含”,故C错误;
D.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B。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环保,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也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很容易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煤炭、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并且在使用时会产生废物、废气污染环境,与节能环保,低碳生活不相符。
故选A。
1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A、B漂浮,所以根据漂浮条件可知两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由于两个物
体是相同的,重力相等,所以F A浮=F B浮=G.
由于A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ρ甲>ρ乙,
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ρ乙.
且两烧杯中液面相平即h甲=h乙,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
故A正确.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雷达发射的是电磁波,“隐形战机”可以有效避开雷达的探测,主要是它表面有一种特殊材料,能够增强对电磁波的吸收,减弱电磁波反射回雷达,故AB错误;
CD.钛锂合金板材坚固就说明了其硬度大;轻巧说明了其密度小;美观说明了其色泽好;易于加工说明其延展性好,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B.小球以速度v从A沿弯曲轨道滑下,在A点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并最终刚好到达等高的C点,C点速度为0,只有重力势能,A、C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但A点的机械能大于B点的机械能,说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在减小,所以A点的机械能最大,故AB错误;
C.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先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再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错误;
D.A、C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整个过程动能减小为0,用来克服摩擦力做功,故D正确。
故选D。
1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B.由图知道,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即说明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AB错误;
C.保持凸透镜不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要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故C错误;
D.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老花眼镜,老花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可以提前成像,若要再在光屏成清晰的像,则必须将光屏向左移
动,故D正确。
1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由图知,电阻R0和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R0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滑片P从a 端移至b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
A、当滑片位于b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最大,根据图象可知,电源电压为3V,故A错误;
B、由图乙知,当R0的电压为3V时,电流为0.6A,则R0的电阻值为:R=U
I
=
3V
0.6A
=
5Ω,故B错误;
C、由图乙知,当电流最小为0.1A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3V﹣0.5V=2.5V,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R滑大=U
I
滑大
最小
=
2.5V
0.1A
=25Ω,故C错误;
D、电路最大电功率:P大=UI大=3V×0.6A=1.8W,故D正确。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D.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变大,故AD说法都错误;
B.因为人的声音先经空气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水传播而被鱼听到,所以声音能在水中传播,故B说法错误;
C.因为人的声音先经空气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水传播而被鱼听到,就可能吓跑将要上钩的鱼,所以空气和水都可以传声;故C说法正确;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传递量,是中间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该选项不正确;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该选项说法正确;
D.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不一定越多,错误;故选C.
19.B
解析:B
【分析】
【详解】
A.图①中,烛焰随着声音节奏晃动,把扬声器的振动转化为烛焰的晃动,属于转换法;B.图②中,水流使水轮机转动,电流使灯泡发光,水路中的水轮机的作用类似于电路中的小灯泡,水路中的水流类似于电路中的电流,属于类比法;
C.图③中,电流周围存在的磁场使小磁针转动,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通过小磁针的转动体现出来,属于转换法;
D.图④中,验证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通过扬声器发出声音证明电磁波的存在,属于转换法;
所以图②实验与其他三个实验的物理思想方法不同。
故选B。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呼出“白气”,是液化,需要放热,故不符合题意;
B.晾干衣服,是汽化,需要吸热,故符合题意;
C.冰花的出现,是凝华,需要放热,故不符合题意;
D.浇铸钢材是凝固,需要放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游泳圈的质量小,但是体积大,浸没在水中时排水体积大,根据F浮=ρgV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所以能托住人。
故A不符合题意;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手向下压水时,水也会给手一个向上的力,使得人仰泳时不易呛水。
故B不符合题意;
C.声音可以在液体中进行传播,即声音可以通过水传播,所以人在潜水时会听到岸上的声音。
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密度(比重)比水稍微大一点,所以就比重而言,人体会沉入水中。
但是在肺部的调节作用下,人的整体密度(比重)可以比水大,也可以比水的密度小。
当人吸入空气后体积变大,但人体的质量不变,根据m=ρV可知,人体的密度变小,此时吸入空气后的人体密度比水小,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故D符合题意。
22.A
解析:A
【分析】
【详解】
剃须刀内部的主要构件是电动机,即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构成的A.如图,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这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故A正确;
B.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故B错误;
C.闭合开关电磁铁具有磁性,这是电流的磁效应。
故C错误;
D.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故D错误。
故选A.
2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
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分子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所以路面扬起灰尘并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
D.将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它们会粘在一起,故D正确。
故选D。
2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公式
2
U
P
R
可知,串联后总电阻变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小于灯泡的额定功率,小
于6W,故AB错误,已知电阻消耗的功率为1W,所以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一定小于5W,故C错误,D正确
2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较巧是指它的密度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坚固是指它的硬度大,故B不符合题意;
C.良好的导电性显然不是一个家庭阳台需要具备的,故C符合题意;
D.易于加工是指它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故D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