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人物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一.考点分析
在高考考纲和考试说明中,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查属于鉴赏评价的D等级,要求能欣赏作品形象,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和意义。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只要是对小说的考查,几乎都涉及到“人物形象”这个考点,所以,无论是对小说抑或是对小说的考查来说,人物形象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或考查的要点。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对文中的人物实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某某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实行描写的具体手法和作用。
三.教学设想
小说是高考现代文阅读必考题之一,而小说鉴赏的着眼点正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能够说是小说必考的考点之一,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历年来也是高考小说阅读命题的热点。
高考考纲对于人物形象有着明确的要求: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在常见考法中,简要概括(赏析)文中某人物形象的特点;简要概括(赏析)文中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对于这个题型及问法,很多考生不明白两者的区别,甚至有些老师因没在意或缺乏仔细分析,也将二者混为一谈。
所以本节课在明确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外,还准备重点从二者的区别入手,让学生针对性的去答题。
1.教学目标:(1)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2)明确分析人物形象和分析人物性格的问题指向和答题要点。
(3)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理解分析的水平。
2.教学重点: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3.教学难点:明确分析人物形象和分析人物性格的问题指向和答题要点。
4.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5.教学资源:ppt ,投影仪
6.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激趣:有一家广告公司分别让猪八戒做双汇火腿肠形象代言人,让关羽做德邦物流公司形象代言人。
同学们知道原因吗?(形象特点)那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阅读中的人物形象。
理由:猪八戒武艺高强,肌肉结实,而且饮食挑剔,从不吃含有瘦肉精的食物,身体绝对健康。
(可信度高)
理由: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他运输货物快捷、高效、安全,最后顺利将嫂嫂安全送到刘备那里。
(值得信赖)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2)明确分析人物形象和分析人物性格的问题指向和答题要点。
(3)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理解分析的水平。
三.体验高考真题(2009年安徽高考)
董师傅游湖
宗璞
①董师傅在一所大学里做木匠已经二十几年了,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若让那些教师们来说,已经超乎技而近乎道了。
他在校园里各处修理门窗,无论是教学楼、办公楼、教师住宅或学生宿舍。
都有他的业绩。
在一座新造的仿古建筑上,还有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分精致,那是他的杰作。
②董师傅精通木匠活儿,也对校园里的山水草木很是熟悉。
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识,可能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其实他自己也不了解。
一年年花开花落,人去人来;教师住宅里老的一个个走了,学生宿舍里小的一拨拨来了。
董师傅见得多了,也没有什么特别感慨的。
家里妻儿都很平安,挣的钱充足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
③校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绿柳垂岸,柳丝牵引着湖水,湖水清澈,游鱼可见。
董师傅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点上一支烟,心静如水,十分自在。
④不知为什么,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多,校园渐向公园靠拢。
每逢节日,湖上亭榭挂满彩灯,游人如织。
一个“五一”节,董师傅有一天假。
他傍晚便来到湖边,看远处楼后夕阳西下,天逐步暗下来,周围建筑物上的彩灯突然一下子都亮起来,照得湖水通明。
他最喜欢那座塔,一层层灯光勾勒出塔身的线条;他常看月亮从塔边树丛间升起。
这时月亮却看不见。
也许日子不对,也许灯太亮了。
他并不多想,也不期望。
他无所谓。
⑤有人轻声叫他,是前日做活儿那家的女工,是他的大同乡,名唤小翠。
她怯怯地说:“奶奶说我能够出来走走,现在我走不回去了。
”董师傅忙灭了烟,站起身说:“我送你回去。
”想一想,又说:“你看过了吗?”小翠仍怯怯地说:“什么也没看见,只顾看路了。
”董师傅一笑,领看小翠在熙攘的人群中沿着湖边走,走到一座小桥上,指点说:“从这里看塔的倒影最好。
”通体发光的塔,在水里也发着光。
小翠惊呼道:“还有一条大鱼呢!”那是一条石鱼,随着水波荡漾,似乎在光辉中跳动。
又走过一座亭子,那是一座亭桥,从亭中能够环顾四周美景。
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
亭中有几幅楹联,他们并不研究。
董师傅又介绍了几个景点,转过山坡,走到那座仿古建筑前,特别介绍了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
小翠一路
赞叹不已,对雕花窗户没有评论。
董师傅也不在意,只说:“不用多久,你就惯了,就是这地方的熟人了。
大家都是这样的。
”他顿了一顿,又说:“可惜的是,有些人整天对着这湖、这树,倒不觉得好看了。
”
⑥俩人走到校门口,董师傅在一个小摊上买了两根冰棍。
俩人举着冰棍,慢慢走。
一个卖花的女孩跑过来,向他们看了看,转身去找别人了。
不多时,小翠说她认得路了。
董师傅叮嘱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随地扔,自己转身慢慢向住处走去。
他很快乐。
1.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个人物形象。
【答案】董师傅是一位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技艺精湛的普通木匠。
