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大纲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14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14(总分:11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下列有关罗马法复兴运动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______(分数:2.00)A.意大利的波伦亚是罗马法复兴运动的发源地B.14世纪的评论法学派在罗马法复兴运动中起了开创性的作用√C.罗马法的复兴构成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来源之一D.经过罗马法复兴运动,在中世纪后期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解析:[解析] 罗马法复兴经历了注释法学派和评论法学派两个阶段。
注释法学派揭开了复兴罗马法的序幕。
注释法学派在复兴罗马法的运动中,起了开创作用。
B项不正确。
故选B。
2.下列哪一事项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由劳动法调整?______(分数:2.00)A.甲厂职工陈某操作机器时不慎将参观的客户蒋某致伤,蒋某要求陈某赔偿B.汪某因身高不足1.70米而被乙厂招聘职工时拒绝录用,汪某欲告乙厂√C.丙公司与劳务输出公司就30名外派劳务人员达成的协议D.丁公司为其职工购房向银行提供的担保解析:[解析] 劳动法律关系是当事人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狭义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只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权,不得遭受歧视,故B 项正确。
A、C、D三项是由民法调整的。
故选B。
3.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行为是______,就可进行正当防卫。
(分数:2.00)A.犯罪B.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行为C.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D.杀人行凶等暴力行为解析:[解析] 正当防卫的前提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侵害,即不法侵害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故选C。
4.中国南方某航运公司将其所有的一艘悬挂巴拿马国旗的远洋货轮转让给印度一家航运公司,该船舶所有权的转让应适用下列哪一国法律?______(分数:2.00)A.中国法律B.巴拿马法律√C.印度法律D.船舶所在地国法律解析:[解析] 《海商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适用船旗国法律。
2015最新版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 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背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界于北纬 34° 22.9′~38°24.01′、东经 114° 47.5′~122°
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 9 个基本地貌类型。 (2)河流湖泊
角洲一般海拔 2~10 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 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 山东省水系比较发达,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
门,以若干户供墓洒扫,“地不过一顷”。 此后,历代帝王又不断赐给祭田、墓田,进行重修和扩
建。 自东汉至清,先后扩建重修 13 次,5 次增植树木,3 次扩展林地。 到清康熙年间,面积已达 泰山,古称岱山,亦名岱宗,春秋时改称今名,因地处东部,又称东岳。 主峰在泰安城北,海
拔 1545 米,次于华山、恒山,居五岳第三位。 因古人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古之帝 (登山东路)、渺(山顶)、奥(后石坞一带)、旷(登山西路)五个游览区。 著名的文物古迹有岱庙、 王母池、红门宫、普照寺、斗母宫、五松亭、南天门、碧霞祠、玉皇阁以及历代石刻,此外还有古代 农民起义的遗址、孙中山奉安纪念碑和冯玉祥墓、范明枢墓等。 王每每要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故有“五岳独尊”之说。 泰山主景区分为丽(山麓)、幽
查,主要侧重于考查对山东省的基本自然地理概况及相关政策的了解、对国内
针对近几年山东省事业单位的考试特点, 对山东省省情及我国国情的考
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背
第一章
要点归纳 省情概况;历史人文
山东省情
第一节
1.地理位置
省情概况
42.3′之间。 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 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 4 省接壤。 2.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才聪学习网2020年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真题精选•2019年3月16日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省属综合类)•2018年3月18日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2016年5月山东省事业单位统考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写作(综合类)试卷•2015年5月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综合类)•2014年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精选)•2012年山东省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综合类A卷)•2011年山东省省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精选)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2010年山东省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精选)•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哲学与政治•第2章法律•第3章经济•第4章管理•第5章公文知识•第6章生活常识•第7章历史人文•第8章计算机知识•第9章事业单位概况与职业道德•第10章地理国情•第11章主观材料题•内容简介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本题库是详解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目的题库,包括历年真题、章节题库两大部分。
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为真题精选。
收录历年考试真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学员可借此熟悉考试的命题特点,并测试自己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真题为精选,个别试题暂缺。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
依据山东省(含各个地方或单位)的招考公告(或大纲)以及历年真题的命题特点合理安排章节,共分为1 1章,每道习题都有详尽的解析,涵盖考试主要知识点。
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
事业单位基础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事业单位基础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概述
事业单位基础综合知识考试是针对事业单位招聘人员而设立的考试,旨在评估考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
1. 综合知识
•包括但不限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要求考生具备较全面的综合知识基础,能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法律法规
•考查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包括宪法、行政法、劳动法等内容。
•要求考生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应用。
3.管理知识
•考查管理理论及实践知识,包括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等内容。
•要求考生了解常见管理理论,熟悉管理实践并能有效应用。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包含选择题、填空题等。
•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及格分为60分。
四、考试要求
•参加考试的考生须具备相关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生需认真复习相关知识,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五、考试准备
•考生可参考相关教材、资料进行复习准备。
•建议考生多做练习题,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结语
事业单位基础综合知识考试是检验考生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考试,考生需认真备考,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取得优异成绩。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取得好成绩!。
