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高一生物
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有关实验条件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浴加热条件下,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 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紫色
C. 常温条件下,脂肪可被苏丹Ⅳ染成橘黄色
D. 常温条件下,脱氧核糖核酸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参考答案:
C
【分析】
生物大分子鉴定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砖红色沉淀;脂肪+苏丹III 染液→橘黄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
【详解】A. 水浴加热条件下,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正确;
B、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紫色,B正确;
C、常温条件下,脂肪可被苏丹III染成橘黄色,C错误;
D、常温条件下,脱氧核糖核酸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D正确;
故选C。
【点睛】知识易混点:脂肪可被苏丹III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显现出蓝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出红色。
2. 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A.由T淋巴细胞产生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可裂解乙肝病毒D.可被蛋白酶水解
参考答案: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接种乙肝疫苗后,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据此答题.
【解答】解:A、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A错误;
B、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错误;
C、抗体只能与抗原结合,然后吞噬细胞将其分解,C错误;
D、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被蛋白酶水解,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3. 如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等量的过氧化氢经不同处理后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①加入2滴过氧化氢酶,②加入2滴Fe3+,③加入2滴蒸馏水),请分析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据图分析可知,①~③反应速率从慢到快依次是①<②<③
B.①与②相比,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催化作用
C.①与③相比,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温和性
D.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
率更高
参考答案:
4.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元素为C、H、O、N、P五种B.某些情况下具有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功能
C.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D.人成熟红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参考答案:
D
5. ATP分子简式和18个ATP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分别是
A. A—P~P~P和18个
B. A—P~P~P和36个
C. A~P~P和36个
D. A~P~P~P和56个
参考答案:
B
ATP分子简式为A—P~P~P,一个ATP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则18个ATP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是36个,B正确。
6. 洋葱根尖细胞中DNA存在于()
A.液泡、线粒体、细胞核B.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C.线粒体、细胞核D.叶绿体、细胞核
参考答案:
C
7.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 酵母菌
B. 肺炎双球菌
C. 衣藻
D. 水绵
参考答案:
B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A错误。
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B正确。
衣藻和水绵都是真核生物,C、D错误。
点睛:技法提炼: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辨别技巧
(1)原核生物种类较少,仅有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放线菌等。
蓝藻包括颤藻、念珠藻、发菜等。
(2)带有菌字的生物不一定是细菌:凡是“菌”字前面有“杆”字、“球”字、“螺旋”
及“弧”字的都是细菌,如破伤风杆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是细菌。
乳酸菌是一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往往把“杆”字省略。
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及根霉菌等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
(3)带藻字的植物中,蓝藻(如色球藻、念珠藻、颤藻等)属于原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
(4)草履虫、变形虫和疟原虫等原生生物属于真核生物。
8. 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中肯定含有S
B.多肽中乙的数目等于丙的数目
C.①过程都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
C
9. 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化合物很可能是
A.肌糖元
B.蛋白质
C.核酸
D.脂类
参考答案:
B
10. 血红蛋白是由574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含四条多肽链,那么在形成肽链过程中,其肽键的数目和脱下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573和573 B.570和570 C.572和572 D.571和571
参考答案:
B
【知识点】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解:574个氨基酸形成四条多肽链,形成的肽键数为574-4=570,既肽键数=n(氨基酸数)-m(形成的链数);肽键数与脱去水数相等。
【思路点拨】理解氨基酸形成多条链的蛋白质的实质。
11. 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
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曲线变为Ⅱ。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与y点相比,x点叶绿体中的C3含量较低
B. 在y点时,升高温度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C. 制约x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 制约z点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参考答案:
D
A、与y点相比较,x点光照强度较弱,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较少,C3消耗减少,又因为CO2浓度与y点一样,C3产生不变,所以C3含量升高,A错误;
B、曲线Ⅰ已经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再升高温度,酶活性减弱,光合速率会下降,B错误;
C、x点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也在增加,所以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错误;[来源:Z。
xx。
]
D、Z点的光合速率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此时温度处于最适状态,所以限制因素最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D正确。
12. 酸奶中的一个乳酸菌属于生命系统中的哪个层次
A.细胞 B.器官
C.种群 D.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
A
13. 将正常生长的玉米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待其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再转入不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再完
成一个细胞周期.此时获得的子细胞内DNA分子不可能为(只考虑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
A.①②B.②C.③D.③④
参考答案:
B
DNA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将正常生长的玉米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因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第一次分裂结束后的第一代DNA分子,一条链有放射性标记,另一条链没有放射性标记;之后,转入不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第二代,复制后在所得到的第二代DNA分子中,两条链
均不含放射性的占,只有一条链有放射性的也占;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所形成的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得到的子细胞内DNA分子的标记情况会出现①、③、④三项所示的结果.
