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制度(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药品的安全监管,规范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标准
2.1依据
反应监测的学术活动和相关科研工作。
定期对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定期通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临床药师每周到临床科室参加查房,收集有关信息,协助医师、护士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负责本科室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并上报至药剂科不良反应监测小组。
2.4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
可疑即报。
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
发现可疑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必须及时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报告内容应当真实、完整、准确。
对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和首次进口____年内的药品,应重点监测。
应当在____日内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____日内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发现群体不良反应/事件,应立即向鼓楼区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____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报表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每份扣____元,并与年终考核挂钩。
对各科室和个人提供adr的报表一经审核采纳,根据报告质量予以奖励。
一般不良反应____元/例,新的、严重不良反应____元/例。
这些病例报告除用于药品安全性监察外,____医疗纠纷、医疗诉讼的依据。
2.5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
(一)立即封存该同批号所有药品。
(二)送交有关检验单位检测定性。
(三)向进货单位及生产厂发出通知。
(四)向院部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制度(2)
是指针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建立起相关的监测和报告机制的制度。
这项制度旨在及时、准确地监测和报告药品使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以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指在药品使用中,出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或药品的安全问题。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可能会导致药品的风险与效益之间的平衡失衡。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机制: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监测机制,监测所有药品使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
这可以通过监测报告系统、医疗机构报告、患者自愿报告以及通过其他渠道收集不良反应信息等方式来实现。
2. 报告要求:明确规定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等相关机构在发现不良反应事件时应如何进行报告,并规定时间限制和报告内容等要求。
同时,也应鼓励患者主动报告不良反应事件,提高公众对药品安全的关注度。
3. 信息交流: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将监测到的不良反应事件信息传递给相关单位和公众。
这包括向药品生产企业通报不良反应事件信息,向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相关的不良反应信息,同时也向公众发布不良反应事件的风险与预防措施等信息。
4. 分析评估:对监测到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分析评估,研究其发生原因和规律,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措施。
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非常重要。
通过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感和满意度。
同时也有助于加强监管部门对药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促进药品研发和生产企业的合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