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
识》考试大纲
考试概述
- 考试名称: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 考试时间:待定
- 考试形式:笔试
考试内容
1. 政治、法律和社会
- 政治理论与思想
- 国家制度和治理
- 法律基础知识
-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
2. 经济
- 宏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
3. 管理学
- 管理基本概念
- 管理职能与过程
- 组织行为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营销管理
- 财务管理
- 项目管理
4. 统计学
- 统计基础知识
- 统计调查与抽样
- 统计分析方法
- 统计应用
5. 信息技术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 数据库管理与应用
- 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
考试要求
- 考生应熟悉以上所列知识点,并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实际
应用能力。
- 考试将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形式对考生进行综合
考察。
- 考试时间和分值将根据具体情况在考试通知中公布。
参考资料
- 《公共基础知识》教材
- 相关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学、统计学和信息技术方面的
参考书籍
以上为《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的内容概述。
具体考试时间、地点和其他详细信息将在考试通知中
另行公布,请考生密切关注。
祝您考试顺利!。
2024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重点

1、我国闻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探讨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
A.哲学是对详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随详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哲学是详细科学的总和D.哲学对详细科学的探讨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D2、唯物辩证法认为,在缘由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A.引起肯定现象的现象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C.被肯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正确答案:C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运动的肯定性B.存在性C.客观实在性D.实物性正确答案:C4、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正确答案:C5、“让一部分人通过诚恳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有的目标。
”这体现了()。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正确答案:A6、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争论不已。
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C.否认了运动的肯定性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正确答案:A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实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正确答案:D8、我国闻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探讨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
A.哲学是对详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随详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哲学是详细科学的总和D.哲学对详细科学的探讨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D9、时有风吹幡动。
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省情省况等基础性知识山东省情省况一、山东概况山东因位于太行山以东,故称为山东。
山东半岛是我国三大半岛之一。
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这里四季气候分明,雨量适中,具有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1-14℃之间。
山东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是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西周时期,齐国、鲁国都建都于此,因经济、文化发达,所以,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故人们将“齐鲁之邦”作为山东省的代称。
山东是以农业为主的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
如棉花、小麦、花生的总产量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工业也随之迅猛发展,在原有重工业的基础上,轻工业、电子业也得到不断发展。
并且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诞生了许多名牌企业,推出了许多名优产品。
如青岛的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集团、颐中集团,济南的轻骑集团,烟台的张裕集团等都已家喻户晓。
另外,山东省的矿产资源品种多样,储量丰富,其中黄金产量也跃居我国榜首。
齐鲁大地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涌出了许多杰出的名人,有中国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能工巧匠尊为“祖师”的鲁班,以神机妙算著称的诸葛亮。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一代神医扁和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齐鲁大地之所以造就了这么多的名人,这与我们山东人吃苦耐劳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山东依靠它的良好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的物产。
此外工艺品也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潍坊的风筝,济南的羽毛画,青岛的贝雕画,珍珠工艺品,烟台的草编,曲阜的楷木雕刻都是不错的工艺品。
俗话说:“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北方却有一山一水一圣人”。
山东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旅游资源得到相应开发,增添了许多风景名胜及新兴景观。
如:潍坊国际风筝节,孔子文化节,泰山登山节,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
二、山东社会历史简况(一)行政区划市/地区市辖区、县级市、县济南市市中区历下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长清镇) 章丘市平阴县(平阴镇)济阳县(济阳镇) 商河县(商河镇) 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城阳区四方区李沧区黄岛区崂山区胶南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即墨市淄博市张店区临淄区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桓台县(索镇) 高青县(田镇) 沂源县(南麻镇)枣庄市市中区山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薛城区滕州市东营市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县(垦利镇) 广饶县(广饶镇)利津县(利津镇)潍坊市潍城区寒亭区坊子区奎文区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昌乐县(昌乐镇) 临朐县(临朐镇)烟台市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莱山区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招远市蓬莱市栖霞市海阳市长岛县(南长山镇)威海市环翠区乳山市文登市荣成市济宁市市中区任城区曲阜市兖州市鱼台县(谷亭镇) 金乡县(金乡镇) 嘉祥县(嘉祥镇) 邹城市微山县(夏镇) 汶上县(汶上镇) 泗水县(泗水镇) 梁山县(梁山镇)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宁阳镇)东平县(东平镇)日照市东港区五莲县(洪凝镇) 莒县(城阳镇)莱芜市莱城区钢城区德州市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陵县(陵城镇)宁津县(宁津镇) 齐河县(晏城镇) 武城县(武城镇) 庆云县(庆云镇)平原县(平原镇) 夏津县(夏津镇) 临邑县(临邑镇)临沂市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沂南县(界湖镇)郯城县(郯城镇) 沂水县(沂水镇) 苍山县(卞庄镇) 费县(费城镇)平邑县(平邑镇) 莒南县(十字路镇)蒙阴县(蒙阴镇) 临沭县(临沭镇)聊城市东昌府区临清市高唐县(高唐镇) 阳谷县(阳谷镇)茌平县(茌平镇) 莘县(城关镇) 东阿县(铜城镇) 冠县(冠城镇)滨州市滨城区邹平县(邹平镇) 沾化县(富国镇) 惠民县(惠民镇)博兴县(博兴镇) 阳信县(阳信镇) 无棣县(无棣镇)菏泽市牡丹区鄄城县(鄄城镇)单县(单城镇) 郓城县(郓城镇)曹县(曹城镇) 定陶县(定陶镇) 巨野县(巨野镇) 东明县(城关镇)成武县(成武镇)(二)人口与民族1、山东省总人口山东省总人口为9079•31万人,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8439•28万人相比,增加了640•03万人。