故选:B.
14. 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
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参考答案:
C
15. 有关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C.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自然选择的不定向性决定了生物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
D
【分析】
考点是生物的进化及物种形成的过程,考查物种形成各环节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意在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详解】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的子代遗传性状具有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 正确.
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同一个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逐渐产生很大差异以至于有了生殖隔离,这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B正确.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没有隔离尤其是生殖隔离,就没有新物种的形成,C正确.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方向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错误.
【点睛】易错点:
1、物种包括各个不同地域的同一物种的多个不同种群,范围较大,而种群是一定地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范围较小。
2、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自然选择是外因,前者是不定向的,后者是定向的。
3、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没有地理隔离也能产生生殖隔离,没有生殖隔离就没有物种的形成。
16. 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即细胞体积增大),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运输效率增强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基因表达情况不同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参考答案:
A
17. 同为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酷氨酸几乎不溶水,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A.两者的R基团组成不同B.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C.酷氨酸的氨基多D.精氨酸的羧基多
参考答案:
A
18. 如图实验装置为探究土豆片中H2O2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对其产生的现象及推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H2O2溶液的浓度为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B.应设置煮熟的土豆片代替新鲜土豆片做对照实验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一定是H2O2酶被消耗而大量减少
D.如果把土豆片改为土豆研磨液产生的气泡速率会更快
参考答案:
C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分析实验装置图:H2O2是底物,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的水解,产生氧气和水,所以产生的气泡是氧气,且气泡产生速率代表了化学反应的速率.新鲜土豆片数量越大,酶浓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1、无关变量是对实验有影响,但是不是本实验所探究的量,如本实验中的H2O2溶液的浓度、H2O2的量、温度等.
【解答】解:A、根据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H2O2酶的有无,因变量是H2O2的分解速率,因此其他变量为无关变量,A正确;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H2O2酶的有无、酶在高温下失活,应设置煮熟的土豆片代替新鲜土豆片做对照实验,B正确;
C、一段时间后气体不再增加的原因是H2O2完全分解,C错误;
D、土豆片改为土豆研磨液后细胞破裂释放出H2O2酶更有利于发应进行,因此如果把土豆片改为土豆研磨液产生的气泡速率会更快,D正确.
故选:C.
19. 如图是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排除它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理由是()
①有同源染色体
②有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分别用A、a等字母表示)
③有成对的性染色体
④没有联会
⑤有染色单体.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A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2、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解答】解: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因此该细胞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正确;
②该细胞有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分别用A、a等字母表示),可见该细胞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②正确;
③该细胞含有成对的性染色体(第2条和第4条),说明该细胞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③正确;
④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该细胞中染色体没有联会,据此不能判断该细胞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错误;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中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因此据此不能判断该细胞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⑤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根据图中染色体、等位基因等信息判断该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20. 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
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D
21. 科学研究发现,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输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物质,下列哪种物质是由这类核糖体合成()
A.血红蛋白B.呼吸氧化酶C.唾液淀粉酶D.性激素
参考答案:
C
【考点】2E: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1、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2、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解答】解: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分泌蛋白.
A、血红蛋白属于胞内蛋白,A错误;
B、呼吸氧化酶属于胞内蛋白,B错误;
C、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C正确;
D、性激素不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2. 有一批抗锈病(显性性状)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纯种,正确且简便的方法是()
A. 与纯种抗锈病小麦进行杂交
B. 与纯种易染锈病小麦进行测交
C. 与杂种抗锈病小麦进行杂交
D. 自交
参考答案:
D
23. 细胞学说揭示了()
A.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B.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
C.细胞的多样性
D.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参考答案:
B
24.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肺炎双球苗转化实脸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孟德尔的碗豆杂交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参考答案:
A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本上实验的熟悉程度,其中①④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②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③证明了遗传学的规律,⑤反映了DNA的结构。
25. 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不正确的是
A. 观察叶绿体时,装片中的叶片需保持有水状态
B. 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的基粒
C. 可用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根尖细胞观察线粒体
D. 健那绿染液是活细胞中线粒体的专一性染料
参考答案:
B
观察叶绿体时装片中的叶片须保持有水状态,以维持细胞的形态,A正确;叶绿体中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的基粒属于亚显微结构,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清楚,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B错误;观察线粒体可用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根尖细胞,C正确;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D正确。
26. 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
理 D.系统学原理
参考答案:
C
略
27. DNA复制发生在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参考答案:
A
28. 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下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
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oo、bbOO
B.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Oo,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
C.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
D.让F1花纹蛇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8
参考答案:
C
29. 动物的1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形成4个四分体,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可能有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分别是()
A.2条、4条 B.4条、8条 C.8条、0条 D.8条、16条
参考答案: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该动物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形成4个四分体,说明该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据此答题.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即4条;
(2)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此时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故选:B.
