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设计
【篇一:对某住宅小区雨水回收及利用系统设计分析】
对某住宅小区雨水回收及利用系统设计分析
摘要:我国年降雨总量远大于供水总量,但是以雨水为水源的供水量所占比例却极小,大量的雨水资源被白白浪费,非常可惜。

文章对
某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进行分析,充分的收集较清洁的屋面
雨水,以满足小区绿化、浇洒道路用水需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住宅小区; 回收;雨水利用;设计
0 前言
某住宅小区,总占地面积为100925m;地上总建筑面积为
282200m。

按《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该小区须进行雨水利用
的分析,确定合理的雨水利用系统。

2 雨水利用方案
2.1 雨水利用方式
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应采用雨水人渗、收集回用和调蓄排放系统之一
或其组合。

一般有以下5种组合方案:①入渗;②收集回用;③调
蓄排放;④入渗+收集回用;⑤人渗+调蓄排放。

经综合技术经济比选,223
考虑到土壤渗透性、年降雨量特征、用地条件、运行管理和实际工
程案例等因素,采用收集回用作为该小区的雨水利用方式。

2.2 雨水收集回用方案的选择
雨水利用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可收集雨水情况和需回用雨水情况进行
水量水质分析后确定。

2.2.1 可收集雨水情况
一般住宅小区内的雨水收集主要有道路、绿地、屋面3种汇流介质。

在这3种汇流介质中,地面径流雨水水量较大,但水质较差;绿地
径流雨水因经过渗透而水质较好。

但可收集雨量有限;屋面雨水水
质较好、径流量大且便于收集利用。

该住宅小区总建筑屋面面积约
为25800m,由于小区管网已基本建成,雨水利用主要用于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为减少开挖,保护原有管网,一期示范工程仅选用2
栋建筑屋面收集雨水(f=887m),经管道汇人整流井。

2.2.2 需回用雨水情况
回用雨水主要可用于景观用水、绿化用水、循环冷却系统补水、汽
车冲洗用水、路面冲洗用水、冲厕用水以及消防用水。

考虑到可收
集雨水量、回用用途、投资和水质需求。

拟主要用于绿化和道路路面冲洗。

2.3 雨水收集回用方案的确定
根据可收集雨水与需回用雨水的情况分析,确定采用屋面雨水,经收集净化处理回用于杂用水如小区绿化、道路浇洒冲洗等,绿地考虑自然人渗,超出绿地调蓄和渗透能力的雨水排入市政排水管,道路的22
雨水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

3 水量平衡分析
3.1 日雨水径流总量
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雨水径流计算4.2.1_1公式 w?10?chyf (1)
w:雨水径流总量;
?c:雨量径流系数取0.9;
算查降雨量等值线图,查出江苏地
区约为100mm;
f:汇水面积
算得径流总量w=79.83m/d。

3.2 需回用水量
3.3平衡分析
回用系统的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43.95m/d,集水面雨水设计径流总量为79.83m/d。

43.95/79.83=55%,满足规范不小于40%的要求。

4工艺流程
根据所选择的雨水利用方案,工艺流程包括收集及预处理单元、333332323
储存单元、净化处理单元和回用单元4部分。

屋面雨水先经收集管收集后进入整流井,整流井内设置格栅以阻挡与雨水同时进入落水管的树叶、树枝等粗大杂物并将初期雨水进行弃流。

同时,整流井还可用于雨水回用系统蓄满时的溢流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经过整流井的雨水自流进入雨水调蓄池用于调节雨量的不均衡性。

调蓄池内的雨水经一级提升泵提升后进入雨水处理系统,通过过滤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杂质达到出水水质要求后至清水池。

最后采用变频供水系统加压配送,用于绿化和冲洗用水。

定期运行反冲洗水泵,对雨
水处理单元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水就近排人污水井。

雨水收集回用工艺流程见图l。

图1收集同用工艺流程示意
5 各单元工艺设计
5.1雨水收集系统
5.1.1 雨水设计流量
根据规范中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q??mqf (2)
5.1.2雨水收集管 33
根据雨水流量选用管径,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管径为dn300,长155m,坡度i为0.004。

5.1.3格栅
5.1.4 整流井
5.2 雨水积蓄系统
来水水量是随时间变化的,为保证后续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运行负荷,需要对雨水的水量进行调节,因此在雨水处理装置系统前设置调蓄池。

调蓄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水量,其设计有效储水容积不低于集水面日雨水径流总量扣除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

5.2.1雨水积蓄系统有效储水容积
5.2.1.1 日雨水径流总量
根据3.1节知日雨水径流总量w=79.83m。

5.2.1.2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
由于初期雨水径流水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弃流量的大小很难控制。

参考规范中的计算公式
wi?10?f (3)
wi: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 3
【篇二:雨水回收和利用设计系统探讨】
雨水回收和利用设计系统探讨
摘要:在概述雨水回收与利用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雨水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南沙雨水回收和利用设计系统进行探讨。

关键词:雨水回收南沙雨水回收设计系统
前言
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我们应该更新理念,将雨水作为一种资源回收利用。

采用必要的雨水回收利用对于节约水资源是相当有益的。

在场地设计中,一方面考虑雨
水回渗补充地下水,另一方面通过场地内的竖向设计,收集部分雨水,作为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的补充。