2023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典型题题库(含答案)

2023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典型题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下列关于诚信的认识和判断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发展应有的法则,是为人之本B.诚实守信有利于个人发展,但与提高生产力是矛盾的C.是否坚持诚实守信要有一定的法则,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诚实守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应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2.“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是相互依存的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C.事物的发展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进行的D.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3.中国()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揭牌。
A.北京B.上海C.重庆D.天津4.江西的()风景名胜区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和山峰。
栩栩如生的花岗岩石与丰富的生态植被、远近变化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体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
2008 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A.龙虎山B.三清山C.井冈山D.武功山5.任某下班回家后发现屋内有被翻动痕迹,在卧室内迎面遇上持刀的小偷,在打斗过程中,任某将其打伤。
下列关于任某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某的行为属于防卫挑拨B.任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C.任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D.任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需要承担刑事责任6.清代诗人顾炎武诗句“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
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描绘的城市是()。
A.沦州B.承德C.德州D.济南7.甲多次自带虫子到不同餐馆,就餐中把虫子放入菜里,再以饭菜有虫子为由拒付餐费并要求餐馆支付医药费。
甲的行为涉嫌构成()。
A.诈骗罪B.敲诈勒索罪C.寻衅滋事罪D.招摇撞骗罪8.历史上最早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B.老子C.陶行知D.蔡元培9.曹操行军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果实非常丰富,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们的口渴。
山东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山东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基础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择正确答案)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A)。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2.下列关于股份公司的论述正确的是(C)。
A.股东只能是法人B.股份公司的总资本一般划分为不均等的股份C.公司债权人不能向股东讨债D.股票可以退股3.我国《行政复议条例》第五条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行政复议实行(B)制度。
”A.二级复议B.一级复议C.多级复D.层级复议4.李某在帮邻居王某修理房屋时,从房上滑下摔伤。
二人均对摔伤一事无过错。
法院却令王某承担了一定损失。
此案处理运用的是(C)。
A.无过错责任B.过错推定责任C.公平责任D.过错责任5.甲是H国公民,某年夏天乘坐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班来我国旅游,在飞行途中因琐事与邻座乙(我国公民)发生争吵,甲将乙打成重伤,对甲应按(B)处理。
A.H国刑法B.我国刑法C.飞机最终降落国刑法D.国际法院6.国家功能一般分为(A)。
A.立法功能、司法功能和行政功能B.领导功能、监督功能和仲裁功能C.立法功能、司法功能和监督功能D.领导功能、司法功能和行政功能7.现代公共政策制定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应用(C)。
A.硬技术B.软技术C.“韧”技术D.高新技术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范围是(C)。
A.企业的人事管理B.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C.企业的注册登记D.企业的财务管理9.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之间的关系是(D)。
A.流动性与安全性成反比,与收益性成正比B.流动性与安全性成反比,与收益性成反比C.流动性与安全性成正比,与收益性成正比D.流动性与安全性成正比,与收益性成反比10.在现代技术领域中(C)。
A.“种子型”技术越来越多B.大众型技术越来越多C.“需求型”技术不断涌现D.民用型技术所占比重增多11.科学技术是(A)生产力。
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
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次考试旨在考察考生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2.1 政治素质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
2.2 法律法规
- 宪法
- 刑法
- 民法
- 行政法
- 经济法
2.3 经济知识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宏观经济政策
- 微观经济政策
- 国际经济关系
2.4 文化素养
- 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外国文学
- 艺术鉴赏
2.5 社会常识
- 国情省情
- 科学素养
- 生活常识
- 社会工作
2.6 逻辑推理与写作能力
- 逻辑推理
- 数据分析
- 论证写作
三、考试形式与题型
3.1 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
3.2 题型设置
- 选择题
- 判断题
- 简答题
- 案例分析题
- 论述题
四、考试时间与分数
4.1 考试时间
120分钟。
4.2 分数设置
满分为100分。
五、考试大纲修订
本大纲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
以上为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供参考。
2023年度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训练及答案

2023年度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训练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甲乙认识两个月后登记结婚,乙隐瞒了其患有严重疾病的事实。
婚后不久,甲发现这一情况,但仍与乙共同生活。
两年后,甲想要解除与乙的婚姻关系。
根据《民法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之诉B.甲符合申请法院撤销婚姻的情形C.甲符合申请法院确认婚姻无效的情形D.甲符合申请婚姻登记部门撤销婚姻的情形2.下列有关我国能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B.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C.太阳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D.煤炭分布西多东少,北富南贫3.任某下班回家后发现屋内有被翻动痕迹,在卧室内迎面遇上持刀的小偷,在打斗过程中,任某将其打伤。
下列关于任某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某的行为属于防卫挑拨B.任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C.任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D.任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需要承担刑事责任4.下列古语反映的职业道德基本内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商鞅立木B.君子一言,驷马难追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D.有志者事竟成5.“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是相互依存的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C.事物的发展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进行的D.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6.军事上的“结构破坏理论”认为,一个体系中会存在无数个节点,破坏其中一个就能影响整个作战体系能力的发挥,甚至使整个体系瘫痪。
