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县东峪小流域治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邢台县东峪小流域治理分析
河北省邢台县龙泉寺镇地表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群众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项目区流域特性分析、水土流失状况探讨,提出了治理本区域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并对采取该措施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做了评价。
为类似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山丘区;水土流失;流域特性;治理措施;效益分析
1、流域概况
东峪小流域地理位置为东经114°05’14〞—114°11’15〞,北纬37°05’00〞—37°01’25〞,位于邢台县西部山区龙泉寺镇,距邢台市29.7公里,在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滏阳河支流沙河朱庄水库上游。
最高海拔位于后东峪村东、高程633.6m,最低海拔位于老仓会村南、高程245.6m,相对高差388m,为低山丘陵。
该流域涉及前东峪、后东峪、老仓会、戴凤庄、前熬峪、小龙泉寺、南东山、奚家垴、柳林、营头等10个行政村,流域总面积22.60km2,总人口2133人,人口密度为94人/km2。
目前流域内以农、林果业生产为主,年总产值为1012万元,人均纯收入为2373元,流域人均产值4744元/人。
人均耕地1.56亩/人,人均粮食112.5kg/人。
2、流域特性分析
2.1 降雨径流特性。
该流域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滏阳河支流,根据邢台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地表水、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发利用量为4.78亿m3。
查《邢台地区水文计算手册》,该流域年平均径流深150mm,地表径流量为339万m3,年径流系数为0.24,年均含沙量为1.87kg/m3,地层为片麻岩土石山区,地下水开采深度为3—20m,5a一遇6h最大降水量69.5mm,10a一遇6h最大降水量95.6mm。
该区地表径流和降雨过程基本一致,河流洪峰暴涨暴落,地表径流平时干枯,7、8、9月有短时的径流。
2.2 地形地貌特性。
流域内沟谷纵横。
据调查,流域总面积22.60km2,流域平均宽2.16km,流域平均长10.45km,流域形状系数0.21,流域内1km以上支沟12条,1km以下支沟23条,沟壑总长度2
3.5km,沟壑密度1.04km/Km2,沟谷比降为3-10%。
流域内不同地面坡度的面积组成:5-8°面积395hm2,占流域总面积17%;8°-15°面积926hm2,占流域总面积的41%;15°-25°面积814hm2,占流域总面积的36%;25°-35°面积125hm2,占流域总面积的6%。
2.3 土地利用现状。
该流域土地总面积为2260hm2。
其中,耕地222hm2,
占流域总面积的10%;经济林492hm2,占总面积的22%;乔木林413hm2,占总面积的18%;残次林地645hm2,占总面积的29%;荒草地304hm2,占总面积的13%;其它用地(村庄、河道、水域等)184hm2,占总面积的8%。
从土地利用现状看,流域内农用地所占比例较少,残次林和荒草地所占比例较多。
2.4 农村产业结构。
该流域目前仍以农业、林果业生产为主。
根据龙泉寺镇国民经济统计数据,该流域2013年农业总产值为1936.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为508.5万元,占26.2%;林业产值为644万元,占3
3.2%;其他产值为784万元,占40.5%。
流域人均产值9078元,人均纯收入2373元。
流域产业结构基本合理,林果业是该区重点产业。
3、水土流失情况分析
3.1 水土流失状况。
流域地处太行山东麓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2.08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9.3%,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其它如风力侵蚀相伴发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415.0t/(km2.a),每年水土流失量达2.09万t。
其中:轻度侵蚀面积963km2,中度侵蚀面积245km2。
中度侵蚀主要发生在90年代初期村民人工开挖的山场和荒草地内;轻度侵蚀主要发生在人员稀少、坡度缓或植被盖度较高的小班。
水土流失主要形式是面蚀(层状面蚀和鳞片状面蚀)和沟蚀。
根据实地调查,流域内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
3.2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水土流失成因有两种:一是自然因素:该流域沟长坡陡,地面切割支离破碎,土壤多为砂壤、轻壤质褐土,加上林草覆盖率低,年内降雨分布不均;二是人为因素:山区部分群众为了节省取暖费用,大量使用柴火炉取暖做饭,由于只伐而不栽树,形成了荒草地;附近村民采用传统的方法长期放牧,使植被恢复困难,一遇大雨,就会产生较严重水土流失。
3.3 治理水土流失存在问题分析
3.3.1 流域内原有经济林区域内的反坡梯田多数属村民自发人工开挖,标准低、管理不到位,经过多年的降雨和坡面径流冲刷,导致水平阶田面里高外低、外埂被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由于地处朱庄水库上游,朱庄水库是邢台市的水源地,因此对周边生态要求更高,应进一步做好經济林下水蚀区、反坡梯田损毁、沟道冲蚀等水土流失的治理。
3.3.2 现有水利配套设施不足,缺水成为了严重制约本区经济生活的最主要因素,由于不能满足流域内经济林灌溉要求,部分经济林内无灌溉措施,造成树木产出率低。
4、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分析
根据流域内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控制性工程与一般工程相结合,治理与封
育相结合,提升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水平,打造节水型小流域,工程建设总体布置为:
布设大口井解决山区林地灌溉困难问题,建设扬水泵站解决山区林地灌溉问题,建设蓄水池,拦蓄地表径流,用于枯水季节水保植被措施的灌溉。
做好沟道防护,建设谷坊坝,拦蓄汛期径流,同时也能拦蓄泥沙,减少对下游水库的淤积影响,提高流域的防灾减灾能力。
对于靠近朱庄水库库区的反坡梯田,进行反坡梯田石坎砌筑,确保不因为开发反坡梯田加重库区泥沙淤积。
以发展水土保持乔木林为主,适度发展经济林,兼顾对水蚀严重的经济林地进行治理。
对植被条件较好、自然修复能力较强的区域,进行封禁管护治理。
参考文献:
[1]乔光建.区域水资源保护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