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四)(第五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年级:
时间: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估检测(四)(第五章)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表示部分省市近10年来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当前上海市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低—低-高B。
高-低-高
C。
低-低—低 D.高—高-低
2。
所示省市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是因为()
A。
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变化明显
B。
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向发达地区
C.产业转移造成的人口迁移
D.城市环境问题引起逆城市化
【解析】1选C,2选C。
第1题, 由图示可知,上海市的近10
年人口增长率越来越低,目前出现负增长,是三低模式。
第2题,从图示省区10年来人口增长率变化可以看出,经济发达的上海、北京、江苏人口增长率越来越小,经济欠发达的四川、湖北、安徽人口增长率呈上升趋势;当前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而四川、湖北、安徽劳动力廉价,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吸引劳动力迁入。
2016年,国家实行“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山东全年出生人口177.6万人,其中“二孩"出生占比超过六成。
下面是我国20世纪后50年的出生人口数图和21世纪前50年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20~29岁)人数预测图。
据此完成3、4题。
3.当前我国人口正处于 ( )
A.全面回升时期
B.缓慢减少时期
C。
生育小高峰时期D。
生育低谷期
4。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使生育潜力释放,这急需
()
A。
提高育龄妇女的文化水平
B.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率
C.增加教育等公共资源的配置
D。
提高社会养老福利待遇
【解析】3选C,4选C。
第3题,结合我国21世纪前50年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20~29岁)人数预测图可知,当前我国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较多,说明我国人口正处于生育小高峰时期.第4题,“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使生育潜力释放,少年儿童数量将会增加,这急需增加教育等公共资源的配置。
本题容易错选D选项,注意提高社会养老福利待遇,最关键的还在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题干当中的关键词是生育的潜力释放。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完成5、6题。
5。
处于“人口红利"期的社会一般会表现出()
A。
就业岗位供不应求B。
劳动者收入较高
C。
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D.“三低”人口模式
6.有学者认为目前中国“人口红利”已结束,由此导致的结果说法错误的是
( )
A.经济发展出现疲软B。
人口老龄化更严重
C。
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D.中国制造优势扩大
【解析】5选A,6选D。
第5题,处于“人口红利"期的社会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就业困难;劳动者收入较低;主要表现为城市化;表现出“高低高"人口模式。
第6题, “人口红利”已结束,劳动力的比重面临减少,经济发展出现疲软;人口老龄化更严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缺乏,中国制造优势变小.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
读图,完成7、8题。
7.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1965年B。
1980年 C.2015年 D。
2045年
8.2015~2025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导致()
A.老龄人口增加B。
人口增加
C。
用工成本上升 D.人才外流严重
【解析】7选C,8选C.第7题,劳动人口数量最多,即劳动人口增长率下降为零的时候。
此后劳动人口负增长,总人口将减少,2015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零.第8题,考查人口增长的影响.2015~2025年,劳动人口为负增长,劳动力总量减少,用
工成本将上升。
下表为2017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前五个省份老龄化统计表,完成9、10题.
9.影响五省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 。
人口迁移
B.经济水平
C 。
人口死亡率 D.人口出生率
10。
人口老龄化将有利于五省区 ( )
①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加快农业现代化 ③改善基础设施 ④缩小城乡差距
A.①②
B.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解析】9选A ,10选A.第9题,据表格分析可知,江西、内蒙古、山西、云南经济较为落后,均属于我国人口的迁出区,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导致老年人口比重增大,老龄化问题严重。
第10题,据上题分析可知,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守老人增多,可以促进与老年人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同时农村缺失劳动力,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
读亚洲四国人口和纺织行业单位小时工资资料,完成11、12
11.根据图1,可以推测四国的()
A。
人口自然增长率
B.少年人口比重
C.老年人口比重
D。
青壮年人口抚养比重
12.中国东南沿海一家大型纺织企业进行产业转移,从劳动力角度考虑,最适宜迁移至()
A.孟加拉国B。
越南
C。
印尼 D.印度
【解析】11选D,12选B.第11题,从图1中可以读出各国的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社会抚养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但不能确定老年人口比重和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各有多少。
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需要知道出生人口和
死亡人口的差值。
第12题,我国东南沿海的大型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在选择产业转移的目的地时会考虑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纺织工人的工资等因素,越南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纺织行业工资水平较低,符合要求。
孟加拉国虽然工资水平低,但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越南低,国内工业化水平过低,投资建厂的环境不如越南.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
有人根据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市的人口容量.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了估算的人口容量。
读上海市人口容量(万人)的估算表,回答13、14题。
13。
按照表中数据的增长速度,估算的上海市2010年综合最大人口容量达到实际中201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大约需要( )
A.50年
B.57年C。
62年D。
67年
14。
根据表中信息,今后提升上海市的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②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
③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④限制高消费,适当降低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解析】13选D,14选B。
第13题,从表中数据可知,上海市综合最大人口容量的增长速度大约是每10年增长65万人,从2010年的1 870万人增加到实际的2 301.91万人,大约需要67年。
D正确。
第14题,控制人口增长可以降低环境的压力,但不能提升人口容量,①错;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对人口容量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应开源节流,②对;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地区人口容量越大,③对;降低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虽然能提升人口容量,但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④不可取。
B 正确。
2017年温州市人口自然增长8万人,杭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