这说明()。
A.构成要素改变必然引起事务根本性质的改变B.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无条件的D.事物内部各要素的联系是偶然的、客观的7.甲和乙共同出资设立一家A公司,为将来办公之用,甲在设立期间向B公司购买了一批办公设备。
2024山东事业考试大纲

2024山东事业考试大纲对不起,由于我无法获取到实时、具体的考试大纲信息,我无法为你提供2024年山东事业单位考试的大纲。
通常,事业单位考试的内容会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等部分,具体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下面是一个大致的参考模板:---标题:2024年山东事业单位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1.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察考生对国家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理论、时政方针、科技知识、省情省况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察考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基本素质。
3. 申论:主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二、考试形式一般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每科满分100分。
三、考试时间考试的具体时间会在官方公告中公布,建议考生提前做好复习准备。
四、考试注意事项1. 考生需携带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考试,未带证件者不得参加考试。
2. 考试过程中,严禁作弊,一旦发现,将取消考试资格。
3. 考试期间,请保持考场安静,禁止交谈和随意走动。
五、复习建议1. 对于公共基础知识,考生需要广泛阅读,积累知识。
2. 对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生可以通过做模拟题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 对于申论,考生需要多读多写,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以上只是一个大概的指南,具体的考试大纲还需要参照官方发布的最新通知。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考试顺利!---请记住,这个只是一个通用的模板,并不能代表2024年的实际考试大纲,你需要密切关注相关的官方通知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2024山东事业编考纲

2024山东事业编考纲
2024年山东事业编的考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笔试内容:综合类笔试只考一科,考试内容包括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理论、时政方
针、科技知识、省情省况等基础性知识和综合写作。
2.招聘人数与岗位:2024年山东省属事业单位共招聘1126人,共设置801个岗位。
3.专业要求:不限专业的岗位有2591个,招聘3448人,占比38%。
其中不限专业最
多的地区是烟台,有673个岗位招聘949人,其次是泰安,有680个岗位招聘842人,最少的地区是济南和山东省属。
4.其他要求:部分岗位对学历有特别要求,如大学本科以上岗位招聘429人,硕士研
究生以上岗位招聘694人。
此外,还有专门设置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以及残疾人展开的定向岗位。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考纲内容和要求可能会因年份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6_真题-无答案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6(总分11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种情形不构成累犯?______A. 15周岁的甲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3年,又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B. 乙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乙于假释期满后第2年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C. 丙因叛逃罪被判处拘役2个月,拘役期满8年后又犯参加恐怖活动罪,被判处管制2年D. 丁犯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 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______。
A. 牵连犯B. 吸收犯C. 想象竞合犯D. 异种数罪3. 行为人在实施抢劫行为后,出于灭口的目的而将被害人杀害,对行为人的行为如何认定?______A. 抢劫罪的加重情节B. 抢劫罪C. 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D. 故意杀人罪4. 甲因贪污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判决后甲未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未抗诉,市中级人民法院遂在抗诉、上诉期满后第二天报请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省高级人民法院不得作出下列哪项处理?______A. 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B. 认为原判刑罚太重,不同意判处死缓,直接改判为有期徒刑15年C. 认为原判刑罚太轻,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直接改判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D. 同意判处死缓,作出予以核准的裁定5. 王某是某公安机关的法医,在一起刑事案件的法庭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聘请王某担任该案鉴定人。
本案的被告人提出王某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申请回避。
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谁有权对王某是否回避作出决定?______A. 本案的合议庭B. 该人民法院院长C. 本案合议庭的审判长D. 王某所在公安机关的负责人6. 吴某(女)16岁,父母去世后无其他近亲,吴某的舅舅孙某(50岁,离异,有一个19岁的儿子)提出愿将吴某收养。
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大纲

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大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基本概念,正确认识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内涵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2.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
3.懂得以科学的求实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理解并掌握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及其哲学意义,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2.掌握运动的涵义,理解并掌握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关系及其实际意义;了解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规律的涵义及其特点,正确认识人和规律的关系。
第二节意识的本质1.理解意识的本质。
2.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及其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3.深刻理解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第三章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理解并掌握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的基本要点;了解事物的联系引起事物的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第二节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1.掌握质、量、度、量变、质变等基本概念;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际意义,能够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懂得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能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反对形而上学。