2.简要分析小说中董师傅这个人物形象。
董师傅是一位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技艺精湛的普通木匠。
(1)技艺精湛。
文中“那些教师们说,董师傅已经超乎技而近乎道了”“新造的仿古建筑上,还有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分精致”。
(2)质朴善良,乐于助人。
得知小翠迷了路,他忙灭了烟,起身送她回家。
并且知道小翠没有游过湖便耐心细致的带她游湖能够看出。
(3)有平常心。
家人平安,钱够用,就感到很满足。
(4)有生活情趣。
每晚都会到湖边闲坐,点上一支烟,十分自在。
3.小说中董师傅有哪些性格?(提醒学生:这样的题就是要简要分析的)(提醒学生:多找一点或两点会更全面,避免失分)
能够多找出几条。
如:
【答案】(1)技艺精湛。
文中“那些教师们说,董师傅已经超乎技而近乎道了”“新造的仿古建筑上,还有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分精致”。
(2)质朴善良,乐于助人。
得知小翠迷了路,他忙灭了烟,起身送她回家。
并且知道小翠没有游过湖便耐心细致的带她游湖能够看出。
(3)有平常心。
家人平安,钱够用,就感到很满足。
(4)有生活情趣。
每晚都会到湖边闲坐,点上一支烟,十分自在。
(投影仪展示学生答案,以上三道题,让学生说出区别点。
教师此时明确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的区别)
其实这几个题的区别在于:
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要点要全面,人物身份、地位、职业等+性格)
简要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总说+分说(论点+分析)
简要分析人物性格:分点阐述
知识点明确:人物形象这个概念的内涵固然大于人物性格的内涵,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形象的身份、职业、地位、技能(水平)、行为习惯等因素。
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则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点。
具体来说,人物形象所指更加宽泛,侧重于外在,包括人物身份、社会地位等,主要通过环境描写、外貌描写体现。
性格特征侧重于内在,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来实行刻画。
人物形象包含性格特征。
1.【16全国】11小说中,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
2.【10山东】21.简要概括祥子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16山东】11.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4.【11安徽】12.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
(选择几年高考题再次让学生明确两种题型)
明确答题的指向性:第一,二题无论是性格特点还是性格特征,都需要侧重于内在的特征,但是答题时第一题不要只答论点还要结合文本内容简析,而第二题“简要概括”只需要用相对应的短语概括即可。
第三,四题考查的都是人物的形象,所以需要我们全面的去分析,既要考虑到人物内在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点,更要考虑到外在的人物身份、社会地位等(如,吴秋明是一位心理学博士,蒙铁尔是当地的财主)但是在答题时第三题要做到论点+分析,而四题只需论点即可。
多媒体展示四道题答案:
1.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
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
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性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2.有追求,有理想;勤劳本分;保持本色,真诚自然;讲究干净;脾气好,受人言语。
3. 吴秋明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心理学女博士。
(1)学识渊博,学以致用。
知道孩子需要妈妈般的关爱与温暖,特意穿上了蓝花棉袄,并给每个孩子温暖的怀抱。
(2)质朴善良、乐于奉献、细心、而且有爱心。
她关爱儿童村的孩子,经常去看望他们,并用自己的怀抱温暖他们,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母爱。
4.①蒙铁尔是当地的财主。
②粗暴,专制,冷酷。
③吝啬。
答题模式
1.题干若问“某某是一位怎样的人”(人物形象),常用的一般模式为“×××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
(多媒体展示:董师傅是一位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技艺精湛的普通木匠。
)
2.题干若问“某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就需作答“×××的性格特点:①……;
②……;③……”。
(分条作答)
(多媒体展示: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
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性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
四.解题方略
那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分析出人物形象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相关林冲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总结一下人物形象题的解题方略。
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喊。
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
当初在北京时,多得林冲看顾。
小二说:“恩人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
”小二哥请林冲到里面坐下,说道:“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
差拨口里讷出高太尉三个字来。
小人心下疑,又着浑家听了一个时辰。
他却交头接耳说话,都不听得。
临了只见差拨口里应道:
‘都在我两个身上,好歹要结果了他。
林冲道:“那人生得什么模样?”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什髭须。
约有三十余岁。
那跟的也不长大,紫棠色面皮。
”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
那泼贱贼也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李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
