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技术管理策划内容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项目技术管理策划大纲
1.工程概况
2.工程技术特点和技术管理目标工程技术特点:
技术管理目标:
技术管理总体思路:
3.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岗位责任3.1人员编制
项目总工:
技术部负责人:
技术员:
3.2岗位分工
1、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职责:
2、技术员职责:
3、实验员职责:
4、资料员的责任范围:
4.工程施工部署策划和主要技术方案4.1施工分区和施工流程
思路:
施工分区:
附图
4.1.1施工流程
主要施工流程详见附图。

4.2总平面布置
思路:
附图
4.3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思路:
5.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施工方案编制以及审批计划
6.施工图图纸会审与工程变更管理
7.计划管理
7.1工期计划
1)本工程进度计划按照报出方分三类,报业主(监理)计划,报公司计划,项目部内控计划;
2)本工程进度计划按照计划时间分工程总进度计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日计划;3)临时计划,包括报设计院、政府机构或相邻标段协调用计划等。

7.2物资计划
1)项目部物资需用计划管理流程归口技术管理部。

2)项目部物资计划分工程主材计划、周转材料计划、零星材料计划。

3)工程主材计划和周转材料计划分为总体计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其编制依据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编制。

8.施工图纸、技术文件、标准管理
8.1施工图的保管、标识、变更标示管理
8.2施工图的发放管理
8.3技术标准管理计划
技术标准管理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项目资料员具体负责。

项目经理部应配备齐全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种规范、标准、规程、规定,以满足施工需求。

项目技术负责人指导内业技术资料员建立项目的技术标准体系,编制采集的技术标准目录,并负责核定。

项目内业技术资料员将工程所需的规范、标准编制目录并报公司工程部备档核查。

发给工长、质检员、翻样、安全员等有关技术人员使用的技术标准、规范、规定、规程,内业技术资料员应做好收发。

当有关人员调离本项目时,应收回标准。

公司工程部负责向项目部发布公司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局标准)的清单,并根据标准修订情况及时修改、调整该清单。

当公司工程部通知某标准作废时,项目内业技术资料员应及时通知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时更换标准,确保项目施工中使用现行版本,并对作废标准进行控制。

控制方法为:
a就地销毁或及时撤走作废标准;
b加盖“作废”图章,并另处保管,防止作废标准继续使用。

9.施工技术交底
9.1技术交底管理要求
技术交底从交底内容应包括设计交底、测量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四新”技术交底和设计变更技术交底、安全质量交底等。

9.2技术交底的规定
1)技术交底前,技术人员应加强责任心,作充分的准备(熟悉设计图纸、有关的规范规程及技术安全标准),拟定交底提纲,向接受交底的人员分发书面
资料,仔细核对交底内容范围,所有的技术交底必须执行技术复核制。

2)技术人员应仔细阅读设计图纸及规范、规程,不得将设计文件,标准图、施组文件不加标注和修订简单的复印分发。

应对原图和资料分解,重新组合并附加解释,对可能疏忽的细节要特别说明,提出工艺标准,质量标准和克服通病的措施。

3)技术交底书面资料参考附件,应填写清楚,绘制插图并标注各部尺寸,复制若干份,交底人和接受人应当面交接,确认无误后双方签认,其中一份由交底人员保存。

4)技术交底下发后应跟踪服务,并按技术交底检查、监督、指导施工。

5)作业层技术人员应建立本工程范围技术交底台帐,台帐内容主要为:交底日期、工程部位、内容摘要、交底人、接受人、技术负责人。

9.3技术交底的方式
技术交底的方式有会议交底、书面交底和口头交底。

9.4技术交底记录
1)会议交底应有书面交底的签字留底。

2)口头交底应在工程日志中记载,口头交底应事后尽快形成书面文字并有各方签字确认手续。

9.5技术交底注意事项
1)技术交底必须在该交底对应项目施工前进行,并应为施工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