事业单位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事业单位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一、政治基础知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物质和意识3.唯物辩证法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5.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二)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3.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4.统一战线5.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6.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7.思想政治工作8.政策和策略9.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10.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1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三)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3.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社会主义改革6.社会主义对外开放7.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1.“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12.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13.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五)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十八大知识1.十八大报告精神2.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3.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4.党章知识5.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二、经济学知识(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商品与货币2.经济制度及其类型3.资本与剩余价值4.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经济体制2.市场经济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1.微观经济2.宏观经济三、法律基础知识(一)法理学(二)宪法1.宪法2.立法法(三)行政法法律制度1.行政法2.行政处罚法3.行政许可法4.行政复议法5.行政诉讼法6.国家赔偿法(四)民事法律制度1.民法2.合同法3.知识产权法律制度4.婚姻法5.继承法6.物权法(五)劳动法律制度(六)刑法(七)诉讼法律制度1.诉讼法的基本理论2.民事诉讼法3.刑事诉讼法四、科技与人文知识(一)科学技术1.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2.科学技术常识3.高新技术(二)历史1.中国古代史2.中国近代史3.中国现代史4.中共党史5.世界历史(三)文学常识1.中国文学常识2.外国文学常识五、事业单位概况1. 事业单位的基本概念2.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原则、类别和等级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和聘用制度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等次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制度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8.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的作用、原则、种类和权限9.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10.聘用合同六、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基础概述2.计算机应用七、公文写作与处理(一)公文概述(二)公文写作要则(三)常用公文的写作1.决定、通知、通报、批复、通告的撰写2.请示、报告的撰写3.函、会议纪要的撰写(四)公文处理八、职业道德知识(一)公民道德建设1.公民道德建设2.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3.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思想道德建设(二)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概述2.职业道德的作用3.职业道德规范4.职业道德的培养九、国情、省情、市情和时事政治1.国土、人口和国力2.陕西省的自然状况、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3.渭南市的自然状况、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4.重大政治话题:2015年1月以后的重大国际国内事件。
山东省各地方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汇总优选版

基础知识备考资料汇总优选版2020 年山东省、各地方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汇总注意:查看方法按住ctrl并单击相应信息即可访问一、事业单位考试介绍(注意:查看方法按住ctrl并单击相应信息即可访问)1、事业单位考试介绍及其考试流程2、事业单位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区别二、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相关辅导资料>>>>时事政治1、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时事政治部分-2020 年半月谈(1-4期)2、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时事政治部分-2020 年半月谈(1-24期)3、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时事政治部分-2020 年3月人民网评论4、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时事政治部分-2020 年2月人民网评论5、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时事政治部分-2020 年1月人民网评论>>>>法律法规1、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点——法律基础知识(理论部分)2、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法律基础知识练习题(40题)3、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法律基础知识常识练习题含答案>>>>政治常识1、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点——政治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2、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点—政治常识(邓小平理论)3、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政治常识:毛泽东思想概论精选试题4、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政治常识:邓小平理论精选试题5、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政治常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选试题6、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政治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试题7、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政治常识习题(40题)>>>> 知识1、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点——中国常识(全)2、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常识——十句话让你速记中国3、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常识——近代史(全)>>>>行政管理知识1、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点——行政管理(理论部分)2、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行政管理扩展阅读——行政法 47条3、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行政管理相关练习题4、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行政管理常识典型例题一5、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行政管理常识典型例题二>>>>科技知识1、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科技常识典型例题(一)2、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科技常识典型例题(二)3、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科技常识典型例题(三)>>>>经济类1、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经济类知识点睛与解题技巧2、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经济常识典型例题3、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经济常识习题(46题)4、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经济常识习题预测>>>>其他常识1、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人文常识典型例题2、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知识点280条3、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常识大全>>>>山东省情省况1、山东省情省况汇总>>>>公文写作1、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复习提要2、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必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理论部分)3、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错与处理试题及参考答案4、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练习题一5、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练习题二6.