利用雨水不但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洪、营造地表水文景观、改善小区周边环境,也有利于增强居民爱水和节水意识,而且还可以改善市内的局部热岛效应。

这样可以使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目的,保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1 从雨水回收利用的现状看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城市原先的水文循环路径发生改变,给城市水生态带来一系列影响,改变了原有城市水体自然循环路径,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如导致大部分城市的市区气温比郊区高出1℃~3℃,形成“热岛效应”,造成局部天气异常,并且这一现象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加,地表雨水径流系数和径流量的提高,地下水入渗量的减少,使得地下水得不到充分涵养。

汛期一遇暴雨就积水成灾,影响城市生活,堵塞交通,甚至淹没设施,经济损失巨大。

同时,雨洪的肆虐,污水泛滥,加大了城市治污难度,环境恶化。

因此,我们急需在城市建立蓄、滞、排相结合的排涝及雨水利用体系。

2 南沙某建筑屋面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设计
2.1设计范围
1)初期雨水的弃流装置、雨水储水模块;
2)回用系统的取水井、水泵坑、水泵及附件、控制箱;
3)初期弃流井与雨水模块之间的雨水管道连接,包括:初期雨水弃流管出弃流井1.5米、弃流井与雨水模块之间的构筑物和管道、雨水模块的溢流管道出模块1.5米,回用管道出泵坑1.5米;
2.2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简介
【篇三: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介绍及经济效益分析】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介绍及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及其工艺工法、安装要点等,然后介绍了雨水回收利用的应用,并以不同的城市地区,对工程使用雨水回用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艺工法;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安装要点;经济效益
前言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它不仅仅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并且大量用
于农业,制造业,矿业,能源生产等,因此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保护水资源,
雨水既天然又取之不尽,因此将雨水作为一种资源回收利用,并且
采用必要的雨水回收利用对于节约水资源是相当有益的,同样使用
雨水更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1简介
1.1雨水回用系统的概述
现代意义上的雨水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发展起来的。

它主要是随着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紧缺和环境与生态问题而引起人
们的重视。

雨水的获得是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的,同时由于水质条件较好,因
此被认为是最有利用价值的水资源。

它涉及到城市雨水资源的科学
管理、雨水径流的污染控制、雨水作中水等杂用水源的直接收集利用、用各种渗透设施将雨水回灌地下的间接利用、城市生活小区水
系统的合理设计及其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
统工程。

其中雨水回用系统是指利用各种工程手段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对的
雨水加以收集和利用,将降雨转化为地下水或者地表径流加以收集、调配和利用,改善雨水水文循环以满足各方面的使用需求,同时可
以减少雨水管道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总而言之,雨水回用的益
处是很多的。

1.1雨水回用系统的工艺工法
简单的说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和雨水回用两个方面,若
在城区内实现雨水资源化,必须在区内建立起雨水收集和雨水回用
相互配套的完备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建筑物顶部的雨水收集系统和地面的雨水收集系统。

由于建筑物屋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小一些,所以屋顶对雨水
的污染程度比地面要轻的多。

而且地面要考虑到相当一部分的雨水
途径绿地回补地下含水系统,因此两种收集系统在设计上有所差异。

雨水回用系统的主要工艺形式包括集蓄积利用中水系统,建筑群或
小区集中式雨水积蓄利用中水系统,分散式雨水渗透系统,集中式
雨水渗透系统,屋顶绿化雨水利用系统,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
统等。

例:集成式雨水处理系统处理流程
这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其特征就是设备的集成化,从屋面雨
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都有一系
列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

1.2雨水利用的方式
雨水利用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雨水直接利用
雨水直接利用的用途一般首先考虑绿化、冲洗道路、停车场、洗车、景观用水、建筑工地用水等杂用水,有条件时还可作为洗衣、冷却
循环、冲厕和消防等补充用水。

在严重缺水的城市也可作为饮用水
水源。

雨水直接利用可以是建筑单体雨水利用系统,也可以是建筑
群或园区雨水利用系统。

(二)雨水间接利用(渗透)
雨水渗透是既是一种间接的雨水利用技术,也是一种雨水径流污染
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目的包括减少径流雨水量,补充涵养地下
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地面沉降,减轻城区水涝危害和水体污
染等。

根据渗透设施的不同可以分成自然渗透和人工渗透。

根据渗透方式
不同可分为分散渗透技术和集中回灌技术两大类。

分散式渗透设施
包括渗透井、渗透管(沟)、渗透池(坑)、渗透地面、低势绿地等。

分散式渗透设施易于实施,投资较少,可用于住宅区、道路两侧、停车场等场所。

集中式渗透是指采用干式或湿式深井将雨水回
灌地下,回灌容量大,但对地下水位、雨水水质有更高的要求,使
用时应采取预处理措施净化雨水,同时对地下水质和水位进行监测。

但是在地下水位高、土壤渗透能力差或雨水水质污染严重等条件下
雨水渗透技术会受到限制。

(三)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生态园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是利用生态学、工程学、经济学原理,
通过人工净化和自然净化的结合,雨水集蓄利用、渗透与园艺水景
观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从而实现建筑、园林、景观和水系的协
调统一,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