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
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
当晚无事。
次日,天明起来,早洗漱罢,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
牢城营里都没动静。
林冲又来对李小二道:“今日又无事。
”小二道:“恩人,只愿如此。
仅仅自放仔细便了。
”林冲自回天王堂,过了一夜。
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到第六日,只见管营叫唤林冲到点视厅上,说道:“你来这里很多时,柴大官人面皮不曾抬举的你。
此间东门外十五里,有座大军草场,每月但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取觅。
原是一个老军看管。
如今,我抬举你去替那老军来守天王堂。
你在那里寻几贯盘缠。
你可和差拨便去那里交割。
”林冲应道:“小人便去。
”林冲道:“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
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
”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
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
林冲迳到店里。
主人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
”林冲道:“如何便认的?”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
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
”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
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
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的一条絮被。
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
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能够安身。
我且去那里宿一夜。
等到天明,却做理会。
”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的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当时张见草场内火起,四下里烧着,林冲便拿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前面有人说将话来。
林冲就伏在庙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且奔庙里来。
用手推门,却被林冲靠住了,推也推不开。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
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
回到京师,
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
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
”那人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
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
”
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管营,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
林冲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一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
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戳倒管营。
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
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戳倒了。
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的三四步。
林冲喝声道:“好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什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
”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
将心肝提在手里。
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
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
”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
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
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
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
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走不到三五里,早见近村人家,都拿着水桶钩子来救火。
林冲道:“你们快去救应,我去报官了来。
”提着枪,只顾走。
那雪越下的猛。
(学生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的特点,并说出是如何分析的,教师总结方法。
形象特点:
(1)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
”
(2)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林冲自回天王堂,过了一夜。
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
(3)随遇而安,心存幻想。
从文中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能够看出林冲随遇而安。
“看见一所古庙。
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
”能够看出随遇而安。
(4)小心谨慎,唯恐出事。
“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上了锁。
”
(5)忍无可忍,彻底绝望。
通过三人的对话,促使林冲做出手刃仇敌的举动,能够体现林冲此时已是忍无可忍,绝望了。
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题的解题方略
思考角度
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举个例子,根据对偏僻的村落、简朴破旧的衣着、黝黑粗糙的面容的描写,能够分析出某妇女贫穷朴素的人物形象。
