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园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新加坡的观光园艺发展模式
新加坡几乎没有农村,观光农业主要以建设现代集 约型农业科技园为主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的生产力, 同时,开始在海外投资合作建立农业生产基地。目前, 新加坡建有6个农业科技园,1个农业生物科技园,主要 发展蔬菜、花卉、鱼、鸡蛋、牛奶生产。
奇异型模式
根据发展水平划分
——发达国家(地区)的模式
1、法国的观光园艺发展模式
巴黎地区高度城市化,但仍有非常发达的农业。以 种植业为主,种植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91.5%,畜牧 业不到8.5%。种植业的形式以私人农场为主,其中大 田作物占70%,园艺蔬菜占11%,畜禽占6%。
农场规模大 “菜篮子”规模小 经济效益高
4、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有机园艺
5、市场园艺、设施园艺、运输园艺 6、园艺植物分子育种 7、园艺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观光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观光农业与现代旅游业几乎同时出现: 1、19世纪30年代,欧洲开始了农业旅游
2、意大利在1865年成立全国农业与旅游协会
3、20世纪60年代,休闲观光农业在全球发达国家兴起,如西班牙 的农村旅游活动、美国观光度假农场、意大利乡村农庄、日本休 闲农园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 农业,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型农业。 基本属性: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 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 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新兴农业艺 术的农业旅游活动。
我国近年的旅游主题均与休闲、农业有关:
1995年——民俗风情游 1996年——休闲度假游 1998年——华夏城乡游 2006年——中国乡村游
五、观光园艺的形成和发展现状
随着观光农业的的兴起,观光园艺也应运而生,成为观光农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光园艺(visiting horticulture)也叫景观园艺、旅游休闲 园艺,是指专门为人们休憩游乐而设立、经营的果树园艺、蔬菜 园艺、花卉园艺。 观光园艺的特点:
设施现代化
农业基础设施实现小型化、工厂化、集约化、现代化,蔬菜、花 卉实现工厂化生产,营养液无土栽培,作业全盘机械化生产,严格的 环境调控技术,同时注意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丰富多样化,商品率高
农作物以蔬菜、果树、花卉、绿叶苗木为主,中肋、品种繁多, 商品率在90%以上。
市场细分,针对性强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发了民宿农庄、银发族农园、农村留学、 自燃休养村、农业公园等。
观光园艺的功能
优质的生产功能 健康的游乐功能 有趣的教育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
第二章、观光园艺的现状与展望
一、观光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观光农业与现代旅游业几乎同时出现:
1、19世纪30年代,欧洲开始了农业旅游 2、意大利在1865年成立“全国农业与旅游协会” 3、20世纪60年代,休闲观光农业在全球发达国家兴起,如西班牙 的农村旅游活动、美国观光度假农场、意大利乡村农庄、日本休
闲农园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 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型 农业。 基本属性: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 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 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 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大自然浓厚意 趣和现代化新兴农业艺术的农业旅游活动。
二、观光农业的现状

凭借“精细农业”,在育种和栽培上占绝对优势。
2、国际化:发达国家的生产成本高,在发展中国 家进行合作经营,促进了“空运农业”发展。
国内的发展趋势:
1、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乡村旅游成为旅游业的 新的成长点,而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就是各地的 观光农园。“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黄金周, 城市居民出游中乡村旅游占70%。
观光园艺的特点:
风景秀丽,环境优雅,空气清新 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环境,陶冶情趣,使人回归大自然 欣赏田园风光,参与有趣的农耕劳作,在游乐中增长生物科学和 环境保护知识 经营者获得丰厚的回报
第三章、观光园艺的模式
一、根据发展水平划分
发达国家(地区)的模式
发展中国家的模式
二、根据经营特点划分
传统农艺模式 乡村文化利用模式 科技型模式
观光农业的常见形式: 农园采摘型 农园观光型 渔场垂钓型 畜牧观光狩猎型 观光副业型 观光生态农业型 具体到一个地方,观光农业可能是上述类型的一种或者 多种类型的交融。
四、我国观光农业的兴起
1、20世纪70年代,观光农业在台湾得到蓬勃发展,目 前,台湾拥有1000多家休闲农园 2、20世纪90年代,大陆地区的沿海大中城市兴起观光 农业,主要分成两类:高科技观光农园,“农家乐” 观光农园。
第一章、园艺业概述
一、园艺业的发展简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兴起农业和园艺业的国家
采集植物
野生的叶菜类蔬菜 芸薹属的荠菜、白菜、 甘蓝
栽培植物
驯化野生桃、李、梅、 柑橘、芸薹、禾谷类
功能性(必需品),而不是观赏性
我国园艺业的现状
1、园艺生产:水果、蔬菜的栽培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 两者都居世界第一;观赏花卉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最 大的花卉生产基地
联合起来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利用农民的合作银行进行资 金筹措
发展外向型现代农业
花卉展国际花卉市场贸易总量的60%多,此外还有蔬菜、奶制品得出口。
3、日本的观光园艺发展模式
20世纪70年代在东京提出并实施:
科学规划,布局合理
观光园艺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配置,不 允许随意侵占。
经济高速发展, 生活水平提高,对文 化、娱乐、旅游、休闲的 要求更高
观光 园艺
城市建设迅速发展, 地租和劳力昂贵,园艺生 产急剧萎缩
观 光 农 业
观光园艺是经济发展、城乡迅速都市化的产物。随着都市化的 发展,集良好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一体的观光园艺迅 速发展。
随着观光农业的的兴起,观光园艺也应运而生,成为观光农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光园艺(visiting horticulture)也叫景观园艺、旅游休闲 园艺,是指专门为人们休憩游乐而设立、经营的果树园艺、蔬菜 园艺、花卉园艺。 广义的观光园艺还包括公共园林和绿化园地。
观光园艺的观光园艺与休闲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市场园艺的
概念内涵差不多,都是配合休闲、旅游观光、购物、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
观光园艺特点
是扩大再生产的一种方式,充分利用自然的田园风光和丰富的园艺
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园艺产业领域,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观光园艺也是一种综合性开发,主要对土地资源、园艺资源、生态资源、
气候资源、水体资源、旅游资源、技术资源的整体进行开发,并要求项
目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项目多样性、经营灵活性、生产集约性、产品安 全性。
观光园艺和传统性园艺生产在经营和规划上的差异:
1、观光园艺既重视产地环境,又注重产品安全和观光效果,达到 了生产促观光,观光促生产的良性循环。在规划上充分利用自然生
态资源和丰富的园艺资源,运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表现手法,模
风景秀丽,环境优雅,空气清新
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环境,陶冶情趣,使人回归大自然 欣赏田园风光,参与有趣的农耕劳作,在游乐中增长生物科学和 环境保护知识 经营者获得丰厚的回报
观光园艺概念
园艺生产是以种植业为主的田园生产活动;
旅游业是以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农事体验为主的乡村文化活动。 观光园艺则使两种活动过程同时在同一场所协调一致,互补增色。
2、园艺科研:栽培技术、资源调查和保护、品种选育、 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等发展迅速
3、园艺产业:2006年水果创汇17.14亿美元,蔬菜创汇 54.24亿美元;农业园、园艺园、花卉园等成为人们旅 游观光、娱乐休闲的场所;园艺成为许多农村地区的 支柱产业
二、园艺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热点
未来中国的大农业,将形成农作、园艺、畜 牧三分天下的局面 1、野生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和开发 2、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农业 3、都市园艺、社区园艺、家庭园艺、微型园艺
“农家乐”观光农园:面广量大,在原有生产基地的基 础上,结合开展适度的旅游观光活动,如观光果园、观 光茶园、观光菜园等,也可以选择自然资源好的农村, 简称生态农业村,为人们提供体验农村生活、包揽田园 风光、回归大自然的休闲旅游场所。
