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树人中学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树人中学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所有答案填在答题卡...
上) I 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5题,共70分)
1.读图1答题,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2.如图2,四省(区)轮廓图中
有河流的局部图,图中结冰期 最长的河流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成语“秦晋之好”中的“秦”和“晋”是我国哪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 ) A .山东、山西 B .陕西、山西 C .河北、河南 D .山西、河北
读图3“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 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答题。

4.生活在乙地的居民很可能是我国 的 ( )
A .回族 B.蒙古族 C.哈萨克族 D.维吾尔族
5.山脉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
A .耕地 B.林地 C. 草地 D. 建设用地 6.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 ( )
A .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丘陵
人口老龄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人 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下图为中国与世界65岁及 以上老年人比重统计与预测,读图4完成第7题。

7.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
图2
图4
图1 图3
图7 重高于世界大约( )
A.10%
B.20%
C.25%
D.30%
8.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漠河—腾冲一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B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D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放宽是因为要减慢人口增长速度 9.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 )
A.水能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有冰期
D.流量小灾害最多
10.右图5中的图B 所示景观,主要位于图A 黄河的( )
A.甲河段
B.乙河段
C.丙河段
D.丁河段
11.治理黄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 A.上游修建水库 B.下游加固大堤 C.中游水土保持 D.上游植树造林
图6为2007年我国三大自然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4题。

12.关于东部季风区的水资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B.东部季风区的南方水资源总量多于北方
C.东部水资源总量少于西北和青藏地区
D.东部水资源主要的补给方式是降水
13.青藏高寒区人均水资源量最多,其主要的自然原因 ( )
A.植被稀疏、蒸腾量小
B.季风影响,降水量大
C.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D.冰川广布、湖泊众多
14.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优化农业结构 ②实施人工增雨 ③降低水费 ④推广节水技术 ⑤跨流域调水
A.①④⑤
B. 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④⑤
图7中显示了我国400mm 年等降水量线、 一月0℃等温线、内外流域分界线、 人口地理分界线等四条重要地理界线, 读图完成15-17题。

15. 图中某地理分界线,以北麦田成片, 冬季河流封冻,大量树木落叶;以南稻田 众多,山清水秀,该地理分界线大致是图 中A 、B 、C 、D 中的哪一条 ( ) A.A B.B C.C D.D
16.图中A 、B 、C 、D 四条地理分界线分别是 ( )
A.400mm 年等降水线、一月0℃等温线、人口地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
B.一月0℃等温线、400mm 年等降水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界线
C.一月0℃等温线、400mm 年等降水线、人口地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
D.400mm 年等降水线、一月0℃等温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界线 17.图中我国沿30°纬线经过的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为 ( )
图6 图5
图B 图A
图8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18.形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人类活动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纬度位置
19.下列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C.阳光、土地、水、草原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20.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应重点防范的灾害性天气是()
A. 台风
B. 雾霾
C. 寒潮
D. 干旱
21.下图是三个地区作物熟制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这三个地区是:①东北三省②长江中下游区③黄河中下游区,下面组合正确的是()
A.甲-②,乙-③,丙-①
B.甲-①,乙-②,丙-③
C.甲-①,乙-③,丙-②
D.甲-②,乙-①,丙-③
2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地表裸露
B.黄土质地疏松
C.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不合理活动
23.首都北京所在的地区属于
何种气候类型,图4中,这
四幅气候资料最能反映北京市
气候特点的是( )
24.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饮食习惯--南面北米 B.人口和城市--东疏西密
C.农业类型--东耕西牧 D.传统交通工具--南马北船
25.有关台湾自然、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
A.台湾岛北临台湾海峡,南临南海,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短急
B.台湾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
C.台湾岛内市场广大,产品以内销为主
D.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6.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香港地区具有的优势是()A.煤炭等能源充足 B.拥有众多廉价的劳动力
C.技术、管理水平高 D.土地面积广阔,地租便宜
读图9,回答27-29题。

27.关于图9描述正确的( )
A.图中区域全都为荒漠景观
B.①山脉是第二、三级阶梯
的分界线图9
C.②山脉是天山
D.B 区降水量在200mm 以上
28.影响我国西北地区降水“东多西少”的主要因素(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人类活动
D .地形地势
29.受降水分布规律的影响,西北地区的植被类型从东到西依次是 ( ) A .草原、荒漠、森林 B .荒漠、森林、草原 C .森林、荒漠、草原 D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某学者将中国划为四大区域:甲为“金色中国”、乙为“银色中国”、 丙为“黄色中国”、丁为“绿色中国”。