技术交底不得后补。

2)技术交底应根据施工过程的变化,及时补充新内容。

施工方案、方法改变时也要及时进行重新交底。

9.6技术交底计划
10 .特殊关键工序交接管理
10.1 混凝土浇筑管理
1、每次砼浇筑24小时前,由相应负责人(混凝土工长)根据检验批中工程部位填写砼浇筑委托单(由物资部提供),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交物资部,统一由物资部与搅拌站联系,并在混凝土浇筑前将配合比送至项目技术部。

2、每次混凝土浇筑前,严格按照项目内部的混凝土浇筑会签单完成各级签
字后方可通知商品砼搅拌站进行混凝土浇筑。

10.2 模板拆除管理
非承重体系模板待砼强度达到1.2MPa(20℃±3℃,24小时后)且必须经主管工长同意后方可拆除。

承重体系模板需由班组填写拆模申请,经工长签署意见后交质检员处,质检员根据试块抗压强度报告,填报监理拆模申请,完成监理审批后,质检员将内部拆模申请签署意见后交主管工长,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签署意见后执行。

对内拆模申请表详见下表,对外拆模申请表以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制定为准。

拆模安全技术措施:
跨度≤2m时结构砼强度达到50%,非悬挑和2m<跨度≤8m结构砼强度达到75%;悬挑结构和跨度≥8米结构砼强度达到100%以上;
拆模区域设置警戒线;
拆模顺序由内外,先拆除非承重体系,后拆除承重体系;
拆除临边及顶板模板时,至少有两人以上协调作业,防止坠物伤人;
拆除后的钢管、模板不得集中堆放,尽量靠墙柱梁位置堆放,并将边拆除边转运至下一楼层或架工场区进行修复;
临边模板拆除必须在外架上铺设跳板,禁止站在外架刚管上作业,若个别地方(较细长的“凹”部分)无外架时,应系好安全带;
外架连墙杆不得拆除,外架刚管不得拆除;
临边洞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以及通道口应及时封闭;
材料清运及时,并堆码整齐,并做到工完场清。

11.测量管理
1测量员职责
2测量仪器管理
项目所有测量仪器由公司工程部统一购置、送检、维修、调度。

公司工程部负责测量仪器的管理,且公司工程(技术)部及项目技术部分别按《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企业标准》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帐、测量仪器周检计划表、测量仪器维修记录及各种标识。

根据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企业标准(ZJSJS1602-2000)《检验测量和试验设
备检定周期表》的有关规定,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钢卷尺(50。

、30m)必须送有资质的计量检测单位进行年检,10米以下的钢卷尺按《工程项目钢卷尺自检校规程》做一次性自检,并做好自检记录,以保证仪器的精度和在校检有效期内正常的使用功能。

仪器检定资料原件由工程(技术)部存档。

测量仪器属精密仪器,必须妥善使用保管。

项目必须配备测量仪器的专用雨伞,防止日晒雨淋对仪器的损坏,搬运时注意防震,使用后要进行保养,擦拭干净。

经纬仪、水准仪每半月自校一次,并做好相应记录。

3监督检查
1、项目技术部不定期检查项目测量器材的使用情况。

2、项目技术部不定期检查项目测量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

3、项目技术部不定期组织工长、质检员对测量结果进行复核
12.实验管理
12.1试验工作的管理
项目配备试验员,结构施工队伍配备一名试验工,试验工负责所有施工试验及进场原材料的取样与试块制作工作,但必须接受项目经理部试验人员或物资部的监督,见证试验,要求试验取样、制样必须有监理公司的见证人、项目经理部试验人员共同参加,依照现行规范或业主、监理的要求进行所有的施工试验与进场原材料复试,并及时将见证试验报告报送监理工程师,并及时将原件整理后报资料员归档。

无见证的复试试验,也应按取样规定的要求操作。

试验工作的主要内容
1、须确定应作见证试验的项目
2、拟定工程项目试验计划
3、根据试验计划,完成项目的试验工作,一般主要试验内容如下:
(1)钢筋原材料进场复试取样、送检;
(2)钢筋连接接头取样、送检;
(3)砼坍落度测试;
(4)砼试样制取、成型、养护、送检;
(5)防水材料进场复试取样、送检;
(6)回填土取样、试验;
(7)砌筑砂浆试件制取、成型、养护、送检;
(8)砌体材料进场复试取样、送检;
(9)水泥原材料进场复试取样、送检;
(10)砂、石原材料进场复试取样、送检;
(11)幕墙等专业性试验工作由项目督促专业分包实施。

