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含表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GB/T24001-2016idtISO14001-2015)
1.0目的:
识别、评价公司能够控制的、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管理。

2.0适用范围:
本公司管理活动产品生产、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的批准;
3.2行政部负责组织本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综合评价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

4.0定义:
4.1环境管理评审:组织明确环境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是对组织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行为及有关管理活动进行综合分析,以作为组织建立和修正环境体系的基础。

4.2重大环境因素评价: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去评价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并编录确认那些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

5.0过程乌龟图:
6.0工作程序
6.1环境因素识别:由环境安全评审小组执行。

6.1.1环境因素识别应包括如下内容:
A.体现产品生命周期的思想:
✫原材料的筛选
✫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产品的运销及使用
B.过去违规事件之调查结果及检讨。

C.公司所渉及的相关方有关活动。

6.1.2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如下方面:
A.应从七种类型进行考虑:
✫大气排放✫水体排放
✫废物管理✫土地污染
✫对社区的影响✫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
✫其它地方性环境问题
B.应考虑不同的时间状态:
✫过去✫现在✫将来
C.达到或超过标准,判为重要环应考虑不同的运行状态:
✫正常情况✫异常情况✫紧急情况
6.1.3环境因素识别的执行及形成文件:
A.环境管理现况调查:建立各部门生产流程图及污染源特性图,其中有关
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毒性化学物质、噪声分别依生产流程展开。

B.由各部门执行环境因素调查,对使用原物料、相关方、入库管理、施工
流程、项目验收至废气物处理、能源应用及未来扩建之环境影响作全盘调查,并考虑其不同的时态及状态,识别所有的环境因素。

C.将所有调查出的环境因素汇整后登录,交由环境管理者代表研判,对各
事项与实际状况,查证无误后形成环境因素调查清单。

6.2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由环境安全评审小组执行。

6.2.1重大环境因素评价的原则包括:
A.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
B.环境影响的范围及程度;
C.环境影响的可恢复性和持続性;
D.相关方的关注程度;
E.环境影响发生之频度;
F.技术、财务上的可行性;
G.现行之管理状况。

6.2.2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使用【环境因素识别评估表】,对各因素作定性或定量分析,藉以判断该因素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程度,其结果作为环境改善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订定、管制、监测项目的规划及紧急应变计划的拟定之基础和依据,其评价准则与做法如下:
(1)有法律、法规之标准
达到或超过标准,判为重要环境因素
(2)无法律,法规之标准:
非资源类环境因素评估:
依据下列项目进行量化评估
a)产生的污染物数量或规模(如噪音强度等)
b)发生的频度或机率
c)环境影响持续时间
d)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
环境因素量化评估分值=数量系数×发生机率系数×持续时间系数×后果严重性系数
资源类环境因素的评估
a)根据公司生产活动和服务的各过程,确定资源的使用状况及使用量。

b)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量化评估。

资源类环境因素量化评估分值=使用量×资源的使用情况
6.2.3环境因素评估量化系数
以评估对象月生产量为量化基准
6.2.4环境因素评分基准
6.2.5重要环境因素判定标准
环境因素量化评估后,各环境因素的得分,如果超过下表所示的判定基准分数时,应纳入“重要环境因素”考虑范围;如果全部环境因素的评价结果都未超出下表之基准数,由ISO推进工作小组选择其中重要者为重要环境因素。

6.3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过程中,对公司分供方、客户、废弃物处理厂商等相关方的环境行为,对与相关方有关的环境因素特别是重大环境因素进行分类管理,采取相应措施以实现对相关方施加影响。

6.4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
对登录在《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中的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应尽量体现在环境目标和指标以及环境管理方案中,并通过制订《环境运行控制程序》来加以控制,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6.5因应法律、法规、厂内外环境,相关方反映及经营活动之变化,须每二年重新进行一次环境评审,评审后按5.1、5.2、5.3进行。

若有体系结构发生重
大变化,有扩建厂或发生重大环境事故时,环境管理者代表及时提出进行相关变化的环境评审,识别并评价其环境因素。

6.6记录的保管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相关记录,由公司和各部门各保存一份,有效期限为三年。

7.0参考文件: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
8.0相关记录
8.1《环境因素识别与环境影响评价表》
塑胶厂环境因素识
别与评价表范例.d oc
8.2《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2).d o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