有四位同学到四地旅游后,交流各自见闻,如图10。

回答30-31题
30.微信群中最不可信的对话可能来自 ( )
A. 甲
B.乙
C.丙
D.丁
31.甲区域内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 A.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B.沙漠地区 C.沼泽地区 D.盆地内部
32.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指的是 ( )
A .珠江、长江、黑龙江
B .黄河、长江、黑龙江
C .珠江、长江、澜沧江
D .黄河、长江、澜沧江
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速铁路(又称兰新 客运专线)全线通车,将兰州到乌鲁木齐的行程缩短 至不到12小时。

读图11完成下列各题。

33.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相比 ( )
A.周转快,投资小,舒适度提高
B.速度快,运费低,安全性较差
C.速度快,效率高,技术要求高
D.运费低,运量大,灵活性降低
34.兰新高速铁路建设遇到的最主要自然障碍是( )
A.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戈壁广布,风沙严重
C.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D.地形崎岖,地震多发 35.兰新高速铁路建成后( )
①实现了甘肃、西藏、新疆三省区的铁路贯通 ②减轻了兰新线铁路的客运压力 ③实现了沿线城市之间更快捷的交流 ④促进了新丝绸之路的经济建设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图10
图11
120º
40º
90º 32º
图甲
图乙 ②

II 卷 二、综合题(3题,共30分)
36.右侧两幅图中,图I 是2014年中国稻米产量居 前十位的省区分布图,下方图II 是产量居前四位 的省区稻米外销比例示意图,读图答题(9分)。

(1)稻米产量居前十位的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四大地理分区的 ,该区域是我国 干湿区中 ,耕地类型为 , 该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 。

(2)图II 四省份中,稻米外销比例居于第一位的 省份的行政中心为 ,该省份农作 物销量高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土壤肥沃; ③ 面积广大(填地形);
但该省份农作物在春秋季节容易出现低温冻害,主 要原因是 (填自然灾害)。

(3)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华北地区的发展,为缓解
该问题,我国实施的资源跨区调配工程(图中所示) 是 ,将 流域(填河流)丰富 的水资源调配到华北地区。

37.阅读下方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比较图甲和图乙两个地区,图甲位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第 级阶梯,
图甲降水量相比乙较 (多或少)。

图甲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 图乙为我国的 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是 。

(2)图甲中河流①是 ,该河流水主要来自于 。

图乙中河流②是 ,该河流为图乙地区主要提供贡献有
(两点即可,2分)。

(3)图甲中的特色农产品以其品质优良而闻名全国。

你知道该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吗? 原因: (两点即可,2分)。

(4)甲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为输出该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而建成的能源调配工程是 。

该工程为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西部大开发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此外,请你说一说该能源工程对东部乙地的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38. 下方图表是某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请你完成下列问题(7分)。

(1)该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2)请将下面选项的序号..
填写在上面的图表中。

①海拔高,高原和山地为主; ②湖泊星罗,大河源头 ③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④太阳辐射强
(3)有人说“能不能将青藏地区建设成我国的能源基地”,你认为这个构想能否实施,请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你的理由。

(2分)
高寒气候 雪山连绵
空气稀薄

界屋脊
风光独特
扬州树人学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地理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35题,共70分)
36.(9分)
(1) 南方地区 , 湿润区 , 水田 , 油菜 。

(2) 哈尔滨 , ③ 平原 (填地形); 寒潮 (填自然灾害)。

(3) 南水北调 ,长江 。

37.(14分)
(1)二 , 少 , 畜牧业 , 长江三角洲 工业基地, 上海 。

(2) 塔里木河 , 雪山融水 。

长江 , 1.提供水资源;2.提供水产资源;2.提供航运功能 (两点即可,2分)。

(3)原因: 1.夏季温度高、光照强;2.昼夜温差大 (两点即可,2分)。

(4) 西气东输 工程, 缓解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能源紧缺的矛盾,并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问题 。

38.(7分) (1)青藏地区 (2)
(3)能,该区拥有丰富的清洁能源,太阳能、地热资源、水能(但建设时需重视生态保护)。

或者回答:不能,因为该区虽然资源多,但是生态环境及其脆弱,建设过程中会有生态破坏
高寒气候 3
雪山连绵 2
空气稀薄 4

界屋脊
1 风光独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