12.3主要试验资料
1、试验委托单
2、委托登记台帐
3、试验记录
(1)测试砼坍落度记录;(2)砼试块制作记录;(3)砂浆试块制作记录等。

4、试验台帐
12.4主要试验计划
土建试验计划
试验计划表(基础分部-----主要材料)
单位(吨)
12.4.1钢筋试验计划表
12.4.2钢筋接头试验计划表
附:1、本计划供指导试验使用,在施工中应随具体情况作出相应改动。

2、同条件取样及养护见同条件养护方案。

12.4.3其他材料试验计划表
12.4.4钢结构施工实验计划
12.4.5安装实验计划
13.施工日记管理
13.1施工日志管理制度
为全面反映工程施工进度、资源配置、工程质量、安全及各项管理工作安排状况,提供原始记录,特制定项目施工日志管理制度。

项目施工日志分为专业施工日志及综合施工日志。

专业施工日志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记录;综合施工日志由技术管理部负责记录。

施工日志的记录包括以下内容:当天施工工程的部位(分部分项)名称、日期、气象、风力、风向、气温、突发事件,施工中停水、停电、材料、气候变化、设计变更等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及经济的相关情况;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起止时间等。

具体分工如下。

13.2各部门施工日志记录职责
1、工程部:每天施工部位、施工队伍、施工人数、工程变更情况、砼浇灌的具体时间及方量、竣工验收时间、各班组施工任务分配情况及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交底的情况;生产存在的问题、停工待料、停水、停电等起止时间;突发事件,设计变更等对工程的影响;项目大型设备进出场情况;现场水电、机械运转作业等情况。

2、质量安全部:质量、安全活动、质量检查验收情况(包括时间、部位、
人员、最终结果),参与工程检查验收人员姓名、验收开始与终止时间,对工程验收意见和建议、整改情况和整改时间,记录各种事故(质量、安全、自然灾害等)及其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3、试验室:各种试验设备型号、进退场时间、试验项目名称、试验时间、试验结果等;现场试验员要记录每天材料取样送检情况,(包括样品的名称、来源、规格、代表批量、生产厂家、送样日期、取样日期及试验报告出现不合格项处理记录等)。

4、物资部:建筑材料进场情况,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质量情况(如检验单、验收单、出厂合格证),进场检查验收(发货车号)人员姓名及其验收意见、若为甲供材料,发现有质量问题或与设计图纸要求不符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记录事情经过及处理结果。

5、综合部:领导视察、各种会议召开、各种检查评比活动、重要收发文、人员调动、突发事件等记录。

6、技术部:设计变更、图纸收发、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活动、方案编制及报批;测量成果交接情况、测量中出现的问题记录等情况记录。

13.3综合施工日志记录要求
技术管理部负责对各专业部门管理人员提供的分项施工日志进行汇总、整理、提炼;适当增加项目技术活动、重大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情况;上级管理部门、地方政府部门、建设、质量监督单位到现场视察指导工作情况,参加人数、对现场的质量、安全文明等意见和评语(评价)。

13.4施工日志填写要求
1、各部门应有专人负责施工日志的填写、汇总,填写及时、准确、真实,当天的内容当天填写,杜绝事后写回忆录情况发生。

2、施工日志应字迹工整、文字清楚、条理清晰、不符合要求者技术管理部施工日志整理者有权拒收,要求其返工重写。

3、专业分包工程施工日志由项目部各有关负责部门和分包单位分别填写,交至总包项目技术管理部汇总。

4、技术管理部负责编制综合施工日志并按规定每月一次交项目经理签名后交资料员归档保存。

13.5考核措施
1、项目每周一将对上周各部门施工日志记录情况进行通报。

2、部门及个人施工日志完成情况将与月、季度考核挂钩。

附件:施工日志填写表例
量安全部施工日志填写表例
编号:
物质部施工日志填写表例
编号:
编号:
编号:
综合办公室施工日志填写表例
编号:
技术部施工日志填写表例
编号:
14. 科技进步工作计划
14.1本工程科技工作主要目标
14.2科技工作流程
1、课题策划:技术攻关课题策划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项目各部门结合施工生产需要进行课题策划。