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练习题三7、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练习题四8、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练习题五四、2020 年山东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题1、2020 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强化过关(一)2、2020 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强化过关(二)3、2020 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强化过关(三)4、2020 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强化过关(四)5、2020 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强化过关(五)6、2020 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预测及答案五、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往年真题参考1、2020 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类)公共基础知识及答案2、2020 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类)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3、2020年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及其答案解析注意:查看方法按住ctrl并单击相应信息即可访问山东省春季高考平面向量部分知识点梳理及历年真题分析1.什么是向量?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一般用,…表示,或者使用表示(其中A表示起点,B表示终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大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基本概念,正确认识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内涵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2.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
3.懂得以科学的求实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理解并掌握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及其哲学意义,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2.掌握运动的涵义,理解并掌握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关系及其实际意义;了解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规律的涵义及其特点,正确认识人和规律的关系。
第二节意识的本质1.理解意识的本质。
2.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及其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3.深刻理解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第三章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理解并掌握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的基本要点;了解事物的联系引起事物的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第二节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1.掌握质、量、度、量变、质变等基本概念;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际意义,能够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懂得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能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反对形而上学。
第四章实践、认识、真理第一节认识和实践1.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着重理解和掌握实践及其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以及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理解并掌握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及其意义,了解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
第二节认识和真理1.掌握真理概念,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并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及意义。
3.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学会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五章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第一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1.掌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理解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了解社会存在的具体内容,理解并掌握生产方式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3.掌握社会意识的具体内容及其构成和形式。
第二节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理解社会基本矛盾的涵义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掌握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理解并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实践的要求。
3.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掌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这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实践的要求。
4.能够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节阶级国家革命1.了解阶级的起源,理解阶级斗争的根源及其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状况。
2.了解国家的起源和本质;掌握国体和政体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社会革命的实质和发生条件。
3.正确理解并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及其处理方法;掌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作用。
第四节群众、个人的历史作用1.理解并掌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及其表现。
2.正确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3.全面准确掌握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与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的关系。
4.理解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掌握人的本质是社会性;正确认识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涵义及二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正确理解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趋势。
第二部分邓小平理论第一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1.了解中国国情,认识时代特征,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2.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