根据该妇女协助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能够分析出该角色善良敦厚、朴实真诚的性格特征。
答题时往往先将内在与外在结合,即“贫穷朴素、善良真诚的农妇”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实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这是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时最需注重的一点。
(”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不想今日到此遇见。
”------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3.从分析情节入手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所以,欣赏人物形象,能够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
(6---9段接管草料场──交割──沽酒随遇而安,委曲求全,心存幻想。
)4.从分析环境入手
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从文中林冲被高太尉陷害,以及步步紧逼到最后要夺去性命反应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官逼民反的主题。
这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才使林冲的性格更加的鲜明。
)
5.从人物关系、作者议论(评价)、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1)很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对王熙凤的评价“泼皮破落户”“凤辣子”,就揭示了王熙凤心狠手辣的性格特点。
五.巩固提升。
骗子
徐常愉
寒风凛冽的大街上,我架着双拐艰难地向前挪动着步子。
此时的我身无分文,肚子咕咕直叫,身体瑟瑟发抖。
不过我的脑子还算清醒,我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尽快弄到食物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否则,我恐怕熬不过接下来的这个夜晚了。
怎样弄到食物呢?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直接向过往的行人伸出乞讨的手。
这个点,我心里非常清楚。
可我又觉得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还不能使用这个方法。
这是不是我心里仅存的一点儿自尊在作怪?我一时还无暇思考这个问题。
而除此之外,我惟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卖掉我身上惟一值钱的东西﹣﹣皮大衣。
别看我身上这件皮大衣看上去肮脏不堪,可它是山羊皮做的。
我想它至少值20美元,不过为了尽快出手,我决定以10美元就卖了它。
于是,我停下来,脱下皮大衣。
寒风立刻刺透我的脊背,我狠狠地打了一个寒颤。
没办法,我只能暂且忍受寒冷了。
我撤出一条拐杖,把皮大衣挂在上面,开始向过往的行人出售我的皮大衣。
开始的时候,我在叫卖,而且声音还算洪亮:“卖皮大衣啦,只要10美元!”不过没过多久,我意识到,必须保存自己仅存的一点点体力了。
我环顾四周,找来了一块硬纸板和一根炭木棍,制作了一个广告牌挂在了皮大衣上。
做完这个切,我已经抖作一团。
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
幸好,一位先生在我面前停住了。
那位先生看了看广告牌和皮大衣,又看了看我的脸,从兜里掏出10美元,递给了我。
我难以掩饰内心的兴奋,急忙伸手接过了钱,正要把皮大衣从拐杖上摘下来给他,那位先生却转身走了。
我急忙喊道,先生,您的皮大衣!那位先生边走边回过头来冲我摆了摆手。
我明白了,他
并不屑于要我的皮大衣。
虽然,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但我的心里还是充满了对那个人的感激。
我发誓,我一定会在上帝面前替他祈祷的。
10美元,充足让我三天不挨饿了。
我重新穿上皮大衣,向一家食品店走去……
不过,因了那10美元,时间似乎突然变快了。
我还没有做好迎接第四天的准备,三天的时间就匆匆过去了。
当我再次饥肠辘辘地流浪在大街上时,我不得不再次脱下我的皮大衣,向过往的行人出售。
我的运气还算不错!当又一位先生给了我10美元而且仍然没有拿走我的皮大衣时,我不得不这样认为。
不过,没想到,我的好运气三天后却离我而去了。
当我第三次向行人出售我的皮大衣时,我遇到了麻烦。
我发现很多人远远地瞅着我,一边指点着我,一边匆匆地走开,目光中似乎还有一丝愤怒。
人们这是怎么了?我正迷惑,见两个年轻人向我走过来,我暗自庆幸终于有人来买我的皮大衣了。
没想到,他们却让我好失望。
这两个年轻人并没有像头两位先生那样从兜里掏出10 美元给我,他们其中的一位一把揪住了我的脖领子,大声呵斥我是一个骗子。
我很害怕,但又觉得委屈,便小心地申辩道,我不是骗子。
那人恶狠狠地说,你还敢说你不是骗子?我明明看见你在这里卖了一个星期皮大衣了,怎么至今没有卖掉?怕是在用皮大衣做诱饵来骗取人们的同情心和钱财吧!
我幡然醒悟。
虽然自己被误会了,但是,我觉得他们是有权利而且有充足的理由这样想的。
于是,我没有继续申辩下去。
那个揪我脖领子的年轻人以为戳穿了我肮脏的伎俩,摆出一副大义凛然为民除害的姿态,恶狠狠地从嘴里吐出一个字﹣﹣滚!其实,他不这样说,我也是要离开这里的。
因为我已经意识到,我必须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寻找生机了。
于是,整个冬天,我辗转于整个城市的各条街道。
不过,每一条街道,我最多只能待上一个星期,因为人们的洞察力似乎越来越敏锐了,他们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判断成一个骗子。
不过,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运气一直是不错的。
因为我总能在饥肠辘辘时得到10美元,而且不失去我的皮大衣。
哦,或许这样说对于那些掏钱的人不够公平,应该说,是那些掏了钱的好心人又把他们的皮大衣施舍给了我。
为此,我时刻提醒自己绝对不能真的变成骗子。
为了做到这个点,我曾不止一次试图让那些掏了钱的人把我的皮大衣拿走,不过,我一直是个失败者。
无奈,我只得采取另外一个办法:我坚持三天才卖一次皮大衣,而且只接受一位好心人的钱。
即使如此,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还是被迫要到另外一座城市去了。
因为几乎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理解了我﹣﹣个用皮大衣来骗钱的骗子。
他们已经把戳穿我骗人的把戏当作十足的乐趣了。
请简述小说中“我”的形象特点。
①我”是一个流落街头的穷困平民。
②感恩自尊。
文中“他并不屑于要我的皮大
衣。
虽然,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但我的心里还是充满了对那个人的感激。
我发誓,我一定会在上帝面前替他祈祷的。
”说明起初他是知道感恩的。
开始时他觉得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伸手乞讨的,可见其自尊心,但它们随着时间而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