2、课题立项:经项目领导研究后,进行技术攻关课题立项并在项目技术管理部注册立项。

3、成立科技攻关小组:根据各不同的科技攻关课题成立不同的攻关小组;每个小组设立攻关负责人,负责技术攻关的实施。

4、方案制定:科技攻关小组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并进行调研,论证是否可行,并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正深化。

5、方案实施:在对实施方案进行深化修正后进分管领导审批后进入实施阶段,在实施过程中攻关小组指派专人进行实施的跟踪,指导实施。

6、验收、鉴定、申报:方案实施完成后,由技术管理部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组织专家对技术攻关课题方案的实施成果进行验收、鉴定,在验收的过程中由各技术攻关小组对技术攻关课题实施效果进行总结、编写材料,汇编申报材料。

15.技术经济策划
技术经济策划工作,就是对项目投标到实施乃至最终决算的全过程,从技术和经济结合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和周密策划,寻找最经济合理的施工部署和技术
方案,找出工程实施过程中潜在的盈利点和对“二次经营”的技术支撑点。

确定本工程技术经济工作的思路:
15.1技术经济策划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拟变更项目。

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15.2工程拟采用新技术计划技术和经济分析
15.3深化施工设计计划和技术经济分析
15.4工程施工流程和施工部署的技术经济策划
15.5技术经济策划效果分析
15.6模板架料投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15.7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
15.8装修做法的技术经济分析装修施工盈亏分析表
装修做法技术经济策划效果分析
15.9业主分包工程技术经济策划
15.10针对业主甲供材技术经济策划
主要从价格,用量,材料损耗方面做文章。

16.工程技术资料
16.1过程控制资料
过程管理资料主要包括三检制、各种为保证技术资料齐全、准确的台账、会议纪要、工期管理等管理资料和本策划中运用到的相关管理表格。

在进行资料收集整理时,应与工程技术资料分开整理、归档。

过程控制资料将为项目管理记录提供补充和辅证,必须按照本策划中的相关制度和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真正的落实过程管理资料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已达到规范项目管理目标。

16.2音像资料
根据工程质量目标,结合各施工阶段重点,音像资料收集计划一般内容详见下表,如有特殊分项工程再另外增加:
插表音像资料收集计划
16.3工程竣工资料
16.3.1资料方案策划
工程开工后10天内,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编制详细的《工程资料管理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本项目相关人员在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中的职责;
项目开工前期资料――资料员
技术管理资料――技术员
验收评定资料――质检员
质量保证资料――资料员
2、根据合同等相关文件要求,确定本工程技术资料所包含的内容,以清单形式明确技术资料的名称及归口部门;
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必须明确各种技术资料中个大责任主体单位名称、责任人及签字生效人;
4、按照分工结合当地工程资料归档要求,以本策划为基础,分别按照归口部门、人员编制资料目录,并按照资料目录进行资料收集和归档。

16.3.2收集
一、合同范围内资料收集
1、根据施工合同约定竣工资料数量,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需归入竣工资料的均在合同约定基础上增加两套,报送监理一套,项目自留一套上交上级单位档案室,剩余为合同约定数量交建设单位备案。

2、每个星期由相关资料责任人(质检员、实验员、测量员等)将资料交至专业资料员处,资料员根据工程竣工资料要求进行整理归档,技术员负责核查,技术负责人进行抽查,保证竣工资料整理时仅为调整、组合和装订工作,避免补资料现象的发生。

二、合同外(建设单位专业分包)资料收集
1、按照拟定的工程资料总目录进行收集整理;
2、竣工后提供分包竣工资料时,经我部资料员和技术负责人审核无遗漏和错误后方可接收。

16.3.3资料清单
16.3.4资料移交
工程竣工资料分册分卷按照上述资料清单收集、整理完毕后,送分公司档案室,经审核后,进行装订完好,移交建设单位交程件档案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