30. 人们谈虎色变的艾滋病是由一种RNA病毒,即HIV引起的;HIV存在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尿液和乳汁中;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丧失几乎全部的免疫功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
B.生活中有可能因与患者握手而感染HIV
C.HIV能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中生存、繁殖
D.补牙时,可因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未消毒的器械而感染HIV
参考答案:
B
31. 人的下丘脑如果发生病变,不可能产生的现象有
A.血糖调节功能减弱
B.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C.体温调节功能减弱
D.膝跳反射丧失
参考答案:
D
3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 有无核物质
B. 有无细胞质
C. 有无核膜
D. 有无细胞膜
参考答案:
C
【分析】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D错误。
33. 假设某生物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aBb,在正常情况下卵细胞中不含
A. ab
B. Ab
C. Aa
D. aB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形成卵细胞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所以卵细胞中没有等位基因,选C。
考点:本题考查分离定律实质,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34. 将一只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到一只白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一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生出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
那么此“克隆绵羊”为 ()
A.黑色公绵羊 B.黑色母绵羊
C.白色公绵羊 D.白色母绵羊
参考答案:
A
35. 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下列各组基因型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一组是
A.EeRr、EERr
B.eeRr、EeRr
C.Eerr、eerr
D.eeRr、EERR
参考答案:
A
36. 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等有关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参考答案:
D
37. 能使线粒体染色的染料是( )
A.健那绿
B.甲基绿
C.碘液
D.苏丹液参考答案:
A
3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C.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D.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系统
参考答案:
D
39.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A.种群 B .群落C.生物
圈D.细胞
参考答案:
D
40.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A.叶绿体的外膜上
B.叶绿体的内膜上
C.叶绿体的基质中
D.类囊体结构薄膜上
参考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
41. 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构成,其按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分为
和两类
②水的存在形式有: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有和。
③糖的种类包
括:,,。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
④脂质的种类有:,,。
⑤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结构通式
是
⑥核酸组成元素是,基本组成单位是,它是由一分子一分子和一分
子组成。
参考答案:
①细胞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②自由水结合水离子态化合态
③单糖二糖多糖能源
④脂肪磷脂固醇
⑤氨基酸
⑥CHONP 核苷酸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
42. (12分)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学能来自
____________,这些ATP将用于______________。
(2)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在合成的葡萄糖中贮藏。
(3)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产生的ATP中储存的能量来自
________,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________,这里产生的CO2是在
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产生的水是在________阶段形成的。
(4)写出葡萄糖在细胞中彻底氧化分解的总反应
式。
(2分)
参考答案:
(1)光反应阶段;光能;暗反应阶段
(2)暗反应阶段,化学能(能量)
(3)有氧呼吸(细胞呼吸);葡萄糖(C6H12O6);各项生命活动;第二;第三
(4)C6H12O6+ 6 H2O + 6 O2 6 CO2+ 12 H2O +能量(条件、能量1
分)
43.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________,I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 ______。
(2)图中Z是________,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现_______色。
(3)写出由P形成Ⅳ的过程是。
Ⅳ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从p上分析是
由于;从Ⅱ分析是因为;
(4)Ⅱ的组成元素包括,Y的组成成分的连接方式为。
Ⅱ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使其能作为一种防伪标志。
举例说明目前其技术除了在辨认尸体方面的应用还有哪些应用?(答两种)
(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葡萄糖(单糖)淀粉
(2) 核糖核苷酸红
(3) 氨基酸→多肽(肽链)→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不同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4)C H O N P
制作基因身份证侦查罪犯亲子鉴定
确认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远近研究生物进化
(5) 水。