4‰.下图为杭州市与温州市2011~2017年常住人口变化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
温州市2017年()
A。
城市等级降低
B。
人口净迁出比杭州市多
C。
自然增长率比杭州市低
D。
环境人口容量比杭州市大
16。
与杭州市相比,影响温州市人口增长状况的是( )A。
产业结构调整 B.自然增长缓慢
C.人口迁移政策D。
城市化率低
【解析】15选B,16选A.第15题,城市等级一般不会变化,尤其一般不会降低;2017年温州市人口自然增长数大于人口增加数,说明人口净迁出量较大,而杭州市人口自然增长数远小于人口增加数,说明人口净迁入量较大;结合材料中信息计算温州市自然人口增长率为8/921。
5×100%=0。
87%,杭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
74%,所以杭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由现在信息无法比较得出两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第16题,温州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较多,吸引大量外地人口迁入。
随着温州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
中西部地区转移,人口大量迁出。
而杭州市近些年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外地人口大量迁入,人口总数逐渐超过温州;由上题可知,杭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所以杭州自然增长更缓慢;材料中未涉及人口迁移政策和城市化率低.
户籍(或常住)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户籍(或常住)人口占户籍(或常住)总人口比重。
读2016年浙江省部分地级市户籍和常住人口老龄化统计图。
完成17、18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
17.有关图中各地级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衢州地区青壮年人口为净迁出
B.舟山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
C。
丽水地区青壮年人口为净迁入
D.温州地区的老年人口数为最少
18.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于2022年9月在杭州举行,为建设运动场馆,大量外来农民工进入杭州,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B。
经济
C.环境
D.宗教
【解析】17选A,18选B.第17题,读图分析可知,除了衢州和
丽水,常住老年人口比重都不同程度地低于户籍老年人口比重,主要是因为杭州、温州、舟山为人口净迁入地区,外来人口大多为劳动适龄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延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衢州和丽水为人口净迁出地区,外出青壮年较多,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高于户籍人口;舟山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温州地区的老年人口的比重最小,但是由于总人口较多,因此老年人口数不会最少。
第18题,由于需要建设亚运会的运动场馆,大量外来农民工为了寻求就业机会进入杭州,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济。
春节空城指数是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指标。
下图是根据腾讯地图、腾讯位置服务发布的《2019 春节出行预测大数据报告》得到的春节“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
据此回答19、20题。
19.图中S城市最可能是()
A。
江苏南京 B.云南昆明
C。
辽宁沈阳D。
甘肃兰州
20。
春节空城指数越高的城市( )
A。
人口外流风险较大
B。
春节期间交通拥堵加剧
C.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D。
春节期间环境压力较大
【解析】19选A,20选C。
第19题,根据材料可知,“空城指数" 多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凭借丰富的就业机会、较高的薪资、便利的公共设施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在春节期间,大量人口迁移返乡,从而出现空城。
图中 S 城市空城指数高,应为经济发达的城市,江苏南京在四城市中经济最发达。
第20题,春节空城指数越高的城市经济越发达,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人口外流风险较小,春节期间大量人口迁移返乡,交通拥堵减弱,环境压力较小。
榨菜、方便面、火腿肠等是流动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
下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分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
据此回答21、22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
21.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说明2011年后()
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
B.华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
C。
西南地区劳动力迁出减缓
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
22.该数据反映出的人口流动产生的积极意义是()
A.缓解西南地区环境压力
B。
优化华南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
C。
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
D.促进西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
【解析】21选C,22选D。
第21题,2011年后,西南地区的销售额占比增加,华南地区的销售额占比下降.西南地区经济落后,大部分人会外出打工,但在2011年之后西南地区的销售额占比增加,说明人口开始回流;华南地区的销售额占比下降,说明流动人口减少,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减少;华南地区经济较发达,属于人口迁入区,销售额占比下降,说明此地净迁入减少,不能说明净迁出增多。
第22题,图中反映出西南地区外出打工的人开始返回家乡,华南地区的劳动力减少。
西南地区人口回流,会增大西南地区的环境压力。
华南地区劳动力减少,会促使当地的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
华南地区劳动力减少,会加重用人紧张的情况。
人口回流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
23~25题
23.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A。
① B.② C.③ D.④
24。
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有可能是( ) A。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 B.生态环境恶化
C.技术人才外流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25.提高环境承载力的直接方法是()
A。
加快城市化的步伐B。
大量迁入人口
C.进行人工降水D。
利用区域外的资源
【解析】23选C,24选A,25选D.第23题,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人口的机械增长率之和。
由图中信息可知,③时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之和最大,所以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应是③。
第24题,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说明该地人口迁入量减少,是由于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出,不需要太多廉价劳动力,导致迁入的人口数量大为缩减。
人口迁移率降低不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数量需求量减少,但是对于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会吸引技术人才迁入.该地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迁移以迁入为主,不会导致大量人口
迁出。
第25题,环境承载力的自然环境要素有阳光、空气、淡水、土地等,它们都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淡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利用区域外的资源可直接提高环境承载力。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台州市常住人口为596.88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81.55万人,2010年自然增长率降至 5。
21‰。
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128.52万人,占21。
53%,其中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115.19万人,占外来人口总数的89.6%。
材料二台州市两次人口普查的年龄构成状况(甲表示第六次人口普查,乙表示第五次人口普查).