3.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准确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涵义。
2.了解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要掌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和意义。
4.正确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主要教训。
第二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第一节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了解社会主义各国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的基本经验教训。
2.结合十五大报告的有关内容,理解并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涵义和特征,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其要求。
4.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是我们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第二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了解基本路线的内容及其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全面理解和掌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内容、相互关系和实际要求。
3.结合十五大报告,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第三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说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全面理解和掌握“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涵义及其意义。
第二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2.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理解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科教兴国的战略。
3.理解并掌握部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客观必然性。
4.了解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节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1.掌握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2.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3.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理解并掌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了解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及其优缺点。
5.理解并掌握不同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第二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1.了解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三种企业制度形式的涵义及其优缺点。
2.深刻理解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掌握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指导方针。
4.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5.结合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有关内容,全面理解和把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抓好的几个环节。
第三节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1.了解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的涵义。
3.理解并掌握市场体系中各类市场的作用、功能、特点。
第四节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1.掌握宏观经济调控的涵义及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2.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
3.了解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原则和手段。
4.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涵义、类型及其作用。
5.了解产业政策的涵义和主要内容。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涵义。
2.重点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及其确立的原因。
3.理解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集体经济及其作用。
4.深刻理解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公有制实现形式中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内容。
5.了解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涵义、特点和作用。
6.结合十五大报告的有关内容,理解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重点掌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掌握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3.了解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
4.理解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5.掌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涵义。
第三节健全社会保障制度1.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涵义。
2.深刻理解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3.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4.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实践,了解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
第六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1.理解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深刻性和广泛性。
2.掌握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3.了解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主要形式和所取得的实践成就。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1.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其核心。
2.掌握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第三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理解和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内容、目标、基本方针和重要作用。
第四节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1.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掌握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则、目标、方针。
第五节“一国两制”、统一祖国1.掌握“一国两制”的基本涵义。
2.了解“一国两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成果及意义。
第三部分法律第一章法理学第一节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1.掌握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了解法的基本特征。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的社会规范。
3.认识法的作用。
理解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具有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作用。
第二节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了解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理解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
2.正确认识法与政治的关系;深刻理解法与政策的关系。
3.明确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