“农家乐”观光农园无论是观赏型、实践型、还是综合型 的经营方式,都可以让游客充分享受田园之乐。
多样性 注重了环境多样性的保护和景观多样性的开发。
舒适性 以人的尺度为标准,创造美观、大方、舒适的环境景观。 文化性 挖掘传统果品文化内涵,赋予观光采摘园独特的文化品格。
整体性 保证各个采摘园、园内景观要素及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完整性。
愉悦性 即以赏心悦目的果园景观感染人、愉悦人
四、观光园艺的形成和发展现状
2、功能多样化:兼具生产功能、游乐功能、教育
功能、文化传承功能。
观光果园的环境景观特征
特性 社会性 含 义 提升果园及其周边的环境品质,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求,把人们从
繁忙的社会生活中解脱出来。
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既满足人的活动需求,又增强采摘园开 发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性。
生态性
通达性 交通方便,以周边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即可望又可游。 科普性 普及果品知识,果园观光与科普知识教育相结合。 参与性 通过各种采摘及民俗活动的开展,加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2、荷兰的观光园艺发展模式
阿姆斯特丹的农业以出口为导向,主要发展蔬菜和花卉产业。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园艺业
从畜牧业占主导(畜牧业:种植业=2:1)到园艺业占主导 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世 界一流的设施农业。2001年的玻璃温室面积占1.06万公顷,占世界温室总面积 的1/4。温室配套设施齐全,包括加温系统、通风系统、遮阳和保温幕、营养 液循环灌溉系统、人工补光系统,实行全自动电脑控制。 通过建立合作组织,发展规模经营
目前,观光农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大城市的郊区,尤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广东省已发 展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收入高达10
亿多元。
三、观光农园的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
1、地域特色化:各国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观光农 业,如荷兰大力发展花卉种苗、球根、鲜切花、自 动化生产等产业,尤以郁金香为代表;美国在花草 和花坛植物育种、盆花、观叶植物方面领先;日本
观光园艺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
发展理念是构筑“城市—郊区—乡间--田野”的空间休闲系统,形成了 “可览、可游、可居、可吃、可参与”的乡村田园景观,使城市人在休闲
观光中领略到农耕文化及乡土民风的神奇魅力,为城市旅游业增添一道靓
丽风景。可见,观光园艺是集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于一 体新兴观光农业的开发项目。
拟乡村田园风光,并结合园区地形地貌、水体、生物、道路等来组 织园艺植物景观。 2、传统性园艺生产是单项资源开发,主要以销售园艺产品之经营, 以获取早结果、丰产、稳产为栽培目的。在规划上侧重考虑生产环
境、产品运输及销售等条件,极少涉及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项目。
按照园艺植物分类法,观光园艺分为观光果园、 观光采园、观光花园,以及观光药用植物园、观光茶 园 按照观光园的位置,观光园艺分为家庭观光园艺、 社区观光园艺、都市园艺、观光园艺景区 按照园艺植物的功能,观光园艺分为采摘园艺园、 教育园艺园、观光园艺园、专业园艺园
目前,在欧洲、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等地都有观光农业的最高形式
(即租赁形式)的存在。
1、在瑞士,拥有或者租赁一块自由的农园土地,已经成为一种财富的 象征。
2、法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人菜园”流行一时,游客可以欣赏
田园风光,还可以亲手干农活,观光农业的收入占全国旅游收入的 25%。 3、日本制定“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市民农园数量激增,规模扩大, 包括小学生农村留学、高中生毕业旅游、退休老人体验农业。 4、在我国台湾,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休闲农业辅导 办法”等,受到基层农会和农场主欢迎,目前拥有8000多个观光农园。
三、我国观光农业的兴起
1、20世纪70年代,观光农业在台湾得到蓬勃发展,目 前,台湾拥有8000多家观光农园 2、20世纪90年代,大陆地区的沿海大中城市兴起观光 农业,主要分成两类:高科技观光农园,“农家乐” 观光农园。
我国近年的旅游主题均与休闲、农业有关:
1995年——民俗风情游 1996年——休闲度假游 1998年——华夏城乡游 2006年——中国乡村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