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改革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
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改革研究
文/张翀
退役军人是我们党和国家宝贵的人力
资源财富,退役军人的档案是我们国家档
案管理的重要资源。

以往退役军人档案管
理中的种种问题引起了相关部门和一些领
域的高度关注,这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

在这一背景之下,很多研究人员通过研究
提出了许多关于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改
革建议。

如今,我国步入信息化时代,对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要求更高,因此我们应当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该项工作朝科学方向发展。

通过改革开放与应用实践使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开放性、实用性大大提升,如何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切实管好,颇具重要的意义。

一、强化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当前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干部、离退休干部、复员士兵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移交安置工作和自主择业、就业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待遇保障工作已交由专门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管理。

但是随着人员管理职能转移,退役军人档案的参考作用、治理作用尤为重要。

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会起到退役军人档案在制定和落实政策、开展双拥优抚、搞好服务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将每个正规退役军人的个人身份信息资料保存固定下来,当退役军人在享受优惠保障政策时即可根据信息来掌握、核实身份信息。

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运行已久,其中很多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使得工作治理效能低下,导致退役军人依旧难以享受优惠政策待遇,甚至影响到退役军人稳定就业,进而影响到社会安定,因此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通过改革提升质量和利用效率,此举意义重大,不可等闲视之。

二、当前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现状
时下,相关领域中的研究人员展开了大量研究,重点指出了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现状中的不足及常见问题,例如:一是档案资料不完整,现有档案主要是从原民政部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移交的,涉
及军队离退休干部、军转干部、残疾军人及
重点优抚对象等档案资料较多,普通退伍
军人、复员军人档案资料相对较少;二是以
往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都是以纸质形式
来绘制、存放档案资料的,而纸质档案受材
料限制,在长年累月的翻阅、查询中容易损
坏,出现资料文字模糊不清、资料相关信息
随纸张破损而消失,甚至会出现档案资料
纸张遗失的现象,导致退役军人在资料查
询中困难重重;三是纸质形式的档案必然
存在流通性上的缺陷,导致每次查询都要
前往档案存放的所在地,造成了资料查询
效率缓慢,且过程繁琐的问题;四是纸质形
式的档案资料一般都是被视作隐私文件来
保存的,开放性不高,查阅需要层层审批签
字,查询难度增加,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
下。

对于这些不足与问题,必须通过改革
与创新方能解决。

三、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改革的路径
既然纸质形式的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
作存在多种问题,在改革创新上从此入手
是根本路径。

面对大数据、信息化的今天,
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信息化退役军人档
案管理”的改革思路与理念,这是退役军人
档案管理改革中的有效途径。

其他类型的
档案管理需要借助于信息化,退役军人的
档案管理也要如此。

笔者通过对“信息化
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改革路径的作用、适用
性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成果:一是可
行性。

当信息技术融入到退役军人档案管
理工作中首先能够将纸质信息全部转入网
络环境,以信息形式存放,实现了工作形式
转变,其次信息形式的退役军人档案不用
担心丢失、损坏等问题,同时借助当前网
络,能够让档案资料流通性增强,做到兼顾
档案资料开放性与隐私性,因此信息化改
革路径带来的变化能够有效解决以往存在
的问题,说明信息化改革确实可行;二是必
要性。

根据现状分析中提到的以往退役军
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得退
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效率低下,还出
现了很多影响较大的质量问题,同时不便
于退役军人使用,说明以往档案管理工作
在现代退役军人的需求中适用性不高。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档案使用效率,避免质
量问题影响,档案利用更加便捷。

这些无
不都在说明,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信息化改
革非常必要,势在必行。

四、提升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实施策略
如何进行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信息化改
革,特提出以下实施策略。

其一,设立信息化退役军人档案管理
中心。

即采用数据库、网络技术,在互联网
环境中构建一个专门用于存放退役军人档
案信息的平台,该平台可以通过网络来传
递信息,使得退役军人档案开放性提升。

在管理中心架构上,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
部分:一是数据储存层。

建议使用云数据
库来构建数据储存层,此类数据库储存容
量巨大,在庞大退役军人档案资料层面上,
满足其储存需求,这是传统SQL等数据库
无法做到的;二是通信层。

建议采用局域
网与互联网来构建通信层,其中局域网主
要针对档案管理部门,使部门内相关人员
在管理中能够通过局域网进行沟通,快速
完成档案调度等操作,而互联网开放性强,
可以将退役军人档案发送
当前,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干部、离退休干部、复员士兵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移交安置工作和自主择业、就业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待遇保障工作
已交由专门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管理。

但是随着人员管理职能转移,退役军
人档案的参考作用、治理作用尤为重要。

本文以开放与实用为基础,对退役
军人档案管理改革方式进行研究,阐述改革意义、工作现状、改革路径与策
略,同时对管理工作改革发展提出建议
前沿
(下转第23页)
2020.6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神擦肩而过。

登车站是敌机夜间重点轰炸目标,在一次勘察军需库途中,父亲突然听到近处有刷刷的落弹声,凭经验和第一反应,他翻滚卧倒,只听到“轰”的一声就晕了过去。

待他醒来后,全身上下被土块瓦片覆盖,身上没有大伤,但耳朵什么也听不见了,而那个弹坑与他只有十几米距离!这枚炸弹致父亲终身右耳耳鸣耳聋,耳膜塌陷,使他一生在选择交通工具时永远与飞机绝缘。

