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那树教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那树教案(1)
【教学设想:】
人教版九年级(下)课文《那树》,是台湾作家王鼎钧先生带来的。
我们知道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
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表示人类文明的到来;可当人类砍下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将走向灭亡。
王先生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一棵长年服务于人类最终被砍倒的大树,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也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本文语言细腻朴实,主题深刻。
教师将选定一个“缺口”,树的倒下,这既是“树之悲”,更是“人类之悲”,于是从“悲”字入手,通过朗读指导,解读词句,从而领悟作者的写作意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悲情
2.探讨文章的字词句,说出悲情
3.深入理解文章要旨,悟出悲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好大一棵树〉〉
这是一曲树的赞歌。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树就是大自然中的强者,久经风雨,繁密茂盛;树就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给我们带来浓浓的绿荫,心神的慰籍…….古往今来,人们赞美树的诗词歌赋自然不少,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9.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作家王鼎钧带给我们的>
(出示一棵大树,课题及作者的名字)
二.读“悲”
3.如果我们把本文也比作一首歌,那你认为这也是一曲赞歌吗?
(明确:这是一曲悲歌)
4.朗读指导:
读“悲”的文章,我们该怎么读?(语气低沉,语速缓慢,语调伤感……)
你能选择其中的几段读一读吗?
(生自读,交流读,老师指导)
三.谈“悲”
5.本文既然称之为一曲“悲歌”,那它“悲”在哪里呢?请结合课文,结合自己的理解,相互之间先讨论讨论.
【学生交流.】
明确:
树,你悲啊,悲在你历经千年沧桑屹立不倒,却被毁之一旦;
树,你悲啊,悲在你在自然灾害前毫发未损,却在人类电锯下根离叶碎;
树,你悲啊,悲在你荫庇人类默默奉献,却惨遭引颈受戮的屠杀。
你在预知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保护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这是何等的伟大无私,宽广豁达,这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震撼,为之深思吗?!
四.悟“悲”
6.本文仅仅告诉我们这是一曲“树”的悲歌吗?
人们在城市中赶走了最古老也是最后一簇绿阴,一条没有树的路是寂寞的,走在一条没有树的路上的人是沧桑的。
这也是一曲大自然的悲歌,更是我们人类的悲歌.
如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沙漠蔓延、洪水肆虐、森林面积锐减、资源严重枯竭……
(明确: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尽情享受文明带来的种种方便和舒适时,却不能不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冲突:它盖起了高楼大厦,却毁掉了莽莽森林;它带来了科技产品,却带走了山清水秀,牛羊遍野……..一棵棵树倒下了,一只只鸟儿飞走了,一阵阵的尘土刮来了……人类的精神家园被破坏了,人类的栖息之地在哪儿了.)
当地球上的生命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
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7.我们该如何化“悲”为“不悲”呢?我们该做些什么?
生自由说.(环保意识)
(古人在很久远的时候就提出“天人合一”的观念。
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
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
我们人类都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我们今天的行为必定要影响我们的未来和我们的命运.我们应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
8.人类的这份良知是否已经完全泯灭?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
(老太太:不仅知恩图报,还坚持尊重和守护大自然
小蚂蚁:参加的不仅是树的葬礼,还预示着人类的消亡
选择黑夜进行屠杀:因为怕反对者,他们是人类的觉悟者,)
我们感到庆幸的是,人类还存在着良知未泯的人,人类还将是有救的。
我们面对文明造成的灾害,不是否定文明,而是进一步的文明。
9.我们再把目光移回到课题,再次投向那树,此时的你是否会有新的感受呢?
(“那”,作者在哀痛绿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而绿色是我们生命的象征,是我们精神家园的栖息地,我们应该生活在树木之中,而不该让那浓浓的绿荫停留于过去,我们应当时时穿行于浓阴之下,让阵阵清风沁入我们的心脾。
我们应该呼唤绿色,让绿色回归到“这”里。
)
五.小结:
结束语:
正如王维诗中所云的“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
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
”人在大自然中,原来是可以那样的物我相亲,任运自在,一幅人与自然万物泯然无间、尽善尽美的和谐画卷,尽收眼底,感人至深。
关注我们身边的绿色吧,从每一棵树苗,每一片绿阴开始。
让我们用胆识、智慧、心血和汗水创造一个绿树葱茏的明天。
附:
一棵树的价值
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教授德斯先生对一棵树算了两笔账:“一颗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那么最多值300多美元。
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价值来计算,其价值却多得多。
据粗略估算,一颗生长了50年的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500美元的蛋白质,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6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
将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的价值就是165000美元了。
图表:一棵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