(1)台州市近年来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在______________,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人口自然增长的角度看,当前台州市原住民属于________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可能导致原住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口问题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问题。
(3)近年来台州市吸引外来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入新世纪以来,台州市人口发展对社会的主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根据台州市两次人口普查的年龄构成状况图可知,从乙到甲期间,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在增加。
读材料一可知,台州近年来常住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增长的人口大部分是外来迁入的人口。
第(2)题,根据台州市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可知,当前台州市原住民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这种人口增长模式下人口出生率低,使得该地区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造成青壮年养老负担加重。
第(3)题,随着台州经济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该地区,其中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外来人口总数的89.6%,则大量外来人口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大量劳动力.第(4)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台州市人口发展尤其是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为台州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但是大量人口迁入也会带来一些负面问题,如基础设施紧张、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压力、治安压力等问题。
答案:(1)增加增长速度快以外来人口的迁入为主
(2)现代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加重青壮年养老负担加重
(3)经济迁入人口中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4)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能带来环境压力、治安压力27。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将增长到2。
91亿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世纪金榜导学号
(1)从图A可以得出该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图B可以得出该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前些年熙熙攘攘的“民工潮”,到近年来广东、浙江等地劳动力市场的用工纷纷告急,呼喊“民工荒",凸显民工对城市不可或缺的作用。
试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
(3)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流入、流出人口百分比,从图A可以得出该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或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等。
从图B可以得出该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从乡村流向城市。
第(2)题,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迁入地来说,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工作,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第(3)题,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迁出地来说,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交流,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民工的劳务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
答案:(1)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或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等) 从乡村流向城市
(2)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
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工作,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3)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交流,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民工的劳务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
28。
上海市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市的人口问题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等因素影响。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上海市1978~2012年人口数量变化图.
材料二2013年上海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表(人口数:万人).
省份安
徽
省
江
苏
省
河
南
省
四
川
省
江
西
省
浙
江
省
湖
北
省
山
东
省
福
建
省
湖
南
省
其
他
人口数260。
22
150。
35
78.
26
62.
45
48.
72
45.
08
40。
77
39.
02
25。
38
22.
85
125。
79
(1)据材料一归纳1990~2012年上海市人口数量变化特征,并分析户籍人口变化特征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说明上海市外来人口来源的特点,并分析外来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解析】第(1)题,读材料一可知,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户籍人口变化不大.户籍人口变化不大主要因为上海市的自然增长率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第(2)题,读材料二可知,上海市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周边的安徽、江苏等省份,另外来自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的数量也较多,总体来看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外来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主要是可以弥补上海市劳动力不足、促进了经济发展;消极影响主要是加大了就业、教育、住房及交通的压力、增加了社会治安、人口流动等管理的难度。
答案:(1)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户籍人口变化不大。
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严格的户籍制度。
(2)外来人口来源的特点:邻近省份(周边和周围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积极影响:①弥补了上海市劳动力不足(缓解了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繁荣).不利影响:①加大了就业、教育、
住房及交通的压力;②增加了社会治安、人口流动等管理的难度。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世纪金榜导学号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阿拉斯加多高山,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
(1)图中甲为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________海峡,图例所示自然带是________.
(2)季节性冻土南界分布较永久性冻土南界偏南,是受________因素影响,图中乙处附近两条冻土线都偏北,主要是受________的影响.
(3)简析阿拉斯加环境人口容量低的原因。
【解析】第(1)题,图中甲为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图例所示自然带位于50°N~60°N附近,是亚寒带针叶林带.第(2)题,季节性冻土南界分布较永久性冻土南界偏南,气温不同,是受热量(纬度)因素影响.根据海陆热力差异分析,图中乙处附近两条冻土线都偏北,主要是受海洋(海陆位置)影响。
第(3)题,从纬度位置分析气候;根据地形分析耕地面积;
美国生活消费水平高,人均资源消耗量高,结合这些影响因素说明环境人口容量低。
答案:(1)白令亚寒带针叶林带
(2)热量(纬度) 海洋(海陆位置)
(3)阿拉斯加纬度高,气候严寒;山区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小;生活消费水平高,人均资源消耗量高,因此环境人口容量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