1951年,美军发动秋季攻势,当时父亲供给部驻地在白洋里后山下的防空洞里。

一天下午4点左右,他与通讯员去分部办理请领手续,途中看到几架敌机正在上下轮番扫射轰炸山下他们的居住地,两人赶紧回到驻地,看到遭轰炸的防空洞垮塌被埋,一片焦土,情景凄惨。

他们边扒土边呼喊,没有回声,因马上要去前沿兵站,父亲只能留下通讯员到山洞寻找,他
含泪离去。

第二天执行任务回来得知,在
这次敌机轰炸中,他最亲密的战友刘庆然
和4位朝夕相处的战友光荣牺牲,两位同
志负伤,他悲痛不已,如果下午未去兵站,
难免罹难。

父亲带领战友在运输途中多次车辆
陷入弹坑,多次遇险遭袭击,他们冒着生
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本着一切为了前
线、一切为了胜利,力争把方便和时间留
给部队的原则,努力满足部队需求,全力
以赴将前方所需的弹药物资准确及时送
达前沿兵站。

他们有力的物资保障为战
争的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供给部
在这场战斗中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保障任
务,粉碎了敌人的秋季攻势,经过战评总
结,师部授予父亲三等功勋章一枚。

入朝作战近4年的时间里,父亲所在
的前指后勤保障人员,紧密配合师作战部
队与敌军进行了一次次战斗,虽没有像一
线官兵一样直接与敌人拼杀在战场,但同
样用鲜血甚至生命筑起了一道钢铁运输
线,为前线输送弹药武器、生活物资,成为
强有力的保障后盾!他们同样拥有着不
可磨灭的功绩,是永远值得尊敬和爱戴的
最可爱的人。

战争的硝烟已经过去了整整70年,
父亲离开我们也49天了,您未能亲自领
受这枚金光灿灿、无上荣光、象征着国家
荣誉的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
章,是您人生的遗憾。

我们代您请领,必
将精心珍藏。

每看到它,犹如见到您和您
的战友们,当年爬冰卧雪、出生入死、不畏
强敌、傲视群雄、敢打敢拼的中国军队的
威风和志气!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永
远激励着中华儿女,激励着您的子孙后
代,承精神财富源泉,化立世做人力量!
(作者系陕西省档案馆退休干部)
(上接第24页)到不同网络环境中,便于退役军人在不同环境下使用;三是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负责集成功能,是实现功能配置的基础环境。

其二,信息化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中心功能配置。

即信息化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中心的功能需要考虑档案管理人员需求、退役军人需求来进行设置,如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实时对档案信息进行更新,因此管理中心就需要具备只对档案管理人员开放的信息更新功能;退役军人资料信息具有一定范围的保密性,不可随意外泄,但面对就业等相关问题时,有需要将信息出示给相关人员查阅时,信息化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中心就要具备账号认证功能,通过账号权限可以将当前信息出示给相关人员,此举既兼顾退役军人信息不外泄,又保障信息具有开放性利用需求。

其三,构建信息化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中心安全体系。

诚然,信息化改革使得退役军人档案资料信息变得更加开放,但并不代表其就成为了公开信息,资料信息依旧具有隐私属性,需要通过账号认证来允许信息对外展示,但如果出现信息违规泄露现象,可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信息化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中心需要具备安全体系,如设立认证证书、IP认证机制等。

其四,必须加速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
作信息化改革与发展的进程。

退役军人档
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改革实为大势所趋,必
须加速进行。

为此,特提出相关改革发展
建议如下:
一是引入大数据。

我国退役军人众
多,档案资料构成的数据体庞大,使得管理
工作任重而道远,面对这一情况,如果继续
通过人工来开展管理工作,依旧有可能出
现问题,而当前信息化改革并未让管理工
作完全脱离人工,负责管理工作的依旧是
管理人员,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需要使用大
数据来负责档案管理工作,而管理人员可
以着重对大数据进行管理,如可以通过大
数据对退役军人档案资料进行特征分析,
做到精确分类,同时将分类后的档案归纳
于对应的分类项中,这样当管理人员或者
退役军人在查找档案资料时,就可以直接
通过特征关键词来进行检索,或者依照信
息特征逐步找到相关资料,此举可以有效
提高档案资料检索效率,还能避免信息化
环境下常见的“信息孤岛”问题。

二是引入档案分发机制。

面向退役军
人开放的服务保障工作需要地方政府主动
作为,积极与个人取得联系,但如果让地方
政府在资料库内逐个查询,显然就会造成
效率低下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如果在退
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改革发展中引
入档案分发机制,即可在军人退出现役时,
根据其户籍所在地将该地区所有退役军人
的信息自动分发给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相
关部门只要直接根据信息开展工作即可,
无需再次检索,避免重复工作,效率低下问
题也会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本文对基于改革开放与实
用实践的退役军人档案管理进行了研究,
针对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信息化改革路径、
策略与发展建议。

笔者相信,通过改革创
新,一定能够让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信息化
不断完善,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优
化、服务功能提升,全面保障退役军人相关
政策落实,为保障社会安定,促进经济社会
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罗佳婧.试析规范退役士兵的档案
管理的途径[J].教育研究(2630-4686),
2019,002(012):P.29-29.
[2]李硕.退伍军人档案管理问题与优
化方式解析[J].环球市场,2019,000(034):
2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